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有一天,你的職稱被拿掉,你的辦公室被換成了工位,你還會覺得自己值得被尊重嗎?
在職場中,我們常見到一種現象:許多主管將自己的價值與外在的成就綁定,比如頭銜、薪資,甚至是開什麼車、住什麼房子。然而,這樣的自我價值真的穩固嗎?當外界的標籤被剝奪,我們還剩下什麼?
從一位主管的困惑談起
Leo是一家跨國公司的部門主管,他工作努力,業績出色,但始終活在不安中。他認為,只有達成高額業績並獲得CEO的公開表揚,才能證明自己的價值。一次年度大會,Leo因未被點名表揚而感到失落,甚至質疑自己的能力。他的自我價值仿佛完全建立在「他人的認可」上。
這樣的思維模式讓他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越是追求外在認同,越是害怕失去,導致壓力倍增,甚至影響了決策判斷和團隊關係。
自我價值與外在成就綁定的危險
心理學家阿德勒曾說過:「幸福的人關注的是內在價值,而不幸的人則受困於外在評價。」Leo的故事反映了一個核心問題:將自我價值綁定於他人評價或外在成就,這是一個危險的遊戲。因為外在的一切都可能隨時改變:業績可能不達標,頭銜可能被取代,甚至公司可能不再需要你。
真正穩固的自我價值,來自對自身內在的認可與堅定,而非外界的肯定。
如何建立穩固的自我價值?
- 重新定義成功的標準
問問自己:你的價值是否只來自業績表現?作為主管,你還提供了什麼?如建立團隊凝聚力、激發他人成長等,這些都是無法量化但極具價值的成果。 - 透過日常體驗鞏固內在感受
每天花5分鐘冥想,聚焦於自己的身體感受,從頭到腳,感知你的存在感。這種練習能幫助你將注意力從外在壓力轉回內在,穩定你的情緒和信念。 -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名導演伍迪·艾倫曾說:「不完美是進化的一部分。」我們不是機器,接受偶爾的失敗和不完美,反而能讓你更真實、更具魅力。 - 專注於內在成長
在每次挑戰中,問自己:這件事讓我學到了什麼?內在成長的價值,無論環境如何,都不會改變。
「真正的價值並非來自擁有多少,而是我們成為了怎樣的人。」——約翰·洛克菲勒
當下一次面對挑戰時,不妨試著問問自己:「如果外在的一切消失,我還剩下什麼?」 建立穩固的內在自我,讓你在任何情況下都能自信而無懼。
評論區分享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