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這些話,身為 HR 的你一定不陌生。
HR 在企業裡始終扮演著雙重角色,既要維護公司的規範與制度,又要在員工與管理層之間找到平衡。
然而,這種「夾心餅乾」的身份,讓 HR 成為組織內部最容易被攻擊的對象。
當員工對薪資、績效考核、晉升制度、甚至是對企業文化變革感到不滿時,他們通常不會也多數無法直接去找 CEO 理論,而是把所有怒氣發洩在 HR 身上。
而當管理層覺得公司運營有問題時,HR 也常成為背鍋的對象,畢竟「用人不當」、「人才管理失敗」這些問題聽起來就像是 HR 的責任。
所以,HR 要怎麼在這種夾縫中求生,甚至反過來利用這些挑戰提升自己的影響力?
這篇文章,我們嘗試從心理建設、話術應對、策略佈局三個層面,全面解析 HR 面對職場攻擊時的最佳應對方式。
首先讓我們先從一個關鍵問題開始——為什麼 HR 特別容易被攻擊?
其實理由也很容易發現:簡而言之,因為HR 在企業中往往是變革的推動者、規則的執行者、組織調整的規劃者,這些身份產生的厲害關係,讓 HR 極易被推上風口浪尖。
HR 經常負責推動組織變革,例如:
每一次變革,必然影響到某些人的利益。
當某些人的既得利益在調整中被動搖時,他們往往會把 HR 視為「幕後黑手」 ,並發動各種攻擊來試圖阻止變革。
案例:績效改革引發的攻擊
某公司長期以年資作為加薪依據,總經理希望改變,並指派HR 提出規劃,導入 KPI 考核制度,讓績效表現成為薪資調整的依據。 結果,一些資深但績效不佳的員工在制度實施後發現自己年終獎金變少了,開始在公司內部散播:「HR 這群人根本就是幫高層削減成本,完全不考慮員工死活!」
上述案例說明了很重要的一點:HR 推動變革時,必須預判哪些人可能會成為反對者,並提前準備應對策略。
我們稍後會詳細探討這個問題,現在先來看看 HR 另一個高風險的身份——企業規則的執行者。
我們都知道,HR 的一大職責是確保公司政策與規則的落實,包括:
這些規則往往涉及「公平性」的問題,而人對於「公平」的感知是非常主觀的。
當員工覺得規則對自己不利時,他們通常不會怪罪公司高層,而是直接針對 HR。
案例:HR 因執行規則被攻擊
某公司規定,員工連續遲到 3 次,當月薪資扣 500 元。 HR 按照規則執行,但一位常遲到的員工當場發火:「我每天加班到 9 點,HR 你們就只會盯著我遲到?這樣合理嗎?」
在上述這種情況下,HR 絕不能只強調「這是公司的規定」,而是要用更高層次的話術來應對。
稍後我們會詳細解析「如何在執行規則時,降低員工的敵意」。
但 HR 的風險還不只這些——當企業在裁員時,HR 更容易直接被視為「兇手」。
當公司進行裁員時,HR 通常負責:
即便這些決策來自高層,HR 仍然是「執行裁員的那個人」,被裁員的員工往往會把所有怒氣發洩在 HR 身上。
案例:HR 在裁員時的困境
某企業因業務縮減,決定裁掉 10% 的人力。 當 HR 通知其中一位員工時,對方直接在辦公室內大聲咆哮:「HR 你們到底有沒有良心?!我在這裡工作了 10 年,你們居然把我當垃圾一樣丟掉!」
在這種情況下,HR 若只是冷冰冰地說「這是公司的決定」,只會加深對方的敵意。
我們稍後也會探討「如何用更高層次的話術來應對裁員時的敵對情緒」。
HR 在因為企業內部經常被夾在 「管理層的利益」 和 「員工的期待」 之間,處於尷尬的位置。
而當 HR 過於偏向管理層,員工會認為 HR 只是高層的傀儡,毫無人性; 但當 HR 試圖為員工發聲,又可能被高層認為「不夠有大局觀」。
案例:HR 被高層和員工同時攻擊
一位 HR 想要幫助員工爭取更好的加班補償制度,但高層不願意增加成本,直接駁回提案。 之後員工發現 HR 無法幫他們爭取到更多福利,開始質疑:「HR 你們到底是來幫員工,還是來騙人的?」
這說明了HR 必須在高層與員工之間找到精準的平衡點,避免成為雙方攻擊的對象。
👉 現在我們已經了解 HR 為什麼特別容易被攻擊,接下來我們將進入實戰部分——當 HR 被攻擊時,如何巧妙應對?
在前面我們深入剖析了 HR 為何特別容易成為攻擊對象,包括 HR 在推動變革、執行規則、裁員管理、協調高層與員工等角色中,如何被夾在兩難的境地。
現在,我們將進入實戰篇——當 HR 遭遇職場攻擊時,該如何 冷靜應對、反制攻擊、轉守為攻,甚至利用這些挑戰來提升自己的專業影響力?
這裡我們提供 四條核心策略,讓 HR 在面對攻擊時,不僅能夠全身而退,還能贏得更多職場話語權。
攻擊者的第一個目標,就是讓你失控,因為當你情緒崩潰時,你的話語權就會降低,甚至變成「有問題的一方」。
無論是主管公開批評你,或是員工在群組裡對 HR 發動言語攻擊,HR最糟糕的反應就是立刻情緒化地回應,例如:
這些回應只會讓對方更有攻擊的動力,因為你的失控就是他們的勝利。
👉 先停頓 3 秒鐘,讓對方預期落空
👉 用「反問法」引導對話,而不是直接反駁
👉 用「情緒降溫語」來緩和局勢
案例:HR 被當眾質問「薪酬新制度不公平」
錯誤示範: 員工:「你們 HR 根本不管我們死活,薪資新制度的調整完全沒考慮我們的付出!」 HR(生氣地回應):「我們是根據市場行情來訂定的,你不能這樣說!」(結果員工情緒更激動,攻擊變本加厲)
正確示範: 員工:「你們 HR 根本不管我們死活,薪資新制度的調整完全沒考慮我們的付出!」 HR(停頓 3 秒,微笑):「你覺得我們應該怎麼做才更合理?」
👉 這樣的回應,讓對方無法持續攻擊,反而得回頭思考自己的論點,降低衝突的強度。
當 HR 被公開指責時,最忌諱的是放任對方隨意發言而不做紀錄,因為對方可能:
👉 當對方開始攻擊時,立刻掏出筆記本或打開電腦記錄
👉 大聲念出你的筆記內容,讓對方意識到你在「蒐證」
👉 如果在會議上,可以直接說:「我把你的問題記下來,稍後我們一起討論」
案例:HR 在會議上被主管質問績效考核標準
錯誤示範: 主管:「績效考核結果有這麼多抱怨,HR 你們到底怎麼搞的?」 HR(驚慌地回應):「我們是按照流程來的……」 (結果主管步步進逼,HR 無法反擊)
正確示範: 主管:「績效考核結果有這麼多抱怨,HR 你們到底怎麼搞的?」 HR(冷靜地拿起筆記本):「您的重點是,考核標準過於主觀,還是員工的績效評估有問題?」
👉 這樣的回應,讓主管無法繼續情緒化攻擊,反而要開始具體談問題,HR 也能掌握主導權。
攻擊者通常會使用「詢問陷阱」來讓 HR 陷入被動,例如:
這些問題如果直接回答 「是」 或 「不是」,都會讓 HR 變成攻擊的焦點。
👉 不要直接回答「是」或「不是」,而是轉移到「共同決策」的概念
👉 把焦點轉向更高層級的討論,例如「整體政策」而非單一事件
案例:HR 被主管質問裁員決策
錯誤示範: 主管:「這次裁員名單是不是你們 HR 決定的?」 HR:「是我們 HR 根據績效考核和業務需求做的評估……」(結果主管開始質疑 HR 標準)
正確示範: 主管:「這次裁員名單是不是你們 HR 決定的?」 HR:「這是我們與業務部門、財務部門一起討論後的決策,主要依據業務需求和成本考量。」
👉 這樣的回應,把責任分攤到「組織決策」,HR 不是單獨的決策者,自然不會成為眾矢之的。
當 HR 被攻擊時,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是讓自己的立場更高,這樣對方的攻擊就會顯得低級。
👉 用「更大的道理」來壓制對方的攻擊
👉 展現你的專業性,讓攻擊顯得無知
👉 把焦點轉移到「解決問題」而非「爭輸贏」
案例:HR 被員工質疑裁員政策
錯誤示範: 員工:「HR 你們這麼無情,裁掉這麼多人,真的睡得著嗎?」 HR:「我們只是執行公司的決策……」 (結果員工更加憤怒,認為 HR 沒有人性)
正確示範: 員工:「HR 你們這麼無情,裁掉這麼多人,真的睡得著嗎?」 HR:「我很理解大家的心情,這對任何人來說都不是容易的決策。但我們的目標是確保公司能夠長遠發展,讓更多人保住工作,這次的調整是基於這個考量。」
👉 這樣的回應,讓 HR 顯得有格局,對方的攻擊自然顯得無理取鬧。
現在我們已經學會了如何面對攻擊,下一步,我們要進入更高級的應對策略——如何利用這些衝突來提升 HR 的影響力,讓自己在職場上變得更有話語權!
在前面,我們理解了 如何應對職場上的攻擊,包括如何冷靜回應、如何轉移焦點、如何防止被對方設局、如何站在更高的道德層次回擊等戰術。
但 HR 不能只是被動防禦,真正高級的 HR 應該利用這些衝突來提升自己的影響力,甚至讓 HR 在組織內變得不可或缺!
這一章,我們將進一步探討 如何讓 HR 從「被動挨打」,轉變為「主導職場話語權」,成為企業內部真正的策略夥伴。
許多 HR 在遇到衝突時,會選擇:
這樣的 HR,最終只會讓人覺得 HR 只是個沒權力的行政部門,甚至變成公司裡最容易被替換的角色。
真正厲害的 HR,會利用衝突來提升自己的影響力,方法如下:
HR 最容易被攻擊的一點是「不公平感」,但「公平」是極度主觀的,每個人對公平的定義不同,因此 HR 需要用數據來建立公信力。
👉 當員工抱怨薪資不公平時,用市場數據來佐證
👉 當主管質疑績效考核標準時,拿出數據來說明考核規則的合理性
👉 當高層認為 HR 的決策沒有效果時,提供 HR 的 KPI 來衡量影響力
案例:員工抱怨薪酬不公平,HR 用數據反擊
錯誤示範: 員工:「HR 你們薪資這麼低,這根本是剝削!」 HR:「我們根據市場行情訂的……」(然後就沒下文)
正確示範: 員工:「HR 你們薪資這麼低,這根本是剝削!」 HR:「我們這次薪資調整參考了 XX 顧問公司的市場薪資報告,根據我們所在產業和公司的規模,我們的薪資水平大約落在市場的 P60(前 40%)。但如果你覺得有特別的個人因素影響你的薪資,我們可以再詳細討論。」
👉 這樣的回應,讓員工知道 HR 是有數據依據的,而不是隨意決定薪資。
HR 最怕的是被視為「低價值的行政部門」,但如果 HR 只是在衝突中被動挨打,HR 的話語權只會越來越低。
真正強大的 HR,會利用這些衝突來證明自己是組織發展的關鍵人物。
👉 把「抱怨」變成「系統性問題」的討論(提升 HR 的決策參與權)
👉 在衝突中提供 HR 的專業解決方案(不要只是執行命令,而是要提出策略)
👉 在高層面前強調 HR 不是「發薪水的」,而是「組織發展的關鍵角色」
案例:主管質疑 HR 的績效考核機制
錯誤示範: 主管:「這次績效考核讓我們部門的團隊士氣低落,HR 是不是該負責?」 HR:「我們只是按照規定來的……」 (結果主管覺得 HR 沒有幫助,甚至開始對 HR 失去信任)
正確示範: 主管:「這次績效考核讓我們部門的團隊士氣低落,HR 是不是該負責?」 HR:「我理解您的擔憂,這次的考核確實比以往更嚴格。但我們也發現,市場上高績效企業通常會有更精準的績效標準,而不是讓所有人都拿高分。我們可以討論如何在保持績效標準的同時,提升團隊士氣,您認為哪些方面可以調整?」
👉 這樣的回應,讓 HR 顯得專業且具備戰略思維,而不是只會防禦。
許多 HR 在面對員工的不滿時,會選擇冷處理或強勢回應,但這會讓 HR 失去在員工心中的影響力,甚至讓 HR 被當成「敵人」。
真正有影響力的 HR,會在衝突中展現「人性」,讓員工覺得 HR 是可以信賴的對象,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規則執行者。
👉 當員工抱怨時,先「認同感受」,再提出理性解釋
👉 在制度內給員工合理的彈性,而不是死守規則
👉 建立 HR 與員工之間的溝通管道,讓 HR 成為資訊透明的橋樑
案例:員工質疑績效考核
錯誤示範: 員工:「這次考核太嚴格了,HR 你們根本不懂我們的辛苦!」 HR:「這是公司規定,我們也沒辦法。」 (結果員工覺得 HR 冷漠,對 HR 產生更大的敵意)
正確示範: 員工:「這次考核太嚴格了,HR 你們根本不懂我們的辛苦!」 HR:「我理解你覺得這次考核比以往更嚴格,我們也聽到不少員工的反饋。這次的考核標準確實是為了讓績效評估更具透明度,但如果你覺得有些地方不合理,我們可以看看有哪些可以改善的部分。」
👉 這樣的回應,讓員工感覺到 HR 是願意聆聽的,而不是死守制度的官僚角色。
HR 在職場上很容易成為攻擊目標,但如果能夠善用這些衝突,HR 其實可以:
#讓員工更尊重 HR 的專業性
#讓高層看到 HR 在組織發展中的戰略價值
#讓 HR 成為真正的影響者,而不是被動的行政角色
HR 不能只是被動應對攻擊,而是要善用這些挑戰來提升自己的話語權,讓自己成為組織內不可取代的關鍵人物!
❤️點愛表心|💬留言相伴|✏️追蹤世安|🔗分享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