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朋友見一次是一次,次次都要把握,都要珍惜,都要感恩。」這是許多年前我寫的同題目文章的結尾,如今對這一句話感受更加深刻。
前幾天到屏東縣牙醫師公會會員大會演講時,我就以這段話開場,表達能到屏東牙醫師公會很開心,因為能見到數十年不見,在屏東開業的同學與學弟妹們。
年紀愈大,愈珍惜與老朋友的見面,每次見面都當作此生最後一次的相遇來看待。
因為在高鐵左營站搭車,特別邀約了小學同學在車站碰面聊聊,前幾年疫情期間我們曾經相隔半世紀後,第一次再相遇,當時從臉書的留言中與他聯絡上,不過進他的頁面看,卻很納悶,長相我還記得,總覺得男生從小到老,長相似乎都不會有太大改變,但是名字不對啊?雖然中小學同學的名字大部分我都忘了,但是小時候跟他還蠻要好的,所以他的名字我記得很清楚,怎麼連名帶姓全都變了?以現在的戶政規定,改名字容易,但是要改姓就非常難了!何況他是大學畢業後,全家人跟著父親全部一起改姓,這就很特別了。
因為這位老同學,我也聽到一個有點神奇與靈異的故事,詳情以後會找機會再來分享。
總之,跟老朋友碰面是很開心的,尤其隨著年齡漸長正在做斷捨離兼生命的回顧之時。剛好前幾天荒野保護協會成立三十周年系列活動的第一場開鑼,許多荒野創會當年就參加的老骨頭都出現了,不必互提當年勇,這些老伙伴見證了彼此的過去,也彷彿是一面鏡子,迫使我們凝視當下。
有人說,我們在邁向未來時,其實也是在奔回過去,因為只有重新梳理過去,才能清清朗朗地往前走。
這星期天(2月23日)又要出遠門了,這個月第二次從台灣頭到台灣尾演講,位在屏東勝利新村裡,一間很有特色的獨立書店「繫。本屋」演講,這是「陳澄波百三紀念展」系列活動的一環,講題是「島嶼、永續和自然力」。
期待居住在高屏地區,多年不見的老朋友能夠在此相遇,老朋友見一次是一次,次次都要把握。
老朋友見一次是一次
隨手翻閱作家張曼娟多年前寫的書,「百年相思」,看到其中一句話令我徘徊良久:「……始終深信不移的,傾圮破滅;一直疑惑徬徨的,竟然能夠成就。得失難以計較。」
我們追求什麼?
我們在乎什麼?
我們相信什麼?
當我們漸漸長大時,才體會到,原來我們常說的「永遠」,是一種虛妄的願望。年輕時以為自己可以掌握很多事情,可是年齡愈長,愈覺得自己的渺小和無能。
是不是我們年少時以為偉大的東西,在追求到了之後,覺得不過爾爾,反倒是當時我們認為不值一顧的小事情,反過來日日夜夜啃蝕我們的心?
是像法國作家布紐爾說得:「世間只有一種東西是真實的,那就是遺忘,畢竟人對事物的熱情都是短暫的。」還是否如席幕蓉感慨的:「原來在這個紛紜雜亂的世間能夠保有一些不變的感覺和心情,其實是不可能的,歲月在變,周遭在變,自己本身也是逐漸緩慢地在改變……」
尤其這些年在全球化浪潮狂捲之下,從地景地貌到人情事物的改變更加快速,因此,生命中保持某些不變與舊有的老東西老朋友,對我們的情緒穩定是重要的,也可以照見我們的初心。
由於有許多老朋友這些年來都到全世界或者大陸做生意,待在台灣的時間不多,所以平常很難遇到,有位前輩曾說:「老朋友見一次是一次,不要以為大家都年輕,不要以為交通往來很方便,要知道世事無常。」他有一位讀大學時宿舍住一起,兩人一起打工,一起啃同一顆饅頭果腹的生死之交,長大之後,大家各自忙碌,雖然同樣住在台北市,卻在他死後一年多才得知消息。
沒錯,許多我們以為輕而易舉可以做到的事,往往卻成為難以彌補的遺憾!
我們總是以為,昨天如此,今天如此,明天也一定會繼續如此。今天與朋友告別,我們以為不久一定可以再見到面,因為日子既然一天一天如此的來,當然也應該這樣一天一天地過去。昨天今天和明天,應該是沒有什麼不同的,但是,就會有那麼一次,在我們轉身的一剎那,有的事情就是全不一樣了。 在時空長河中,人類實在太渺小,永恒與瞬間,幾乎沒有差異。體會生命的無常,使我更珍惜當下的每一時刻,當下的每個因緣聚合。
和老朋友見一次面是一次。次次機會都要把握,都要珍惜,都要感恩!
是的,我願意空出時間,與老朋友訂下約會,然後用一種美麗的心情,赴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