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下今天你因為特殊情況幫了一個人
下一次他又來找你
結果你不肯幫忙
對方就說:「你這個雙標仔」
你心裡感到不爽
搞不清處情況的人才會把特例當通例
以為幫過他一次就要幫他每一次
換個情況
當你問小孩一個問題
例如:「你是愛哭鬼嗎?」
小孩八成會說:「不是」
因為小孩還沒有建立自己的價值核心
所以會去否認他認為不是的 強加在他身上的 偏見也好 非事實陳述也好
總之他不接受
大人呢?
如果有人走過來問你是不是愛哭鬼
你八成連理都不會理他就走開了
回到雙標這件事
搞不清處情況的人
才會利用這種 情緒勒索也好 污衊的手段也好
目的是為了要達成他自己操縱人心的目的
如果你不想當一個他口裡的雙標仔
也許就會又再幫他一次
對方就達成操縱的目的了
界線在自己的心中
標準也在自己的拿捏裡
是不是雙標 or whatever 那個人說你什麼
不是就不是
不理會走開就好
即便是否認也是浪費力氣
他說他的
與你無關
畢竟
有些人還是需要用言語跟行為
展現自己的層級與認知是多麼低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