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上次不是也答應了?」—為什麼你的善良,成了別人操控你的工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明明上次已經勉強答應了某個不合理的要求,這次對方又用同樣的理由逼你就範。你心裡明明想說「不」,卻發現自己又一次屈服了。為什麼我們總是陷入這種「舊事重演」的循環?

 

Elaine是一家廣告公司的資深設計師,她的主管Tony總是以「團隊利益」為名,要求她加班趕工。第一次,Tony說:「Elaine,這個項目對公司太重要了,你上次的表現很棒,這次也靠你了!」Elaine雖然心裡不情願,但為了團隊,還是答應了。  

 

然而,事情並沒有結束。第二次、第三次……Tony總是用同樣的理由:「你上次不是也答應了?這次也一樣,沒問題吧?」Elaine發現自己越來越難以拒絕,甚至開始懷疑自己:「如果我不答應,是不是就顯得我不夠有團隊精神?」

 

情緒勒索的「舊事重演」  


情緒勒索的核心在於「利用你的情感弱點」,讓你在壓力下屈服。Tony通過反復提及「上次你也答應了」,讓Elaine產生一種「內疚感和責任感」,彷彿拒絕就是背叛團隊。這種「舊事重演」的模式,讓施壓者(Tony)逐漸掌握操控的技巧,而受害者(Elaine)則陷入越來越深的無力感。  

 

為什麼我們會屈服? 


  • 內疚感:我們害怕被貼上「不負責任」或「不合作」的標籤。  
  • 習慣性妥協:一旦開始屈服,就會形成一種慣性,覺得「反正上次也答應了,這次也沒什麼」。  
  • 恐懼衝突:我們擔心拒絕會引發衝突,破壞職場關係。  

 

應該如何打破「舊事重演」的循環?  


  • 設定界限,明確表達  

    Elaine需要學會說「不」,並且清晰地表達自己的立場。比如:「我理解項目的重要性,但我目前的工作量已經超負荷,無法再承擔額外的任務。」  

 

  • 反問對方,打破操控  

    當Tony說「你上次不是也答應了?」時,Elaine可以反問:「上次是特殊情況,但這次情況不同。我們能否討論一下如何合理分配工作?」  

 

  • 尋求支持,建立同盟  

    Elaine可以與其他同事溝通,看看是否也有類似的情況。如果團隊中有多人感到壓力,可以一起向上級反映,要求更合理的工作安排。  

 

  • 提升自信,擺脫內疚  

    Elaine需要意識到,「拒絕不合理的要求並不是她的錯」。她可以通過自我肯定練習,增強自信心,擺脫內疚感的束縛。  

 

「你不需要為別人的情緒負責,更不需要為他們的不合理要求買單。」 —— Brene Brown  

這句話提醒我們,「情緒勒索的本質是施壓者的問題,而不是你的問題」。你有權利保護自己的界限,拒絕不合理的要求。  

職場中的情緒勒索,往往以「舊事重演」的形式出現,讓我們一次次陷入同樣的困境。但請記住,「你有權利說「不」,也有能力打破這種循環」。下一次,當對方說「你上次不是也答應了?」時,不妨反問自己:「我真的需要為別人的需求犧牲自己嗎?」  

 

你是否也曾陷入「舊事重演」的情緒勒索?你是如何應對的?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故事,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更好地保護自己!  

avatar-img
44會員
154內容數
追夢人生/自在未來。左腦人資職涯發展/右腦藝術療癒。以射手座熱愛人生為信念,以專業為工具,幫助他人追尋自己的人生價值。我深信,追尋美好的人生 Never too late!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職場中,順從看似是維持關係的「安全選擇」,但背後可能隱藏著情緒勒索的陷阱。當員工因恐懼或不安而屈服於上級的壓力,他們可能暫時獲得安全感,卻失去了自主性和創造力。真正的職場尊重,源於平等的對話,而非盲目的順從。你是否也在不知不覺中陷入了情緒勒索的困境?
職場中的威脅式管理,真的能解決問題嗎?當主管用情緒勒索來施壓,員工不僅會失去信心,團隊信任也會逐漸瓦解。本文透過實際案例,探討威脅式管理的隱形傷害,並提供換位思考、具體建議和正向反饋等解決方案。「領導者不是用恐懼來驅動團隊,而是用信任和尊重來激發潛能。」你的管理方式,將決定團隊的未來。
職場中的「善意」壓力,常以「為你好」為名,實則是一種情緒勒索。主管通過貶低新人員工的價值,讓她產生內疚與自我懷疑,進而順從要求。這種壓力不僅影響心理健康,還削弱工作表現。如何應對?識別情緒勒索、建立個人邊界、尋求支持及提升自信。面對「善意」壓力,學會說「不」,保護自我價值,才能在職場中活出真實自己。
你是否曾在職場中面對主管的不合理要求,卻不知如何應對?本文通過真實案例,探討如何在職場中優雅地說「不」,保護自己而不破壞職業關係。從明確職責到提出替代方案,再到尋求支持,我們提供實用策略,幫助你在職場中智慧抵抗。
主管要求超出職責範圍?本文提供判斷合理要求與情感勒索的方法,並教你如何設定底線、巧妙拒絕、尋求支持,在職場中保護自己,建立健康的工作關係。
許多職場人士經常為了迎合他人而犧牲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深陷「道德綁架」的困境。本文探討職場中隱形的壓力,並提供方法協助讀者學習說「不」、設定界限、關注自身需求、接受不完美,最終找回自我,擺脫「必須這樣做」的自我綁架。
在職場中,順從看似是維持關係的「安全選擇」,但背後可能隱藏著情緒勒索的陷阱。當員工因恐懼或不安而屈服於上級的壓力,他們可能暫時獲得安全感,卻失去了自主性和創造力。真正的職場尊重,源於平等的對話,而非盲目的順從。你是否也在不知不覺中陷入了情緒勒索的困境?
職場中的威脅式管理,真的能解決問題嗎?當主管用情緒勒索來施壓,員工不僅會失去信心,團隊信任也會逐漸瓦解。本文透過實際案例,探討威脅式管理的隱形傷害,並提供換位思考、具體建議和正向反饋等解決方案。「領導者不是用恐懼來驅動團隊,而是用信任和尊重來激發潛能。」你的管理方式,將決定團隊的未來。
職場中的「善意」壓力,常以「為你好」為名,實則是一種情緒勒索。主管通過貶低新人員工的價值,讓她產生內疚與自我懷疑,進而順從要求。這種壓力不僅影響心理健康,還削弱工作表現。如何應對?識別情緒勒索、建立個人邊界、尋求支持及提升自信。面對「善意」壓力,學會說「不」,保護自我價值,才能在職場中活出真實自己。
你是否曾在職場中面對主管的不合理要求,卻不知如何應對?本文通過真實案例,探討如何在職場中優雅地說「不」,保護自己而不破壞職業關係。從明確職責到提出替代方案,再到尋求支持,我們提供實用策略,幫助你在職場中智慧抵抗。
主管要求超出職責範圍?本文提供判斷合理要求與情感勒索的方法,並教你如何設定底線、巧妙拒絕、尋求支持,在職場中保護自己,建立健康的工作關係。
許多職場人士經常為了迎合他人而犧牲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深陷「道德綁架」的困境。本文探討職場中隱形的壓力,並提供方法協助讀者學習說「不」、設定界限、關注自身需求、接受不完美,最終找回自我,擺脫「必須這樣做」的自我綁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生過為了幫朋友出氣,而做出傷害自己或朋友的事?出氣之後,你和朋友的感情有更好嗎?這件事對你有甚麼影響嗎?在生活中,我們都會有自己關係要好的朋友,當朋友遇到困難時,伸出援手也是很自然的事,但是講義氣也必須有底線。
善良是一種選擇,也在一念之間。
基本上如果不是被太過糟糕的對待,都還是會站在他人的立場上為他人著想,也覺得這沒有什麼,人不是永遠的壞......然在先前的職場,因為同事反覆再三地用很爛的手段應付,所以最後也就採取不斷提醒自己這個人是壞的、糟糕的,不值得自己再對他好,只要遇到這個人的各項事物就是不斷地跳過跳過,面子做給誰有差嗎?有,
Thumbnail
遇見糟心的人與事 你可以選擇不善良 只因為… 所謂的善良,從來就是~有條件的 不是對一些當成“應該”及“理所當然”這樣的付出 就該概括承受,這是錯誤的觀念 如同我們的好,是付予懂得感恩惜福的人 從來不是任由當成很沒價值的付出與奉獻 沒有所謂應該要,甚至必須這麼做 許多時事教
Thumbnail
每次都拿自己內向這件事出來擋,是不是快變成一種不負責的藉口?有可能是或不是。 人被生出來如果是為了用別人的標準開始度過一整個人生,那還是別把人生出來了! 我猜想應該不可能是因為這樣。 每個家庭都有其複雜的故事,沒想到我們家的也是。
善良是一種心態,助人是情份,不幫是本份。在幫助他人時應該在能力範圍內,而不是被迫善良。
Thumbnail
在人際關係中,我們要善良待人,但也要保護自己,避免被人利用。不要對每個人都完全敞開心扉,要適當保留自己。在幫助他人的同時,需要懂得保護自己。
Thumbnail
有句話說,只要你沒道德,你就不會被道德勒索;只要你沒情緒,就不會被情緒勒索。 話雖這麼說,不過某天我意識到,如果外在實相只不過是我內在意識的投射,那麼會不會根本是我自己在勒索我自己,還怪別人勒索我呢?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生過為了幫朋友出氣,而做出傷害自己或朋友的事?出氣之後,你和朋友的感情有更好嗎?這件事對你有甚麼影響嗎?在生活中,我們都會有自己關係要好的朋友,當朋友遇到困難時,伸出援手也是很自然的事,但是講義氣也必須有底線。
善良是一種選擇,也在一念之間。
基本上如果不是被太過糟糕的對待,都還是會站在他人的立場上為他人著想,也覺得這沒有什麼,人不是永遠的壞......然在先前的職場,因為同事反覆再三地用很爛的手段應付,所以最後也就採取不斷提醒自己這個人是壞的、糟糕的,不值得自己再對他好,只要遇到這個人的各項事物就是不斷地跳過跳過,面子做給誰有差嗎?有,
Thumbnail
遇見糟心的人與事 你可以選擇不善良 只因為… 所謂的善良,從來就是~有條件的 不是對一些當成“應該”及“理所當然”這樣的付出 就該概括承受,這是錯誤的觀念 如同我們的好,是付予懂得感恩惜福的人 從來不是任由當成很沒價值的付出與奉獻 沒有所謂應該要,甚至必須這麼做 許多時事教
Thumbnail
每次都拿自己內向這件事出來擋,是不是快變成一種不負責的藉口?有可能是或不是。 人被生出來如果是為了用別人的標準開始度過一整個人生,那還是別把人生出來了! 我猜想應該不可能是因為這樣。 每個家庭都有其複雜的故事,沒想到我們家的也是。
善良是一種心態,助人是情份,不幫是本份。在幫助他人時應該在能力範圍內,而不是被迫善良。
Thumbnail
在人際關係中,我們要善良待人,但也要保護自己,避免被人利用。不要對每個人都完全敞開心扉,要適當保留自己。在幫助他人的同時,需要懂得保護自己。
Thumbnail
有句話說,只要你沒道德,你就不會被道德勒索;只要你沒情緒,就不會被情緒勒索。 話雖這麼說,不過某天我意識到,如果外在實相只不過是我內在意識的投射,那麼會不會根本是我自己在勒索我自己,還怪別人勒索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