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個工地學徒絕對不能犯的錯誤!小心被貼標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工地新的學徒來自不同原生家庭,或許是自己的生活習慣也好、家人影響也好,有些看似不該犯的錯出現剛開始會


「因為你是新人而獲得原諒」

 

但是有些錯誤即便你是超新人,犯了之後很容易被貼標籤,以下整理出8點新人不該犯的錯誤讓你參考,其實很多內容不止放在工地,即便是在一般職場也不要輕易觸碰才好順利度過新人期


▋上班遲到

這點應該很致命吧,時間觀念是很基本的尊重,如果你每天總是遲到幾分鐘會讓人有什麼感覺?

 

你到底要不要做?

 

你時間管理能力大概是幼稚園的程度吧?這個傢伙不太可靠,才學徒就這樣!老了不就更誇張?如果連自己可以控制的時間都無法好好掌握,那還有什麼可以控制的呢?工程不論大小都有業主要求的進度跟其他工種配合的順序,今天輕隔間牆封完單面,等水電來拉完牆體內部的管線才有辦法去封另一面牆,如果水電遲到、沒到,那進度勢必會拖延更長的時間


時間控管很重要!

 

▋不懂裝懂

 之所以稱為「學徒」就是你比較菜或是完全不懂呀,或許天資聰穎能夠舉一反三很棒,但是在新人階段很多工法或是工具的操作在沒有跟師傅確認之前,還是要問、再問、多問…很多時候因為現場的狀況跟條件不同而有不一樣的作法,千萬不要因為想要得到師傅的一句:「你怎麼那麼厲害」而自己悶著頭做

 

很大的機會是拆掉重做或是搞到自己受傷

 

後者是比較讓人擔心的狀況,所以不懂、不清楚就是要好好問,千萬不要裝懂

 

▋比較薪資

學徒剛來就不停的問:「誒,你一天領多少?、他一天領多少?…」,聽在師傅耳裡會有種直覺的反感跟警覺,會想著….你是來多久?先撐過一個月再說吧!其實薪資的問題大家都想知道,但是等你度過新人階段,表現都正常時(證明自己的價值之後),可以再問帶自己的師傅或是比較熟的同事,而不是逢人就問你的薪水多少,尤其是問不同公司但同工種的薪資更是大忌!!是想要跳槽嗎??


被聽到接下來會有多好的日子應該也很難~

 

▋定時摸魚

 「誒,我去上個廁所」、「抽個菸」、「講個電話」…上述的這些內容不是不行,而是不要太頻繁或是時間太久,比如去個廁所就半小時(通常工地的流動廁所不會想讓你多待一秒鐘),抽個菸就十分鐘、講個電話五分鐘….或是只要上工就是吃早餐,一吃就是十分鐘的習慣(是不是還要泡杯咖啡?)這種時間小偷的行為在新人階段常犯的話會讓人覺得你就是來打混摸魚的

 

那我是不是要用心教你呢?

 

▋隨便請假

 其實工地的上班日很長,固定休週日,每個月幾乎上工高達25~26天,當然會有需要請假的時候,但是你動不動就請個5天、10天的假,雖然有做才有錢,可是太常請假會讓人有種「不穩定」的印象,而且學徒階段不停的請假,很多師傅會有疑問「這個他會了嗎?」、「這個工具他有學過嗎?」、「他那一場會不會在?」…許多的不確定感會越來越多,衍生到最後會出現共同的問題

 

他還有要繼續做嗎?

 

▋裝傻

 學徒階段有某些工作內容跟雜工沒啥兩樣,雜工就是請來現場打掃、搬重物的苦力,因為你沒有技術的產值、就只能先做勞動力的輸出,這個階段是無法避免的現象,很多時候認份地完成這些勞力活,反而會體現你的「辛苦度」跟「價值感」,但是當師傅要求你去搬東西、清理的時候,你總是一副我到底要做多少的態度,這個也要我做的厭世表情!我不會打掃耶,家裡都不是我在掃…..

 

那要你幹嘛?

 

▋賣老

 已經是新人的身份如何賣老?這裡的賣老是指年紀大的新人來現場賣弄年紀跟人生閱歷,哎~我吃過的鹽比你走過的路要多….拜託一下,工地不吃你這套,可以就做,不做就….滾,年紀大會來這行其實都有自己的故事,如果可以用認真的態度去感動其他人,這個「年紀的老」就算你都不提,反而會讓人打從心底的尊敬

 

但是總用自己年紀大來討拍或是壓年輕人,這是沒有用的!

 

▋重複問相同的問題N次

 會發掘問題的新人很棒,但要是你的問題有點像是為了問而問就會很煩,甚至會讓人覺得「不用心」,同樣的問題已經教過三次以上甚至更多…更誇張的是問另一位師傅也教過他同樣的問題很多次!那你就會猜想到底是多不用心還是智商有問題?是跟金魚一樣嗎?只有七秒的記憶⋯也遇過真的記性不好的新人,但是他的態度不同,雖然記憶力不好但是隨時都會把問題寫自己的筆記本裡,可能剛開始學很慢,但是觀察到最後,他總是最穩健的那一位

 

以上就是整理學徒不要犯的錯誤總共8點,你有中嗎?

 

新人都有容錯值,知錯能改反而會有更加分的好感,希望我們都可以避開這些雷區,讓自己在這個本來就很辛苦的行業裡可以更如魚得水,如果有犯以下這些錯誤,請馬上調整,得到的好處遠超過你想像

 

1.上班遲到

2.不懂裝懂

3.比較薪資

4.定時摸魚

5.隨便請假

6.裝傻

7.賣老

8.重複問相同的問題N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五爸日常
7會員
53內容數
來到地球的日子已經累積四十幾個寒暑,自認為現在狀態是最好的時刻,有足夠成熟的心態去面對許多不順遂,也有充足樂觀視角接受不可預測的未來,堅信我來地球這趟勢必有我的使命跟天賦,最近幾年迷上裝修的領域,希望提供自己不論親身所見或是朋友轉述等有幫助的內容在這裡跟格友分享,對了....目前最大成就是有五個孩子(備註:同一個老婆)
五爸日常的其他內容
2025/03/27
我當員工的時候希望遇到賞識我的老闆,當老闆的時候也希望能遇見有抱負的夥伴,更希望每個夥伴都有機會自己當老闆,這代表他能夠在我這裡成長也能夠讓彼此共好、茁壯,這是一個善的循環,問題是你準備好了嗎?
2025/03/27
我當員工的時候希望遇到賞識我的老闆,當老闆的時候也希望能遇見有抱負的夥伴,更希望每個夥伴都有機會自己當老闆,這代表他能夠在我這裡成長也能夠讓彼此共好、茁壯,這是一個善的循環,問題是你準備好了嗎?
2025/03/23
當專注某個興趣就會很自然在這個領域搜尋相關的資訊,2021年開始接觸輕裝修之後發現原來整理空間是那麼有趣的事情,雖然過程並不輕鬆而且大多是利用休息或休假時間完成,但是因為有「興趣」加持反而讓這個看起來不輕鬆的活變得不會那麼辛苦,尤其在看到成品之後心裡只有一個「爽」字
2025/03/23
當專注某個興趣就會很自然在這個領域搜尋相關的資訊,2021年開始接觸輕裝修之後發現原來整理空間是那麼有趣的事情,雖然過程並不輕鬆而且大多是利用休息或休假時間完成,但是因為有「興趣」加持反而讓這個看起來不輕鬆的活變得不會那麼辛苦,尤其在看到成品之後心裡只有一個「爽」字
2025/03/22
或許大多數人會選擇抱怨、幹瞧業主、埋怨修改內容⋯⋯這樣做充其量只是抒發自己的情緒而已,問題解決了嗎?不管抱怨幾次問題都不會消失,反而有可能因為習慣性地抱怨讓業主聽到而產生更多問題,問題的背後都藏著商機,有能力解決問題就是賺錢的機會
2025/03/22
或許大多數人會選擇抱怨、幹瞧業主、埋怨修改內容⋯⋯這樣做充其量只是抒發自己的情緒而已,問題解決了嗎?不管抱怨幾次問題都不會消失,反而有可能因為習慣性地抱怨讓業主聽到而產生更多問題,問題的背後都藏著商機,有能力解決問題就是賺錢的機會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你以為只要努力工作_服從規則就能在職場出頭?#那你太單純了。 《【職場政治學】八個必修的職場潛規則》不是八卦,而是每個職場人都必須具備的生存常識。 這篇文章不講雞湯,只講現實——拆解主管心態、潛台詞與職場遊戲規則,用人資顧問的視角告訴你:真正讓人出局的,不是能力不足,而是看不懂場面。
Thumbnail
你以為只要努力工作_服從規則就能在職場出頭?#那你太單純了。 《【職場政治學】八個必修的職場潛規則》不是八卦,而是每個職場人都必須具備的生存常識。 這篇文章不講雞湯,只講現實——拆解主管心態、潛台詞與職場遊戲規則,用人資顧問的視角告訴你:真正讓人出局的,不是能力不足,而是看不懂場面。
Thumbnail
在快速變化的職場中,常識的定義越來越模糊。透過小芳與新人的故事,本文探討了職場溝通的困難與教育的脫節。強調不要對任何技能或知識抱有理所當然的預期,並提出幾點提升新人技能的建議。最終,我們應該創造一個開放包容的學習環境,以便共同進步。這不僅能提高工作效率,還能增強團隊凝聚力。
Thumbnail
在快速變化的職場中,常識的定義越來越模糊。透過小芳與新人的故事,本文探討了職場溝通的困難與教育的脫節。強調不要對任何技能或知識抱有理所當然的預期,並提出幾點提升新人技能的建議。最終,我們應該創造一個開放包容的學習環境,以便共同進步。這不僅能提高工作效率,還能增強團隊凝聚力。
Thumbnail
職場新鮮人面對從學校到職場的轉變時,可能會出現不適應和迷茫的情況。本文介紹了三個職場新人常犯的禁忌,包括事情先後順序分不清、不懂團隊合作、只表現自己不懂傾聽。並提供了相應的職場案例分享和應對解法。最後,鼓勵新人們不斷學習和成長,改正自己的錯誤,才能在職場上取得成功。
Thumbnail
職場新鮮人面對從學校到職場的轉變時,可能會出現不適應和迷茫的情況。本文介紹了三個職場新人常犯的禁忌,包括事情先後順序分不清、不懂團隊合作、只表現自己不懂傾聽。並提供了相應的職場案例分享和應對解法。最後,鼓勵新人們不斷學習和成長,改正自己的錯誤,才能在職場上取得成功。
Thumbnail
在職場上,有一些言行舉止被認為是禁忌的,因為它們可能對個人形象、團隊合作或職業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Thumbnail
在職場上,有一些言行舉止被認為是禁忌的,因為它們可能對個人形象、團隊合作或職業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Thumbnail
你剛剛進入職場,想要給同事們留下好印象,但是你知道有哪些NG行為是要避免的嗎?今天我就來跟你分享一些職場新鮮人常犯的錯誤,讓你不要成為辦公室中被討厭的那一群人。
Thumbnail
你剛剛進入職場,想要給同事們留下好印象,但是你知道有哪些NG行為是要避免的嗎?今天我就來跟你分享一些職場新鮮人常犯的錯誤,讓你不要成為辦公室中被討厭的那一群人。
Thumbnail
場上老闆或同事在血流成河的職場上榨乾打工仔、用盡餘溫是常態。小編雖然歷盡滄桑洗盡鉛華但職場仍舊不講武德,在不講武德的職場如何明哲保身呢?整理小部分與大家討論,若有高手請也給小編指點一二。
Thumbnail
場上老闆或同事在血流成河的職場上榨乾打工仔、用盡餘溫是常態。小編雖然歷盡滄桑洗盡鉛華但職場仍舊不講武德,在不講武德的職場如何明哲保身呢?整理小部分與大家討論,若有高手請也給小編指點一二。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台灣微告的 Abbie,上一篇跟大家分享「任何人都能夠隨時開始練習的職場禮儀」,這一篇要接續上篇,分享進入職場後,一定要學會的 4 件事,同樣也是很簡單但卻容易被忽略的事。 1. 做記錄,為自己的健忘負責 工作時,碰到不懂的問題,詢問解答後一定要「做記錄」,很多人會覺得,這不是理所當然的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台灣微告的 Abbie,上一篇跟大家分享「任何人都能夠隨時開始練習的職場禮儀」,這一篇要接續上篇,分享進入職場後,一定要學會的 4 件事,同樣也是很簡單但卻容易被忽略的事。 1. 做記錄,為自己的健忘負責 工作時,碰到不懂的問題,詢問解答後一定要「做記錄」,很多人會覺得,這不是理所當然的
Thumbnail
地雷一: 遇到不懂不會的事,勇敢問,不要自以為。 這並非新人入職才有的問題,不管在職場、學校、軍中,其實都一樣,遇到不懂的,真的勇於提問,不用怕問的問題會不會很蠢,就算真的很蠢,也會因為你是新人,可以被原諒。 地雷三: 所有的無所謂,在職場都是有所謂
Thumbnail
地雷一: 遇到不懂不會的事,勇敢問,不要自以為。 這並非新人入職才有的問題,不管在職場、學校、軍中,其實都一樣,遇到不懂的,真的勇於提問,不用怕問的問題會不會很蠢,就算真的很蠢,也會因為你是新人,可以被原諒。 地雷三: 所有的無所謂,在職場都是有所謂
Thumbnail
在職場摸爬滾打多年,走了太多彎路, 也接觸過形形色色的人。 如果有時光機,以下這些道理, 都是我想告訴初入職場的自己的, 希望對你有啟發和幫助。
Thumbnail
在職場摸爬滾打多年,走了太多彎路, 也接觸過形形色色的人。 如果有時光機,以下這些道理, 都是我想告訴初入職場的自己的, 希望對你有啟發和幫助。
Thumbnail
職場中有一些問題容易被我們所忽視,為了避免放下不必要的錯誤,有些職場禁忌還是值得我們注意的。 今天基爸爸就給大家帶來職場十大禁忌,趕快分享到朋友圈,讓身邊的朋友都注意一下吧!   1一遇到問題就推卸責任,各種找藉口   工作中無論事情的大小,只要出現了問題、出現了錯誤,該你承擔的責任少不了,上司和同
Thumbnail
職場中有一些問題容易被我們所忽視,為了避免放下不必要的錯誤,有些職場禁忌還是值得我們注意的。 今天基爸爸就給大家帶來職場十大禁忌,趕快分享到朋友圈,讓身邊的朋友都注意一下吧!   1一遇到問題就推卸責任,各種找藉口   工作中無論事情的大小,只要出現了問題、出現了錯誤,該你承擔的責任少不了,上司和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