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半導體(AMD) 一直在積極擴展其 人工智慧(AI)與數據中心 領域,以挑戰 輝達(Nvidia) 在市場上的主導地位。然而,近期的發展使投資者對 AMD 在這些關鍵領域的進展與未來前景產生疑慮。
2024 年 第四季度,AMD 的整體營收增長 24% 至 76.6 億美元,超出分析師預期。然而,淨利潤從去年的 6.67 億美元降至 4.82 億美元,每股盈餘(EPS)為 0.29 美元,經調整後為 1.09 美元,略高於市場預測。
數據中心業務是 AMD AI 戰略的核心,但該部門的 營收同比增長 69% 至 39 億美元,仍低於市場預期的 41.5 億美元。這顯示出儘管 AMD 在該領域取得進展,但仍然 未能完全滿足市場對其 AI 處理器的成長預期。
輝達目前 在 AI 處理器市場的市佔率高達 80%,主要得益於其 CUDA 軟體生態系統,該平台已成為 AI 研究、企業應用及初創公司的標準工具。相比之下,AMD 的 ROCm(Radeon Open Compute) 生態系統仍在發展中,與輝達在開發者採用與軟體支援方面仍有顯著差距。
此外,微軟(Microsoft)與 Meta(Facebook 母公司)等科技巨頭正在開發自家 AI 晶片,可能降低對 AMD AI 處理器的需求。這代表企業可能轉向 自家客製化解決方案,減少對外部晶片供應商的依賴,對 AMD 的 AI 成長前景構成進一步挑戰。
為應對市場競爭,AMD 正在積極開發 客製化 AI 晶片,試圖縮小與輝達的技術差距。同時,該公司預測 2025 年第一季度營收將達 71 億美元,略高於市場預期,顯示對未來成長仍抱持審慎樂觀的態度。
AMD 執行長 蘇姿丰(Lisa Su) 強調,AI 和數據中心應用將是公司未來增長的主要驅動力。該公司正在強化與主要科技企業的合作關係,以在 AI 市場中獲得更大的競爭力。
市場分析師對 AMD 在 AI 與數據中心市場的前景看法不一。部分分析師肯定 AMD 的技術進步與潛在增長機會,認為該公司仍有機會在 AI 領域取得更大突破。然而,也有專家指出,輝達的領先優勢,以及科技巨頭開發自家晶片的趨勢,可能 進一步壓縮 AMD 在 AI 領域的發展空間。
AMD 在 AI 與數據中心市場的競爭挑戰 既帶來投資機會,也伴隨潛在風險。儘管該公司持續推動創新並取得增長,但仍需面對來自 輝達的市場壟斷壓力 以及 客製化 AI 晶片趨勢所帶來的挑戰。
對於 長期投資者而言,若 AMD 能夠成功擴展 AI 產品線、強化軟體生態系統並與主要客戶建立更強的合作關係,則其未來仍可能有可觀的成長空間。然而,對於 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投資者而言,建議密切關注 AMD 在 AI 業務上的市場佔有率變化,以及其是否能夠加速技術發展,以確保其在 AI 市場的競爭力。
投資者應持續觀察 AMD 即將發布的產品、合作夥伴關係以及市場策略,以確保自身的投資決策基於最新的市場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