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碩士班考試:高CP值的升學選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碩士班入學考試

雖然距離碩士班已經八年了

但是目前觀察起來考碩班幾乎沒有什麼改變


建議所有爸媽讓小孩在選大學科系需要選對,傳統科系(電機、資工)可以存在那麼久不是沒有原因的。


當年大叔我考大學,光電正夯

高中生的我根本傻傻不懂選了光電,在大三工數跑去電機重修時候還被電機系老師靠洗說

你知道光電組在電機裡面是不用功好吃懶惰的人在選的嗎?

我內心OS鬼才知道==


拉回題外話,碩士班考試考到台清交成的錄取率遠遠遠大於大學跟推徵碩士班


整個台灣入學制度,碩士班考試應該是CP值最高的

PS:本身是四大四中的大學生就不在裡面討論


努力讀書半年就可以考到台清交成,換取一張找工作的門票

PS:別在戰什麼能力比學歷好之類的,大家都是普通人⋯你要是那個1%的人類也不需要來看這些文章了


另外就是台灣目前產業就是科技業為主,這是台灣架構問題

普通人無法改變大環境那就是順勢而為



有一句話「站在風口上、豬都可以飛上天」



要找的就是風口在哪裡,而不是逆天而行後,整天抱怨體制或人生不公平,抱怨無法改變現況只會讓自己一直沉淪陷入泥沼

avatar-img
0會員
3內容數
即將邁入中年 嘗試給自己創造一個興趣 寫寫雜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木蛇雜談 的其他內容
感覺現況AI很像當初電腦或手機剛上市一樣 已經是未來不可擋的趨勢潮流 那不如就像當初學習如何使用電腦或手機那樣再次學習如何使用AI吧! 就像電腦跟手機一樣,不用學習如何製造它只需要學習如何使用它,畢竟工作內容不是製造生產出來 只是一個是硬體一個是軟體的差別 只是AI感覺有很多版本 先
測試文章 此篇心得為有補習,不喜誤入 我是南投某大學,班排70%,且工程數學、電磁學皆被當過。 先說起為何考研究所, 在大二時候聽到考取台清交成的學長們在校成績幾乎都是在後面 於是乎想說去考考看, 從小總是聽到台清交成好像很厲害, 就這樣下定決心去考了。 這次考取 台大工科 備取16 成大
感覺現況AI很像當初電腦或手機剛上市一樣 已經是未來不可擋的趨勢潮流 那不如就像當初學習如何使用電腦或手機那樣再次學習如何使用AI吧! 就像電腦跟手機一樣,不用學習如何製造它只需要學習如何使用它,畢竟工作內容不是製造生產出來 只是一個是硬體一個是軟體的差別 只是AI感覺有很多版本 先
測試文章 此篇心得為有補習,不喜誤入 我是南投某大學,班排70%,且工程數學、電磁學皆被當過。 先說起為何考研究所, 在大二時候聽到考取台清交成的學長們在校成績幾乎都是在後面 於是乎想說去考考看, 從小總是聽到台清交成好像很厲害, 就這樣下定決心去考了。 這次考取 台大工科 備取16 成大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我不是不渴望愛,而是害怕愛會讓我失去自己。單身,對我來說,比戀愛更安全,因為這樣我能掌控自己的情緒與生活,而不必承擔愛帶來的責任與不安。如果你愛上一個像我這樣的人,請別急著改變我,讓我知道,愛不是束縛,而是自由與陪伴。
身為一名提倡讀萬卷書同行萬里路一樣重要的格友,以往於外出時總是習慣隨身攜帶幾本書,一來是出於自勉的心理,期待自己能把握住空檔閱讀,再者是出於喜歡換口味的閱讀風格,讀累了、換個內容又可以繼續投身於書海;隨著年齡的增長與體力的衰退,逐漸變得討厭攜帶重物,當然這些都是藉口,抱著「上網動動手指查詢、chat
你說的話,可能正悄悄阻礙你的人生! 為什麼有些人一開口就讓人信服,而有些人卻頻頻碰壁?其實,問題可能藏在你每天的言語中。這些無意間的行為正在損害你的關係與信任感。本篇文章將揭露6種最致命的溝通禁忌,並教你如何扭轉說話方式,提升你的影響力和說服力。快來檢視自己有沒有中招,學習改變的秘訣!
嗨大家好!這裡是對錢斤斤計較又貪生怕死的Aurora😂 最近去了人生第一趟東南亞(峇里島), 基於個人對東南亞的一些刻板印象, 所以我在準備行李的時候可說是焦頭爛額, 在此分享一些經驗給有同樣困擾的大家🫶   旅行時間:2025.1.1-2025.1.10,時值峇里島雨季,每天都在下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我不是不渴望愛,而是害怕愛會讓我失去自己。單身,對我來說,比戀愛更安全,因為這樣我能掌控自己的情緒與生活,而不必承擔愛帶來的責任與不安。如果你愛上一個像我這樣的人,請別急著改變我,讓我知道,愛不是束縛,而是自由與陪伴。
身為一名提倡讀萬卷書同行萬里路一樣重要的格友,以往於外出時總是習慣隨身攜帶幾本書,一來是出於自勉的心理,期待自己能把握住空檔閱讀,再者是出於喜歡換口味的閱讀風格,讀累了、換個內容又可以繼續投身於書海;隨著年齡的增長與體力的衰退,逐漸變得討厭攜帶重物,當然這些都是藉口,抱著「上網動動手指查詢、chat
你說的話,可能正悄悄阻礙你的人生! 為什麼有些人一開口就讓人信服,而有些人卻頻頻碰壁?其實,問題可能藏在你每天的言語中。這些無意間的行為正在損害你的關係與信任感。本篇文章將揭露6種最致命的溝通禁忌,並教你如何扭轉說話方式,提升你的影響力和說服力。快來檢視自己有沒有中招,學習改變的秘訣!
嗨大家好!這裡是對錢斤斤計較又貪生怕死的Aurora😂 最近去了人生第一趟東南亞(峇里島), 基於個人對東南亞的一些刻板印象, 所以我在準備行李的時候可說是焦頭爛額, 在此分享一些經驗給有同樣困擾的大家🫶   旅行時間:2025.1.1-2025.1.10,時值峇里島雨季,每天都在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今年六月教育部推出了博士生獎學金,鼓勵人才攻讀研究所,吸引有意願就讀博士之學生,減少少子化與高等教育投入意願降低所帶來的衝擊。 在海外的華人,基礎研究與應用又分別面臨什麼? 身為學子的我們,未來該何去還從,對學歷的定義還會相同嗎?
資工系啊!在這個升學的時間肯定是被搶破頭的科系吧,不論是未來誘人的薪資還是AI的浪潮,這個行業⋯你們肯定充滿了想像與嚮往 資工系與其說是科學或工程、它其實更像邏輯、藝術、和歷史的結合,很多設計、很多程式碼、很多非硬性規定追根究底的話就是「喔⋯⋯當初大家這樣講好了啊」「這樣寫比較好⋯因為如果⋯就會⋯
Thumbnail
[升本地碩士途徑小資訊] 理大和科大(HKUST)推出網上微碩士,修畢課程均有資格申請入讀對應的碩士課程,一旦被取錄,更可轉換成9個碩士學分。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畢業出路的幾種可能性,包括升學、就業、跨域專業、出國等選擇。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和周圍同學的選擇,以及對於碩士、就業、跨域專業和出國求學或就業的看法以及建議。
Thumbnail
最近這十幾年是大資訊時代,文組科系學生名額逐漸減少,而電機工程系、資料工程系、資訊管理系、資料科學系等學生名額則逐年增加。就算念了文組科系,也有很多學生畢業後跨考資工所、資管所。不想繼續升學的,則是在畢業後,選擇去資策會、巨匠、恆逸等補習班開啟轉職之路。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談論大學選擇科系的話題,認為沒有人能夠鐵口直斷,未來什麼科系就一定最吃香,因為世界變化是非常快的,你以為現在最紅最夯的科系,可能30年後就退流行了,那該如何選擇科系呢?首先是看孩子本身的興趣,其次是通用的比專業的還有彈性,也呼籲家長與時俱進。
Thumbnail
會想寫這篇文章的原因是,本人因為工作上的關係,有機會目睹中部某國立大學研究室裡的現況,發現諸多問題與隱憂,例如教師方面的問題是,接過多校外的、非學術的計畫案,導致不專注於研究,處理計畫案反而成為主要的工作,除了廉價的聘請大學或碩士畢業生擔任計畫的專任助理之外,在計畫案短期而密集的性質中,甚至
Thumbnail
學歷是求職的一個重要因素,但並不是一切,對於在職專班的誤解也需要重新認識。進行深入探討不同類型學歷對就業的影響。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今年六月教育部推出了博士生獎學金,鼓勵人才攻讀研究所,吸引有意願就讀博士之學生,減少少子化與高等教育投入意願降低所帶來的衝擊。 在海外的華人,基礎研究與應用又分別面臨什麼? 身為學子的我們,未來該何去還從,對學歷的定義還會相同嗎?
資工系啊!在這個升學的時間肯定是被搶破頭的科系吧,不論是未來誘人的薪資還是AI的浪潮,這個行業⋯你們肯定充滿了想像與嚮往 資工系與其說是科學或工程、它其實更像邏輯、藝術、和歷史的結合,很多設計、很多程式碼、很多非硬性規定追根究底的話就是「喔⋯⋯當初大家這樣講好了啊」「這樣寫比較好⋯因為如果⋯就會⋯
Thumbnail
[升本地碩士途徑小資訊] 理大和科大(HKUST)推出網上微碩士,修畢課程均有資格申請入讀對應的碩士課程,一旦被取錄,更可轉換成9個碩士學分。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畢業出路的幾種可能性,包括升學、就業、跨域專業、出國等選擇。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和周圍同學的選擇,以及對於碩士、就業、跨域專業和出國求學或就業的看法以及建議。
Thumbnail
最近這十幾年是大資訊時代,文組科系學生名額逐漸減少,而電機工程系、資料工程系、資訊管理系、資料科學系等學生名額則逐年增加。就算念了文組科系,也有很多學生畢業後跨考資工所、資管所。不想繼續升學的,則是在畢業後,選擇去資策會、巨匠、恆逸等補習班開啟轉職之路。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談論大學選擇科系的話題,認為沒有人能夠鐵口直斷,未來什麼科系就一定最吃香,因為世界變化是非常快的,你以為現在最紅最夯的科系,可能30年後就退流行了,那該如何選擇科系呢?首先是看孩子本身的興趣,其次是通用的比專業的還有彈性,也呼籲家長與時俱進。
Thumbnail
會想寫這篇文章的原因是,本人因為工作上的關係,有機會目睹中部某國立大學研究室裡的現況,發現諸多問題與隱憂,例如教師方面的問題是,接過多校外的、非學術的計畫案,導致不專注於研究,處理計畫案反而成為主要的工作,除了廉價的聘請大學或碩士畢業生擔任計畫的專任助理之外,在計畫案短期而密集的性質中,甚至
Thumbnail
學歷是求職的一個重要因素,但並不是一切,對於在職專班的誤解也需要重新認識。進行深入探討不同類型學歷對就業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