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他們出門時,我正好起床上廁所,我們打了個照面,我問他們:「走啦? 」他們朝我擺擺手,示意我繼續再睡,而後關上門。 我回到房間繼續睡眠,並沒有意識到,父母親那天出門後,再也沒有回來。 回來的兩位老人令我感到陌生。
張曼娟老師在中年時,迎來人生巨大的崩塌:父親長年壓抑的性格,像火山爆發一樣在老年突然罹患思覺失調,爾後生活充滿從未見過的暴怒與叫囂;沒隔多久母親也換上失智症(以下稱為認知症),作者在毫無準備的瞬間扛起照顧兩位長者的責任。
我在讀自序的時候,心中有一種敬佩與害怕:敬佩曼娟老師的勇敢與能耐,卻也害怕一樣的事情發生在我身上。我不知道父母會在哪一個瞬間老去?那個時候我有勇氣接下照顧者的責任嗎?
我很喜歡書中這段話:「不是因為會照顧才成為照顧者的,而是因為我們願意承擔,才會照顧的。」這句話安撫了我躁動的心。
中年的自己體力有限,可是其他資源已經比年輕時期好了。有比較穩固的經濟能力,曼娟老師家裡聘請了得力助手阿妮,自己也不用為工作奔波,得以花比較多時間在父母身上,雖然體力不如年輕人好,卻也有其他力氣能支撐。能有這些後援支持,已經算得上是「照顧者的天堂」。
多的卻是地獄。那些不時出現在新聞版面的照顧悲歌:照顧者終於支撐不下去,選擇玉石俱焚,他活不下去了,但在這之前一定尋求過支援,那時候其他人在哪裡?照顧失能的老者的責任應該落在誰的肩頭?我總覺得照顧不是個人的責任,就像照顧嬰兒一樣,不是母親單獨的責任,而是應該由整個家族齊心協力。即使這件事燒錢又花心力,也不應該輕描淡寫地拍拍屁股走人。
想起去了天堂的奶奶。奶奶一直都有一些常見的慢性疾病,可能是年歲漸長,也可能就是病爬上了從未去的地方,突然就臥床不起了。以前還可以自己騎著腳踏車、到家附近的公園走走的奶奶,一夕之間成為需要有人幫忙洗澡、餵食、翻身的老者,我們和奶奶家住得近,照顧的責任好像自然而然落在了父親肩上。
沒有人提過要送奶奶去安養機構,只好請每天來一次的長照,其他時候父親只要有空就回去老家,即使工作到半夜,也會回去一趟再回家休息。那幾年覺得父親老得特別快,脾氣也變得暴躁,我知道他很累,卻不敢說。
這本書寫了許多家庭的真實故事,好像能從曼娟老師的文字中看到生活中某個人的影子。讀〈家,不只是被愛的地方〉想到男友的阿嬤。
說來奇特,我跟自己的阿嬤感情不深,卻與伴侶的阿嬤多了許多情感連結。每次去男友家,阿嬤總是在客廳看電視,一看到我就會開心地、用非常緩慢的速度站起來,我會走過去問她吃飽了沒,然後阿嬤會開心地抱抱我、握著我的手說話。
我很感謝阿嬤給我的愛。
其實阿嬤記性不好,但她會問男友我甚麼時候要去?是今天來嗎?也會塞錢給男友,叫他帶我去吃飯。我覺得阿嬤正在用她僅有的記憶好好記住我,有一個人光是見到你就很開心,那是很令人幸福的事。
好好被愛,也要好好愛人。沒有去陪阿嬤的日子裡,就用視訊跟阿嬤聊聊天、然後叮嚀男友多陪陪她,比較有空閒的周末就過去坐坐,我們能給的愛其實不多,剩下陪伴。
讀了張曼娟老師寫的《自成一派》,忽然覺得安心許多。原來看似優雅的女作家,其實也因為生活不得不奔波操勞。但在安心之餘,卻也讓我反思照顧者與被照顧者之間的平衡。
父母的老去是必然,但不希望當那天發生,我像從未準備般慌張無措,所以我又另外買了《當爸媽過了65歲》這本書,這是一本工具書,教孩子如何面對父母的照護問題。要自己照顧還是送安養機構?父母有為自己準備老後生活嗎?保險、存款足夠嗎?我有辦法在兼顧工作的同時擔任照顧者嗎?這本書談論的就是現實卻必須的問題,現在讀其實不早,因為距離我的父母65歲,不過十年不到。
「如果今天是餘生,我想要更多快樂的笑聲;想留在喜歡的地方;想看見心裏在乎的人;想嗅聞世界的氣味,想跟自己說謝謝。」
「如果,今天是餘生,我不想有遺憾。」
盼望我能從容地度過餘生。
Queena推書 ☀☀☀☀☀
真實感人的親情記事,在讀張曼娟老師的所思所感同時,能激盪起個人的過往經驗,是一本有著溫柔的力量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