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的職場真實面:你以為的他們,和真正的他們,差在哪裡?

Z世代的職場真實面:你以為的他們,和真正的他們,差在哪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以為的Z世代,跟實際上的Z世代,到底有多大的落差 ?很多人或現在的職場對Z世代有許多詬病,認為Z世代懶惰、不好管理、不願意學習,事實上,他們的真實工作態度,或是對個人職涯規劃的在乎程度、與生涯的的安排,可能遠遠超過你的想像!


一、還沒開始工作就在規劃退休?(比起以往都更加重視財務自由!)


X世代、Y世代,過往大家就是乖乖工作、無腦投入職場,等到快退休才開始煩惱退休金,但Z世代完全不是這一回事!

Z世代在剛踏入職場,腦袋就已經在運轉思考退休大計了!你認為是好逸惡勞嗎?Z世代只是比起以往世代都更重視財務自由!更清晰看到人生全貌!


超過 80% 的Z世代 已經開始考慮退休問題!

在美國65% 的人 表示,如果工作沒有提供退休福利,他們甚至不會考慮申請!

高達 75% 的Z世代 表示有創業意願!

比起在公司按部就班,Z世代更嚮往自己當老闆,掌握個人命運!同時也認為這樣更有機會達到財務目標的實現! 

70% 的 Z 世代表示,薪資是他們尋找下一份工作時的首要考量

Z 世代渴望在職涯早期就達到財務目標,並希望自己的薪資能夠與行業標準和市場價格相符。

二、學歷付出的金錢與時間真的值得嗎?(美國Z世代已掀起反彈浪潮!)

職涯烏蘇拉看來有幾件事,是比起過往世代都更險峻的生存條件:
  1. 薪資不漲,通膨的狀況下,導致學貸更難以回收
  2. 許多科系出來被視為無用,只有特定科系能夠直接獲利
  3. 大家都留美留英,貶值國內學歷
  4. 許多課程普及化,在找工作時自學技能更實在!


在美國,只有 39% 的Z世代 認為繼續深造很重要

只有 46% 的人認為大學教育值得投資!

這代表在美國已經有許多人對於傳統的教育體系,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懷疑!

像是程式設計、數位行銷、數據分析等等,這些技能都可以直接透過線上課程、自學或其他管道學習,效果可能都比念大學好。

三、Z世代其實更渴望職場溝通!(並且出乎意料更願意分享!)

許多職場前輩認為Z世代難以溝通、不好管理,以為Z世代活在自己世界,看看以下數據吧~

66% 的Z世代希望公司文化能關注心理健康和福祉!

Z世代不只重視工作,更重視身心靈的健康,也更願意尋求專業協助,像是心理諮商等等。Z世代也更願意與主管和同事分享自己的身心狀況。

Z世代非常期待主管能及時提供工作回饋

知道自己做得好不好,哪裡需要改進。(很不一樣吧!其實Z世代超想知道評價!)並且渴望進步!

87% 的Z世代大學畢業生認為,學習與發展對他們評估工作機會至關重要! 

Z世代擁有與以往世代截然不同的工作思維。更重視財務規劃、質疑傳統教育模式,並渴望在工作中獲得更多自主權和成長機會。

重點數據再次整理如下,多項數據提供來源於:https://joinhandshake.com/blog/employers/6-things-gen-z-wants-from-their-job/
  • 80% 以上 考慮退休
  • 65% 若無退休福利不考慮
  • 75% 有創業意願
  • 美國僅 39% 認為深造重要
  • 美國僅 46% 認為大學教育值得投資
  • 66% 希望公司關注心理健康
  • 87% 重視學習與發展福利


如果你真的要我說,過往破千人的面談經驗下,我最意外的是什麼,就是近幾年招募人選趨勢上

更多被詢問的其實是「學習與專業培訓」,而不是「其他世代以為的懶散!」



avatar-img
職涯諮詢烏蘇拉
5會員
12內容數
你好 我是烏蘇拉 歡迎來到我的職涯會客室~2024 是我開始遠距、離開辦公室的第一年! 待過跨國萬人集團,也待過迷你新創,喜歡在不同國家之間走跳 現在發現自己最特殊的天賦,是能在短時間內發現對方的特質適合工作的靈能體質(笑) 分享關於職涯方向、自我成長、遠距工作、數位遊牧等議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職涯諮詢烏蘇拉 的其他內容
怎麼說離職原因,這樣完美回答。重點包括:強調新舊工作關鍵差別、聚焦未來發展、說明離職前的努力、針對每份工作準備不同的回答,以及展現對未來工作的熱忱。
面試是求職的關鍵環節,如何策略性準備才能提升勝算?本文提供五大面向:瞭解職務和公司、準備情境式問題、展現個人特質、提出有意義的問題以及模擬面試。透過深入研究、STAR原則、自我練習和積極心態,讓你自信應對面試挑戰,贏得理想工作。
推薦三個易於上手的AI工具:NotebookLM是一款AI筆記工具,可處理大量資料,提供精準問答和摘要功能,支援多種檔案和網址;Cursor是一款AI程式碼編輯器,支援中文輸入,即使不懂程式也能輕鬆寫程式;Granola是一款AI會議記錄工具,可自動轉錄,生成會議記錄,整合個人筆記,並生成行動方案。
怎麼說離職原因,這樣完美回答。重點包括:強調新舊工作關鍵差別、聚焦未來發展、說明離職前的努力、針對每份工作準備不同的回答,以及展現對未來工作的熱忱。
面試是求職的關鍵環節,如何策略性準備才能提升勝算?本文提供五大面向:瞭解職務和公司、準備情境式問題、展現個人特質、提出有意義的問題以及模擬面試。透過深入研究、STAR原則、自我練習和積極心態,讓你自信應對面試挑戰,贏得理想工作。
推薦三個易於上手的AI工具:NotebookLM是一款AI筆記工具,可處理大量資料,提供精準問答和摘要功能,支援多種檔案和網址;Cursor是一款AI程式碼編輯器,支援中文輸入,即使不懂程式也能輕鬆寫程式;Granola是一款AI會議記錄工具,可自動轉錄,生成會議記錄,整合個人筆記,並生成行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