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女媧補天到Me Too:一次關於女性主義的歷史反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總是讀完了上面的這本女性主義的書,每次在提到女性主義,就是第一波、第二波、第三波,波波相連到me too,就是一堆口號,一堆自我矛盾的理論,每次我都覺得在講幹話想要反駁,但不管我反駁得再有道理,女性主義者就會以「你不懂真正的女性主義來反駁我」,很像要懂女性主義除了支持女性主義外,非得揮刀自宮才可以,事實上是這樣嗎?

隨者海賊王劇情進入到最終話,消失的100年也在壁畫上做了解釋,惡魔果實為何誕生?紅土大陸及整個世界政府的結構一一得到了答案,海賊王也漸漸變得從科幻漫畫進入到時代劇場,女權主義也是一樣,隨者我讀完這本書,也理解了女權被消失的5000年...

raw-image


女權5000年前是什麼概念呢?那要從女媧補天開始,女媧補完天後,就成了9天玄女,然後飛到了9天之外,只有召喚時才會降臨,人類社會則是被父權實質統治。一言以蔽之,在上古部落的時代,由於女性會生孩子,在掌握生殖權的時代,古老的部族很多是母系社會。但隨著農業文明開始,人類不再以部落的方式生活,有了家庭、國家組織及更先進的生產力,父權在此掌握了武力和生產力的優勢,形成了第一個世界—封建父權時代。

封建父權時代很長,大概有4800年,在民主運動開始前,或說法國大革命等現代公民權誕生之前,都是封建父權時代。然後,第二個世界在1800年-1950年,由於民主運動有了公民權,公民權是人人平等,但女性卻沒有真正的公民權,如受教權、投票權、參政權等等。男性還是覺得外面的世界太危險,女性應該在家當好媽媽最重要,直到世界大戰時,男性都去當兵,女性參與戰爭的生產,以及戰後死了很多男性,因而女性成為了職業女性,掌握了生產工具後,後面的路就越走越寬了。

隨著聯合國及後續的CEDAW公約,九天玄女回來嘍~第三世界就是我們70年代後所熟知的,女性主義一波波,波波相連到me too。若沒有讀過消失的5000年歷史,大概就會覺得女性主義就是一直吵著要提升權力的思維,而只要權力不要義務的過程,甚至成為一種政治鬥爭的手法和意識形態,因而阿根廷總統哈維爾·米雷伊以「覺醒主義」來形容女權以變相成為一種民粹,變成女性主義者挾政府強迫各種不同思想的人都必須接受女性主義者的性別觀,在讀完這本「女性的世界史」前,我是非常贊同米雷伊的觀點的。

看完這本書後,我對於女性主義的觀點,整體是認同的,但對於那些會讓我討厭的女權主義者,我認為是她們不懂女性主義,若她們真的有理解了消失的5000年,那應該也會理解社會結構下有很多的不公平和壓迫,壓迫是無所不在的,就如同過去白人女性也壓迫黑人男性一樣,女性主義上位時也應該更加注意自己不能成為下一個性別霸權。

可以預見的是,21世紀不會因為九天玄女下凡而改變,勇者升級後還是開後宮(我獨自升級),女神也要為他哀愁(魔王2099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但有了九天玄女加持的女性會開始虐待哥布林,而哥布林,只有等待哥布林勇者以男權主義來拯救了(我轉生為哥布林 的影片)。





新的晨曦終究到來
男權與女權必然相會


avatar-img
0會員
4內容數
大家好,這是我的版面,目前只當做碎碎念的心得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林東毅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1/17日參加了在臺北性產業勞推所與辦的「紅燈下的疫與役:酒店、茶室的情慾消費模式」工作坊,地點在臺北的女書店。首女書店販賣的書,其實都和性與性別有關,是研究性或性別很好的補給站,裡面也提供了性主題相關的工作坊,和過去沙龍的文化類似,與其說性解放、性別平等或性政治,性的文藝復興這種柔性的運動,才
1/17日參加了在臺北性產業勞推所與辦的「紅燈下的疫與役:酒店、茶室的情慾消費模式」工作坊,地點在臺北的女書店。首女書店販賣的書,其實都和性與性別有關,是研究性或性別很好的補給站,裡面也提供了性主題相關的工作坊,和過去沙龍的文化類似,與其說性解放、性別平等或性政治,性的文藝復興這種柔性的運動,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母親不僅是女兒的創造者與養育者,也是傳遞過去創傷的媒介,有意識無意識地讓女兒也背負著無形的枷鎖。本文從個人經驗出發,深入分析亞洲社會對女性的期望如何影響母女關係,並質疑母愛的理想化概念。
Thumbnail
重新瀏覽自己摘錄的字句,能幫助記憶回到這趟閱讀旅程剛開始出發的時候。 大約十年前,對母女之間的心理課題有越來越清晰的意識,開始留意、閱讀相關書籍,想要好好認識以及梳理內在的起伏,發掘藏在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關聯。
Thumbnail
最近看完這本「媽媽的自由:給那些隱沒在女兒、妻子、媳婦、母親角色後的自己」(羽茜),趁仍記憶猶新時來分享一下。 作者在前言提到,「女人身上有太多角色期待的包袱了…….比方說她會是爸爸的前世情人、媽媽的終身好友、比起兒子會更掛念著自己的家庭,更樂意、也更無私的為家人付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有
Thumbnail
女性主義×母職實作 從懷孕到哺乳、從伴侶到社會 媽媽們要奪回屬於母親的權利! 媽媽,是懷胎十月產下孩子的女性、是為了孩子犧牲奉獻的偉大角色、是操持一切大小事的多工職業,卻也是……最容易被罵的人?這也不對,那也不對!那要不試試當一位「女性主義媽媽」?
Thumbnail
「親愛 女人」是描述具有母性的女人。她在生命過程經歷相戀、婚姻、或為人母親等人生階段,在思想上所發揮無論是傳統、或是女權意識型態上,發展對待自己所愛的各種行為表現。以其堅毅及內斂的性格,表達、流露出內含母愛的感情。還有為母則強的人生百態.....即使性別相異,卻值得省思。
Thumbnail
透過回顧媽媽的言行,反映出她在專制威權社會長大的思維,以及重視面子、現實生活與電視劇之間的落差。這篇文章探討過去和現在的社會價值觀的分歧,影響給她和她的價值觀帶來的變化和衝突。
Thumbnail
現代社會多主張性別平權、兩性對等,卻難以徹底擺脫父權主義根深蒂固的觀念。女性要不斷努力反叛傳統觀念,男性則需意識到自身的傳統思想與行為。本篇文章探討了由傳統家庭觀念至當代家庭處處可見的「父權主義」思考。
Thumbnail
隨著年歲增長,對於性別傳統思維,我的想法已經不再那樣單一、那樣絕對,不再遇到和自己思想有差異的人就有形無形的封鎖他。我不再認為結婚就是對女性的綑綁、生小孩就是女性生命的犧牲。現在的我覺得,有結婚很好、沒有結婚很好,有小孩很好、沒有小孩很好。
Thumbnail
這幾天每日持續跟著書中做練習,今日檢視自己的骨盆模式,看看在以下議題上,自己是如何詮釋與定義 對女性角色既定期待:照顧家庭、包辦大小事、犧牲、奉獻、包容 社會上:附屬於能力比較好的男性,女人不重要(自覺現在女性力量逐漸連結合作之力) 養育孩子:女人的職責,失去自由,孩子發展好壞和女人大有關係。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母親不僅是女兒的創造者與養育者,也是傳遞過去創傷的媒介,有意識無意識地讓女兒也背負著無形的枷鎖。本文從個人經驗出發,深入分析亞洲社會對女性的期望如何影響母女關係,並質疑母愛的理想化概念。
Thumbnail
重新瀏覽自己摘錄的字句,能幫助記憶回到這趟閱讀旅程剛開始出發的時候。 大約十年前,對母女之間的心理課題有越來越清晰的意識,開始留意、閱讀相關書籍,想要好好認識以及梳理內在的起伏,發掘藏在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關聯。
Thumbnail
最近看完這本「媽媽的自由:給那些隱沒在女兒、妻子、媳婦、母親角色後的自己」(羽茜),趁仍記憶猶新時來分享一下。 作者在前言提到,「女人身上有太多角色期待的包袱了…….比方說她會是爸爸的前世情人、媽媽的終身好友、比起兒子會更掛念著自己的家庭,更樂意、也更無私的為家人付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有
Thumbnail
女性主義×母職實作 從懷孕到哺乳、從伴侶到社會 媽媽們要奪回屬於母親的權利! 媽媽,是懷胎十月產下孩子的女性、是為了孩子犧牲奉獻的偉大角色、是操持一切大小事的多工職業,卻也是……最容易被罵的人?這也不對,那也不對!那要不試試當一位「女性主義媽媽」?
Thumbnail
「親愛 女人」是描述具有母性的女人。她在生命過程經歷相戀、婚姻、或為人母親等人生階段,在思想上所發揮無論是傳統、或是女權意識型態上,發展對待自己所愛的各種行為表現。以其堅毅及內斂的性格,表達、流露出內含母愛的感情。還有為母則強的人生百態.....即使性別相異,卻值得省思。
Thumbnail
透過回顧媽媽的言行,反映出她在專制威權社會長大的思維,以及重視面子、現實生活與電視劇之間的落差。這篇文章探討過去和現在的社會價值觀的分歧,影響給她和她的價值觀帶來的變化和衝突。
Thumbnail
現代社會多主張性別平權、兩性對等,卻難以徹底擺脫父權主義根深蒂固的觀念。女性要不斷努力反叛傳統觀念,男性則需意識到自身的傳統思想與行為。本篇文章探討了由傳統家庭觀念至當代家庭處處可見的「父權主義」思考。
Thumbnail
隨著年歲增長,對於性別傳統思維,我的想法已經不再那樣單一、那樣絕對,不再遇到和自己思想有差異的人就有形無形的封鎖他。我不再認為結婚就是對女性的綑綁、生小孩就是女性生命的犧牲。現在的我覺得,有結婚很好、沒有結婚很好,有小孩很好、沒有小孩很好。
Thumbnail
這幾天每日持續跟著書中做練習,今日檢視自己的骨盆模式,看看在以下議題上,自己是如何詮釋與定義 對女性角色既定期待:照顧家庭、包辦大小事、犧牲、奉獻、包容 社會上:附屬於能力比較好的男性,女人不重要(自覺現在女性力量逐漸連結合作之力) 養育孩子:女人的職責,失去自由,孩子發展好壞和女人大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