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我們講到讓幼兒認識情緒的重要性,忘記的話可以先快速複習一下
【幼兒也需要有調節情緒的能力嗎?本篇一次告訴你讓幼兒認識情緒有多重要!】
今天就來分享我覺得對於幼兒的情緒認識與教育很有用的六本繪本,希望也可以幫助你家裡的寶貝在與情緒相處的路上大步往前邁進!
📖《生氣王子》
📌 作者:岸本達也
📌 繪者:中谷靖彦
📌 出版社:小魯文化
「當我生氣時,我不開心,大家也不開心……那我要怎麼做,才能讓自己和大家都開心呢?」
「生氣的時候,不一定要發脾氣,還可以用別的方法表達自己的感受!」

📝繪本簡介
在一座遙遠的城堡裡,住著一位脾氣很大的王子。他一不開心就會大吼大叫、亂摔東西,甚至發號施令讓大家聽他的話。家人、僕人們都對王子的脾氣感到無奈,直到有一天,發生了一件讓王子意想不到的事……
沒有人願意再理他了!
王子開始感到孤單,他發現自己原來並不快樂。這時,他學會了觀察自己的情緒,並試著用不同的方法來調節自己的怒氣。最終,他變得更溫和,也重新找回了大家的愛與陪伴。
這是一個可以幫助孩子理解與調節憤怒情緒的繪本,透過生氣王子的轉變,讓孩子明白「生氣是正常的,但我們可以學習如何表達與控制」
。
⭐ 推薦理由
- 適合容易生氣或衝動的孩子
- 很多寶貝會因為不如意或受挫而生氣,這本書能幫助他們認識生氣的影響,並學習如何調節情緒。
- 讓孩子學會表達情緒,而不是壓抑憤怒
- 書中強調
生氣不是錯,但我們要學會用正確的方式表達
,避免傷害自己或他人。
- 書中強調
- 故事淺顯易懂,孩子容易產生共鳴
- 透過「王子」這個角色,孩子能從故事中學習,進而思考:「如果我是王子,我該怎麼辦?」
- 適合作為親子共讀的情緒討論書
- 家長可以透過這本書,引導孩子分享自己的生氣經驗,並一起討論可以用什麼方法來調節怒氣,例如深呼吸、離開現場、數數、畫畫等方式。
📖 《優良蛋》(The Good Egg)
📌 作者:喬瑞·約翰(Jory John)
📌 繪者:皮特·奧瓦德(Pete Oswald)
📌 出版社:三民書局(中文版) / HarperCollins(英文版)
「我一直想要讓所有事情都變得完美……但這真的讓我太累了!」
「有時候,我們不用一直是「優良蛋」,我們可以放鬆一下!」

📝繪本簡介
這本書的主角是一顆「優良蛋」,它總是努力做好事、幫助別人,希望自己是最完美的蛋。然而,它的蛋朋友們卻非常調皮搗蛋,讓它感到壓力巨大,甚至壓力過大到蛋殼開始裂開!最後,「優良蛋」決定踏上旅程,學習如何放鬆,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並找到內心的平衡。
這是一本探討壓力管理、完美主義與自我接納的溫暖故事,讓孩子學會適時放下責任,照顧自己的情緒(或許我們也很需要)。
⭐ 推薦理由
- 適合有完美主義傾向的孩子
- 有些孩子想要所有小細節都是完美的,容易因為事情沒做好而感到焦躁,這本書能幫助有這種特質的孩子。
- 教導自我照顧的概念
- 幼兒時期是建立情緒調節能力的關鍵期,這本書傳達了「善待自己」的重要性,適合幫助孩子學會照顧自己的心理健康。
- 或許我們也需要閱讀
- 這本書不只是適合小朋友,其實對於父母或大人來說,也是一個很棒的提醒!
📖 《我好擔心》(Wemberly Worried)
📌 作者:凱文·漢克斯(Kevin Henkes)
📌 出版社:上誼文化
「我擔心得太多了,萬一這些擔心都是真的怎麼辦?」
「後來,我和新朋友玩得很開心,發現有些擔心其實是不必要的!」

📝 繪本簡介
「萬一我跌倒了怎麼辦?」
「如果沒有人喜歡我怎麼辦?」
「明天會不會發生什麼不好的事情?」
小老鼠溫伯莉(Wemberly)是一個非常容易擔心的小孩。她會擔心白天、擔心黑夜,擔心家裡的東西,甚至擔心還沒發生的事情。當她即將上學時,她的擔心更是到了最高點……
然而,在學校裡,她遇見了一個和她一樣容易擔心的朋友!她慢慢發現,也許有些事情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也許她能學會放下擔心,享受當下。
這本書溫暖地描繪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可能經歷的焦慮,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並學習如何轉換心態,減少不必要的擔憂。
⭐ 推薦理由
- 適合容易擔心焦慮的孩子
- 很多孩子特別容易擔心新環境、新朋友或未知的事情,這本書能幫助他們認識這種情緒,並學會調適。
- 幫助孩子建立自信與安全感
- 這本書以溫暖幽默的方式,引導孩子學習面對焦慮與擔心,並告訴他們—
擔心是正常的,但我們可以學會調整心態,讓自己更輕鬆自在!
- 這本書以溫暖幽默的方式,引導孩子學習面對焦慮與擔心,並告訴他們—
- 適合幼兒進入新環境前閱讀
- 特別適合即將上幼兒園或小學的孩子,在開學前閱讀這本書,能幫助他們緩解焦慮,減少對新環境的擔憂。
📖 《討厭黑夜的席奶奶》(The Old Woman Who Disliked the Dark)
📌 作者:約翰·柏寧罕(John Burningham)
📌 出版社:上誼文化
「勇氣並不是不害怕,而是願意嘗試去面對。」
「當我靜下心來,我發現黑夜裡的世界,原來這麼迷人!」

📝 繪本簡介
席奶奶住在一間舒適的小房子裡,她的生活簡單而美好。唯一的問題是——她討厭黑夜!
每天晚上,天一黑下來,她就覺得不安、害怕,甚至無法好好睡覺。為了不讓夜晚降臨,席奶奶想出了各種方法,比如開燈不關、塗白窗戶、甚至向太陽祈禱,但這些方法都沒有用……
直到有一天,她決定勇敢地面對黑夜,並發現黑夜裡也有很多美好的事物
,例如星星閃爍的天空、夜晚的寧靜、蟲鳴聲,黑夜其實並不可怕!
這是一本溫柔又幽默的故事繪本,透過席奶奶的成長歷程,幫助孩子理解並克服對黑暗的恐懼,學會欣賞夜晚的美好
。
⭐ 推薦理由
1.適合害怕黑暗的孩子
- 許多孩子對黑暗、夜晚感到害怕,書中強調夜晚並不只是「黑漆漆、可怕的」,而是充滿寧靜與自然的聲音,引導孩子發現黑夜的美好。
2.需要建立安全感、提升勇氣的孩子
- 這本書給孩子種下一顆勇名為勇氣的種子,當孩子能夠勇敢面對恐懼,就能擁有更多的安全感與自信。
3.適合作為親子共讀的晚安故事
- 家長可以透過這本書陪伴孩子討論害怕黑暗的感受,並鼓勵他們說出自己的擔憂,讓睡前時光變得更安心。
📖 《山姆和瓦森:我是情緒的主人》(Sam et Watson: C'est moi qui décide !)
📌 作者:吉娜·馬佐(Ghislaine Dulier)
📌 繪者:布莉安娜·布雅(Bérengère Delaporte)
📌 出版社:小光點(中文版) / Les Éditions Paja(法文版)
「情緒就像雲朵一樣,會來,也會走。你可以選擇讓陽光照耀你的心情!」
「我不能控制別人怎麼做,但我可以決定我的感受!」

📝 繪本簡介
這本書的主角是山姆,他像許多孩子一樣是個活潑的小朋友,經常因為各種事情感到生氣、害怕、悲傷或嫉妒……這些情緒來得好快,讓他不知道該怎麼辦。
幸好,山姆有一個特別的朋友—瓦森(一隻聰明又溫暖的貓),在故事中,瓦森透過簡單的方法,山姆學會了當自己心情不好時,應該如何調整心態,掌控自己的情緒,而不是讓情緒控制自己。
這是一本幫助孩子理解並學習調節情緒的優秀繪本,透過故事讓小朋友更有自我覺察能力,進一步學習應對情緒的方法。
⭐ 推薦理由
- 幫助孩子學會情緒調節
- 本書教導孩子如何「主動」管理自己的情緒,而不是被動接受或壓抑情緒。這對幼兒的情緒發展和社交能力有很大幫助。
- 提供實用的情緒管理技巧
- 書中不僅描述情緒,還具體示範了孩子如何透過呼吸、轉移注意力、思考換位等方式來調整情緒,這些方法能幫助情緒表達較直接或衝動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練習。
- 讓孩子學習與情緒相處
- 這本書讓孩子知道—
情緒是可以被管理的,而不是任由它影響自己的一天。
如果你希望孩子學會如何當「情緒的主人」,這本書會是一個很棒的開始!
- 這本書讓孩子知道—
📖 《彩色怪獸》(El Monstruo de Colores)
📌 作者:安娜·耶納斯(Anna Llenas)
📌 出版社:小光點(中文版) / Flamboyant(西班牙文版)
「你的情緒都打結了!我們來試著一一整理吧!」
「當你能夠說出你的感覺時,一切都會變得清楚明白!」

📝 繪本簡介
彩色怪獸今天感覺怪怪的,因為他的情緒都亂成一團了! 他覺得很困惑,因為快樂、生氣、悲傷、恐懼、平靜的感覺全都混在一起……該怎麼辦呢?
幸好,他的好朋友幫助他將不同的情緒用顏色區分開來,並一一解釋這些情緒代表的意義。彩色怪獸漸漸理解,原來每種情緒都有它的特色,當我們能夠辨認並理解自己的情緒時,就能更好地表達與調適!
🎨 書中的情緒顏色代表
- 黃色:快樂 😊 → 快樂像陽光一樣明亮,讓我們充滿能量!
- 紅色:生氣 😡 → 生氣像烈火一樣強烈,讓我們想大吼大叫!
- 藍色:悲傷 😢 → 悲傷像藍色的雨天,讓我們想躲起來流淚。
- 黑色:害怕 😨 → 害怕像黑暗的夜晚,讓我們覺得不安。
- 綠色:平靜 😌 → 平靜像樹葉搖曳,讓我們覺得放鬆、自在。
⭐ 推薦理由
- 適合作為親子共讀的情緒教育繪本
- 這本書不只介紹一種情緒,家長可以透過故事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感覺,並與孩子一起討論:「你今天覺得自己是什麼顏色呢?」
幫助孩子學習辨認與表達自己的感受。
- 這本書不只介紹一種情緒,家長可以透過故事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感覺,並與孩子一起討論:「你今天覺得自己是什麼顏色呢?」
- 色彩鮮明,容易吸引幼兒注意
- 每種情緒都搭配特定顏色,孩子能透過視覺聯想更容易理解抽象的情緒概念。
- 互動性強,延伸活動多
- 許多學校和家長會透過這本書設計情緒瓶等延伸活動,讓孩子實際體驗並學習辨識情緒調節。
結語:
當孩子能夠認識並管理自己的情緒,他們就能在生活中更從容地應對挑戰,與他人建立更良好的關係。透過這些經典繪本,我們不僅能幫助孩子理解自己的感受,也能陪伴他們學會調適與表達,讓情緒成為成長的助力,而不是阻礙。
希望這些故事能為親子共讀帶來更多溫暖與啟發,讓孩子在愛與理解中,成為自己情緒的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