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讀書人選書】「氣味」其實就是植物和這個世界交流的語言—《嗅聞樹木的十三種方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放慢腳步,聞一聞樹木的氣味,我們會感到愉悅,卻也生出好奇。這棵樹為什麼是這個味道? 如果我循著這個味道往上追溯,探尋它的生態與文化根源,答案會是什麼?

raw-image


植物會說話嗎?或者說它們會表達嗎?在翻開這本作品之前,大概很多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甚至我們用來代稱的「它(it)」,也暗示了在人類的概念當中,植物其實被和沒有生命的「物體」歸類在一起。但作為一個生命體,它們事實上也有著和外界互動、溝通的機制,只是那並不是人類所熟悉,或者可以說是我們經常忽略那也是一種溝通的方式。

從另一個角度看見大自然的重要與珍貴

《嗅聞樹木的十三種方式:從氣味的語言了解樹木》是一本由生物學家大衛.喬治.哈思克(David George Haskell)所著的作品,有別於傳統的視覺、聽覺或觸覺,他企圖藉由在談到感官刺激經常會被忽略、影響卻又相對更直接的「嗅覺」,來談論自然界與人類之間的關係。從植物本身、自然現象、災害,到那些充斥在我們周遭的相關製品,這本科普書籍在嗅覺之外,也結合了科學、歷史與文化,以另類的方式讓讀者從另一個相對少見的角度,看見大自然的珍貴與重要性。

用視覺、意象式文字來談論嗅覺感受,其實是一種相對間接的方式,加上作者本身「詩意」的文字,在追求文學性的同時,也會大大增加文意傳遞的難度。為了更進一步達到目的,作者企圖透過許多讀者對於日常生活的記憶,像是琴通寧、威士忌、書本等媒介,讓文字產生共鳴,並且加入了文化的深度以豐富文字的內涵。儘管如此,對於亞洲國家的讀者來說,書中不少流行於歐美樹種,還是難免會因為疏離感而無法沈浸在其中。

用「氣味」來溝通的植物們

然而,光是把樹的「氣味」比喻為它們與外界溝通的「語言」這件事,或許就足夠吸引人。有的味道是為了吸引其他物種來幫忙傳宗接代,有的則是要逼退害蟲,在同種之間甚至也可以藉由各種化學物質的排列組合,來達到彼此警示的效果。儘管和我們傳統認知中的「語言」不同,但它們傳遞訊息、回應外界的功能性,卻又和語言無異;而這種對於溝通和語言的新理解,也可以說是這本作品所能夠帶給讀者的最大啟發。

「十三種方式」分屬在13個篇章,但比起「嗅聞的方式」,它們更像是13個看見、認識樹木的角度;並且在這個虛擬世界越來越強勢的年代,讓讀者回憶起那些目前為止,在虛擬世界仍無法觸及的感官。尤其對於那些在生活中感到緊繃、抑鬱,並且對於社群軟體的各種刺激逐漸開始麻痺的人們,這樣看似樸實的感受或許也才是最重要且迫切需要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職場讀書人|選書📖 / 追劇📺 / 聽歌🎧
49會員
433內容數
喜歡看書、追劇、看電影跟聽音樂的社畜,感覺把那些作品記錄下來好像比較不浪費已經花費的時間,也希望能夠幫助讓好作品接觸到更多適合的人。
2025/05/01
除了帶領讀者回顧西方知識「受難史」與圖書館變遷,《焚書》同時也將讓我們理解圖書館本身存在的價值。以及忽視知識保存所可能帶來的風險。
Thumbnail
2025/05/01
除了帶領讀者回顧西方知識「受難史」與圖書館變遷,《焚書》同時也將讓我們理解圖書館本身存在的價值。以及忽視知識保存所可能帶來的風險。
Thumbnail
2025/04/26
曾經同屬於大日本帝國的統治範圍,滿洲國與台灣的關係甚至可能比當時的中華民國更加緊密。尤其是當歷史還處於迷茫的階段,小說的虛構特性,或許也能夠幫助我們更接近這個場域,拾取那些與台灣人有關的歷史碎片。
Thumbnail
2025/04/26
曾經同屬於大日本帝國的統治範圍,滿洲國與台灣的關係甚至可能比當時的中華民國更加緊密。尤其是當歷史還處於迷茫的階段,小說的虛構特性,或許也能夠幫助我們更接近這個場域,拾取那些與台灣人有關的歷史碎片。
Thumbnail
2025/04/19
經歷二戰、以及國民政府來台後,積極去日本化的政策之下,雖然只過了幾十年,許多地景都已經完全改變,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倖存的地圖們就成了我們回望過去的珍貴參考資料。
Thumbnail
2025/04/19
經歷二戰、以及國民政府來台後,積極去日本化的政策之下,雖然只過了幾十年,許多地景都已經完全改變,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倖存的地圖們就成了我們回望過去的珍貴參考資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植物在受到壓力時會釋放揮發性化合物,然後其他的植物接收到以後,就會提高警戒。當然,要不要說植物這樣做是在「警告」鄰居,那就看個人啦。 最近有個關於茶樹的研究發現,茶樹在寒流來的時候,會釋放信息; 而其他的茶樹在收到信息後,不僅會進行「作戰準備」,也會放出信息。 這是否意味著,他們會聊天呢?
Thumbnail
植物在受到壓力時會釋放揮發性化合物,然後其他的植物接收到以後,就會提高警戒。當然,要不要說植物這樣做是在「警告」鄰居,那就看個人啦。 最近有個關於茶樹的研究發現,茶樹在寒流來的時候,會釋放信息; 而其他的茶樹在收到信息後,不僅會進行「作戰準備」,也會放出信息。 這是否意味著,他們會聊天呢?
Thumbnail
作為一個生命體,植物其實也有著和外界互動、溝通的機制,只是那並不是人類所熟悉,或者可以說是我們經常忽略那也是一種溝通的方式。
Thumbnail
作為一個生命體,植物其實也有著和外界互動、溝通的機制,只是那並不是人類所熟悉,或者可以說是我們經常忽略那也是一種溝通的方式。
Thumbnail
 有專家建議,嗅聞樹木的時候,可以先慢慢地深深地吸氣,然後經過短暫休息後,再快速地連續短促地嗅聞。     這兩種不同方法使得氣味分子以不同速率觸及我們的嗅覺細胞,先是慢慢地撫摸,然後是強有力的衝擊,二者的結合,可以打開不同層次的氣味體驗。     在日常家居生活中,我們就可以隨時練習並感受來自
Thumbnail
 有專家建議,嗅聞樹木的時候,可以先慢慢地深深地吸氣,然後經過短暫休息後,再快速地連續短促地嗅聞。     這兩種不同方法使得氣味分子以不同速率觸及我們的嗅覺細胞,先是慢慢地撫摸,然後是強有力的衝擊,二者的結合,可以打開不同層次的氣味體驗。     在日常家居生活中,我們就可以隨時練習並感受來自
Thumbnail
草木皆有情,唯有人不知。 常拍花草和樹木,看到這本《花果樹動人的故事:你所不知道的植物神話與傳說》, 快速翻閱時,書裡講述花與樹和果實的原產地,除了觀賞美化環境,食用或藥用療效, 在不同國家屬於它們的神話故事,還有花卉插圖。 書中蒐集了近兩百種花語故事,除了希臘神話,更有基督教、佛教
Thumbnail
草木皆有情,唯有人不知。 常拍花草和樹木,看到這本《花果樹動人的故事:你所不知道的植物神話與傳說》, 快速翻閱時,書裡講述花與樹和果實的原產地,除了觀賞美化環境,食用或藥用療效, 在不同國家屬於它們的神話故事,還有花卉插圖。 書中蒐集了近兩百種花語故事,除了希臘神話,更有基督教、佛教
Thumbnail
你知道植物也有意識嗎?而且也能和其他生物,甚至自然現象溝通? 前陣子看完這本有趣的書,讓我對於植物有更多的認識,並且覺得動植物溝通挺有趣的,還曾動念想學學看,但發現好像要花不少時間和心力練習,覺得目前沒有這樣的條件(畢竟興趣太多了),所以打住。 緣起是看了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節目中,訪
Thumbnail
你知道植物也有意識嗎?而且也能和其他生物,甚至自然現象溝通? 前陣子看完這本有趣的書,讓我對於植物有更多的認識,並且覺得動植物溝通挺有趣的,還曾動念想學學看,但發現好像要花不少時間和心力練習,覺得目前沒有這樣的條件(畢竟興趣太多了),所以打住。 緣起是看了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節目中,訪
Thumbnail
  植物與人類同樣是地球上的生命,如同就像動物一般,它們也能感受、呼吸並與其他生物體進行溝通。所以切菜時他一定一邊嘶吼著
Thumbnail
  植物與人類同樣是地球上的生命,如同就像動物一般,它們也能感受、呼吸並與其他生物體進行溝通。所以切菜時他一定一邊嘶吼著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對別人的了解僅僅侷限於他們的表面行為,卻沒有真正深入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就像樹根和樹枝的關係,我們只看到了樹枝的表象,但卻無法真正理解樹根的思想。或許這是因為我們害怕接受事實,或者是因為我們對於人性的本質缺乏理解。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對別人的了解僅僅侷限於他們的表面行為,卻沒有真正深入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就像樹根和樹枝的關係,我們只看到了樹枝的表象,但卻無法真正理解樹根的思想。或許這是因為我們害怕接受事實,或者是因為我們對於人性的本質缺乏理解。
Thumbnail
其實人跟樹是一樣的,越是嚮往高處的陽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尼采 許多與植物的相關研究,證實了植物與動物一樣可以傳遞訊息,也會有愉悅和恐懼的情緒反應。 1966年測謊家巴克斯特開啟了龍血樹/龍舌蘭的測謊研究,之後開啟了一連串的植物研究,在這些研究下發現:「當兔子靠近胡蘿蔔時,電流座標紙
Thumbnail
其實人跟樹是一樣的,越是嚮往高處的陽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尼采 許多與植物的相關研究,證實了植物與動物一樣可以傳遞訊息,也會有愉悅和恐懼的情緒反應。 1966年測謊家巴克斯特開啟了龍血樹/龍舌蘭的測謊研究,之後開啟了一連串的植物研究,在這些研究下發現:「當兔子靠近胡蘿蔔時,電流座標紙
Thumbnail
有次上課,一個學生提問:「老師~你說要傳遞祝福,那一直跟植物講話會不會很奇怪...?我從小就都會跟我家的植物講話!」 當下我給他了一些回答,不過事後想想我覺得...
Thumbnail
有次上課,一個學生提問:「老師~你說要傳遞祝福,那一直跟植物講話會不會很奇怪...?我從小就都會跟我家的植物講話!」 當下我給他了一些回答,不過事後想想我覺得...
Thumbnail
你是否曾運用「嗅覺」來讀一本書? 研究發現「氣味會直接影響人類75%的情緒,而情緒則會直接影響行動。」透過嗅覺所嗅聞到的氣味,是既摸不到又無所不在的存在,是既重要卻難以言說的感受。 . 這本《植物芬芳的日常異想-一棵樹的氣味光景》的作者何欣潔,本身是芳療師,但此書並不是在介紹精油療效,而是定位在「植
Thumbnail
你是否曾運用「嗅覺」來讀一本書? 研究發現「氣味會直接影響人類75%的情緒,而情緒則會直接影響行動。」透過嗅覺所嗅聞到的氣味,是既摸不到又無所不在的存在,是既重要卻難以言說的感受。 . 這本《植物芬芳的日常異想-一棵樹的氣味光景》的作者何欣潔,本身是芳療師,但此書並不是在介紹精油療效,而是定位在「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