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圖片分享(2025/1/23-25)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海角騎射手」(Cape Mounted Rifleman),大英帝國在南非的殖民地駐軍。

明明名字上帶個來福槍,不知為何,找到的圖片半數是拿軍刀衝鋒的。

圖片來自於Vinkhuijzen Collection

&

raw-image


中世紀最著名的義大利菁英傭兵單位,「熱那亞弩手」。

典型的熱那亞弩手還會配備一個大盾,叫Pavese。打仗的時候三人一組,一人射擊、一人拉第二張弓弦、一人支撐大盾。

不過這張畫描繪的年代(1099年十字軍攻入耶路撒冷),Pavese還沒出現,因而畫中的弩手們也沒有帶著標誌性的大盾。

世紀帝國二和三裡頭,義大利的特色單位也是這些持盾弩手。但沒有做出三人組,一個人就把拉弓射擊持盾全包了。難怪在世紀三裡頭,持盾弩手是著名的雞肋單位。

圖片來源:

Wiki Commons, "Lazzaro Tavarone-Balestrieri genovesi.jpg"

&

raw-image


拜占庭宗教藝術的傑作之一,「林堡聖物箱」(Limburg Staurotheke)。

這是十世紀的拜占庭大宦官,猶如太上皇帝一般的巴西爾.利卡潘努斯所贊助。

裡頭的十字架據說還使用了釘死耶穌的「真十字架」部分。對於中世紀而言,極其珍稀崇高,遠勝於一般的黃金珠寶。

林堡聖物箱是1204年,威尼斯與十字軍攻破君士坦丁堡搶走的贓物之一。現在如名所示,收藏於德國的林堡。

圖片來源:

Wiki Commons, "Intérieur de Limbourg.jpg"

資料來源:

Shaun Tougher, "The Eunuch in Byzantine History and Society"

&

raw-image


跟西蒙.玻利瓦齊名的美洲解放者,聖馬丁(José de San Martín)。

圖片來源:

Wiki Commons, "José de San Martín (retrato, c.1828).jpg"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熱帶島嶼人的多語練習帳 的沙龍
201會員
935內容數
熱帶島嶼人的部落格。內容以語言、歷史以及語言學習技法為主。歡迎支持、訂閱或付費贊助,謝謝!
2025/05/04
史料最簡單的運用方式,就是摘取其內文的紀載內容。不過,在一個專業史學家眼中,史料的價值遠遠不止於上面的文字。它從裡到外,全都是故事。 在面向大眾的通俗歷史書《羅馬皇帝》(中譯版由麥田在2024年出版)中,古典學家瑪莉.畢爾德,就曾以羅馬文學家,小普林尼的一篇作品《頌辭》(Panegyricus
Thumbnail
2025/05/04
史料最簡單的運用方式,就是摘取其內文的紀載內容。不過,在一個專業史學家眼中,史料的價值遠遠不止於上面的文字。它從裡到外,全都是故事。 在面向大眾的通俗歷史書《羅馬皇帝》(中譯版由麥田在2024年出版)中,古典學家瑪莉.畢爾德,就曾以羅馬文學家,小普林尼的一篇作品《頌辭》(Panegyricus
Thumbnail
2025/04/16
本傳 分析 十字軍是三流貴族搶土地嗎? 資料 《戰鬥之樹》(Tree of Battles ) 圖片 阿金庫爾之戰的畫作與十字軍 歷史人物 十字軍人物介紹:皇帝阿列克賽一世 史學家 史蒂文.朗西曼(Steven Runciman)
2025/04/16
本傳 分析 十字軍是三流貴族搶土地嗎? 資料 《戰鬥之樹》(Tree of Battles ) 圖片 阿金庫爾之戰的畫作與十字軍 歷史人物 十字軍人物介紹:皇帝阿列克賽一世 史學家 史蒂文.朗西曼(Steven Runciman)
2025/03/03
天喜二十年(1197)年的西遼官印,用契丹大字刻的。先前曾經介紹過,是俄國研究者Vladimir A. Belyaev等人在中亞發掘到的。 圖片來源: Wiki Commons, "Khitan script official seal of the Western Liao State -
Thumbnail
2025/03/03
天喜二十年(1197)年的西遼官印,用契丹大字刻的。先前曾經介紹過,是俄國研究者Vladimir A. Belyaev等人在中亞發掘到的。 圖片來源: Wiki Commons, "Khitan script official seal of the Western Liao State -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南羅得西亞(Southern Rhodesia),即今日的津巴布韋,曾是英帝國昔日除了當時南非聯邦以外,在非洲大陸的另一個由少數白人統治和主政的自治國家。“羅得西亞特種空勤團”於1951年的組成,從一千名的白人志願者者中篩選出一百名精銳部隊,被編入“馬來亞偵察兵”的“C中隊“。
Thumbnail
南羅得西亞(Southern Rhodesia),即今日的津巴布韋,曾是英帝國昔日除了當時南非聯邦以外,在非洲大陸的另一個由少數白人統治和主政的自治國家。“羅得西亞特種空勤團”於1951年的組成,從一千名的白人志願者者中篩選出一百名精銳部隊,被編入“馬來亞偵察兵”的“C中隊“。
Thumbnail
格拉納達的摩爾人騎兵。在伊比利大亂的時候,這些驍勇的穆斯林騎士曾經作為「關鍵少數」,活躍於半島上各大基督宗教王國的戰場上。 圖片來源: Vinkhuijzen Collection & 葡萄牙評價兩極的獨裁者,安東尼奧.薩拉札(António de Oliveira Salazar)。原為經
Thumbnail
格拉納達的摩爾人騎兵。在伊比利大亂的時候,這些驍勇的穆斯林騎士曾經作為「關鍵少數」,活躍於半島上各大基督宗教王國的戰場上。 圖片來源: Vinkhuijzen Collection & 葡萄牙評價兩極的獨裁者,安東尼奧.薩拉札(António de Oliveira Salazar)。原為經
Thumbnail
「海角騎射手」(Cape Mounted Rifleman),大英帝國在南非的殖民地駐軍。 明明名字上帶個來福槍,不知為何,找到的圖片半數是拿軍刀衝鋒的。 圖片來自於Vinkhuijzen Collection & 中世紀最著名的義大利菁英傭兵單位,「熱那亞弩手」。 典型的熱那亞弩
Thumbnail
「海角騎射手」(Cape Mounted Rifleman),大英帝國在南非的殖民地駐軍。 明明名字上帶個來福槍,不知為何,找到的圖片半數是拿軍刀衝鋒的。 圖片來自於Vinkhuijzen Collection & 中世紀最著名的義大利菁英傭兵單位,「熱那亞弩手」。 典型的熱那亞弩
Thumbnail
17世紀中期,荷蘭不甘心被新興的海上強國英國擊敗,趁斯圖亞特王朝剛剛復辟根基不穩,於1665年2月22日正式向英國宣戰,第二次英荷戰爭於是爆發了,荷蘭方面由於德.奈特遠征非洲未及返回而由沃森納爾和奧布丹指揮,大約有戰艦103艘,11 艘縱火船以及7艘通訊船,合計4900門炮,2.1萬人。
Thumbnail
17世紀中期,荷蘭不甘心被新興的海上強國英國擊敗,趁斯圖亞特王朝剛剛復辟根基不穩,於1665年2月22日正式向英國宣戰,第二次英荷戰爭於是爆發了,荷蘭方面由於德.奈特遠征非洲未及返回而由沃森納爾和奧布丹指揮,大約有戰艦103艘,11 艘縱火船以及7艘通訊船,合計4900門炮,2.1萬人。
Thumbnail
古時歐洲的騎士精神, 身先士卒,濟弱扶貧,因此有其地位榮耀。 而今, 尸位素餐的權貴逃兵仔、 技術性逃兵仔、雙重國籍逃兵仔, 恬不知恥地享用國家的血汗果實, 逍遙法外,不盡基本之權利義務, 讓無數安份盡責、 奉獻生命時間服役的人民,情何以堪? 因此,『兵役翻轉署』..
Thumbnail
古時歐洲的騎士精神, 身先士卒,濟弱扶貧,因此有其地位榮耀。 而今, 尸位素餐的權貴逃兵仔、 技術性逃兵仔、雙重國籍逃兵仔, 恬不知恥地享用國家的血汗果實, 逍遙法外,不盡基本之權利義務, 讓無數安份盡責、 奉獻生命時間服役的人民,情何以堪? 因此,『兵役翻轉署』..
Thumbnail
小編去看了英國里茲的皇家兵械庫博物館(Royal Armouries)一年一度的國際馬上長槍比武大賽(International Jousting Tournament),,,
Thumbnail
小編去看了英國里茲的皇家兵械庫博物館(Royal Armouries)一年一度的國際馬上長槍比武大賽(International Jousting Tournament),,,
Thumbnail
一位葡萄牙耶穌會的教士,在操作炮台的射擊敵軍的過程中,意外擊中了荷蘭人的火藥桶,引起了火藥桶的連鎖爆炸反應,造成荷蘭人大量士兵的傷亡。這枚炮彈扭轉整個戰局,荷蘭人被突如其來的巨大損失影響讓整個軍隊士氣低迷,無心戀戰紛紛開始撤退,結束進攻的意圖。這場葡荷澳門戰役,荷蘭損傷300多人及大量槍支和炮彈,而
Thumbnail
一位葡萄牙耶穌會的教士,在操作炮台的射擊敵軍的過程中,意外擊中了荷蘭人的火藥桶,引起了火藥桶的連鎖爆炸反應,造成荷蘭人大量士兵的傷亡。這枚炮彈扭轉整個戰局,荷蘭人被突如其來的巨大損失影響讓整個軍隊士氣低迷,無心戀戰紛紛開始撤退,結束進攻的意圖。這場葡荷澳門戰役,荷蘭損傷300多人及大量槍支和炮彈,而
Thumbnail
《紅夷大炮與明清戰爭》作者實地勘查了散在世界各地的數百門明清紅夷大炮,並結合龐雜的史料記述,嘗試勾勒出這些西式火器的“文化傳記”,重現其在中國兩百多年間的演變過程和多樣性。紅夷大炮的操作與鑄造技術,是近代東方大陸文明向西方海洋文明學習的第一課。
Thumbnail
《紅夷大炮與明清戰爭》作者實地勘查了散在世界各地的數百門明清紅夷大炮,並結合龐雜的史料記述,嘗試勾勒出這些西式火器的“文化傳記”,重現其在中國兩百多年間的演變過程和多樣性。紅夷大炮的操作與鑄造技術,是近代東方大陸文明向西方海洋文明學習的第一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