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利率飆升!你的房子還能抱得住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天看到一個新聞,突然一陣感慨。想起漫威的驚奇隊長電影,好像是一個很難笑的梗?人家是『更高!更快!更強!』對於房貸族來說,好像是房貸利率更高了!負擔更大了!要繳的錢更多了!

Higher, Faster, Stronger...together!!
raw-image


事情是這樣的。

2024年第二季全國新增房貸還款期數高達315期、約26.25年,而該季新增房貸平均利率約2.36%、15年半以來最高的一季,至於,新增房貸平均成數約62%,則是近1年半來第二少。

這個情況還在惡化中其實。皮朋哥閒來無事,作了以下的數學題目:

假設跟銀行房貸申請1000萬,貸款期間為30年,以疫情間的最低利率1.31%計算,試問如果房貸利率上升到3%,房貸族的負擔為何?

以1.31%利率計算,每個月的房貸本利攤還金額為33608元;

以3.00%利率計算,每個月的房貸本利攤還金額為42160元。

中間的差距為8552元。一年就要多繳超過10萬

傳說中的囤房稅,打擊的還是多屋族,而房貸利率的上升,是地圖砲的無差別打擊!更別說現在房價貴,貸款金額大概率是遠遠超過1000萬元,假設是貸款2000萬元,一年的房貸負擔差額就是差不多要多準備20萬

平心而論,前一波房價上漲,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新冠疫情發生之後,政府採取資金寬鬆政策的緣故。先是房貸利率降到1.31%,當時還有零利率的小額政策紓困貸款,雖然額度不是很高,可是也是一個市場資金寬鬆的現象。加上當時銀行鑑價寬鬆,貸款成數高,然後既有房屋轉增貸、信用貸款等等都沒有管制不准流入房地產市場,因此要從銀行借錢出來轉進房地產,是很容易的事情。在高通膨的年代,也是題中應有之義。資金浪潮的堆疊,自然就讓房價上漲變成一個理所當然的結果。

如今整個風向是逆轉的,銀行鑑價變保守了,慢慢跟不上成交行情,成數變差,利率也變得很高,政策管制也迫使買方必須準備更多的頭期款,加上每個月的房貸金額大幅攀升,還有隨之而來的囤房稅。在節節升高的投資成本與持有成本雙重夾殺之下,房地產很顯然就不是一個好的資金停留去處了

raw-image


照這個邏輯來看,低價低基期的房地產,因為持有成本的衝擊不算太大,應該反而比較會有支撐,尤其低價物件短期內還會有新青安政策貸款的金鐘罩護體,白話文講,就是『比較抱得住』。反而是房價越高、貸款金額越高的物件,持有起來越會感受到壓力。這跟有一派投資客高喊『回防雙北』似乎是截然不同的結論?

投資,不進房地產,資金自然會找到新的去處。然而對於真正把房子拿來作居住使用的人,面對每個月漲了那麼多的房貸金額,情何以堪呢?


還在認為現在進場投資房地產穩賺不賠嗎?執迷不悟的人,是否該面對這個夢醒時分了呢?

avatar-img
142會員
121內容數
預售屋、成屋、公寓、農地、報稅、節稅、交易實務、仲介、代銷。有趣的房事經驗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皮朋哥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板橋府中南雅夜市附近的新潤世界城,位處非都市重劃區,但因遠雄、新美齊等建商進駐,具備重劃區氛圍。本文詳細介紹新潤世界城的建案特色、價格、格局、優缺點等,並與江翠北側重劃區建案作比較,分析其市場定位與價值。
臺灣房市低迷,作者考慮海外投資,聚焦日本房市。文章探討日本房產投資的陷阱,包括錯把毛利率當淨利率、高租金報酬率的陷阱、匯率風險、地段選擇、以及管理問題等,提醒投資人需謹慎評估。
室內設計看似光鮮亮麗,實則充滿挑戰。本文透過與設計師W大哥的訪談,揭露設計師在工班難駕馭、擾鄰糾紛、以及客戶變更設計等問題上的困境,並探討設計師轉型至租賃市場的原因與考量。
2024年9月19日臺灣房市巨變,價格下跌,買賣雙方觀望,專家分析2025年房市走向,預售屋價格壓力浮現,中古屋降價幅度明顯,建議買方留意撿便宜機會。
2024年的房市是個像雲霄飛車的年度,上半年超爽,下半年超慘。 上半年的時候買預售屋要用搶的,要排隊,要拜託代銷;買中古屋則是跟仲介領號碼牌,屋主姿態很高,買方要在開放看屋時段一起看屋,下斡旋拚手速,條件還可以的物件,通常就是還沒上架就被賀成交了。 時間進入下半年,政府的政策和態度強硬,銀行則是
這篇文章探討了高雄M哥在土地買賣中遭遇的糾紛,以及如何在不動產交易中保護自己。本文涵蓋了土地謄本、地籍圖的必要性,履約保證機制的重要性,以及專業人士的角色與責任。M哥的故事提供了寶貴的教訓,讓讀者對不動產交易流程有更深的瞭解,並提醒大家在進行類似交易時需謹慎小心,避免遭受經濟損失。
板橋府中南雅夜市附近的新潤世界城,位處非都市重劃區,但因遠雄、新美齊等建商進駐,具備重劃區氛圍。本文詳細介紹新潤世界城的建案特色、價格、格局、優缺點等,並與江翠北側重劃區建案作比較,分析其市場定位與價值。
臺灣房市低迷,作者考慮海外投資,聚焦日本房市。文章探討日本房產投資的陷阱,包括錯把毛利率當淨利率、高租金報酬率的陷阱、匯率風險、地段選擇、以及管理問題等,提醒投資人需謹慎評估。
室內設計看似光鮮亮麗,實則充滿挑戰。本文透過與設計師W大哥的訪談,揭露設計師在工班難駕馭、擾鄰糾紛、以及客戶變更設計等問題上的困境,並探討設計師轉型至租賃市場的原因與考量。
2024年9月19日臺灣房市巨變,價格下跌,買賣雙方觀望,專家分析2025年房市走向,預售屋價格壓力浮現,中古屋降價幅度明顯,建議買方留意撿便宜機會。
2024年的房市是個像雲霄飛車的年度,上半年超爽,下半年超慘。 上半年的時候買預售屋要用搶的,要排隊,要拜託代銷;買中古屋則是跟仲介領號碼牌,屋主姿態很高,買方要在開放看屋時段一起看屋,下斡旋拚手速,條件還可以的物件,通常就是還沒上架就被賀成交了。 時間進入下半年,政府的政策和態度強硬,銀行則是
這篇文章探討了高雄M哥在土地買賣中遭遇的糾紛,以及如何在不動產交易中保護自己。本文涵蓋了土地謄本、地籍圖的必要性,履約保證機制的重要性,以及專業人士的角色與責任。M哥的故事提供了寶貴的教訓,讓讀者對不動產交易流程有更深的瞭解,並提醒大家在進行類似交易時需謹慎小心,避免遭受經濟損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房市熱潮持續 近年來房地產新聞不斷出現「創新高」、「買氣旺」、「創最大漲幅」等等字眼,可見國內房地產景氣旺到不行。 內政部於 7/19 發布 2024 第一季全國住宅價格指數為 140.82,QoQ 3.40%, YoY 9.29%,全國建物買賣登記 81,013 戶,YoY
Thumbnail
房產市場受新青安貸款帶動且上半年台股續創新高,市場游資熱錢滿滿,全國移轉棟數有感上升,惟央行6月再次發起信用管制針對第2戶限制貸款成數,買氣是否延續至下半年,端看股市及政經局勢表現。CECA發文提醒明年降息可能導致市場暴走。 桃園23年家戶數達90萬戶,較前年成長2.8%,成長幅度6都第1顯示住宅
Thumbnail
尚未買房的人,熱切盼望房價回檔,但這個漲勢,😭一去就還無大幅回頭跡象,房價繼續高漲,小老百姓繼續緊握手掌。 社會住宅還沒有壓倒性數量,政府推出「新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內容豐富優惠。💡貸款額度從八百萬元增加到一千萬元,還款期限更從三十年延長到四十年,寬限期(付息不還本的期間)從三年變
Thumbnail
台灣的房地產投資,過去幾年來,無論什麼樣的政經環境或是國際情勢,通通只有上漲這個選項,於是乎越來約多人加入炒房行列,但這也讓貧富不均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甚至產生世代對立! 勳仔本身雖然也有房產,不過主要以自用為主,讓勳仔來聊聊台灣的房地產投資,並且幫年輕世代發點聲吧!
Thumbnail
前言 這幾年在台灣的年輕人最有感的肯定是原本已經高聳入雲端的房價,又再更高一層樓到連天上玉皇大帝也住不起的十重天闕。 確實,疫情後美聯儲開啟無限QE模式,逼迫全球央行跟隊印鈔,加上俄烏戰爭後的全球原物料價格高漲,使得房地產建築成本上升,資金溢滿注入房市,更帶動炒房客四處追逐好地段的房源,使得
Thumbnail
2024年房價上漲,積極看房的人一定會覺得很奇怪,政府說好的居住正義呢? 怎麼打房越打房價越高,難不成台灣房價只漲不跌,這其中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其實你不知道的是,我們政府是要打炒房,而不是要打房價,想通了這點,房價長期上漲也不是件怪事了。
Thumbnail
★ 「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原文連結 台灣民眾都想問:到底房價要漲到何時才到頭?去年仰賴「新青安房貸」這顆大補丸,1.775%利率吸客,讓承作房貸業務的公股銀行業績強強滾。 民營銀行不遑多讓,為搶食房貸這塊大餅,近期有業者瞄準首購族,力推「40年可貸9成」方案,希望能和新青安房貸一較高
Thumbnail
臺灣央行即將調高利率,對於房貸族來說影響深遠。本文分享作者的金流模型,以及如何適應利率調整,並反思未來的金融規劃。
Thumbnail
臺灣房價分析及趨勢歷程,觀察分析臺灣房價上漲的原因及三個階段的現象。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房市熱潮持續 近年來房地產新聞不斷出現「創新高」、「買氣旺」、「創最大漲幅」等等字眼,可見國內房地產景氣旺到不行。 內政部於 7/19 發布 2024 第一季全國住宅價格指數為 140.82,QoQ 3.40%, YoY 9.29%,全國建物買賣登記 81,013 戶,YoY
Thumbnail
房產市場受新青安貸款帶動且上半年台股續創新高,市場游資熱錢滿滿,全國移轉棟數有感上升,惟央行6月再次發起信用管制針對第2戶限制貸款成數,買氣是否延續至下半年,端看股市及政經局勢表現。CECA發文提醒明年降息可能導致市場暴走。 桃園23年家戶數達90萬戶,較前年成長2.8%,成長幅度6都第1顯示住宅
Thumbnail
尚未買房的人,熱切盼望房價回檔,但這個漲勢,😭一去就還無大幅回頭跡象,房價繼續高漲,小老百姓繼續緊握手掌。 社會住宅還沒有壓倒性數量,政府推出「新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內容豐富優惠。💡貸款額度從八百萬元增加到一千萬元,還款期限更從三十年延長到四十年,寬限期(付息不還本的期間)從三年變
Thumbnail
台灣的房地產投資,過去幾年來,無論什麼樣的政經環境或是國際情勢,通通只有上漲這個選項,於是乎越來約多人加入炒房行列,但這也讓貧富不均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甚至產生世代對立! 勳仔本身雖然也有房產,不過主要以自用為主,讓勳仔來聊聊台灣的房地產投資,並且幫年輕世代發點聲吧!
Thumbnail
前言 這幾年在台灣的年輕人最有感的肯定是原本已經高聳入雲端的房價,又再更高一層樓到連天上玉皇大帝也住不起的十重天闕。 確實,疫情後美聯儲開啟無限QE模式,逼迫全球央行跟隊印鈔,加上俄烏戰爭後的全球原物料價格高漲,使得房地產建築成本上升,資金溢滿注入房市,更帶動炒房客四處追逐好地段的房源,使得
Thumbnail
2024年房價上漲,積極看房的人一定會覺得很奇怪,政府說好的居住正義呢? 怎麼打房越打房價越高,難不成台灣房價只漲不跌,這其中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其實你不知道的是,我們政府是要打炒房,而不是要打房價,想通了這點,房價長期上漲也不是件怪事了。
Thumbnail
★ 「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原文連結 台灣民眾都想問:到底房價要漲到何時才到頭?去年仰賴「新青安房貸」這顆大補丸,1.775%利率吸客,讓承作房貸業務的公股銀行業績強強滾。 民營銀行不遑多讓,為搶食房貸這塊大餅,近期有業者瞄準首購族,力推「40年可貸9成」方案,希望能和新青安房貸一較高
Thumbnail
臺灣央行即將調高利率,對於房貸族來說影響深遠。本文分享作者的金流模型,以及如何適應利率調整,並反思未來的金融規劃。
Thumbnail
臺灣房價分析及趨勢歷程,觀察分析臺灣房價上漲的原因及三個階段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