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AI共舞:新時代的市場研究方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在某城市一間現代化辦公大樓裡,行銷經理小美正在煩惱著。她桌上攤著一疊問卷調查和深度訪談的資料,卻遲遲無法找到有價值的洞見。這個困境,或許即將因為人工智慧的加入而獲得解答。

最近,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商學院的研究團隊在頂尖期刊《Journal of Marketing》發表了一篇重要研究。這篇名為「AI-Human Hybrids for Marketing Research: Leveraging Large Language Models (LLMs) as Collaborators」的論文,由行銷學教授Neeraj Arora、助理教授Ishita Chakraborty和博士候選人Yohei Nishimura共同完成。他們的發現,可能徹底改變市場研究的未來。

想像一下,當你需要了解消費者對新產品的看法時,不必再為招募受訪者和安排時間傷透腦筋。透過大型語言模型(LLM)的協助,你可以在幾分鐘內獲得深入且多元的觀點。這不是科幻小說的情節,而是已經實現的科技。正如Malcolm Gladwell在《引爆趨勢》中所說的,當某個想法到達臨界點時,改變就會迅速發生。市場研究領域,正處於這樣的轉捩點。

AI如何改變市場研究?

研究團隊與一家財富500大食品公司合作,進行了兩個突破性的實驗。第一個實驗聚焦於「Friendsgiving」(與朋友共度的感恩節)主題。他們讓AI不只扮演受訪者,還能擔任訪談主持人。令人驚訝的是,AI產生的回答在深度和洞察力方面,有時甚至超越真實受訪者。例如,當被問到「如何讓Friendsgiving更有趣?」時,AI能提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建議,如「設計一個分享童年故事的遊戲」,這樣的回答引發了研究團隊的高度興趣。

第二個實驗則探討了AI在問卷調查中的應用。研究團隊讓AI模擬消費者對冷藏寵物食品的反應。透過「少量學習」(few-shot learning)和「檢索增強生成」(RAG)等技術,AI不只能準確預測消費者的偏好,還能模擬出合理的回答變異性。例如,AI模擬的受訪者有些關注食品的健康成分,有些則擔心價格。這樣的多樣性讓研究結果更貼近真實世界的消費者反應。

這種「檢索增強生成」(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RAG)是一種結合資訊檢索與文字生成的AI技術。簡單來說,它就像是給AI一個「外接記憶庫」。當AI需要回答問題時,會先從這個記憶庫中找出相關資訊,再根據找到的資訊來生成回答。舉個例子來說:假設你問AI關於某個特定產品的消費者評價。傳統的AI可能只能根據訓練資料做出籠統的回答。但使用RAG技術的AI會:

1. 先從資料庫中檢索該產品的實際評價資料

2. 參考這些具體資料

3. 最後生成更準確、更有根據的回答

這項技術的優點可以提高回答的準確性,並減少AI「幻覺」(產生虛構資訊)的機會,同時。能夠處理最新資訊(因為可以更新外部資料庫)。在市場研究中,RAG技術特別有用,因為它能幫助AI根據實際的市場數據來生成更可靠的分析結果。

但最令人振奮的發現是,當AI與人類專家合作時,能夠產生最佳的研究成果。在深度訪談中,AI能夠發現人類容易忽略的觀點;在數據分析階段,AI可以在幾分鐘內完成原本需要數小時的工作。這種協作模式,讓研究人員能夠將更多精力投入在策略思考上。

AI的優勢與挑戰

這項研究揭示了AI在市場研究中的巨大潛力,但也帶來了一些值得深思的問題。正如Velasco等人(2024)強調,在運用AI進行客戶體驗管理時,必須特別注意資料隱私保護和演算法偏見等問題。例如,AI的訓練數據可能存在性別、種族或文化偏見,這些偏見可能影響研究結果的客觀性。此外,AI在處理含有個人資訊的數據時,可能面臨隱私和安全的風險。

另一個挑戰是,AI有時可能「幻覺」(hallucinate),即產生不正確或不相關的資訊。例如,在某些情境中,AI可能會編造不存在的數據或提供錯誤的建議。因此,研究團隊強調,AI不應該完全取代人類,而應該成為輔助工具。人類研究者的判斷力與批判性思維,仍然是不可或缺的。

如何將這些概念應用在職場?

對於職場工作者來說,這項研究帶來幾個重要啟示。首先,我們不必擔心AI會取代人類的工作,而是應該思考如何善用AI作為協作夥伴。例如,行銷團隊可以使用AI快速分析消費者的意見,從而縮短決策時間。其次,在進行市場研究時,可以考慮使用AI來進行初步的資料收集和分析,再由人類專家進行深入解讀。這種方式不僅提高效率,還能確保研究結果的品質。

此外,持續學習AI相關知識和技能,將成為職場競爭力的重要一環。無論是學習如何設計AI模型的提示語(prompts),還是了解AI的基本運作原理,這些能力都能幫助我們在職場中脫穎而出。

對未來的反思

這場革命才剛剛開始,每一位願意擁抱創新的職場工作者,都有機會成為這場變革的參與者和見證者。然而,我們也必須保持警覺,確保AI的應用不會偏離倫理軌道。在追求效率與創新的同時,我們需要不斷反思:AI的角色應該是協助人類,而非取代人類。

參考文獻:

1. Arora, N., Chakraborty, I., & Nishimura, Y. (2025). AI-Human Hybrids for Marketing Research: Leveraging Large Language Models (LLMs) as Collaborators. Journal of Marketing, 89(2), 1-28.

2. Velasco, C., Reinoso‐Carvalho, F., Barbosa Escobar, F., Gustafsson, A., & Petit, O. (2024). Paradoxe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the context of ethical customer experience management. Psychology & Marketing, 41(10), 2506-2524.


#論文解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oger學長的沙龍
24會員
442內容數
Roger學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本篇文章探討《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上發表的一篇關於負面消費經驗數位療法的研究。研究發現,當消費者在評論中同時表達情緒和理性思考時,能更快從負面體驗中恢復,並提高再次購買意願。文章闡述了研究方法、發現及其對個人與企業的啟示,並提供了反思。
Thumbnail
2025/04/21
本篇文章探討《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上發表的一篇關於負面消費經驗數位療法的研究。研究發現,當消費者在評論中同時表達情緒和理性思考時,能更快從負面體驗中恢復,並提高再次購買意願。文章闡述了研究方法、發現及其對個人與企業的啟示,並提供了反思。
Thumbnail
2025/04/08
本文深入探討美國人對財富分配的理想與現實認知之間的巨大差距。研究發現,無論政治立場或經濟地位如何,絕大多數美國人都期待更平等的財富分配模式,但同時也普遍低估了現實社會中的不平等程度。這項研究不僅對社會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啟示,也為組織管理和個人決策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Thumbnail
2025/04/08
本文深入探討美國人對財富分配的理想與現實認知之間的巨大差距。研究發現,無論政治立場或經濟地位如何,絕大多數美國人都期待更平等的財富分配模式,但同時也普遍低估了現實社會中的不平等程度。這項研究不僅對社會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啟示,也為組織管理和個人決策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Thumbnail
2025/04/02
在數位時代,我們每天都在接收大量的數字資訊。從產品的蛋白質含量、電池續航力,到顧客評價的星等,數字無所不在。有趣的是,這些數字可以用兩種方式呈現:阿拉伯數字(如「5」)或是用英文單字(如「five」或中文的「五」)。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差異,實際上可能對消費者的判斷和行為產生重大影響。 最近,田納西
Thumbnail
2025/04/02
在數位時代,我們每天都在接收大量的數字資訊。從產品的蛋白質含量、電池續航力,到顧客評價的星等,數字無所不在。有趣的是,這些數字可以用兩種方式呈現:阿拉伯數字(如「5」)或是用英文單字(如「five」或中文的「五」)。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差異,實際上可能對消費者的判斷和行為產生重大影響。 最近,田納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文介紹《AI–Human Hybrids for Marketing Research》一文,說明人工智慧如何與人類協作,提升行銷研究效率與效果。以一間食品公司為案例,研究團隊展示了LLMs在質性與量化研究中的應用,發現AI與人類的合作能產生更深入且多元的洞察,並提供實務應用的建議與反思。
Thumbnail
本文介紹《AI–Human Hybrids for Marketing Research》一文,說明人工智慧如何與人類協作,提升行銷研究效率與效果。以一間食品公司為案例,研究團隊展示了LLMs在質性與量化研究中的應用,發現AI與人類的合作能產生更深入且多元的洞察,並提供實務應用的建議與反思。
Thumbnail
AI時代求職指南:史丹佛、哥大教授建議學生培養人際互動、多元技能、專案管理、適應力及創新思維,才能在AI時代不被淘汰。
Thumbnail
AI時代求職指南:史丹佛、哥大教授建議學生培養人際互動、多元技能、專案管理、適應力及創新思維,才能在AI時代不被淘汰。
Thumbnail
AI技術快速普及,已成為現代職場的核心元素。根據報告,全球75%的知識工作者使用AI,顯示AI在提升工作效率和創造力上的潛力。同時,企業領導者面臨制定AI應用策略的挑戰,特別是在缺乏規劃和量化效益的情況下。文章深入探討AI如何改變職場技能需求並提供企業應對AI挑戰的具體建議
Thumbnail
AI技術快速普及,已成為現代職場的核心元素。根據報告,全球75%的知識工作者使用AI,顯示AI在提升工作效率和創造力上的潛力。同時,企業領導者面臨制定AI應用策略的挑戰,特別是在缺乏規劃和量化效益的情況下。文章深入探討AI如何改變職場技能需求並提供企業應對AI挑戰的具體建議
Thumbnail
隨著人工智慧 (AI) 技術的飛速發展,碩博士生在學術研究過程中如何善用 AI,已經成為提升效率與競爭力的重要課題。美國學者 Ethan Mollick 在他2024年出版的書《Co-Intelligence: Living and Working with AI》中,強調了 AI 作為「通用科
Thumbnail
隨著人工智慧 (AI) 技術的飛速發展,碩博士生在學術研究過程中如何善用 AI,已經成為提升效率與競爭力的重要課題。美國學者 Ethan Mollick 在他2024年出版的書《Co-Intelligence: Living and Working with AI》中,強調了 AI 作為「通用科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大型語言模型(LLM)在各行各業中的應用,特別是在企業和個人創業者的影響。探討了LLM在數據分析、文本生成和客戶服務等領域的潛力,以及它如何改變工作流程,尤其在一人公司時代的到來。文章還提及了 AI 對職場的挑戰,以及如何通過擁抱技術促進個人成長,並在未來的工作中實現人機協作。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大型語言模型(LLM)在各行各業中的應用,特別是在企業和個人創業者的影響。探討了LLM在數據分析、文本生成和客戶服務等領域的潛力,以及它如何改變工作流程,尤其在一人公司時代的到來。文章還提及了 AI 對職場的挑戰,以及如何通過擁抱技術促進個人成長,並在未來的工作中實現人機協作。
Thumbnail
在2021年1月,《管理學會評論》(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刊登了一篇題為《人工智慧與管理:自動化-增強化悖論》(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Management: The Automation–Augmentation Paradox)
Thumbnail
在2021年1月,《管理學會評論》(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刊登了一篇題為《人工智慧與管理:自動化-增強化悖論》(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Management: The Automation–Augmentation Paradox)
Thumbnail
AI從早期學術研究進化為商業核心,正改變各行業,例如通過優化消費者體驗和提高企業效率。然而,『AI商業化』帶來的機會也伴隨著挑戰,如資料隱私問題。具體的應用包括供應鏈優化、客戶服務自動化和金融風險評估。總之,AI不僅是技術,更是現代商業的關鍵,而企業需要適應這一變革,確保在AI浪潮中受益。
Thumbnail
AI從早期學術研究進化為商業核心,正改變各行業,例如通過優化消費者體驗和提高企業效率。然而,『AI商業化』帶來的機會也伴隨著挑戰,如資料隱私問題。具體的應用包括供應鏈優化、客戶服務自動化和金融風險評估。總之,AI不僅是技術,更是現代商業的關鍵,而企業需要適應這一變革,確保在AI浪潮中受益。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了人工智慧(AI)技術的崛起及其對現代社會的影響。從AI在各領域的廣泛應用,到其對全球經濟和社會結構的深遠影響,再到相關的倫理和社會問題,本文提供了一個全面的視角,幫助讀者理解AI技術的機會和挑戰。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了人工智慧(AI)技術的崛起及其對現代社會的影響。從AI在各領域的廣泛應用,到其對全球經濟和社會結構的深遠影響,再到相關的倫理和社會問題,本文提供了一個全面的視角,幫助讀者理解AI技術的機會和挑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