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成長旅程都有屬於自己的時區,心先定,後成型
因為最近育兒過程中,發現很多一歲以下嬰孩的成長階段,比如翻身,長牙,坐起來還有爬行。然後我就會從我太太那邊收到一些關於嬰孩成長階段的參考資料以及別人父母的經驗談,發現我們家小孩在人家成長階段的衡量標準中,好像很有自己的時區 ? 還沒到八個月,就想跳過爬要自己站起來走 ? ( 欸這樣我還在期待參加寶寶爬行比賽耶,這樣是不是會失去比賽資格阿 ? )
我就聯想到我這邊自己的人生經歷,覺得長大之後,其實並沒有太多一定,是要在哪個時間點達成到的什麼,好像就與自己的小嬰孩現在的狀態差不多 ? 可能就是探索探索,在探索途中不經意或是刻意的讓自己哪方面上有練習有成長,如果沒有那些前人的經驗或是資料,可能很難去想像下一個階段或是發展是什麼,但維持努力的探索加上隨著時間的推移,累積的過程中就會讓自己認識自己,好像更能明白自己擁有的以及自己想要擁有的,然後朝著自己預想的目標對準。經驗可以被參考但不需要被採用,所以無論是育兒上或是人生的發展上,或許可以透過模仿去解決目前遇到的難題,但是個人價值觀是,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每個行為都應該是獨立事件,所以還是要回歸到,現在這個難題是為什麼,以及理想中的樣子還有目的是什麼。
就拿剛出社會的我自己來說好了,邊工作邊接觸理財,剛好運氣好,在前期投資也都有些不錯的績效,就開始想說我理想的目的,就是增加自己資產,讓家人可以出去探索世界,經濟足以讓我愛的人可以嘗試或是做任何想做的事情。但追求這個目的過程,我沒有建立好風險管控的概念,以及對於市場要注意的地方太沒有知識,導致我貪念心起,開始借錢投資,導致現在還是正在還債當中。你要說人生總會經歷過低谷的,而這件事就是屬於我低谷的時區。但我個人並不那麼想什麼低谷的 「時區」 ,而是去設想我經歷那些不適感,而期待自己成長的 「時區」。
當我知道自己會在探索中成長時,我的心才能安定。雖然面對經濟衝擊,我仍會偶爾感到焦慮,但我想紀錄的是,憑著讓自己安定的心,做著能夠回顧的累積,總會有奇蹟降臨。而我對「我自己時區」的定義就是「讓自己活著,有目標,付出努力,讓紀錄被看見,最終實現目標的時間」。回到我做紀錄的初衷,我只是想分享,讓那些感到焦慮或面臨迷惘甚至難過的人,能夠獲得一些啟發,與自己的焦慮和平共處。
人生的每一步累積都得保持耐心,有開始動作已經很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