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筆記│《不上班賺更多:複合式職涯創造自主人生,生活不將就、工時變自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書或許是為了吸引讀者,而將「不上班賺更多」放超大在主標。但事實上,全書文眼是副標的「複合式職涯」,強調你的薪水是由不同收入所組成,而非只是單一來源(即傳統的正職薪水)。面對AI世代來臨,作者Emma Gannon認為,如何在新的工作型態中讓自己不過時、找尋全新的個人成功定義、未來職涯擅用科技自我賦能,會是複合式工作所能帶來的啟發。 

複合式工作者:職涯不再是一座線性的階梯,而是可以前後左右攀爬的牆面

作為複合式工作者,你的人生途徑便脫離傳統大家想像中「步步高升」的職涯遊戲,這時,建立屬於自己的成功定義至關重要。當你以全新視角去看待職涯的組成,從你的興趣或擅長的事情,以拼圖的形式去擘劃自己想要的成分,新的圖像便隨之而來。 

作者認為,經營副業並不代表一定要辭去正職工作,而是有工作以外的嗜好,能添加到你原本所做的事情上。我很喜歡作者提出的觀點:她認為,在生活中放上一些「個人複合物」,其實是一種自我照顧,所做的事情純粹是為了自己的心理健康或放鬆,又或是能發展並享受學習新技能的過程(當然,能因此獲得收入是更好不過)。 

複合式工作更需注意工作與生活的界線

現在有許多工作,無論是正職或是兼職,都擁有遠距辦公的權利;若是作為自由工作者,更是不受時間、空間的拘束。但在彈性自由的背後,作者提醒也要留意不要讓工作與生活過度混雜在一起,不然很容易就會陷入好像24小時全年無休的疲困狀態。作者提出3種避免過度混合的方法:

  • 即便不進辦公室,也要為自己設定辦公時間。
  • 午餐休息時間,不要看社群媒體(作者過往是社群媒體經理)。
  • 讓自己對別人負責,例如若你總是懶於去運動,跟別人相約一起會是個好方法。 


另外,避免他人的干擾也是保護自己時間與精力的重點,作者提出設下界線的3個訣竅:

  • 預先控制期望:例如讓主管/同事知道,下班後不會回覆工作訊息。
  • 採用「不在辦公室通知」:設定罐頭信件或行事曆。
  • 連結到預先準備好的答案:可跟前一點連動,在通知信件中先列好常見的FAQ。


複合式工作法的10大要領

要開始複合式工作,作者提供以下建議:

一、找出自己的獨特混合:弄清楚你的「工作職稱」,亦即界定混合後的你是誰?以及該如何建立信心去推銷擁有許多組成部分的自己。通常找出不同技能之間的共通主題會是一個可嘗試方向。 

二、培養並維持一群微型受眾:亦即一群真正實在的觀眾,因為你所做的事情認識你。漲粉不是目標,重點TA是真的能為你帶來轉換的人。要能培養這樣的受眾,作者認為可行的做法包括:

  • 認真傾聽與回應。
  • 發文要有意識,發文前要問自己為什麼要發這種文。
  • 展現真實,盡可能貼近現實生活中的你。
  • 安排小型活動或聚會。
  • 提供價值,無論是機會、資訊、贈品、訣竅等,始終都要回頭去想「為什麼」要這樣做。
  • 開辦電子報。
  • 發文頻率及追蹤者都是「重質」大於「重量」。

 

三、始終處於測試模式:持續學習新知與技能,並利用受眾測試新想法(例如投票收集意見)。時刻微加改善新功能,不用大改版。 

四、接納個人化時代:了解自己最適合在哪種環境工作?目前工作型態中,適合自己的地方有哪些? 

五、做自己的公關與行銷部門:去了解與你類似的人、品牌、志同道合者、可能對你的產品/內容有興趣的人,都在看什麼?透過觀察「同溫層」的觀眾群、追蹤其追蹤者,或互相feat的方式,為雙方各自帶來新訪客。

六、你不必辭掉你的正職:這能在經營副業的初期,降低你的經濟風險。 

七、複合式工作者不是多工者:雖然可能同時擁有多樣專案或身分,但你在進行其中某項事物時,仍能完全專注於手頭上的任務。 

八、微型行動,微型思考:善用及思考如何達成每天的小成就,並在持續學習的過程中,學會洞察產業整體趨勢。 

九、善用精力:了解自己身體、心理和個人節奏,記下會讓你精力充沛和消耗精力的事,或是精力的高峰與低谷,以將時間做更有效率的個人化安排。 

十、別替別人免費做事。 

複合工作者如何吸引更多連結、拓展商務機會?

關於這個問題,作者提供9個要點:

  1. 避免在網上發輕率爭辯型的文章或留言,注意自己的數位足跡。
  2. 貼文發出前認真檢查。
  3. 挑選適合自己的平台:例如是重圖像/短影音的IG、發短文的X(以前的Twitter)、還是自行架設網頁。
  4. 自我行銷很重要,但要保持平衡,不要為了分享而分享。
  5. 要花心思投資你的視覺呈現。
  6. 擁有一個有格調的Email。
  7. 檢查你的個人頁面是否有區分公共與私人頁面。
  8. 花時間做好SEO,讓自己的網頁能出現在Google第一頁。
  9. 平時就要做功課,留意自己在線上時,什麼會吸引你的目光。

 

作者提醒,作為複合式工作者,重點不是你認識誰,而是誰認識你,要建立別人與你的信任關係,讓人能立刻覺得「我知道你在幹嘛」。 

另外,複合式工作帶來的好處,是提供彈性,緩解朝九晚五被綁在辦公桌前的痛苦,但請拿掉「當自己老闆」的濾鏡,不要錯將工作解讀為擺脫不想做的事,或不用跟不想共事的人為伍。畢竟不管如何,你終究都會有客戶存在,跟單一正職比起來,要負責的對象搞不好更多。自由的背後,是自律與選擇。作者提醒,請精挑細選你參與的專案,有策略地在過程中,建立你自己的個人品牌,才能達成工作自主的目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喬安小室
86會員
83內容數
🌏 小小的國家與島嶼 💼 微型事業與職涯議題
喬安小室的其他內容
2025/04/11
一個事業要擴張,絕對免不了資金的助力,但要如何說服其他人真的拿出錢來投資,需要展現你對於自身企業的營運規劃是否縝密,這時,一份周詳的專案計畫書,不僅會是協助你向投資人說明宏大願景的說帖,也是指引公司未來發展方向的定海神針。 
Thumbnail
2025/04/11
一個事業要擴張,絕對免不了資金的助力,但要如何說服其他人真的拿出錢來投資,需要展現你對於自身企業的營運規劃是否縝密,這時,一份周詳的專案計畫書,不僅會是協助你向投資人說明宏大願景的說帖,也是指引公司未來發展方向的定海神針。 
Thumbnail
2025/04/08
這是一本實戰型的書,通篇無廢話且鉅細靡遺地附上示範案例。作者關登元老闆發現素食早餐的市場缺口,從一輛小餐車開始,逐步擴張成素食早餐連鎖店。若是想進入餐飲業創業的人,非常推薦手邊放一本,跟隨裡面的步驟想清楚開店的每一個眉角,不保證成功,但至少底盤扎實。 
Thumbnail
2025/04/08
這是一本實戰型的書,通篇無廢話且鉅細靡遺地附上示範案例。作者關登元老闆發現素食早餐的市場缺口,從一輛小餐車開始,逐步擴張成素食早餐連鎖店。若是想進入餐飲業創業的人,非常推薦手邊放一本,跟隨裡面的步驟想清楚開店的每一個眉角,不保證成功,但至少底盤扎實。 
Thumbnail
2025/04/04
隨著現在社群平台愈趨多元,許多人各自選擇擅長的賽道默默耕耘,從自媒體經營,透過累積的力量,打造個人品牌,最終成就自己的一人事業。追根究柢,最初的立足,都奠基於內容的創作。本書作者于為暢先生也是如此。本書涵蓋主題廣泛,取經於其過往營運一人公司的實戰經驗,彙集成一篇篇的小品文,方便大家無痛吸收。
Thumbnail
2025/04/04
隨著現在社群平台愈趨多元,許多人各自選擇擅長的賽道默默耕耘,從自媒體經營,透過累積的力量,打造個人品牌,最終成就自己的一人事業。追根究柢,最初的立足,都奠基於內容的創作。本書作者于為暢先生也是如此。本書涵蓋主題廣泛,取經於其過往營運一人公司的實戰經驗,彙集成一篇篇的小品文,方便大家無痛吸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這壓抑的時代,坐擁「時間」和「自由」才是真本事。 你的職業壽命,不該指望任何公司或單一收入,掌握多重身分,才是通往工作自主的最大機會。這本書告訴讀者如何遠離傳統的工作模式,重新規劃職涯,擁有自由的工時,並同時培養多元收入。複合式工作法並不是鼓勵你一次做更多,而是聰明地工作,擁有更高的報酬。
Thumbnail
在這壓抑的時代,坐擁「時間」和「自由」才是真本事。 你的職業壽命,不該指望任何公司或單一收入,掌握多重身分,才是通往工作自主的最大機會。這本書告訴讀者如何遠離傳統的工作模式,重新規劃職涯,擁有自由的工時,並同時培養多元收入。複合式工作法並不是鼓勵你一次做更多,而是聰明地工作,擁有更高的報酬。
Thumbnail
本書將「不上班賺更多」放超大在主標,但事實上,全書文眼其實是副標的「複合式職涯」,強調你的薪水是由不同收入所組成,而非只是單一來源(即傳統的正職薪水)。面對AI世代來臨,作者認為,如何在新的工作型態中讓自己不過時、找尋全新的個人成功定義、未來職涯擅用科技自我賦能,會是複合式工作所能帶來的啟發。
Thumbnail
本書將「不上班賺更多」放超大在主標,但事實上,全書文眼其實是副標的「複合式職涯」,強調你的薪水是由不同收入所組成,而非只是單一來源(即傳統的正職薪水)。面對AI世代來臨,作者認為,如何在新的工作型態中讓自己不過時、找尋全新的個人成功定義、未來職涯擅用科技自我賦能,會是複合式工作所能帶來的啟發。
Thumbnail
在閱讀《複業時代來了》這本書之前,我的觀念認為正職的工作要全力以赴,想加薪就是要提升原本工作需要的技能,就是要不斷的超越自己,但其實可以有其他選擇,這道理我一直到這2年才有不同頓悟。 到底該不該辭掉原本的工作 《複業時代來了》作者並沒有直接回答到底該不該辭掉原本的工作,而是強調先從副業開始,也就
Thumbnail
在閱讀《複業時代來了》這本書之前,我的觀念認為正職的工作要全力以赴,想加薪就是要提升原本工作需要的技能,就是要不斷的超越自己,但其實可以有其他選擇,這道理我一直到這2年才有不同頓悟。 到底該不該辭掉原本的工作 《複業時代來了》作者並沒有直接回答到底該不該辭掉原本的工作,而是強調先從副業開始,也就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斜槓生活的概念,強調人們需要擁有多元的能力和收入來源,以應對當前複雜的職場環境。作者分析了正式員工與臨時工作之間的差異,以及這些變化對個人生活及收入的影響。文章額外提出成功的定義是個人決定,並鼓勵讀者主動尋找及實驗工作機會,以實現更多的工作選擇和自主權,最終達成理想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斜槓生活的概念,強調人們需要擁有多元的能力和收入來源,以應對當前複雜的職場環境。作者分析了正式員工與臨時工作之間的差異,以及這些變化對個人生活及收入的影響。文章額外提出成功的定義是個人決定,並鼓勵讀者主動尋找及實驗工作機會,以實現更多的工作選擇和自主權,最終達成理想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AI寫的摘要)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從過去的全職工作到現今的自由職業,揭示了尋求平衡的艱辛與對個人價值的反思。文章同時也質疑社會對工作的期待,並強調真正的成就應該是能夠幫助他人,而不僅僅是追求金錢。整體來看,這是一篇充滿思考的生活觀察,提醒我們在追逐工作的同時,亦需珍視內心的聲音與生活的真諦。
Thumbnail
(AI寫的摘要)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從過去的全職工作到現今的自由職業,揭示了尋求平衡的艱辛與對個人價值的反思。文章同時也質疑社會對工作的期待,並強調真正的成就應該是能夠幫助他人,而不僅僅是追求金錢。整體來看,這是一篇充滿思考的生活觀察,提醒我們在追逐工作的同時,亦需珍視內心的聲音與生活的真諦。
Thumbnail
斜槓人生正在成為一種新興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允許個人同時擁有多個職業身份,這種生活方式反映了靈活多樣的生活選擇。
Thumbnail
斜槓人生正在成為一種新興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允許個人同時擁有多個職業身份,這種生活方式反映了靈活多樣的生活選擇。
Thumbnail
1.我們需要重新定義成功:成功是個人意見,不是共識決。 2.善用技能、經驗及興趣,扮演多重角色,組合多樣的工作組合;在零工經濟中,即便本來的工作喧囂忙碌,你仍必須自己開創命運,建立不同的工作組合 3.以多樣收入保障取代單純的就業保障 (財物安全) 零工經濟是以技能為本的經濟 培養
Thumbnail
1.我們需要重新定義成功:成功是個人意見,不是共識決。 2.善用技能、經驗及興趣,扮演多重角色,組合多樣的工作組合;在零工經濟中,即便本來的工作喧囂忙碌,你仍必須自己開創命運,建立不同的工作組合 3.以多樣收入保障取代單純的就業保障 (財物安全) 零工經濟是以技能為本的經濟 培養
Thumbnail
科技進步飛速,半年一小改,三年一大改,正逢AI人工智慧技術興起,你現在做的工作,很可能在十年內都會全部消失。也因為全球疫情的關係,人轉移工作地點,開始在家工作。 正因為少了通勤、治裝時間,人們也開始習慣透過網路購買生活必需品,而省下的時間,讓人開始重新思考;
Thumbnail
科技進步飛速,半年一小改,三年一大改,正逢AI人工智慧技術興起,你現在做的工作,很可能在十年內都會全部消失。也因為全球疫情的關係,人轉移工作地點,開始在家工作。 正因為少了通勤、治裝時間,人們也開始習慣透過網路購買生活必需品,而省下的時間,讓人開始重新思考;
Thumbnail
看到時報出版引進英國新世代工作者艾瑪・甘儂(Emma Gannon)所撰寫的《不上班賺更多:複合式職涯創造自主人生,生活不將就、工時變自由》一書。當我迅速地瀏覽完這本書之際,赫然發現作者試圖解答以下兩個在職場上常見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這個世界上的許多工作正在發生變化,我們要如何因應與跟上? 第二個
Thumbnail
看到時報出版引進英國新世代工作者艾瑪・甘儂(Emma Gannon)所撰寫的《不上班賺更多:複合式職涯創造自主人生,生活不將就、工時變自由》一書。當我迅速地瀏覽完這本書之際,赫然發現作者試圖解答以下兩個在職場上常見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這個世界上的許多工作正在發生變化,我們要如何因應與跟上? 第二個
Thumbnail
很多在社會上的工作者,把收入增加視為重要的條件,因為收入增加,代表的意思很多:可能是社會階級的改變;生活品質的提升;個人夢想的達成。但你想過收入的來源其實不只一種嗎?
Thumbnail
很多在社會上的工作者,把收入增加視為重要的條件,因為收入增加,代表的意思很多:可能是社會階級的改變;生活品質的提升;個人夢想的達成。但你想過收入的來源其實不只一種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