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與成功的關係:如何找到最有效的努力方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為什麼我寫這篇文章

動機

近日,我閱讀了一位格友的文章〈努力,真的會不會變成一件不重要的事?〉。作者在文中寫到:「努力就能成功」的等式似乎真的不靈了;這篇文章讓我陷入了思考,怎麼樣才算努力?成功又是什麼?為什麼會有努力了,但似乎看不到成果或改變的跡象?經過幾天的梳理,我決定整理出這篇心得。



圖 1. 不同觀點

圖 1. 不同觀點

※在開始之前,我想先強調,每個人對於同一件事的看法可能會有所不同,因此結論也不盡相同。本篇內容僅是我個人對努力的理解與觀點,並非要為「努力」下定義,也無意指導他人的生活方式。


我認為的努力與成功

曾經我堅信只要投入足夠的時間與精力,就能成功

曾經計畫讀研究所,擁有碩士學歷成為工程師,在職場上占據更優勢的位置,到一家好公司上班,當時我覺得的成功大概就是這樣。


現在我認為

  • 努力:為了達成某個具體目標而有所行動
  • 成功:自認有把事情做好,整個過程乃至於結果是滿意的。


raw-image

舉例來說,我希望為家人準備美味的晚餐(不限定只有一餐),我會先擬定計畫,查閱食譜,經歷幾次煮出莫名其妙的東西(這也是「有所行動」的一部分,儘管有些人可能會認為是失敗),並持續的做(可以說是有些人認為的不放棄,我認為這是過程),在過了一段時間後,發現我可以很有把握的每次都煮出像樣的東西(我認為的成功)。


所以在我的想法中,努力後就一定會迎來成功,也可以說是我對結果容易滿意,因為我認為有做什麼,就一定會進步,我又是一定會做到滿意為止的那種人,加上我又容易滿意,那我一定會迎來成功是吧。


看似有結論了,但才剛要開始

該篇文章勾起了我一段過去的記憶,那是一段特別辛苦的時光,這段時光改變了我對「努力」的看法。


ʕ•̫͡•ʕ*̫͡*ʕ•͓͡•ʔ-̫͡-ʕ•̫͡•ʔ*̫͡*ʔ-̫͡-ʕ•̫͡•ʔ*̫͡*ʔ-̫͡-ʔ


回想起特別辛苦的那段日子

先談更先前我普通的社會生活

我並非是大學畢業後選擇繼續升學的人。在當時,我對未來沒有明確方向,成績不出眾,對學業也提不起興致,所以也就出社會找了個網購相關工作。當時的網路購物市場還沒有如今這般競爭激烈,而朝九晚八的工作模式在當時是常態吧。就這樣,我的生活過一天算一天,沒有特別的規劃與目標。


落下的種子

隨著時間過去,身邊的朋友陸續拿到了碩士學位,或許是這顆種子,挑起了我的壞心思,就當時我的想法:「我不讀個碩士好像顯得有點弱。」但實在沒什麼理由讓我放下工作、放棄安穩的生活。

直到接近要30歲了,想說來搞個事好了,就準備考試及想辦法考研,這過程不贅述,好幾年沒讀書準備起來特累,畢竟已多年未碰書本,連三角函數都忘了,因此考前還特地準備了一年。


特別辛苦的那段日子

圖 2. 社畜人生

圖 2. 社畜人生

我原以為朝九晚八當社畜一定比當學生累,

但體驗了之後!並沒有!

談談研究生活中的瑣事及我解決的方法,例如:

進入實驗室後的人際關係,憑藉社會化多年的經驗解決✅。

早上9點開始的實驗要斷斷續續做到晚上11點,憑藉加班多年的經驗解決✅。

學業主修學分課程好難,憑藉主管交代的事項絕對會完成的信念解決✅。

幫教授做助教、帶課、打雜、改考卷,被壓榨多年了這都小事而已✅。

管理實驗室藥品數量進貨、儀器維護,當作指導教授(老闆)有給幾千元,我必須做✅。

每周進度報告還要看期刊,為了推進研究本來就應該多看✅。

要做以上這些我覺得時間被我分配得差不多了,但事情還沒有結束!

且以上在我看來都是拚死做、用心做就有辦法完成,最大的敵人是所有研究生的恐懼—未知


研究生的恐懼—未知

  1. 碩一上,我的題目是什麼?
  2. 碩一下,我的實驗怎麼做才會有成果?
  3. 碩二上,我的數據一堆怎麼互相串連?
  4. 碩二下,論文要怎麼生出來?

以上4點是為了列出4點,所以粗略整理出我在那個時期主要在煩惱什麼,實際上會更加繁雜,而最後關鍵其實是老闆給過才可過,我想這個若沒有親身體驗是沒有辦法感同身受的,對於想了解的人可以參考「志祺七七 PodcastEP 305」,我認為這個Podcast對於研究生生活的解析做的很好。

總之就是超級噩夢,我也開始在思考「努力」是指像我這樣拚死做嗎?但也只是懷疑,因為上班時的我基本上只要拚死做,基本上都可以把事情解決,如果沒解決,更拚一點就能。


ʕ•̫͡•ʕ*̫͡*ʕ•͓͡•ʔ-̫͡-ʕ•̫͡•ʔ*̫͡*ʔ-̫͡-ʕ•̫͡•ʔ*̫͡*ʔ-̫͡-ʔ


曾經我以為的努力

努力拚一個成功—拼命做

曾經的我想法很簡單,拿個碩士學歷成為工程師,好像可以有個好頭銜還有個好工作就等於成功,而努力嘛,盡全力做,投入心思做,拼命的做,反正拚就對了。

所以綜上所述,努力做一些事情是為了更接近上述的成功。


什麼改變我對「努力」的想法

起初(碩一)我做實驗的策略是這樣的:我就做大量的數據,觀察這些數據我就能一點一點摸出大致的方向,我就硬做最終我一定能抵達終點(整理出論文)。

圖 3. 無方向的努力(不安)

圖 3. 無方向的努力(不安)

當時老闆希望我做三個項目,開發三種不同的材料,現在回想起來,可能正常學生只會去完成一種材料,老闆看我興致高昂,一開始的計畫可能是讓我去盡情發散。

然而我該死的責任心真的把三個項目的材料都弄出來了,可見太負責搞死的是自己,然後又覺得如果畢業只弄好一種材料對我來說似乎太簡單,我就跟老闆說我可以做到。

於是我單一種材料就有8個試片,8個試片又各分別要進行6種分析。而某些分析前置時間極長,最順利的情況下,一種材料也要花上4週才能完成,接近一個月,3種試片需要3個月。

這代表如果我沒有充分把握,並確定做這實驗會有結果,那我肯定延畢,還不說可能實驗需要重做,且沒有數據的支持論文根本無法開始寫。


打消埋頭苦幹的念頭.開始找方法

圖 4. 大概知道方向的努力(信心)

圖 4. 大概知道方向的努力(信心)

我開始積極地找方法

  • 問畢業的朋友們,當時怎麼通關的。
  • 交叉比對參考網路上的研究生意見。
  • 積極地跟老闆交流,確保老闆對我實驗內容有一定掌握(後期我認為這點很重要)。
  • 逐步增加閱讀量,一週一篇論文提升到一週三篇,最後半年甚至可以一天過濾20幾篇找出對我有用的那篇,一方面也是看多了知道重點在哪,閱讀速度有所提升。
  • 零碎時間閱讀一些無關本業的書籍,心靈成長的書籍那時候也看了不少,如秘密一系列,也不少思考邏輯的書,其中我對躍遷印象深刻。

總之我盡力在增加我通關的機會,運氣好的成分也有,我很感謝我有做上述幾點,尤其是看一些無關本業的書,讓我在當時培養了跳出固有思維的思考方式。

做了上述的那些事之後,我心中的不安感漸漸的消失了,我對實驗的結果也開始有更多的把握,漸漸能知道這個實驗做下去結果大概會怎樣,就算結果出乎意料也能很快了解原因並改善。

我開始認知到我知道如何達成目標,當知道可以達成目標後對結果反而不感興趣了,開始覺得實驗過程很有趣,覺得「努力」是指做一件有趣的事的過程,無關結果。


碩班生活讓我對努力的看法發生改變

前面說研究生的恐懼是未知,其實不限定研究生吧,所有人都在面對未知。好像碩班生活之後讓我感覺努力是消除未知的過程,而且過程很有趣,漸漸地開始不在意未知,且我如何都無法預知。

在我口試結束,三個口試委員都跟我說恭喜畢業了,指導教授超開心,口試委員一致給了極度好評,我在當時似乎沒有感覺到開心,只有感覺到,有趣的研究生活要結束了,現在想想我拿走的就只有過程而已。

這大概是我對「努力」認知的轉變。


ʕ•̫͡•ʕ*̫͡*ʕ•͓͡•ʔ-̫͡-ʕ•̫͡•ʔ*̫͡*ʔ-̫͡-ʕ•̫͡•ʔ*̫͡*ʔ-̫͡-ʔ


為什麼認為努力不一定能成功

回到本篇的起點

努力,真的會不會變成一件不重要的事?

我認為這事可以套用到(圖 3.)(圖 4.)的情境,這邊我要推薦那本當年改變我想法的躍遷

作者是古典,躍遷因為讀字習慣我念作一ㄠˋ,對我來說剛好就是藥籤。

這本書主要談論個體的跨越式成長,如何利用規律,放大努力,並指出如何在高價值區,做正確的事,如何判斷高價值區所在,書中提供的不是明確的方法,而是提供判斷的思考方法。

這本書出版距今七年了,這次我又重讀了遍,發現依然可以套用在這個時代(跪拜)。

因此推薦給覺得遇到瓶頸的您,在讀研究所的您,閒來無事的您,想看本經典好書的您,可能已經看過了的您,再翻閱一次吧。



ʕ•̫͡•ʕ*̫͡*ʕ•͓͡•ʔ-̫͡-ʕ•̫͡•ʔ*̫͡*ʔ-̫͡-ʕ•̫͡•ʔ*̫͡*ʔ-̫͡-ʔ


聊聊書中依然觸動我心的例子

外包大腦成為超人

說人類歷史上,大腦發生了三次外包事件。

  1. 語言產生:通過語言,單機式的大腦變成連線式的,經驗得以交流,使人類強於其他種族。
  2. 書寫及印刷:人類開始可以將好幾代人的經驗流傳下來,並學習。
  3. 網路的出現:人類查詢答案不再需要前往圖書館翻書,甚至只要利用搜索引擎短短幾秒內就能調閱全世界的知識。(說真的我碩班生活還真沒進過圖書館,全憑網路)。

以上是躍遷提出的三次外包大腦事件,此書發表於2017年,當時還沒有ChatGPT。

觸動我心的部分即是我認為我正目睹著第四次人類大腦外包事件,真是太幸運了。


幂律分布(Power Law):發現高價值區

幂律的一個特徵:高度不平均,通俗的講法有「二八法則」、「長尾理論」,20%的人佔有80%的財富、20%的詞彙表達了80%的資訊、20%的投入有80%的收益…因此成為頭部的20%或跟隨頭部的20%就能放大努力的成果,因為在高價值區努力。

如何發現高價值區

書中提到要跟隨知識源頭的人,並將知識分為一二三四手資訊。

  • 一手:知識的源頭,期刊論文、研究、決策內幕…
  • 二手:忠實的轉述一手資訊,新聞、書籍、雜誌…
  • 三手:為了傳播而簡化和極端化觀點的陳述,斷章取義的文章…
  • 四手:出於各種動機,充滿個人經驗的表達,各種自媒體、部落格經驗分享


本文屬於第四手資訊,因此跟隨一手資訊吧。

躍遷買起來,有書的好處是可以很快的調動知識,不用背書,只要有印象哪裡有答案就行了。


ʕ•̫͡•ʕ*̫͡*ʕ•͓͡•ʔ-̫͡-ʕ•̫͡•ʔ*̫͡*ʔ-̫͡-ʕ•̫͡•ʔ*̫͡*ʔ-̫͡-ʔ


最後歡迎追蹤,我每天會分享一張可愛的小廢圖,以及每周分享一篇長文,謝謝觀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旅人小萌-avatar-img
2025/02/23
謝謝您的分享❤️
avatar-img
一語在生活
28會員
178內容數
專注於生活,樂於接觸新事物,在此分享生活觀點及趣事
一語在生活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本文分享使用AI製作LINE貼圖並上架販售的半年心得與收益(約臺幣3200元),包含AI繪圖工具Tensor.Art、ChatGPT的使用經驗,以及對成品的反思。並附上相關教學文章連結。
Thumbnail
2025/04/28
本文分享使用AI製作LINE貼圖並上架販售的半年心得與收益(約臺幣3200元),包含AI繪圖工具Tensor.Art、ChatGPT的使用經驗,以及對成品的反思。並附上相關教學文章連結。
Thumbnail
2025/04/24
因參加瀏覽挑戰而獲得抽獎的機會,而成為香氛蠟燭獎項的幸運得主,今天收到商品了,在拆開外箱前就已經能聞到香味,是充滿高級感的天然香,太感謝方格了,挑這當獎項的人真有品味(無條件先誇😆)。
Thumbnail
2025/04/24
因參加瀏覽挑戰而獲得抽獎的機會,而成為香氛蠟燭獎項的幸運得主,今天收到商品了,在拆開外箱前就已經能聞到香味,是充滿高級感的天然香,太感謝方格了,挑這當獎項的人真有品味(無條件先誇😆)。
Thumbnail
2025/04/22
外媒報導,美國非政府組織(NGO)「無鉛安全媽媽」近日揭露該組織自行調查53款市售牙膏,經第三方獨立實驗室進行檢測,包含標榜天然成分的成人牙膏及兒童牙膏在內,共51款牙膏被檢出含重金屬。新聞來源:今周刊 如何自保 看到新聞後,發現幸好自用的牙膏皆是國產品牌,但依舊不太放心,畢竟沒有廠商會刻意
Thumbnail
2025/04/22
外媒報導,美國非政府組織(NGO)「無鉛安全媽媽」近日揭露該組織自行調查53款市售牙膏,經第三方獨立實驗室進行檢測,包含標榜天然成分的成人牙膏及兒童牙膏在內,共51款牙膏被檢出含重金屬。新聞來源:今周刊 如何自保 看到新聞後,發現幸好自用的牙膏皆是國產品牌,但依舊不太放心,畢竟沒有廠商會刻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努力的價值不僅在於付出多大,而在於方向、方式和目的。過度強調「努力就會成功」容易忽視環境、機會和制度等因素,讓人錯誤認為拼命就能獲得回報。成功更依賴於判斷力、策略、資源配置和運氣。真正的建議是幫助選擇正確的努力方向,使付出發揮最大價值。
Thumbnail
努力的價值不僅在於付出多大,而在於方向、方式和目的。過度強調「努力就會成功」容易忽視環境、機會和制度等因素,讓人錯誤認為拼命就能獲得回報。成功更依賴於判斷力、策略、資源配置和運氣。真正的建議是幫助選擇正確的努力方向,使付出發揮最大價值。
Thumbnail
為什麼我寫這篇文章 動機 近日,我閱讀了一位格友的文章〈努力,真的會不會變成一件不重要的事?〉。作者在文中寫到:「努力就能成功」的等式似乎真的不靈了;這篇文章讓我陷入了思考,怎麼樣才算努力?成功又是什麼?為什麼會有努力了,但似乎看不到成果或改變的跡象?經過幾天的梳理,我決定整理出這篇心得。
Thumbnail
為什麼我寫這篇文章 動機 近日,我閱讀了一位格友的文章〈努力,真的會不會變成一件不重要的事?〉。作者在文中寫到:「努力就能成功」的等式似乎真的不靈了;這篇文章讓我陷入了思考,怎麼樣才算努力?成功又是什麼?為什麼會有努力了,但似乎看不到成果或改變的跡象?經過幾天的梳理,我決定整理出這篇心得。
Thumbnail
關於如何成功,我想已經有很多人提供方法了。所以這篇文章來聊聊達到成功的過程,「努力」的心態調整!
Thumbnail
關於如何成功,我想已經有很多人提供方法了。所以這篇文章來聊聊達到成功的過程,「努力」的心態調整!
Thumbnail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成功的人一定努力」是許多人的信念,但本書《有技巧的努力,回報翻倍》點出,努力需方向,並非盲目付出。作者分享50個贏家思維,教你專注於可掌握的事物,別追求完美而裹足不前,並透過「重新架構」思維,將逆境轉為契機。珍妮老師推薦,2025年第一本閱讀筆記。
Thumbnail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成功的人一定努力」是許多人的信念,但本書《有技巧的努力,回報翻倍》點出,努力需方向,並非盲目付出。作者分享50個贏家思維,教你專注於可掌握的事物,別追求完美而裹足不前,並透過「重新架構」思維,將逆境轉為契機。珍妮老師推薦,2025年第一本閱讀筆記。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成功所面臨的六個迷思,指出單純忙碌無法帶來成功,重點在於選擇和專注。文中深入分析瞭如何透過設定優先順序、具體問題的解決以及有效的規劃來釋放內在潛能,並強調了意志力的重要性與生活的整體平衡。作者鼓勵讀者分享這些見解,以促進共同成長與支持。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成功所面臨的六個迷思,指出單純忙碌無法帶來成功,重點在於選擇和專注。文中深入分析瞭如何透過設定優先順序、具體問題的解決以及有效的規劃來釋放內在潛能,並強調了意志力的重要性與生活的整體平衡。作者鼓勵讀者分享這些見解,以促進共同成長與支持。
Thumbnail
努力不只是動詞,更是一個名詞!破解無效努力的真相 努力,是一個人人熟悉的詞彙。從小我們就被教導:「要努力才會成功!」然而,當你拼命追求的時候,是否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 努力的本質是什麼? 是持續地做更多事?還是追求更高效的結果?今天,我們要破解「努力」這件事背後的真相,幫助你擺脫無效努力的困境
Thumbnail
努力不只是動詞,更是一個名詞!破解無效努力的真相 努力,是一個人人熟悉的詞彙。從小我們就被教導:「要努力才會成功!」然而,當你拼命追求的時候,是否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 努力的本質是什麼? 是持續地做更多事?還是追求更高效的結果?今天,我們要破解「努力」這件事背後的真相,幫助你擺脫無效努力的困境
Thumbnail
你是否常常覺得自己不夠努力?因為別人的評價而懷疑自己的能力?為了達到某個目標而拼命工作,卻發現結果並不如預期? 我們將來探討三個關於努力的常見迷思。 迷思一:努力就是成功的保證 從小我們就很習慣的被教導,只要付出足夠的努力,就一定能夠達成自己想要的目標。我們覺得,如果沒有成功,
Thumbnail
你是否常常覺得自己不夠努力?因為別人的評價而懷疑自己的能力?為了達到某個目標而拼命工作,卻發現結果並不如預期? 我們將來探討三個關於努力的常見迷思。 迷思一:努力就是成功的保證 從小我們就很習慣的被教導,只要付出足夠的努力,就一定能夠達成自己想要的目標。我們覺得,如果沒有成功,
Thumbnail
繼上次分享《少,但是更好》後, 同一位作者的另一本書《努力,但不費力》我也很推薦。 前者是關於“做對的事“,後者則是“用對的方法做對的事”。 我個人很欣賞他的書內容重點很清楚明白, 也很實用易懂。 以下是我整理了書中的重點與大家分享。 書中內容主要分三部份 第一步 不費力的狀態:如
Thumbnail
繼上次分享《少,但是更好》後, 同一位作者的另一本書《努力,但不費力》我也很推薦。 前者是關於“做對的事“,後者則是“用對的方法做對的事”。 我個人很欣賞他的書內容重點很清楚明白, 也很實用易懂。 以下是我整理了書中的重點與大家分享。 書中內容主要分三部份 第一步 不費力的狀態:如
Thumbnail
「努力不懈,創造卓越」,這是一個激勵人心的主題,它強調了成功不僅僅是天賦和運氣的結果,更是通過不懈的努力和持續的進步而取得的。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探討如何通過「努力不懈」來創造卓越。 首先,努力是實現目標的關鍵。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輕易地取得成功,所有成功的背後都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這種努力必須是持續不
Thumbnail
「努力不懈,創造卓越」,這是一個激勵人心的主題,它強調了成功不僅僅是天賦和運氣的結果,更是通過不懈的努力和持續的進步而取得的。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探討如何通過「努力不懈」來創造卓越。 首先,努力是實現目標的關鍵。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輕易地取得成功,所有成功的背後都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這種努力必須是持續不
Thumbnail
今天與大家分享書名「贏家才知道的心想事成秘密」。 P81頁,原則4:專精的奧妙 如果一個人做任何事或生產任何東西,都能做到更好、更快或更經濟,他的未來與財富就已在他掌中。 先付出努力,才有好回報 我知道很多人都不太認同這點,有的人付出了得不到回報,所以寧願維持現狀,「不斷尋求快速、簡單的方法來實現目
Thumbnail
今天與大家分享書名「贏家才知道的心想事成秘密」。 P81頁,原則4:專精的奧妙 如果一個人做任何事或生產任何東西,都能做到更好、更快或更經濟,他的未來與財富就已在他掌中。 先付出努力,才有好回報 我知道很多人都不太認同這點,有的人付出了得不到回報,所以寧願維持現狀,「不斷尋求快速、簡單的方法來實現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