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奉獻」,這個對許多信徒而言既熟悉又略帶挑戰性的話題,經常在教會中引發討論。到底奉獻的十分之一是信仰的必需,還是道德的束縛?2025年1月12日,光合教會的主日證道以這一主題出發,林銘敬牧師帶領會眾重新檢視「十一奉獻」的核心意義,從聖經的教導到實踐的挑戰,深度探索何為真正的蒙福之道。
2025年1月12日,在光合教會,林銘敬牧師主講的主日證道信息「蒙福的關鍵」,帶領會眾深刻反思「十一奉獻」的真諦。這場信息不僅闡釋了聖經對金錢的教導,更進一步揭示了「奉獻」在生命主權上的深遠意涵。
牧師首先澄清了一個長久以來的誤解:十一奉獻不是一種道德綁架,也不是情緒勒索。他強調,這是一項讓信徒明白真理的教導,而非為了換取祝福或填補教會經費的需求。十一奉獻的核心,是將收入的十分之一奉獻給神,表明信徒對神的信靠與委身。
牧師指出,耶穌在地上傳道時,有相當多的教訓是關於金錢的。聖經中提到金錢的經文多達2350句,遠超過禱告與信心的教導。牧師援引了舊約中與十一奉獻相關的經文:
此外,牧師引用了馬拉基書3:6-12,強調以色列人因偏離神的典章而受咒詛,並呼籲他們以十一奉獻作為回轉的具體行動。神應許,若他們將當納的十分之一全數送入倉庫,天上的窗戶必為他們敞開,傾倒無法容納的福分。
牧師認為,十一奉獻不僅僅是金錢的問題,更是生命主權的問題。當我們將十分之一獻給神,實際上是在宣告我們生命的主權屬於神。這是一個信心的行動,表達我們願意讓神掌管我們的生命與資源。
牧師進一步說明,十一奉獻的用途包括支持教會的事工、人事費用和慈惠工作。在舊約中,十一奉獻歸給利未支派,負責聖殿的事務。如今,奉獻應交於信徒委身的教會,這是神所揀選的地方。
至於如何計算十一奉獻,聖經並未給出明確規定。牧師表示,這應取決於個人與神的關係。有些信徒在領到收入後立即奉獻,有些則在扣除稅金或生活費用後再行奉獻。
牧師談到金錢的屬性時,用一個發人深省的比喻提醒會眾:金錢是最好的僕人,卻是最糟的主人。當我們追求金錢並讓它成為主人時,生活將變得艱辛。然而,若我們善用金錢,它能成為許多人的祝福。
牧師以信心鼓勵信徒,當我們透過十一奉獻將生命的主權交給神時,必能經歷神的豐盛祝福。這些祝福不僅限於物質,更包括平安、健康與神的保護。我們的田地會豐收,我們的生命會成為別人的祝福,萬國也必稱我們為有福的。
牧師在信息的結尾再次強調,十一奉獻的真正意義在於讓神成為我們生命的主宰。這是一個信心的操練,也是我們回應神恩典的方式。當我們忠心地將當納的十分之一獻給神,我們不僅能經歷祂的保護與供應,更能成為祂手中的器皿,祝福更多的人。
或許,十一奉獻的挑戰在於捨棄對金錢的依賴,但正如牧師所說:「當我們學會將主權交給神時,我們才能真正體會到蒙福的喜樂。」
「十一奉獻?聽起來像是神版的投資理財,」我半開玩笑地對朋友說。然而,坐在光合教會的椅子上,我心裡卻忍不住揣摩,這到底是靈性操練,還是對我錢包的挑戰?
林牧師在講台上的熱情,讓我既感動又有點兒心虛。平時,我總覺得收入不夠多,支出卻太快,怎麼還能擠出十分之一給神?但牧師那句「十一奉獻不只是金錢的問題,而是生命主權的問題」擊中了我。這不就是在問:「你的生命究竟誰在掌管?」
坦白說,我的生命有時像一間雜貨鋪,什麼都想塞進來,結果亂七八糟。把生命交給神?聽起來像是找了一位最強的整理專家來收拾我的爛攤子,這似乎還不錯。
我想起馬拉基書中的應許——「天上的窗戶必為你敞開,傾倒無處可容的福分」。突然覺得,十一奉獻也許不是神需要我的什麼,而是祂想給我更多、更好的東西。而我唯一要做的,就是信靠祂,把生命主權交出去。
說真的,這挑戰還真不小。不過,下一次領薪水的時候,我打算試試看。至少,讓我的雜貨鋪稍微清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