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在狀態上,任何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這篇要幫助我解答對自己的提問:為什麼有時候我那麼有精神,有時候卻沒有?

儘管面臨的是相同的工作、相同的人,有時候就是特別有精神,有時候卻怎樣都提不起勁。對此問題,長期累積下來,我有三個不同的答案,分別是:體力、精力,與狀態。


第1個,最直覺的回答:因為體力不夠
第2個,稍微進化的答案:因為精力有限
第3個,最終解答:因為我不在狀態上。


詢問ChatGPT,這三者最簡明的定義分別為:

體力:身體進行物理活動的能力。
精力:完成任務所需的身心能量,包括體能、情緒、思維和意志等方面。
狀態:個人在特定時間的心理和生理條件,影響其表現和反應。


所以,體力是身體的能力、精力是心靈的能量,而狀態,是身體+心靈的能量。
試著設想一下,一天當中,我們需要面臨幾種不同的情境?

  • 正職工作(對人/不對人)
  • 兼職事業(如果有)
  • 假日休憩
  • 與陌生人/朋友/情人/家人相處


很直覺的,當我們在面對陌生人,與面對家人時,態度是完全兩回事。也就是說,你是用不同的狀態在面對他們。

如果今天用了錯誤的狀態,面對不同情境時,會有怎樣的情況發生?

[情境1]

正職工作/用跟朋友的心態相處
——你沒辦法用專業的態度,和同事共處。


[情境2]

假日休憩/正職工作
——休假日卻用正職工作的心情在面對一切,讓你整日緊張兮兮,無法好好將身心放鬆。


[情境3]

兼職事業/假日休憩
——你已經決定要分一部分時間給兼職事業,卻總是用假日休憩的狀態面對,導致你整個人懶洋洋的,毫無生產力。


用錯誤的狀態,應用錯誤的情境,就像是穿錯衣服一樣,令人渾身不自在。

反過來說:

只要在狀態上,任何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那問題來了,怎麼樣正確切換正確的狀態?

我認為有這三種方式,能夠幫助我,切換正確的狀態,應付正確的情境。

  1. 辨別目前的狀態,與需要的狀態為何
  2. 切換狀態的方式:「狀態——情境」清單
  3. 修正、調整,讓「狀態——情境」清單更加精準。


以下一一進行說明

1 辨別目前的狀態,與需要的狀態為何

我最近在閱讀的書籍《讓感受自由》有一段描述:

我們的行為大喊「走開!」或「我很好!」,然而我們的情緒卻在乞求關注。

這讓我想到:我們真的能夠「正確的」「辨明」我們的狀態嗎?


狀態就是身體+心靈的能量,要能正確的辨明狀態,就需要先正確辨明這兩個部分。那我們到底要如何辨認自己的狀態?

最常見的方式:冥想

近年來冥想被大量提倡,因為冥想能夠:

  • 減輕壓力、提升專注力
  • 改善睡眠品質
  • 擴張身體和思考的距離,讓我們以更客觀的角度,觀察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光是在美國,2012-2016短短的4年之間,就有142家關於「正念、冥想」的新創公司成立。我們開始意識到:觀察自己狀態的重要性。

但是冥想不只是坐在那邊,像是打坐一樣,超無聊的待在那邊什麼都不想。
冥想也可以是動態,例如:

慢跑、瑜珈,甚至漫無目的的散步

或是我自己超喜歡使用的方式:自由書寫、亂寫亂畫、隨機播放音樂,開始亂跳舞。

重點在於:毫無目的,只是和自己在一起。

如果對這些方式感興趣,留言跟我說,有機會再分享哦。


正確的辨明自己的狀態,才能夠帶領自己走向渴望的目的,而不只是庸庸碌碌,一下子好幾十年光陰就不見了。而這是需要練習的事情,尤其是「後天型內向者」——通常更會辨明他人的狀態,卻對自己的狀態感到陌生。


辨明狀態之後,就是辨明自己「需要怎樣的狀態」。
作為後天型內向者,我有一段時間是無法明確自己渴望的,也就是:

我不清楚,我想要怎樣的狀態?
更精確的說,我不知道,我究竟想要什麼?


這部分可以閱讀這篇:偶像消亡的剎那,就是自我實現的時刻
這一篇描述了我如何從「偶像」知道了自己的渴望,弄清楚自己想要什麼,進而前往「自我實現」的方向前進。



 2 切換狀態的方式

在Podcast 頻道〈人生進化中〉 Ep.26 如何爬出低谷?
其中一個主持人小金魚說,他有一個“Happy List”,意思是:「我做什麼事情,我會覺得開心?」


相同的邏輯,我們想要轉換狀態時,可以問問自己:

:「我做什麼事情,能夠幫助我轉換到想要的狀態?」


就像通勤去工作,光是「通勤」的那一段時間,其實就是在幫助自己轉換到工作的狀態。(當然,有沒有效是另一回事)

那我們是不是能夠列出一份「狀態——情境」清單,是關於:我做什麼事情,能夠幫助我轉換到想要的狀態?

以下簡單列表,例如:

狀態——情境清單舉例

狀態——情境清單舉例



3 修正、調整,讓「狀態——情境」清單更加精準

列出「狀態——情境」清單之後,每次進行時,都留意這些行動,是否能真正促成自己轉換狀態。


就像剛剛所說,通勤去工作,真的是最能夠轉換到絕佳工作狀態的方式嗎?
有沒有可能:

  • 換上一套正裝
  • 一杯大杯冰美式
  • 通勤時聽固定的振奮音樂/podcast 節目


才是能夠更加幫助我們,轉換到最佳的工作狀態呢?而究竟能不能更加幫助我們,就要靠每次進行時,留意這些行動的成效。


我一直相信,世界上只有永遠不變的「問題」,沒有不變的「解方」。

因此,對於任何問題的「解方」,其實我們都應該抱持著「隨時修正」的可能性,才能夠更加貼近我們,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不同的人。


所以,你的狀態——問題清單,是什麼呢?





關於更多時間、精力管理相關的書單,推薦給想深入這方面資訊的人參考:

1.《你不是懶,而是能量低:人生開外掛的精力管理術》













2.《深度精力管理》





avatar-img
0會員
4內容數
生而為人,應當成為你自己的主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Hara 已上線 的其他內容
撇除天生極為內向的人,我認為,大部分自稱「內向者」,都是因為環境造就了內向的個性,為了方便代稱,我暫時定義此為「後天型內向者」。 後天型內向者就像一隻原本活潑的小狗,因為被訓斥、被忽視,最後選擇安靜地待在角落,不再主動示好,甚至對於他人的主動接近,感到懼怕。
撇除天生極為內向的人,我認為,大部分自稱「內向者」,都是因為環境造就了內向的個性,為了方便代稱,我暫時定義此為「後天型內向者」。 後天型內向者就像一隻原本活潑的小狗,因為被訓斥、被忽視,最後選擇安靜地待在角落,不再主動示好,甚至對於他人的主動接近,感到懼怕。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你要記得多愛自己一些!」第一次聽到這句話已經是20年前的話,現在想想還是覺得受用。 當時為什麼不當一回事呢? 好漢不提當年勇,只是一切莫再提。 -沒那麼嚴重吧! -我還年輕,還有很多資本 -愛自己,應該......先顧好眼前的事情 -聽起來有點軟弱 你呢?你有多愛自己一些嗎?
「你要記得多愛自己一些!」第一次聽到這句話已經是20年前的話,現在想想還是覺得受用。 當時為什麼不當一回事呢? 好漢不提當年勇,只是一切莫再提。 -沒那麼嚴重吧! -我還年輕,還有很多資本 -愛自己,應該......先顧好眼前的事情 -聽起來有點軟弱 你呢?你有多愛自己一些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運用九大技巧駕馭焦慮,將逆境轉化為順境
Thumbnail
病由心生,是指疾病會依心情的感受,變好或變壞。內心狀態支配著身體這件事,許多人都有真切地感受過。 當精神壓力導致的緊張狀態持續時,身體就會出現各種不適。 許多人在下班回家後,腦海裡還是不斷盤旋著白天發生的事。比如:跟同事或客戶之間發生的不愉快,跟家人之間的摩擦,擔心業績壓力、擔心
Thumbnail
大部分的時候,總覺得... 被困住了,或許工作、房貸、各種生活壓力... 各種雜念... 好似總是無法自由的想做自己想做的事! 每當這樣的念頭出現,可以試著,在這樣的時刻... 暫停一下,給自己幾秒鐘... 當下,提醒自己,「打斷枷鎖」!
Thumbnail
關於加班這件事,我的內心五味雜陳。很想探討自己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以利未來脫離苦海,我用「情緒光影卡」中的幾張牌來探索這個議題,並使用「人格蛻變卡」給予自己建議及支持。我發現,當我具備了「個人力量」,能夠就事論事的面對問題,堅定自己的立場,就可以平衡地看待工作與加班,不再有痛苦及折磨的感覺…
Thumbnail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生活隨著小孩子運轉,心情也隨著工作忙碌而上下起幅。曾經以為自己全心投入工作可換來更多的機會,延續著這有感的幸福,也能讓我能穩定的生活;一瞬間,全世界都亂了,我熟悉的自己也躲起來,我想念那個充滿活力與自信的你,你可以不要這樣頑皮嗎?今天早上起來,腦中一直浮現負面的想法,不斷的提醒
Thumbnail
遇到問題和挑戰 在人生的旅程中,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挑戰。這些問題可能是小的、大的、簡單的或是複雜的,但無論如何,我們都會有一種自然的傾向,即過度強調它們,而不是尋找解決的方法。這種心態不僅會消耗我們的精力和時間,還可能使我們陷入一種無法自拔的悲觀情緒中。然而,如果我們能夠轉變觀念,專注於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運用九大技巧駕馭焦慮,將逆境轉化為順境
Thumbnail
病由心生,是指疾病會依心情的感受,變好或變壞。內心狀態支配著身體這件事,許多人都有真切地感受過。 當精神壓力導致的緊張狀態持續時,身體就會出現各種不適。 許多人在下班回家後,腦海裡還是不斷盤旋著白天發生的事。比如:跟同事或客戶之間發生的不愉快,跟家人之間的摩擦,擔心業績壓力、擔心
Thumbnail
大部分的時候,總覺得... 被困住了,或許工作、房貸、各種生活壓力... 各種雜念... 好似總是無法自由的想做自己想做的事! 每當這樣的念頭出現,可以試著,在這樣的時刻... 暫停一下,給自己幾秒鐘... 當下,提醒自己,「打斷枷鎖」!
Thumbnail
關於加班這件事,我的內心五味雜陳。很想探討自己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以利未來脫離苦海,我用「情緒光影卡」中的幾張牌來探索這個議題,並使用「人格蛻變卡」給予自己建議及支持。我發現,當我具備了「個人力量」,能夠就事論事的面對問題,堅定自己的立場,就可以平衡地看待工作與加班,不再有痛苦及折磨的感覺…
Thumbnail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生活隨著小孩子運轉,心情也隨著工作忙碌而上下起幅。曾經以為自己全心投入工作可換來更多的機會,延續著這有感的幸福,也能讓我能穩定的生活;一瞬間,全世界都亂了,我熟悉的自己也躲起來,我想念那個充滿活力與自信的你,你可以不要這樣頑皮嗎?今天早上起來,腦中一直浮現負面的想法,不斷的提醒
Thumbnail
遇到問題和挑戰 在人生的旅程中,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挑戰。這些問題可能是小的、大的、簡單的或是複雜的,但無論如何,我們都會有一種自然的傾向,即過度強調它們,而不是尋找解決的方法。這種心態不僅會消耗我們的精力和時間,還可能使我們陷入一種無法自拔的悲觀情緒中。然而,如果我們能夠轉變觀念,專注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