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重點整理由AI整理,上放來只是方便大家閱讀,智慧財產權歸作者
重點整理:台積電營收、馬斯克收購 OpenAI、AI 晶片發展與市場影響
1. 台積電 1 月營收表現
- 營收 2932.91 億元,月減 5.44%,年增 36%,創歷年同期新高。
- 受地震影響:
- 預估影響首季財測,營收可能落在 250~258 億美元之間,接近財測低標。
- 地震導致 53 億台幣 損失,但工廠結構無損,產能正恢復。
- 全年財測維持不變,AI、5G 等需求仍強勁。
- 法人預估:
- 今年每股盈餘(EPS)可達 62 元,年成長 37%。
- 主要成長動能來自 AI、5G、先進製程需求。
2. 台積電在美國的董事會
- 市場關注美國開會的意圖:
- 可能擴大 美國投資計畫(已投資 650 億美元建 3 座晶圓廠)。
- 討論 應對川普 100% 晶片關稅威脅。
- 高層人事變動,影響未來戰略方向。
3. 川普 25% 關稅政策與影響
- 3 月 4 日起對全球鋼鋁進口徵收 25% 關稅。
- 美國製造業短期受惠,長期恐推高通膨。
- 歐盟、韓國、中國可能反制:
- 美國鋼鋁進口來源:
- 鋼鐵:加拿大、墨西哥、巴西、中國、台灣。
- 鋁材:加拿大、阿聯酋、墨西哥、南韓。
- 台灣鋼鐵業影響:
- 中鋼、大成鋼股價上漲,因競爭環境相對有利。
- 若無豁免,所有國家站在相同起跑點,台灣業者競爭優勢相對提升。
4. 馬斯克計畫收購 OpenAI
- 出價 974 億美元收購 OpenAI,可能將其開源或與 X.ai 合併。
- 可能動機:
- 認為 OpenAI 偏離「非營利使命」。
- 擔心 OpenAI 與微軟合作導致 AI 發展失控。
- 市場影響:
- 馬斯克與 OpenAI CEO Sam Altman 之間的「口水戰」持續。
- 馬斯克可能試圖阻撓 OpenAI 的發展。
5. OpenAI 發展 AI 晶片
- 計畫與博通(Broadcom)開發自研晶片。
- 2025 年完成設計,2026 年交由台積電量產(可能使用 3nm 製程 + HBM 技術)。
- 可能影響:
- 減少對輝達(NVIDIA)依賴,但短期影響有限。
- 挑戰高通、聯發科 等 AI 晶片廠商。
- 進軍 AI 終端裝置市場(類似 AI 版 iPhone、AI PC)。
6. AI 與半導體產業發展
- 聯發科 1 月營收創新高(511.44 億台幣):
- 月增 22.7%,年增 15%。
- 受 AI 需求帶動,5G 滲透率提升,毛利率維持 47%。
- 預期 2025~2026 年 AI 營收將占 32%。
- AI 邊緣運算需求成長:
- 黃仁勳與聯發科合作推出「超級晶片 GB200」。
- 高通、聯發科等手機晶片廠商積極轉向 AI PC、車用 AI 領域。
7. 車用半導體市場困境
- 安森美(ON Semiconductor)財報不佳,股價暴跌 8%:
- 車用市場營收衰退 8%,工業市場衰退 16%。
- 短期需求疲弱,L 型復甦時間拉長。
- 產業仍處於逆風期:
- 多家車用半導體公司 調降財測(如英飛凌、NXP)。
- 短期內車市需求復甦緩慢,但 AI、電動車仍為長期趨勢。
8. 投資市場與策略建議
- 美股與費半指數受台積電營收提振,市場短期回穩。
- 特斯拉股價持續疲弱,因車市尚未復甦、自駕車業務尚未貨幣化。
- 半導體板塊短線波動,長期仍具成長潛力:
- 台積電估值仍在合理範圍,適合長線持有。
- 聯發科、輝達、高通等 AI 晶片受惠 AI PC 與邊緣運算。
- 車用半導體產業仍在低谷,復甦時間不確定,需觀察市場需求。
👉 結論:短線市場波動受關稅與財報影響,長線仍看好 AI 與半導體產業,投資者可逢低布局,等待市場回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