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想要」 越貧窮!揭開無法「滿足」的真相

Joker-avatar-img
發佈於身為父親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父母惦記的是他們無法滿足孩子們的需要 而子女們只想著他們得不到的東西
by -《苦盡柑來遇見你》

我也沒想過現在我會以父親的角色,對以上金句有所共鳴。

看完《苦盡柑來遇見你》,我有幾個很大的感觸,想要把很有共鳴的聯想給記錄下來。

想到自己小時候,很習慣跟爸媽「要」東西,玩具、電動、還有要跟朋友出去玩的錢。

而長大之後,開始發現那些曾經「要不到」的東西,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或者說,爸媽在意的「需要」和我們想要的「東西」,從來都不在同個頻率上 ?

而好像忽視,養我的人已經花了 200% 的力氣,給予超乎他們所擁有 120% 的資源。

而我卻還陷入在,「想要」沒有被滿足的輪迴,所以以下文章會圍繞在「想要」 為主題的見解。


你以為你想要的,真的值得你要嗎?

小時候的自己是常常陷入一種狀況,就是擁有及滿足的心態。

自己真正需要什麼自己真的清楚嗎 ? 就只是看著別人有,所以自己也想要嗎 ?

好像覺得沒有擁有什麼,就會錯過被愛的可能 ? 又或者為了要被關注到,所以才「我也有」的心態,來替代內心中期待被「看見」 的需要 ?

心理學家 Daniel Kahneman 提出一個很經典的研究:人對於未獲得的東西會產生強烈的痛苦感,這種感覺甚至比獲得後的快樂更持久。

意思就是說,你以為自己想要的東西,一旦得不到,就會痛苦很久。

但當真的得到了,快樂感是能持續多久 ?

所以…我到底是在追什麼?


三個秘訣,讓我練習不再盲目「想要」:

「少就是多」法則:問自己,沒有這東西我真的不行嗎?

嘿嘿~這句話是我最近很常拿來勉勵自己的,因為我個人有種囤課症,一直覺得什麼課我覺得以後用的上,趁現在募資早鳥便宜快買~ ( 然後不知不覺就好像陷入撿到便宜的快感...導致買了一堆沒時間上 XD )

最近又有堂想要買的課,老婆就會來一句:「先把你現在買的課程給上完吧」。

好啦,冷靜想想,的確是沒有也不會怎樣,只是當下心癢難耐 XD

所以我現在知道我得先解決我的「存貨」,除非真的很必要,就會先問自己這個東西的必要性在哪裡?急迫性在哪裡 ? 要應用在哪裡 ? 購買連結到底又在哪裡 ?

如果以上條件沒有辦法回答出來,那就不再新增了。


搞清楚需求是「理性」 的還是「感性」

我認為屬於「理性」 的需求,應該是指生存必須的、或對生活真有價值的需要的。

而「感性」的需求則是沒有來由的假性怦然心動,並沒有確定擁有之後,是要滿足缺陷,還是沒有想好要犧牲的代價。

像我最近就還蠻想換新電腦的,但回頭檢視自己的可以使用的頻率...還是用公司的電腦加加班就好...

說不定只是心裡想要的就是那個新鮮感而已,這就是感性的需求(看到存款君馬上又理性了起來...好吧...衝動消費是給那些有資金餘裕的人的 XD)

理性的需求,就是應該要會思考兩層,我現在是不是有了 ? 以及會怎麼用 ?


「擁有」日記:記錄你已經擁有的,而不是缺少的

我記得好像是查理蒙格說的 ( 如果不是,我就當是郝哥說的 )。

真正的幸福 從來不是擁有的多 而是期待的少

「擁有」日記是我最近在嘗試的方式。

當我陷入「我怎麼什麼都沒有」或是「好想要再多點」 的想法時,會提醒自己記下,我現在是不是「已經擁有」類似的東西或有更好的什麼。

像我面對每月還款壓力的時候,就寫過:「我有健康的身體、還有漂亮老婆可愛小童陪伴、還有能力做我喜歡的事,欠債總有天會還完的。」寫完突然覺得心裡的焦慮好像沒有那麼嚴重了。

「擁有」日記說不定也是你一種可以很快解放焦慮的做法~


結語 :

幸福 是擁有能分享的我們

回到開頭,那句「父母惦記的是他們無法滿足孩子們的需要 而子女們只想著他們得不到的東西」,我想這些「不在同個頻率上」的對齊,是可以不用透過物質的,而是交流感受。

因為終其目的,都是希望彼此心靈擁有滿足。

這篇文章,除了記錄自己的成長外,也是再次想提醒自己,人生不是追求每一個想要,而是學會珍惜每一個當下已經擁有的幸福。


最後,用三個問題幫自己做個回顧:

  • 最近,有什麼「想要」又蠢蠢欲動?
  • 那個這個「想要」是理性的還是感性的 ?
  • 在焦慮時,我能想起我的擁有嗎 ?


也推坑大家跟我一起練習看看「擁有日記」,記錄那些每天陪伴著我們、容易被忽略卻最真實的幸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先把steam的遊戲都破關才能再買新的😱😱😱😱😱 先把里程都花完再能再買新的里程😱😱😱😱😱
Joker-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15
跳鼠飛行日記 你這個是什麼幸福的煩惱嗎 XD 為什麼有那麼多遊戲跟里程 !!!!!!!!!!!!!!!!!!
我昨天也才剛看完苦盡柑來,真的覺得這齣戲讓我們學會各種感恩啊,後面每一集都哭好慘,每次看完眼睛都超腫🙈
Joker-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17
IvyTravelChannel 別這樣~ 劇裡面我已經哭到不行了~ 怎麼你的留言也讓我想要流淚!!! 愛你的家人一錠都希望你日子過得平安快樂~ 謝謝你讓他們都還留在你的想念~ 借鏡個《可可夜總會》 只要有被記著~ 他們的守護都會轉為你的思念~給你心靈的力量~
Sylvia-avatar-img
2025/04/15
我想知道Joker買了什麼課~~~
Joker-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15
Sylvia 英雄所見略同?!🤣🤣🤣 我覺得都可以當傳家寶了 XD
avatar-img
Share-N-Do-U
25會員
90內容數
▋ 嗨,我是 Joker! 一個熱愛探索與分享的終身學習者, 同時也是個用文字記錄生活的觀察者。 育有一個可愛的兒子(我都叫他豆哥)。 正在用溫暖的文字分享想法以及經驗~ 常常用給予回饋的方式~~ 讓大家的影響力一起共鳴~
Share-N-Do-U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說不定真正的自我,不只藏在自己眼裡,也藏在了解你的人心中
2025/04/26
說不定真正的自我,不只藏在自己眼裡,也藏在了解你的人心中
2025/04/25
有些煩惱,從頭到尾只是自己腦補出來的。 自己沒問,對方沒說,卻拿來反覆折磨自己。 到什麼時候,才願意停下這場內心消耗戰?
2025/04/25
有些煩惱,從頭到尾只是自己腦補出來的。 自己沒問,對方沒說,卻拿來反覆折磨自己。 到什麼時候,才願意停下這場內心消耗戰?
2025/04/22
你是不是也覺得,只要夠努力,總有一天會翻身? 可為什麼一直努力,卻總是卡在同一關? 這篇不是要你更拚命,而是帶你看懂: 真正能讓你「做到」的,是自我效能
2025/04/22
你是不是也覺得,只要夠努力,總有一天會翻身? 可為什麼一直努力,卻總是卡在同一關? 這篇不是要你更拚命,而是帶你看懂: 真正能讓你「做到」的,是自我效能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和父母意見不合,甚至被干涉的情況 如果你愛你的父母,那麼學會讓父母失望,這是和父母建立健康成熟關係的第一步。
Thumbnail
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和父母意見不合,甚至被干涉的情況 如果你愛你的父母,那麼學會讓父母失望,這是和父母建立健康成熟關係的第一步。
Thumbnail
有記憶以來我的爸媽都忙著農事,根本沒時間也不懂得跟我談心,我也就養成事情都自己解決,不要再有事情讓他們煩心,然後就認為要乖、要聽話、會做事,才會被大人喜歡。 當時我也認為這樣的乖、聽話、能幹蠻好的,是會被認同跟肯定,於是我就帶著這個信念在教導兒子,期望跟兒子可以跟我一樣,可以被稱讚跟看重。 兒子
Thumbnail
有記憶以來我的爸媽都忙著農事,根本沒時間也不懂得跟我談心,我也就養成事情都自己解決,不要再有事情讓他們煩心,然後就認為要乖、要聽話、會做事,才會被大人喜歡。 當時我也認為這樣的乖、聽話、能幹蠻好的,是會被認同跟肯定,於是我就帶著這個信念在教導兒子,期望跟兒子可以跟我一樣,可以被稱讚跟看重。 兒子
Thumbnail
我覺得我小時候非常希望討爸媽歡心,但是不論怎麼嘗試,總是被笑,被批評,被貶低,被侮辱。後來長大了以後,就很不喜歡爸媽了。看他們表面上成功,細看其實問題也一大堆。就算告訴自己不要學他們的缺點,但是實際上,很多他們的一些做人處事的態度跟方法還是會被我內化了。
Thumbnail
我覺得我小時候非常希望討爸媽歡心,但是不論怎麼嘗試,總是被笑,被批評,被貶低,被侮辱。後來長大了以後,就很不喜歡爸媽了。看他們表面上成功,細看其實問題也一大堆。就算告訴自己不要學他們的缺點,但是實際上,很多他們的一些做人處事的態度跟方法還是會被我內化了。
Thumbnail
很難。 這並不是特別疼愛誰,只是身為父母,都會想幫助現在那個遇到困難的孩子,因為都是自己的孩子,焉能不管,不顧? 但,當你伸手援助任何一個需要幫助的孩子,都會引來其他孩子的不願。他們也想被父母疼愛,被父母稱讚,被父母看見。 可,此時,父母只看得見那個需要幫助的孩子,於是...其他孩子們就吃
Thumbnail
很難。 這並不是特別疼愛誰,只是身為父母,都會想幫助現在那個遇到困難的孩子,因為都是自己的孩子,焉能不管,不顧? 但,當你伸手援助任何一個需要幫助的孩子,都會引來其他孩子的不願。他們也想被父母疼愛,被父母稱讚,被父母看見。 可,此時,父母只看得見那個需要幫助的孩子,於是...其他孩子們就吃
Thumbnail
「你知道孩子什麼時候最像自己的父母嗎?」 「什麼時候?」 「當孩子說出:『我這輩子都不會像你一樣!』的時候」 這段對話出自我大學修習《家庭發展》時,教授在課堂中說的一段話,當時聽完全班同學只覺得有趣,沒想到多年前一句玩笑話,卻成為現今正中眉心一發子彈。
Thumbnail
「你知道孩子什麼時候最像自己的父母嗎?」 「什麼時候?」 「當孩子說出:『我這輩子都不會像你一樣!』的時候」 這段對話出自我大學修習《家庭發展》時,教授在課堂中說的一段話,當時聽完全班同學只覺得有趣,沒想到多年前一句玩笑話,卻成為現今正中眉心一發子彈。
Thumbnail
這些人不過是仰賴你做為完人的品質,著實是欺善怕惡的孝順版本而已。
Thumbnail
這些人不過是仰賴你做為完人的品質,著實是欺善怕惡的孝順版本而已。
Thumbnail
當你在童年時期,會不會也曾經希望媽媽能聽懂自己說話的心願。
Thumbnail
當你在童年時期,會不會也曾經希望媽媽能聽懂自己說話的心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