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苦~關於「三」的佛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什麼是三苦?

所謂「三苦」,是釋迦牟尼佛經過歸納,發現人生中所有形式的痛苦,可以概分成三種類型。



稱之為:

「苦苦」、「壞苦」、「行苦」。

~~~





AI生成的日本禪師

AI生成的日本禪師


簡略解釋一下:

* 苦苦:

「 本質就是苦」的事物。

這是一種最容易理解的苦。

它通常指的是身理上的病痛、精神上的折磨、生活上的困頓等等。

例如,受傷斷肢產生的疼痛,感情挫折、工作不順或失業,引發失眠、頭痛、家庭失和、飢寒交迫~~等等生理及心理的苦。

這些都是「苦苦」,

「苦」難的本質就是「苦」。




raw-image


* 壞苦:

當「幸福感」或「習慣性」發生改變,是一種痛苦。

這種苦比較隱微,指的是快樂變質、幸福消逝,或習慣改變所帶來的痛苦。

例如,

找到工作的喜悅,會因為新鮮感消失而厭煩。

平順的上班路程,會因意外地車禍塞車,而心浮氣躁。

甜蜜的生活,可能因為種種原因而破裂,留下滿心的傷痛。(如具俊曄失去了大S!)

好事敗「壞」消失就是「苦」。




raw-image


* 行苦:

就算是一件快樂的事,持續不斷的做久了,也是一種痛苦。

這是最深層、最難以察覺的苦。

如:

大部份男人喜歡男女歡愛,但成為了工作之後,成了謀生的行為時,也轉變成了一種痛苦。(所以工作量大的AV男優,也會跟導演要求,限制一天只能兩次!)喂~



很多人喜歡吃蛋糕或甜點,但蛋糕再好吃,如果三餐頓頓都只吃蛋糕,大部份人可能過了三天,就會大喊受不了。


因此,被強制持續進「行」,而不能中斷的事情,就是一種「苦」。

~~~


以上,就是釋迦牟尼佛歸納後,發現人生所有形式的痛苦,可以概分的三大類型,稱之為「三苦」。

avatar-img
178會員
420內容數
這裏是老安生活中雜七雜八的生活記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老安的雜文 的其他內容
手攜刀尺走諸方,線去鍼來日日忙; 量盡別人長與短,自家長短幾時量? ─元‧石屋清珙 一個裁縫師,攜著手中的剪刀布尺,走過了世間的每一個角落。 線去針來,她的雙手日夜不停地忙碌。 量度著別人的長短,精確而細緻。可是,何時又能停下來,量度自己的長短呢?
以淺顯易懂的生活故事及理論方式,深入淺出地解釋佛教名詞「三學:戒、定、慧」,並闡述三者之間的關係與重要性。透過貨車司機小明的兩個意外事件,生動展現「戒、定、慧」如何在生活中發揮作用,以及如何幫助人們在困境中保持冷靜、做出正確判斷。
本文介紹華嚴經的由來、華嚴三聖(毗盧遮那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的意義與角色,以及供奉華嚴三聖的功德與願望。
探討佛教中追求智慧的途徑「三慧」(聞、思、修),說明其內涵及現代人的修習挑戰,並以蓋房子作比喻,闡述三慧之間的層層深入關係。
本文探討佛教中的四威儀:行如風、立如鬆、坐如鐘、臥如弓,並解釋其內涵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以期提升個人儀態與內在修養。透過舍利弗尊者皈依佛陀的故事,說明四威儀的重要性。
雕樑燕語,喬木鶯吟。 秋田水足,麥嶺雲深。 聲色純真渾聲色, 無端花擘祖師心。 耳無輪, 眼無筋。 優遊子聖外, 閬蕩拾花針。 ~宋~紹曇禪師。 嗯~ 老安云: 禪乃不立文字,教外別傳,諸善男子善女人自行參悟便得。 (白話:老安悟性不足,不知如何解析,請大家自行去體悟
手攜刀尺走諸方,線去鍼來日日忙; 量盡別人長與短,自家長短幾時量? ─元‧石屋清珙 一個裁縫師,攜著手中的剪刀布尺,走過了世間的每一個角落。 線去針來,她的雙手日夜不停地忙碌。 量度著別人的長短,精確而細緻。可是,何時又能停下來,量度自己的長短呢?
以淺顯易懂的生活故事及理論方式,深入淺出地解釋佛教名詞「三學:戒、定、慧」,並闡述三者之間的關係與重要性。透過貨車司機小明的兩個意外事件,生動展現「戒、定、慧」如何在生活中發揮作用,以及如何幫助人們在困境中保持冷靜、做出正確判斷。
本文介紹華嚴經的由來、華嚴三聖(毗盧遮那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的意義與角色,以及供奉華嚴三聖的功德與願望。
探討佛教中追求智慧的途徑「三慧」(聞、思、修),說明其內涵及現代人的修習挑戰,並以蓋房子作比喻,闡述三慧之間的層層深入關係。
本文探討佛教中的四威儀:行如風、立如鬆、坐如鐘、臥如弓,並解釋其內涵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以期提升個人儀態與內在修養。透過舍利弗尊者皈依佛陀的故事,說明四威儀的重要性。
雕樑燕語,喬木鶯吟。 秋田水足,麥嶺雲深。 聲色純真渾聲色, 無端花擘祖師心。 耳無輪, 眼無筋。 優遊子聖外, 閬蕩拾花針。 ~宋~紹曇禪師。 嗯~ 老安云: 禪乃不立文字,教外別傳,諸善男子善女人自行參悟便得。 (白話:老安悟性不足,不知如何解析,請大家自行去體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三轉法輪叫「證轉」,佛陀自己作證:你們聽我講、聽我勸,你還不修,我自己證明給你看,我做示範給你看。佛陀開示:「此是苦,我已知。」這世間有三苦,苦苦、壞苦、行苦,人間八苦我都知道了,也講給你們聽了,我已經了了分明、清楚明白。「此是集,我已斷。」這一些諸苦是自己造作,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招感來的。
Thumbnail
佛陀「轉四諦法輪」,第二種法輪叫「勸轉」。「此是苦,汝應知。」這個世間有三苦、八苦、眾苦、無量諸苦逼煎,所以你應該知道。「此是集,汝應斷。」這些苦,是你自己集合、招感來的。很多人都說:「我有很多無奈......我也很想學好,我做不到......」
Thumbnail
佛慈悲憐 何致於斯 天諦不揭 兆民萬惑 惡人不報 天理何期 蒼生苦 神佛也苦 學庸95.11.09/12:37
Thumbnail
【希望新生‧ 四季法語】 ★學習以法調心 學會用法調伏心, 學會用法穿越困境, 學會用感恩的心看待你所得到的一切 ——包括痛苦。 #福智文化︱#心閱網︱#心靈小語 #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真如老師
Thumbnail
鹿野苑是佛初轉法輪的地方,轉四諦法輪有三個階段。第一轉叫「示轉」,佛陀做示範跟你開示,這個人世間有人生八苦: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盛,生老病死,還有所謂的苦苦、壞苦 、行苦三種苦。這些苦一直逼惱著你,不是說:「我不要去惹它就好了。」沒有辦法!它會逼著你。
Thumbnail
佛陀教誡我們: 實際上痛苦是源於 我們內心深處的無明! 無明是內心對事物顛倒的認知, 產生了錯誤的判斷,而導致種種痛苦。 如果內心這根無明之刺不拔掉, 我們永遠都體會不到無苦的快樂。 ✨《希望.新生》轉動內心之眼,大千則隨之改變 !
Thumbnail
福薄於此法,猶豫亦難生;雖僅生猶豫,亦能壞三有。—《四百論》
Thumbnail
人的身上有很多的病痛,實在都不知道它有很複雜的業因果報。一個人如果沒有禪定神通的能力,沒有辦法去了知因果業報錯綜複雜的前因後果。也就是說,今天會有這樣的好運、好命、好事發生,以及有這樣不幸、病痛,有這樣的失敗、損失,背後都是什麼樣的原因很難去知道。
Thumbnail
【希望新生‧ 四季法語】 所有的苦難,最終都會讓我變得更勇悍! 所以必須在這條菩提路上決斷前行, 沒有剎那的猶豫,也不要有一絲絲的退意。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
Thumbnail
【希望新生‧ 四季法語】 ​​佛陀說,所有痛苦的因都在我們心中。 所以必須把內心深處的問題解決之後 痛苦才不會再發生。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                      —真如老師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三轉法輪叫「證轉」,佛陀自己作證:你們聽我講、聽我勸,你還不修,我自己證明給你看,我做示範給你看。佛陀開示:「此是苦,我已知。」這世間有三苦,苦苦、壞苦、行苦,人間八苦我都知道了,也講給你們聽了,我已經了了分明、清楚明白。「此是集,我已斷。」這一些諸苦是自己造作,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招感來的。
Thumbnail
佛陀「轉四諦法輪」,第二種法輪叫「勸轉」。「此是苦,汝應知。」這個世間有三苦、八苦、眾苦、無量諸苦逼煎,所以你應該知道。「此是集,汝應斷。」這些苦,是你自己集合、招感來的。很多人都說:「我有很多無奈......我也很想學好,我做不到......」
Thumbnail
佛慈悲憐 何致於斯 天諦不揭 兆民萬惑 惡人不報 天理何期 蒼生苦 神佛也苦 學庸95.11.09/12:37
Thumbnail
【希望新生‧ 四季法語】 ★學習以法調心 學會用法調伏心, 學會用法穿越困境, 學會用感恩的心看待你所得到的一切 ——包括痛苦。 #福智文化︱#心閱網︱#心靈小語 #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真如老師
Thumbnail
鹿野苑是佛初轉法輪的地方,轉四諦法輪有三個階段。第一轉叫「示轉」,佛陀做示範跟你開示,這個人世間有人生八苦: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盛,生老病死,還有所謂的苦苦、壞苦 、行苦三種苦。這些苦一直逼惱著你,不是說:「我不要去惹它就好了。」沒有辦法!它會逼著你。
Thumbnail
佛陀教誡我們: 實際上痛苦是源於 我們內心深處的無明! 無明是內心對事物顛倒的認知, 產生了錯誤的判斷,而導致種種痛苦。 如果內心這根無明之刺不拔掉, 我們永遠都體會不到無苦的快樂。 ✨《希望.新生》轉動內心之眼,大千則隨之改變 !
Thumbnail
福薄於此法,猶豫亦難生;雖僅生猶豫,亦能壞三有。—《四百論》
Thumbnail
人的身上有很多的病痛,實在都不知道它有很複雜的業因果報。一個人如果沒有禪定神通的能力,沒有辦法去了知因果業報錯綜複雜的前因後果。也就是說,今天會有這樣的好運、好命、好事發生,以及有這樣不幸、病痛,有這樣的失敗、損失,背後都是什麼樣的原因很難去知道。
Thumbnail
【希望新生‧ 四季法語】 所有的苦難,最終都會讓我變得更勇悍! 所以必須在這條菩提路上決斷前行, 沒有剎那的猶豫,也不要有一絲絲的退意。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
Thumbnail
【希望新生‧ 四季法語】 ​​佛陀說,所有痛苦的因都在我們心中。 所以必須把內心深處的問題解決之後 痛苦才不會再發生。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                      —真如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