在閱讀這篇文章之前,想先問格友一個問題:你睡得好嗎?
睡得好不好是很主觀的感受,但我們可以把主觀感受透過幾個問題客觀化:昨晚睡了幾個小時?中間有醒來嗎、醒來幾次?是否有作夢、夢的內容是甚麼?醒來後覺得神清氣爽還是疲憊不堪?是否透過藥物、酒精協助入眠?你是被鬧鐘叫醒的還是自然醒來?
這些問題,書中都有完整的解答。睡眠障礙幾乎可以說是現代的流行病,也是間接或直接導致死亡的重要因素,既然睡覺如此重要,為何睡眠卻在後工業化社會持續且無可避免地被犧牲?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連續幾個晚上沒睡好的經驗?不要說好幾個夜晚,我只要一天晚上沒什麼睡,隔天就會出現沒有活力、反應速度變慢、胃口下降、情緒敏感的狀況,相對來說只要有睡好睡飽,就能有情緒穩定、充滿活力與明朗的一天,就算前一天發生不愉快的事,睡了一覺就好了許多,這不僅僅是心理作用,因為睡眠真的有「療癒」的功效。
就像有時候遇到暴躁的主管,同事會說「他一定是昨晚沒睡好」一樣,睡眠影響生活各方各面。
▲因為書籍內容實在太豐富,這篇心得僅揀選冰山一角分享。
相信很多人都有早上來一杯咖啡的習慣,咖啡不只提神醒腦,多虧聰明的商人,同時也是時尚的象徵。咖啡因在人體內的作用,在於搶奪腦中本該接受腺苷的位置(受體),腺苷是一種會讓人想睡的物質,咖啡因阻擋住這些受體,阻擋腺苷發出的想睡訊號。
有些人會覺得中午前攝取咖啡因對睡眠沒有影響,但其實咖啡因的半衰期是5-7小時,如果用10個小時來換算,0.5×0.5=0.25,也就是說,早上10點喝的咖啡,到了晚上8點還有25%的咖啡因殘留,這時候身體會持續與咖啡因抗衡,讓人輾轉難眠。
咖啡因崩潰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這個經驗:在喝完咖啡後維持一陣子的清醒,然後等到效果退去,會變得比沒喝咖啡時更想睡,有些人會選擇再來一杯咖啡,於是陷入依賴的循環,愈來愈難維持清醒。
書中提到很有趣的「蜘蛛的咖啡因實驗」,NASA讓蜘蛛接觸不同藥物,觀察蜘蛛結出的網,發現接觸咖啡因的蜘蛛結的網與接觸迷幻藥、安非他命、大麻的比較起來,都一樣毫無邏輯而且完全無法發揮蜘蛛網的功能。
當然不是說咖啡跟毒品一樣糟糕,作者想藉此強調的是「咖啡因是一種興奮劑,也是唯一一種我們很爽快給予孩童和青少年的成癮物質。」
從國中開始喝咖啡的我
國中課業壓力漸增,我需要花許多時間補習、複習功課,青少年又恰好是很需要睡眠的時候,為了不讓自己在課堂課沉沉睡去,我開始喝咖啡。
一開始是喝茶,後來發現沒效果,就去學校對面的小七買咖啡。先從拿鐵開始,後來再度沒效,改喝純美式(對一個愛吃甜品的國中女生來說,美式絕對不是好喝的飲料),美式再沒用,我就喝Double Espresso。現在回想起來真的很瘋狂,我竟然可以為了維持精神依賴咖啡到這種程度,而且因為咖啡沒有受到管制,我可以毫無限度地瘋狂攝取。
之後因為頻繁的胃食道逆流,醫生禁止我再喝咖啡,或者說,是禁止一切刺激性飲品,我有點像被送到咖啡因勒戒中心一樣,經歷了一段咖啡因崩潰。但透過午休小睡、喝雞精補充能量、固定的睡眠與起床時間,我還是撐過了那段時間,甚至在課業壓力更重的高中也沒有依賴咖啡因,維持每天睡6個小時到畢業。
我覺得人們應該慎重考慮青少年攝取咖啡因的程度,我真的希望國中的自己比起瘋狂灌咖啡,應該選擇順應自己的睡眠慾望。我現在完全不碰咖啡,連喝茶都很小心。
我是每晚都做夢的人。男友總說我大腦裡的睡眠工廠(腦筋急轉彎的梗)應該很忙碌,每天都要準時開張、去各種地方探險。讀這本書之前,我一直以為多夢是睡不好的象徵,甚至因此去求助過醫生。
睡眠的各種階段
睡眠分成幾種階段:入睡期、非快速動眼期(淺睡與深睡)、快速動眼期,做夢則發生在快速動眼期。而睡眠並不像我們以為的那樣平均分配,而是在前半葉有較多的非快速動眼期,在後半夜較多快速動眼期,換句話說「夢大多是在快醒來之前做的」。
人體真的很神奇,大自然之所以給予這樣的設計其實充滿智慧。
這也是為甚麼一個完整的睡眠能幫助人學習與療癒情緒,大腦會在睡眠時刪除不必要的資訊、鞏固學習知識並與過往連結,這是在清醒時段做不到的事,這能解釋有些在白天苦思無果的問題,睡一覺就有靈光乍現之感。
原來看似無生產力的睡眠狀態,其實大腦默默為我們做了這麼多事。
這本書真的非常棒,資訊量充足、強大且具說服力,而且作者獨有的幽默感將知識變得有趣,讓人有種「知識就是力量」之感,這本書告訴讀者睡眠為何重要,而且深深地說服了我。
Queena推書 ☀☀☀☀☀
閱讀的力量是讀了這本書,就多了一個人相信睡覺的力量,少了一個剝奪自己與孩子睡眠的大人。你會允許自己在疲倦時睡個好覺,也不會逼迫孩子強撐著精神挑燈夜戰。
非常推薦這本書,也謝謝推薦書給我的醫生朋友Tako。
(最近將分享Queena 2024最推薦的5本書,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