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創造快樂大腦-重塑大腦快樂習慣PART1
作者:羅瑞塔˙布魯寧
出版社:閱樂國際
【快樂之謎】
前陣子,因為工作上人事安排,辦公室全體進入焦慮狀況,人人唯恐自己是那個被迫調職的可憐兒,也害怕臨座的同事就是搶走你位置的兇手。焦慮和擔憂的心情,嚴重影響到生活。因此開始翻閱一些「和焦慮共處」、「放輕鬆你會更自在」…之類的雞湯書籍。
結果越看越多,內心一個巨大的問號,慢慢浮現,到底現在我們心中感覺到的「不安」或「恐懼」,是真有其物,還是想像呢?
《創造快樂大腦-重塑大腦快樂習慣》這本書,就是從科學層面,去探討「快樂」背後的成因和「快樂」在生物演化上扮演怎樣的角色。
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的社會科學研究者-布魯寧,她著有多本和「哺乳動物大腦」有關的書籍,探討大腦的化學物質,對於情緒影響的資訊。
這裡提到的化學因子,分別是:多巴胺、腦內啡、血清素、催產素。
【四大化學因子】
#多巴胺:
關乎動物生存的化學物質,當動物的基本需求被滿足時,會產生一種強大的愉快感,這種愉快感,能激勵一頭獅子,看到獵物時,一撲而上,獲得身體上的飽足,讓生命延續。也能促使獅子忍受飢餓,跑遍大半個草原,去尋找獵物。
#腦內啡:
讓你受傷時能夠暫時忽略痛苦。這種能力,能讓受傷的羚羊,暫時忘卻身體上的痛楚,趕緊逃到安全的地方。讓生命得以延續,基因能夠傳下去。
#血清素:
讓哺乳類動物之所以成群結隊,打團體戰的重要化學因子。當一隻黑猩猩歸屬於某一個群體,或是擔任群體中的領袖,當牠感受到他人尊重時,能夠產生較高的血清素。
#催產素:
催產素能夠提高哺乳類,成功哺育後代的機率。催產素最初是在生產時噴發,母獸在擁抱幼子時,會噴發出大量的催產素,進而會產生保護、哺育…等行為;幼獸也會因著催產素,對母獸和其照顧團體產生依附感,不會輕易離群索居。確保生命的延續。
有沒有發現,造物主讓我們大腦產生這四大化學因子,最根本的用意,都是為了「維護基因的傳承」及「讓生命延續」,我們現在緊抓的「快樂」或「不快樂」,在某種程度上,都是人類自己的「在乎」,放諸生命的洪流,基本上是無關緊要的小事。
【小結】
一口氣看完四種化學因子的定義及它們對於情緒的影響後,我赫然發現,在過往的生活中,提到「要讓自己開心」、「放鬆心情」、「犒賞自己」…,所採取的作法,幾乎都是和多巴胺有關,例如:吃大餐、看電影、旅行…。偶而也會採用運動的方式,增進腦內啡。
但是催產素和血清素這兩項,就很常被我忘記。
回到催產素和血清素的定義,還有它分泌的情境,基本上都和「與人連結」有關。例如:和親人擁抱、牽手、撫摸寵物,以及自己幫自己按摩,都能有效促進催產素。而血清素往往和能在群體中獲得肯定和尊重有關,那也是我最近之所以失落、不想工作的主因。
哪裡短缺,就該補哪裡,漠視與家人的互動,導致催產素低落,卻用吃美食、啃炸雞...的方式,想要來獲得「多巴胺幸福」;在工作中成就感低落,沒能獲得肯定,導致血清素低落,卻想要用假日血拚治裝,來獲得外表的「血清素幸福」,就有點本末倒置了。
下一篇我想來談談#快樂的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