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日記,為了紀錄生活,也為了看見自己:給忙碌大人的情緒陪伴練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今天還好嗎?」

我很少被這樣問,但更少的是,我自己問自己這句話。

開始寫情緒日記,是我送給自己的第一份日常陪伴。


為什麼是「情緒日記」?

因為我發現我習慣報喜不報憂。

朋友問我最近怎樣,我總是說:「還好啊,蠻忙的。」但在筆記本上,我寫下:「我有點難過,有點累,還有點不確定自己是不是在原地打轉。」

紙上的我,比現實中的我,更真實。


寫的不是漂亮文字,而是誠實的心情

很多人說他們不會寫,其實情緒日記不需要句子工整,也不需要寫得好看,它只要真實。

你可以寫:

  • 我今天覺得自己有點煩,但不知道為什麼。
  • 我不想再對誰笑著說「沒事」了。
  • 我希望明天的我能輕鬆一點。

就是這樣簡單,但療癒。



三個我常用的情緒日記書寫引導句,分享給你:

  1. 今天我最強烈的情緒是___,它讓我___。
  2. 我現在最想對自己說的一句話是___。
  3. 如果可以,我希望________。

這些句子幫助我更靠近自己一點,也讓我慢慢學會與自己和解。


📓 寫給現在很忙,但仍然願意停下來的你:

或許今天的你還沒空好好整理心情,

那就明天吧。或甚至只是現在這一分鐘,寫下一句話也好:

「我還在這裡,已經很棒了。」


📩 喜歡這篇文章嗎?

追蹤我的Instagram👉🏻@merida_coop訂閱電子報

歡迎留言告訴我:你最後一次寫日記,是什麼時候?那時的你,在想什麼呢?

也分享給你那位需要對自己溫柔一點的朋友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丸子親子合作社|Merida coop
3會員
25內容數
小花絮Mini Tidbits
2025/05/01
這篇文章探討0-6歲幼兒發展里程碑,涵蓋動作、語言、社交情緒和認知四大面向,並提供每個階段的陪伴重點,幫助家長更瞭解孩子,給予更適切的引導與支持。
Thumbnail
2025/05/01
這篇文章探討0-6歲幼兒發展里程碑,涵蓋動作、語言、社交情緒和認知四大面向,並提供每個階段的陪伴重點,幫助家長更瞭解孩子,給予更適切的引導與支持。
Thumbnail
2025/04/28
孩子的情緒來得快又急,老師和陪伴者如何引導孩子處理情緒?本文提供四個步驟:1. 先穩定自己,再穩定孩子;2. 用同理的語言,為孩子說出情緒;3. 允許情緒存在,給予安全的空間;4. 情緒過後,溫柔帶領孩子學習整理。透過同理與陪伴,協助孩子學習處理情緒,並在情緒森林中一起成長。
Thumbnail
2025/04/28
孩子的情緒來得快又急,老師和陪伴者如何引導孩子處理情緒?本文提供四個步驟:1. 先穩定自己,再穩定孩子;2. 用同理的語言,為孩子說出情緒;3. 允許情緒存在,給予安全的空間;4. 情緒過後,溫柔帶領孩子學習整理。透過同理與陪伴,協助孩子學習處理情緒,並在情緒森林中一起成長。
Thumbnail
2025/04/21
親子儀式感並非盛大的安排,而是父母與孩子共同創造的珍貴日常。文中分享了透過簡單的睡前故事、親子烘焙、雨天創作等小儀式,建立孩子安全感、提升自信的方法。從每週三的親子廚房日,到每天上學前的擁抱與口令,作者以自身經驗,闡述如何將愛融入孩子的生活點滴,讓平凡日子成為孩子記憶中最閃耀的星星。
Thumbnail
2025/04/21
親子儀式感並非盛大的安排,而是父母與孩子共同創造的珍貴日常。文中分享了透過簡單的睡前故事、親子烘焙、雨天創作等小儀式,建立孩子安全感、提升自信的方法。從每週三的親子廚房日,到每天上學前的擁抱與口令,作者以自身經驗,闡述如何將愛融入孩子的生活點滴,讓平凡日子成為孩子記憶中最閃耀的星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想要寫些什麼,不想要對抗,想要接受,還在調整,我想要自己每天都是我所認為的好,但這不可能,做不到,因為我的情緒有起伏,狀態也有起伏,還在練習怎麼陪伴不同狀態的自己,練習接納中,慶幸的是現在對自己,批判少很多。 最近感覺進入另一種模式,反而是對別人批判很多,這樣是否眼光焦點都在別人身上呢,我很多
Thumbnail
想要寫些什麼,不想要對抗,想要接受,還在調整,我想要自己每天都是我所認為的好,但這不可能,做不到,因為我的情緒有起伏,狀態也有起伏,還在練習怎麼陪伴不同狀態的自己,練習接納中,慶幸的是現在對自己,批判少很多。 最近感覺進入另一種模式,反而是對別人批判很多,這樣是否眼光焦點都在別人身上呢,我很多
Thumbnail
放鬆的人會生種種異象,譬如說,窺探別人的內心世界,察覺到誰難以言明的痛苦和無助。這時候該怎麼才好呢,不少人會問。問是正常的,遇上了不尋常的狀況,自然無法用常理解決。 心懷祝福,該說出口的言語自然會浮現,我答。
Thumbnail
放鬆的人會生種種異象,譬如說,窺探別人的內心世界,察覺到誰難以言明的痛苦和無助。這時候該怎麼才好呢,不少人會問。問是正常的,遇上了不尋常的狀況,自然無法用常理解決。 心懷祝福,該說出口的言語自然會浮現,我答。
Thumbnail
作者分別在憂鬱來臨時紀錄了早上、下午和晚上的情緒狀態。也感謝格友們的支持和陪伴。
Thumbnail
作者分別在憂鬱來臨時紀錄了早上、下午和晚上的情緒狀態。也感謝格友們的支持和陪伴。
Thumbnail
前陣子我在網上的一個留言發問被別人非常稍微的揶揄一下,但我看到後卻很不想去面對它,明知道他絕對是一點意思都沒有,但自己的心情卻有點受到影響。 大部分人眼裡稀鬆平常的說話態度,有時我會不能接受,一句以前覺得根本沒如此的話,如今卻會印象深刻。小時候都能很勇敢的表達自己的看法,挑戰及接觸任何想做的事
Thumbnail
前陣子我在網上的一個留言發問被別人非常稍微的揶揄一下,但我看到後卻很不想去面對它,明知道他絕對是一點意思都沒有,但自己的心情卻有點受到影響。 大部分人眼裡稀鬆平常的說話態度,有時我會不能接受,一句以前覺得根本沒如此的話,如今卻會印象深刻。小時候都能很勇敢的表達自己的看法,挑戰及接觸任何想做的事
Thumbnail
從過去的自我設限、社交焦慮到如何敞開自己、坦然面對自我,提醒讀者勇敢分享真實感受。
Thumbnail
從過去的自我設限、社交焦慮到如何敞開自己、坦然面對自我,提醒讀者勇敢分享真實感受。
Thumbnail
#與自己交換日記 #Week12感受 #Day6 Q.當你心情不好,那往往是因為感覺_____。 ✍️感到莫名低落或煩躁時,心情起伏就很大。 寫於20240323(週六)
Thumbnail
#與自己交換日記 #Week12感受 #Day6 Q.當你心情不好,那往往是因為感覺_____。 ✍️感到莫名低落或煩躁時,心情起伏就很大。 寫於20240323(週六)
Thumbnail
#與自己交換日記 #Week12感受 #Day5 Q.如果可以,你希望能經常保有______的心情,為什麼? ✍️如果可以,我希望能經常保有「珍惜與感謝」的心情。 生活中總免不了會遇到挫折或障礙,為了不墜入自憐的委屈和悽苦之情,讓自己存著珍惜與感謝的心情,那些挫折和障礙就能迎刃而解。 寫於20
Thumbnail
#與自己交換日記 #Week12感受 #Day5 Q.如果可以,你希望能經常保有______的心情,為什麼? ✍️如果可以,我希望能經常保有「珍惜與感謝」的心情。 生活中總免不了會遇到挫折或障礙,為了不墜入自憐的委屈和悽苦之情,讓自己存著珍惜與感謝的心情,那些挫折和障礙就能迎刃而解。 寫於20
Thumbnail
發現自己總是在做重複的事情,次有這發覺是來自於「日記」,說是日記不如說是我的委屈抒發管道,太多悶虧找不到出口,寫下來最安全,不用死記在腦袋,順勢讓情緒/事情流過去,回頭一看,天啊!這不是之前才發生過嗎?我怎麼又在這兒糾結了。 第一次去內觀中心,10天的時間與外界斷線,太無聊,只好去看看腦袋中都跑
Thumbnail
發現自己總是在做重複的事情,次有這發覺是來自於「日記」,說是日記不如說是我的委屈抒發管道,太多悶虧找不到出口,寫下來最安全,不用死記在腦袋,順勢讓情緒/事情流過去,回頭一看,天啊!這不是之前才發生過嗎?我怎麼又在這兒糾結了。 第一次去內觀中心,10天的時間與外界斷線,太無聊,只好去看看腦袋中都跑
Thumbnail
還在想最近一直有太多事情在運作著,加上給出版社的書稿正在寫作中,於是這裡就停擺了好一下子,然而剛剛就那麼剛好給我一個靈感,可以讓我在情緒當中就能把這件事書寫出來與大家分享,真是感謝老天爺。 就是一個日常故事,關於心裡有點不舒服,但最終還是回到自己身上會傷害自己的故事。 前情提要:幾個月前
Thumbnail
還在想最近一直有太多事情在運作著,加上給出版社的書稿正在寫作中,於是這裡就停擺了好一下子,然而剛剛就那麼剛好給我一個靈感,可以讓我在情緒當中就能把這件事書寫出來與大家分享,真是感謝老天爺。 就是一個日常故事,關於心裡有點不舒服,但最終還是回到自己身上會傷害自己的故事。 前情提要:幾個月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