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死人!誰說保險可以節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開頭介紹>>

打給鶴!

我是威爾,來自熱情的南台灣

是一位『商科出生工科底』因緣際會認識保險的理性業務

後來因實際理賠事故感受到保險價值,並努力傳遞保險價值的小小業務經理


<<前言>>

最近跟新客戶聊天時

他提到每次聽到業務說『保險可以節稅」』都讓他忍不住翻白眼

明明就是花錢買保單,怎麼可能還能幫我省稅?要是真的這麼好康,政府又怎麼可能放過?


有些業務員更誇張:『買保險,繳稅變少甚至不用!』『有錢人都用這招避稅!』

聽起來像很厲害結果仔細問細節,他們又支支吾吾的說不清楚


保險真的可以節稅嗎,誰說的?

還是只是業務員編出來話術,今天我們就來好好了解背後邏輯

raw-image


<<業務話術 vs. 保險節稅的真相>>

想要成交獲得績效,是每個業務員的事業目標

市面上確實有些業務為了成交,把保險講得無所不能(好像會飛天會遁地

說得好像只要買了保單,遺產稅、所得稅、贈與稅全都不用繳(不過真的有那麼厲害嗎?


誒~不過,現實是保險還真的可以節稅

但是並非所有保險也並不是沒有額度限制,這都可以在法條中找到

好,那這樣保險到底能節哪些稅?又是根據什麼法律規範?


<<保險到底能節什麼稅?>>

本篇筆者就先以普羅大眾一定會遇到的狀況為例

保險的支出或給付主要會影響到以下幾種稅:


1.遺產稅

在身故時,不論過去累積了多少的財富(車、房、股票、現金、基金等

都會在那個時間點被全面凍結,不可提領或處分

直到完稅才可以處分家人的遺產也是令人感到壓力的事情

因為很少人平常會準備一大筆錢什麼事都不做就為了在事發當下就拿去國稅局繳稅


但保險就不用,反而可以將理賠金直接給付給繼承人(受益人)們

剛好就是一個很好的管道來當作稅源的預留

並且可以在身故前與後做到壓縮資產與放大傳承效果的功用


跟據下面這兩條法條,當有指定受益人的人壽保險金不計入遺產

再複習一次剛剛說的會被凍結的是遺產,但如果不計入遺產科目就不會被凍結,也就創造出了『遺產外的現金』

讓我們可以拿去繳稅,這也是業務為何說『有錢人都靠這個方法節稅』

raw-image


至於可以做到生前壓縮資產是因為,繳納的保費讓總資產下降,進而壓低遺產總額,也是降低了稅額

而給付的額度『通常』會比繳出去的保費還更高,這就是槓桿,一來一往壓縮的遺產稅,還增加了傳承的金額,就達成的很棒的財富傳承規劃

raw-image


BTW有發現我是用“通常”這樣的字眼嗎?因為還是要注意國稅局關照的八大樣態(如下圖)可能會讓節稅效果大打折扣,這部分有興趣或疑問可以來訊跟我諮詢


raw-image


2.綜合所得稅

剛剛所說的是針對遺產相關的給付可以省下遺產稅

但卻又延伸出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所得稅』


根據台灣的所得稅法來說,針對這種家人身故留下的壽險保險金,會被列入特定保險給付後一起併入基本所得額去計算稅率,如果今天基本所得的稅金 > 一般綜合所得的稅金,那就要再將差額補上作為最低稅負的稅額


那剛剛所說的壽險保險金?不就是省了A多繳了B嗎?我看還是業務在騙人講話術

事實是,的確省了A稅(遺產稅)多了B稅(所得稅)要繳


但大多數人甚至都還遇不到這個問題,白話來說就是你買的根本還不到課稅級距

以現在114年的最低稅負保險給付免稅額是3,740萬

raw-image


等於說!如果你規劃的壽險,針對身故保險金的給付是低於這個數字的,繳稅壓根跟你沒關係

就算要繳稅,還是達成了其他工具完成不了的功能


基本上就是政府明明白白寫實的,就是要你善用這個額度改善家庭未來的狀況

可是根據這幾年台灣國人平均死亡給付僅僅60多萬來說,其實還有很多人並不知道或沒有善用保險的這項功用

raw-image


再來一樣跟所得稅有關

在申報的時候如果是採用列舉扣除額(這個還是要看你的收入狀況決定是否選擇列舉或一般)

是針對我們的保費支出,也是可以節稅的,政府給每人每年有2.4萬保費的扣除額

(針對壽險、醫療、意外險)

讓我們可以降低所得總額再來算稅率,幫助我們少繳稅


舉個例子給大家聽,應該就會更明白

威爾是一名應稅所得150萬的資訊工程師,原本對應到的稅率是20%

可是他為自己投保了醫療保障規劃,總保費中的2.4萬是可以作為扣除額不用繳稅

這樣等於變相的省下了4,800元,這筆錢拿來吃大餐或出去玩都很好用~

(公式 :省下的稅額2.4萬*稅率20%=節省了4,800稅金)

raw-image


如果是有家庭成員,並且都有為自己規劃醫療保障相關的險種那節稅的效果更明顯

(還是再次說明,要確認本身薪資到底適用列舉還是一般扣除額更有效益,保費扣除適用列舉方式


<<保險節稅的關鍵原理與規劃者的思維>>

之所以保險有這些節稅功能,背後還是有它的法條可以支撐

  1. 有指定受益人的壽險理賠是「保險金」,不是遺產,所以不計入遺產稅。
  2. 個人保費列舉扣除,是因為保險屬於社會保障的一環,鼓勵人民投保。
  3. 利用保險功能,舉凡指定受益人甚至類信託或者年金機制,都是保險之所以可以脫穎而出的關鍵功用


所以有些人看保險,總喜歡看報酬率,筆者只能說對保險就是輸在利率

但除了利率外的其他功能強太多了

這也是為何『有錢 或 懂規則』的人都能善用保險功能作為資產分配的一大利器


<<結語>>

本篇的分享就到這邊,這次與客戶面談的經驗發現

問題不是保險本身,而是在於理解

所以,真正讓人反感的不是保險,而是那些專業度不足的從業人員

如果業務老老實實說明節稅的條件與法條,而不是過於誇大其詞,客戶自然能夠判斷

保險的價值


懂規劃,保險確實能節稅;聽話術,可能只是被話術。


所以,下次再遇到業務員對你說『買保險可以節稅』

請記得問清楚:『是節什麼稅?為什麼能節?』只有真正理解,才能做出最適合自己的

保單選擇,讓保險成為你的節稅工具,而不是落入話術陷阱!


感謝耐心觀看的這邊的讀者

若您有關於資產傳承上的保單規劃、稅務疑問

也歡迎直接來訊與我討論,給您一點方向與建議(下面有我的電子名片拉~)

https://linkbio.co/6061214CfW5yI


想多看看其他主題也可以點擊以下連結🔗

我都會定期在個人部落格更新分享噢!

https://vocus.cc/article/677660d2fd89780001f183b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威爾小學堂
4會員
27內容數
威爾小學堂的其他內容
2025/03/24
消失了快要一個月,威爾到底跑哪去 大家!我回來拉,終於結束三月的奔波可以回來持續跟大家分享了 今天這篇文章比較輕鬆,想來跟大家聊聊我這個月都在做什麼 威爾沒有不見,只是完成好多自己的目標&做了很多客戶服務 所以不要擔心拉!之後會持續跟大家傳遞保險知識 也已經想好很多主題未來慢慢創作摟~
Thumbnail
2025/03/24
消失了快要一個月,威爾到底跑哪去 大家!我回來拉,終於結束三月的奔波可以回來持續跟大家分享了 今天這篇文章比較輕鬆,想來跟大家聊聊我這個月都在做什麼 威爾沒有不見,只是完成好多自己的目標&做了很多客戶服務 所以不要擔心拉!之後會持續跟大家傳遞保險知識 也已經想好很多主題未來慢慢創作摟~
Thumbnail
2025/02/28
俗花說得好,靠山山倒靠人人跑,靠自己最好 不過套用在政策福利可能將面臨靠政府『吃不飽~』 根據最新的勞保局統計,請領老年年金的金額過半數人申請人連2萬都不到 面對不婚不生少子化及通膨不斷的問題,我們到底該如何應對未來的生活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討論看看吧?
Thumbnail
2025/02/28
俗花說得好,靠山山倒靠人人跑,靠自己最好 不過套用在政策福利可能將面臨靠政府『吃不飽~』 根據最新的勞保局統計,請領老年年金的金額過半數人申請人連2萬都不到 面對不婚不生少子化及通膨不斷的問題,我們到底該如何應對未來的生活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討論看看吧?
Thumbnail
2025/02/26
前幾天參加社團的活動,碰巧遇到社友發生車禍 事發地點就在附近,就馬上放下了手邊的事情去現場協助 從陪同處理筆錄、車輛估價、醫院驗傷,讓他每個流程都能夠安心 而處理事故的當下也發現,對肇沒有業務及時幫助時難免也產生無助感 所以想利用這篇文章來讓大家能夠清楚事故發生時應該做什麼 存在手機以備不時之需
Thumbnail
2025/02/26
前幾天參加社團的活動,碰巧遇到社友發生車禍 事發地點就在附近,就馬上放下了手邊的事情去現場協助 從陪同處理筆錄、車輛估價、醫院驗傷,讓他每個流程都能夠安心 而處理事故的當下也發現,對肇沒有業務及時幫助時難免也產生無助感 所以想利用這篇文章來讓大家能夠清楚事故發生時應該做什麼 存在手機以備不時之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台灣人愛買保險,有人喜歡買保險來存錢,也有人喜歡買保險當投資,新聞就報導2021年我國保險滲透率達14.8%,是全球第三名。因此,許多人是把保險當作財產來看,在晚年時就希望保險先給子女,其中一個方法是就是變更要保人。但是,許多人忽略變更要保人有贈與稅的問題。
Thumbnail
台灣人愛買保險,有人喜歡買保險來存錢,也有人喜歡買保險當投資,新聞就報導2021年我國保險滲透率達14.8%,是全球第三名。因此,許多人是把保險當作財產來看,在晚年時就希望保險先給子女,其中一個方法是就是變更要保人。但是,許多人忽略變更要保人有贈與稅的問題。
Thumbnail
投保真的能避稅嗎? 洪女士理財規劃師在此提醒大家,投保確實有其稅務優惠,但並非所有的保險都能達到避稅的效果。例如,顏先生因為心血管疾病投保終身壽險,卻在申報遺產稅時未將保險金計入遺產總額,結果被國稅局課稅。
Thumbnail
投保真的能避稅嗎? 洪女士理財規劃師在此提醒大家,投保確實有其稅務優惠,但並非所有的保險都能達到避稅的效果。例如,顏先生因為心血管疾病投保終身壽險,卻在申報遺產稅時未將保險金計入遺產總額,結果被國稅局課稅。
Thumbnail
遺產跟美人一樣需要小心侍候 稍一疏忽這兩樣都會溜之大吉 -法國作家 巴爾扎克 遺產的確要小心處理,處理不好反而會撕裂親情,我們先確定「遺產總額」「遺產淨額」「遺產稅」如何計算 🟢遺產總額: 遺產總額=被繼承人遺產+擬制遺產(死亡前兩年贈與特定對象的財產) 🟢遺產淨額: 遺產淨額=遺產總額-免稅額
Thumbnail
遺產跟美人一樣需要小心侍候 稍一疏忽這兩樣都會溜之大吉 -法國作家 巴爾扎克 遺產的確要小心處理,處理不好反而會撕裂親情,我們先確定「遺產總額」「遺產淨額」「遺產稅」如何計算 🟢遺產總額: 遺產總額=被繼承人遺產+擬制遺產(死亡前兩年贈與特定對象的財產) 🟢遺產淨額: 遺產淨額=遺產總額-免稅額
Thumbnail
繳稅真的是人生必然嗎!?資產轉化成保險,有效逃離課稅循環。 資產傳承向來是件很複雜的課題,其涉及領域涵蓋金融、民法、租稅甚至家族情感,如果沒有專業的會計師、律師團隊規劃,很難做有效的安排,因為少有人同時具備這三個領域的知識,而筆者早期出身銀行,深耕稅務部門,又經過司法考試的洗禮,無論理論或實務俱有相
Thumbnail
繳稅真的是人生必然嗎!?資產轉化成保險,有效逃離課稅循環。 資產傳承向來是件很複雜的課題,其涉及領域涵蓋金融、民法、租稅甚至家族情感,如果沒有專業的會計師、律師團隊規劃,很難做有效的安排,因為少有人同時具備這三個領域的知識,而筆者早期出身銀行,深耕稅務部門,又經過司法考試的洗禮,無論理論或實務俱有相
Thumbnail
保戶在打算聽信良莠不齊的業務員「保險可以節稅」的說法時,是需要有些基本認知的。財政部國稅局已經明白揭露有八項會遭補稅的地雷行為「超母湯」,讀者們不要輕易踩到,更不可不知! 國稅局就以「實質課稅原則」,羅列出以下八種可能會被課徵遺產稅的投保特徵,供民眾參考: ❶躉繳投保,就是一次繳清保費。 ❷高齡投保
Thumbnail
保戶在打算聽信良莠不齊的業務員「保險可以節稅」的說法時,是需要有些基本認知的。財政部國稅局已經明白揭露有八項會遭補稅的地雷行為「超母湯」,讀者們不要輕易踩到,更不可不知! 國稅局就以「實質課稅原則」,羅列出以下八種可能會被課徵遺產稅的投保特徵,供民眾參考: ❶躉繳投保,就是一次繳清保費。 ❷高齡投保
Thumbnail
你知道『繳別』以及『繳費方式』影響著保費的折扣率嗎?精打細算的你,不容錯過本篇的整理分享,長期下來輕輕鬆鬆不僅可以省下數萬元,還可以完全避免保費遭不肖保險業務員或理專的挪用。
Thumbnail
你知道『繳別』以及『繳費方式』影響著保費的折扣率嗎?精打細算的你,不容錯過本篇的整理分享,長期下來輕輕鬆鬆不僅可以省下數萬元,還可以完全避免保費遭不肖保險業務員或理專的挪用。
Thumbnail
林爸爸日前因癌症往生,申報遺產稅時,家人看著國稅局提供的金融遺產財產清冊上有5筆壽險型保單、3筆投資型人壽保單。奇怪,為何有些人壽保險死亡理賠免遺產稅,而有些理賠要列入遺產呢?心理浮起許多問號。 保險規劃免遺產稅的4大重點: 讓我們先來認識實質課稅、投資型保單課稅認定、要保人被保險人設定、保單受益人
Thumbnail
林爸爸日前因癌症往生,申報遺產稅時,家人看著國稅局提供的金融遺產財產清冊上有5筆壽險型保單、3筆投資型人壽保單。奇怪,為何有些人壽保險死亡理賠免遺產稅,而有些理賠要列入遺產呢?心理浮起許多問號。 保險規劃免遺產稅的4大重點: 讓我們先來認識實質課稅、投資型保單課稅認定、要保人被保險人設定、保單受益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