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銜能決定你的價值嗎?當一切外在消失,你還剩下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如果有一天,你的職稱被拿掉,你的辦公室被換成了工位,你還會覺得自己值得被尊重嗎?


在職場中,我們常見到一種現象:許多主管將自己的價值與外在的成就綁定,比如頭銜、薪資,甚至是開什麼車、住什麼房子。然而,這樣的自我價值真的穩固嗎?當外界的標籤被剝奪,我們還剩下什麼?


從一位主管的困惑談起


Leo是一家跨國公司的部門主管,他工作努力,業績出色,但始終活在不安中。他認為,只有達成高額業績並獲得CEO的公開表揚,才能證明自己的價值。一次年度大會,Leo因未被點名表揚而感到失落,甚至質疑自己的能力。他的自我價值仿佛完全建立在「他人的認可」上。

這樣的思維模式讓他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越是追求外在認同,越是害怕失去,導致壓力倍增,甚至影響了決策判斷和團隊關係。


自我價值與外在成就綁定的危險


心理學家阿德勒曾說過:「幸福的人關注的是內在價值,而不幸的人則受困於外在評價。」Leo的故事反映了一個核心問題:將自我價值綁定於他人評價或外在成就,這是一個危險的遊戲。因為外在的一切都可能隨時改變:業績可能不達標,頭銜可能被取代,甚至公司可能不再需要你。

真正穩固的自我價值,來自對自身內在的認可與堅定,而非外界的肯定。


如何建立穩固的自我價值?


  1. 重新定義成功的標準
    問問自己:你的價值是否只來自業績表現?作為主管,你還提供了什麼?如建立團隊凝聚力、激發他人成長等,這些都是無法量化但極具價值的成果。
  2. 透過日常體驗鞏固內在感受
    每天花5分鐘冥想,聚焦於自己的身體感受,從頭到腳,感知你的存在感。這種練習能幫助你將注意力從外在壓力轉回內在,穩定你的情緒和信念。
  3.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名導演伍迪·艾倫曾說:「不完美是進化的一部分。」我們不是機器,接受偶爾的失敗和不完美,反而能讓你更真實、更具魅力。
  4. 專注於內在成長
    在每次挑戰中,問自己:這件事讓我學到了什麼?內在成長的價值,無論環境如何,都不會改變。
「真正的價值並非來自擁有多少,而是我們成為了怎樣的人。」——約翰·洛克菲勒

當下一次面對挑戰時,不妨試著問問自己:「如果外在的一切消失,我還剩下什麼?」 建立穩固的內在自我,讓你在任何情況下都能自信而無懼。

評論區分享你的故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梅根的斜槓人生沙龍
1.3K會員
489內容數
前世界500強HR高階主管|策略顧問合伙人|跨界整合20年人才管理經驗X藝術療癒心理技術|獨創「認知升級+能量管理」雙軌破局模型|專破:35歲瓶頸期及職場情緒內耗|用策略思維點亮你的職業發展地圖|分享職場心理與成長心得,帶你解鎖職場與生活的美好,一起向光而行!
2025/05/01
在職場裡,許多人為了迎合期待,戴著「可以被接受」的面具生活。但真正的高績效團隊,不靠一致性,而是來自每個人都能做自己。主管的一句話,可能讓人選擇掩藏或綻放。你願意成為讓他脫下面具的人嗎?
Thumbnail
2025/05/01
在職場裡,許多人為了迎合期待,戴著「可以被接受」的面具生活。但真正的高績效團隊,不靠一致性,而是來自每個人都能做自己。主管的一句話,可能讓人選擇掩藏或綻放。你願意成為讓他脫下面具的人嗎?
Thumbnail
2025/04/30
當你總是壓抑情緒、拚命扮演「好人」,其實可能只是害怕變成那個曾讓你受傷的人。情緒不是敵人,它是提醒你該設下界線、保護自己的訊號。學會覺察、轉譯、表達情緒,不只讓你活得更輕鬆,也能讓職場關係更健康。你已經夠好了,不需要再用壓抑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Thumbnail
2025/04/30
當你總是壓抑情緒、拚命扮演「好人」,其實可能只是害怕變成那個曾讓你受傷的人。情緒不是敵人,它是提醒你該設下界線、保護自己的訊號。學會覺察、轉譯、表達情緒,不只讓你活得更輕鬆,也能讓職場關係更健康。你已經夠好了,不需要再用壓抑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Thumbnail
2025/04/29
即使再努力,我們也常忘了問自己一句:「我,好不好?」在職場上,許多人總把自我價值綁在表現上,卻忽略了溫柔對待自己的重要。其實,真正的成熟,不是永無止境地追求更好,而是願意在每個努力之後,對自己說:「其實這樣,已經夠好了。」
Thumbnail
2025/04/29
即使再努力,我們也常忘了問自己一句:「我,好不好?」在職場上,許多人總把自我價值綁在表現上,卻忽略了溫柔對待自己的重要。其實,真正的成熟,不是永無止境地追求更好,而是願意在每個努力之後,對自己說:「其實這樣,已經夠好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 你喜歡自己的那些特質呢? 你是否與自己的個人力量保持連結? 有時候外在的聲音過於吵雜,讓我們聽不見自己內在的聲音。 於是陷入低潮與內耗。 這時候,請把注意力收回來,回到自己的心中。 即使前路模糊,你現在看不見未來的方向 這時候要告訴自己: 「我的存在本身
Thumbnail
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 你喜歡自己的那些特質呢? 你是否與自己的個人力量保持連結? 有時候外在的聲音過於吵雜,讓我們聽不見自己內在的聲音。 於是陷入低潮與內耗。 這時候,請把注意力收回來,回到自己的心中。 即使前路模糊,你現在看不見未來的方向 這時候要告訴自己: 「我的存在本身
Thumbnail
當我們將自我價值綁定於頭銜、業績或他人認可時,內心便如同站在風中搖晃的樹木,隨時可能失去平衡。真正穩固的價值來自內在認可,而非外在標籤。當自我價值與外界成就綁定的危險發生時,可以通過重新定義成功標準、冥想練習、接受不完美、專注內在成長等方法,幫助你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穩健前行。
Thumbnail
當我們將自我價值綁定於頭銜、業績或他人認可時,內心便如同站在風中搖晃的樹木,隨時可能失去平衡。真正穩固的價值來自內在認可,而非外在標籤。當自我價值與外界成就綁定的危險發生時,可以通過重新定義成功標準、冥想練習、接受不完美、專注內在成長等方法,幫助你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穩健前行。
Thumbnail
為什麼一定要做什麼才覺得自己有價值? 或是認為身上貼的標籤越讓人稱羨就有價值? 迷惘的時候、生活不盡人意的時候, 突然不知自己該往哪裡去的時候, 就會馬上檢討、評論自己是否缺乏價值所以才會沒有歸屬。 成為大人後,很自然的就開始會用工作職稱、 薪資或是生活條件來評價自己或他人…
Thumbnail
為什麼一定要做什麼才覺得自己有價值? 或是認為身上貼的標籤越讓人稱羨就有價值? 迷惘的時候、生活不盡人意的時候, 突然不知自己該往哪裡去的時候, 就會馬上檢討、評論自己是否缺乏價值所以才會沒有歸屬。 成為大人後,很自然的就開始會用工作職稱、 薪資或是生活條件來評價自己或他人…
Thumbnail
📍踏入社會 面對殘酷的辦公室政治 要如何在其中站穩住腳 又或者成為當中高人一籌的精英 先要懂得如何提升自己於公司的價值 因為沒有價值 根本不值一顧 更何談地位與工作表現 明白以下方法 為你的人生目標邁進一大步
Thumbnail
📍踏入社會 面對殘酷的辦公室政治 要如何在其中站穩住腳 又或者成為當中高人一籌的精英 先要懂得如何提升自己於公司的價值 因為沒有價值 根本不值一顧 更何談地位與工作表現 明白以下方法 為你的人生目標邁進一大步
Thumbnail
除了身體、理財,聊聊你的「自我價值」吧!容易自我貶抑嗎?或自我感覺不錯? 聊聊自己吧,這有點像是一個音波的概念,有時候高有時候低,來回高低之間擺盪。當然有的人會相對地處在高或是低,不過高低或許都是相對的,跟自己當下的狀況未必相符。也就是有人明明不怎麼樣卻自我感覺良好,或是已經很優秀了但仍然高度的自我
Thumbnail
除了身體、理財,聊聊你的「自我價值」吧!容易自我貶抑嗎?或自我感覺不錯? 聊聊自己吧,這有點像是一個音波的概念,有時候高有時候低,來回高低之間擺盪。當然有的人會相對地處在高或是低,不過高低或許都是相對的,跟自己當下的狀況未必相符。也就是有人明明不怎麼樣卻自我感覺良好,或是已經很優秀了但仍然高度的自我
Thumbnail
一路走來,表面看似雲淡風輕,但深處其實暗潮洶湧,每天時不時的會對自己產生疑惑,我活在這世界上,到底是甚麼樣的存在,我值得去擁有嗎?
Thumbnail
一路走來,表面看似雲淡風輕,但深處其實暗潮洶湧,每天時不時的會對自己產生疑惑,我活在這世界上,到底是甚麼樣的存在,我值得去擁有嗎?
Thumbnail
「自我成長」是現今社會帶給人們的價值觀。 學生:學才藝、補習、找尋未來好的出路; 上班族:下班學第二專長、經營斜槓人生。 / 覺得此金句涵義,可以分成兩類 「自覺」與「不自覺」 自覺者:專注於山路上。 不自覺者:在山下想著峰頂。 / 相信每一個人都不希望活在既不像他人,也不像自己的處境裡。 因此,
Thumbnail
「自我成長」是現今社會帶給人們的價值觀。 學生:學才藝、補習、找尋未來好的出路; 上班族:下班學第二專長、經營斜槓人生。 / 覺得此金句涵義,可以分成兩類 「自覺」與「不自覺」 自覺者:專注於山路上。 不自覺者:在山下想著峰頂。 / 相信每一個人都不希望活在既不像他人,也不像自己的處境裡。 因此,
Thumbnail
你的價值是甘願讓給別人決定嗎 一個人有沒有價值該如何定義?是以你的年收,頭銜,財產,多少關注,多少朋友家人,可用時間多寡,健康狀態,能力等等來定義的嗎?相信在我們的生命不同階段裡,我們會依靠這些外在的尺來去度量自身的價值。你越需要或越重視什麼,他越能控制著你對自己價值的看法。 為何我們會依照外在抑或
Thumbnail
你的價值是甘願讓給別人決定嗎 一個人有沒有價值該如何定義?是以你的年收,頭銜,財產,多少關注,多少朋友家人,可用時間多寡,健康狀態,能力等等來定義的嗎?相信在我們的生命不同階段裡,我們會依靠這些外在的尺來去度量自身的價值。你越需要或越重視什麼,他越能控制著你對自己價值的看法。 為何我們會依照外在抑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