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102:【困苦人向永生神呼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诗102:【困苦人向永生神呼求】

【诗一百零二篇题注】「困苦人发昏的时候,在耶和华面前吐露苦情的祷告。」

这是一首个人的求告诗,由于诗人遭遇的患难或疾病与耶路撒冷的被毁和人民的被掳有关(13,21节),所以在前半自述苦况之后,继之为国家和人民祈祷(12-22节),切盼有一天能回归家园;而国家的不幸也成了他身受的苦痛。写诗的或为一位被掳巴比伦的犹大王。传统将此诗纳入《诗篇》七首悔罪诗中,全诗虽无为罪忏悔之词,但10节指出诗人所受的苦痛与神忿怒的关系,可说是犯罪招来。题注未题作者也无历史背景或用于何种仪式等说明,只注明诗人祷告时身心的状况,为《诗篇》中很特别的一个题注。 本篇是七篇忏悔诗中的第五首(6、32、38、51、102、130和143)。

写作年代是以色列被掳时期,诗人在民族遭难的日子,向神倾诉自己的痛苦及民族的伤痛、悲哀。然而,诗人并非绝望。诗人迫切祈求神恢复耶路撒冷,并确信此事必得成就。诗人在等候神怜恤的日子(13节),默想在荣耀中显现的神(16节),大得安慰。他通过这些经历领悟到人生的短暂与卑微。诗人向永恒之神祈求长久祝福以色列,作为结束。诗人在他的困苦中向神祷告(1-11节),并在神至高无上的旨意(12-22节)和祂的不改变、无穷尽(23-28节)里得了信心。

一、遭难时呼求主眷顾(1-11)

二、祈求主怜恤锡安(12-28)

一、遭难时呼求主眷顾(1-11)

祈求的内容:诗人求神不要躲开不理他,应迅速答允他的祈祷(1-2)。诗人的苦况:他可能患了重病,身体衰弱,骨瘦如柴,病痛的煎熬使他晚上辗转不能入睡,还要忍受仇敌的嘲弄和讥笑(3-11)。

【诗一百零二1-2】1「耶和华啊,求你听我的祷告,容我的呼求达到你面前。」2「我在急难的日子,求你向我侧耳,不要向我掩面;我呼求的日子,求你快快应允我!」

     遭遇痛苦之人的迫切呼求。这种祷告在诗篇中处处可见。真诚火热的祷告常常能打动神。 当「困苦人发昏的时候」(1节),最好的出路就是「在耶和华面前吐露苦情」(1节),因为神不但肯垂听我们倾心吐意的祈求,祂也能救我们出离困苦。他“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四十六1)。所以他恳求耶和华..听祂的祷告,在祂受苦的时候亲近祂,并快快应允祂。

【诗一百零二3】「因为我的年日如烟云消灭;我的骨头如火把烧着。」

      「骨头」与「心」指整个人。「我的年日如烟云消灭」:意指我的年日转瞬即逝。「我的骨头如火把烧着」:「火把」指火炉,本句指诗人身体衰败,如同火炉中的骨头。难以煎熬的忧伤,的确会使骨头枯干(箴17:22)。诗人叹息人生本已短暂,又患疾病,身如火烧,加增苦痛。

【诗一百零二4-5】4「我的心被伤,如草枯干,甚至我忘记吃饭。」5「因我唉哼的声音,我的肉紧贴骨头。」

      心中的痛苦过重,就能使人忘记平时的饮食;心中过分忧伤就无胃口了,甚至不思饮食。诗人的苦难,正像第六篇六节所说;“我因唉哼而困乏,我每夜流泪,把床榻漂起,把褥子湿透;我因忧愁眼睛干瘪,又因我一切的敌人,眼睛昏花。”诗人的内心没有余力维持正常的饮食生活,只有唉哼叹息填满心灵深处。结果,他的心灵与肉体枯干衰残,如同被阳光曝晒衰败的枯草(129:6;伯33:20)。

【诗一百零二6】「我如同旷野的鹈鹕,我好像荒场的鸮鸟。」

     「鹈鹕」:静静生活在寂寞的旷野和荒芜之地的鸟(申14:17;番2:14)。「鸮鸟」:喜欢荒芜之地的鸟。两种鸟生动表达了诗人寂寞孤独的心境。“鹈鹕”与“鸮鸟”是与猫头鹰同类不洁的野禽。“旷野”、“荒场”形容孤单与荒凉。诗人为人所弃,濒临死亡,这些夜间哀号于荒野的鸟正是他的写照。作者表达自己像不洁净的鸟,意思应该是「孤单无友」、「孤立无援」。比喻诗人被人当作不洁净而远离,非常孤独。

【诗一百零二7】「我警醒不睡,我像房顶上孤单的麻雀。」

      诗人因极度的忧虑陷入神经衰弱与不眠,将自己比作失去伴侣、彻夜哀鸣的鸟。祂被神和人离弃,象房顶上的麻雀一样孤单。他的仇敌终日不停地辱骂祂,用他的名来赌咒。圣徒难免要走孤单的道路。这条路主耶稣也走过了。使徒保罗年老的时候也有这样的经历。他说:“我初次申诉,没有人前来帮助,竟都离弃我,但愿这罪不归与他们”。虽然如此,保罗还有一句很宝贵的话,他说:“惟有主站在我旁边,加给我力量”(提后四16-17)。

【诗一百零二8】「我的仇敌终日辱骂我,向我猖狂的人指着我赌咒。」

      祂的仇敌终日不停地辱骂祂,用祂的名来赌咒。辱骂刺入人心的痛苦,比刀剑刺入人身更甚。人越有仁爱爱心,却受人的凌辱,就越感到伤心难受。并且受人辱骂的时候没有一个人体贴,就更难忍受了。想到主耶稣也是这样受罪人的凌辱,这可给我们步他后尘的人极大的安慰。

【诗一百零二9-11】9「我吃过炉灰,如同吃饭,我所喝的与眼泪搀杂。」10「这都因你的恼恨和忿怒;你把我拾起来,又把我摔下去。」11「我的年日如日影偏斜,我也如草枯干。」

      忧伤的炉灰是祂的饭食,祂所喝的与伤心的眼泪搀杂。在这一切当中,祂晓得自己受苦是因为神的恼恨和忿怒。神不是恼恨祂,而是恼恨我们的罪;神的羔羊正在十字架上以祂的身体承担我们的罪。祂被神离弃,感到自己好象被拾起来又摔下去一样。祂的年日象黄昏日影一样渐渐倾斜,而祂的生命也如草一样枯干。这些话正描写主耶稣在十字上受苦之时,被父神远离掩面不看的时候。世人的罪都压在他身上,圣父不能亲近他。就自然有这忍受不住了。当罪人被圣灵光照,为罪受责备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感觉。

                           二、祈求主怜恤锡安(12-28)

     祈求的基础:诗人深信他个人和同胞是不可以分开的,故他现在改变话题,不继续为自己的疾病祷告,反而表明他知道神必重建锡安,因神的仆人念念不忘自己的家园(14),而且,锡安的重建可吸引万民归向耶和华(12-22)。结语:诗人现在转笔再次提到他的问题;求神使他康复,可以继续活下去。另外他用人生命的短促与神的永恒作一对比,天地都要过去,但创造天地的主却永存不变(23-28)。

【诗一百零二12】「惟你耶和华必存到永远,你可纪念的名也存到万代。」

「惟你耶和华必存到永远」:虽然以色列已遭毁灭,然而神却是永远的主。因此,神必重新拯救自己的百姓。显示这里开始是本诗的转折点。诗人突然从默想神永恒的统治中得到安慰,超脱了自己的抱怨。神是不变的。祂的应许是真实的。尽管祂表面上的不关心可能曾经使诗人难过了一段时间。当诗人在极度的绝望之中,从自己的痛苦中转目向神观看的时候,就从自己「如草枯干」(11节)的境地看到神「必存到永远」(12节),祂大能的护理和守约的信实,给了诗人安慰和盼望。

【诗一百零二13-14】13「你必起来怜恤锡安,因现在是可怜他的时候,日期已经到了。」14「你的仆人原来喜悦他的石头,可怜他的尘土。」

      圣城虽被毁,耶路撒冷虽然只剩废墟,但在深爱圣城的选民心中,连剩下的「石头」(14节)和「尘土」(14节)都是亲切可爱的。人尚且如此,何况建造锡安、自显荣耀于其中的神呢(16节;代下七1-3)?永生神既然与他的选民同在,他们就不致灭亡。选民受罚的时候是有期限的。到了时候,神还要再一次转向他们。以赛亚说:“你们的神说,你们要安慰,安慰我的百姓。要对耶路撒冷说安慰的话”(赛四十1-2)。这时候快到了,外邦人的时候快完了。耶路撒冷城已经归到以色列国的权下了,我们的眼睛终于看见了这何等大的事!作神仆人的我们,都当爱慕耶路撒冷,为它的平安日夜地祷告等候。

【诗一百零二15-16】15「列国要敬畏耶和华的名,世上诸王都敬畏你的荣耀。」16「因为耶和华建造了锡安,在祂荣耀里显现。」

     锡安归向了耶和华,然后世界的列国也要归向他。这是圣经中预言的一个钥匙。许多人盼望现在就进入千禧年,但是以色列人还未认识他们的弥赛亚,外邦的列国还没有承认他。信徒若明白神做事是有次序的,就会更明白圣经的话。现在是以色列被弃的时候,神在外邦人中选召他的教会。教会的人数满了,主耶稣要接他们。以色列人在大患难中不能忍受的时候,主要亲自向他们显现,他们要哀哭地承认他们的弥赛亚。到那时,以色列国要成为全世界的大荣耀。那就是诸王要敬畏耶和华的时候,也就是“耶和华建造了锡安,在他荣耀里显现”的时候。

【诗一百零二17】「祂垂听穷人的祷告,并不藐视他们的祈求。」

      「穷人」:从上文下理看,指遭受苦难与冤屈的圣徒。逃往以色列地的犹太人大半是穷人。他们向神祷告,神要向他们显慈爱。神会说:“我知道我向你们所怀的意念,是赐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灾祸的意念,要叫你们末后有指望。你们要呼求我,祷告我,我就应允你们。”

【诗一百零二18】「这必为后代的人记下,将来受造的民要赞美耶和华。」

       「受造的民」:神的全能所创造的民(一〇四30),也就是在巴比伦被掳回归后重建的以色列民族。「将来受造的民」:可能指将来以色列人都要被改变而转向弥赛亚,成为「一日而生」(赛六十六8)的新国。13-17节所预言的事一旦实现,后代的人会写下来,让受造的民可以赞美神拯救的大功。

【诗一百零二19】「因为祂从至高的圣所垂看。耶和华从天向地观察,」

      神因其超越性,在与人相交时不受限制。他在天上的宝座,常常鉴察地上的百姓。直到如今,神借着圣灵继续成全他的拯救事工。虽然神允许百姓败坏、被掳,但祂始终「从至高的圣所垂看」,管理地上的一切,最终「释放将要死的人」(20节),让祂的名得荣耀,让列国都归向祂。神让以色列得释放的过程,犹如「妇人生产」(约十六26),荣耀必然临到,但过程却缓慢而痛苦。这也是祂让我们得自由的过程,所以圣灵让诗人思想神的这些作为,正是对诗人吐露苦情(1-11节)的回答。

【诗一百零二20-22】20「要垂听被囚之人的叹息,要释放将要死的人;」21「使人在锡安传扬耶和华的名,在耶路撒冷传扬赞美他的话,」22「就是在万民和列国聚会侍奉耶和华的时候。」

      以色列被拯救、神的百姓从痛苦中得到释放,目的就是为了高举神的荣耀及名字(23:3)。将来的世代能够看到奇妙的传说,知道耶和华怎样从天垂看,怎样垂听祂受逼迫和分散之民的呼喊, 以及怎样把他们领回以色列地。当万民在耶路撒冷聚集敬拜耶和华的时候,诸邦列国要复述耶和华怎样释放被囚和被定罪的人,他们要为耶和华恩待以色列而赞美祂。

【诗一百零二23-24】23「祂使我的力量中道衰弱,使我的年日短少。」24「我说:“我的神啊,不要使我中年去世。你的年数世世无穷。”」

    诗人想到人的生命是何等的短促,而神的年数却是无穷无尽,就只能求神将他永远的生命赐给他。这就是圣徒在主耶稣里所得的福气。而圣徒求永生的目的,乃是要享受永远与神同在。本诗篇至此再返回主那里,祂在十字架上将要断气。那时祂还是一个年轻人——才三十出头。但祂的力量在生命的全盛期已被切断。祂的生命将要提早结束。因此祂祷告说:“我的神啊,不要使我中年去世。”神马上给祂回答(24节下),说:“上主啊,你的岁月无穷无尽”(来一10-12)。

【诗一百零二25-27】25「你起初立了地的根基,天也是你手所造的。」26「天地都要灭没,你却要长存;天地都要如外衣渐渐旧了,你要将天地如里衣更换,天地就都改变了。」27「惟有你永不改变,你的年数没有穷尽。」

      圣徒当以神的永生为荣耀为安慰。他们认识了永远的神,并且借着他的儿子得了神的生命,就清楚地知道,当这世界都过去的时候,他们还可以和他们的神同享永远的福乐。当诗人从自己的苦情转向「永不改变」(27节)的神,就明白人无论怎样延长生命,结果都会如「天地都要灭没」。因此,神的百姓所寻求的不是如何延长今生短暂的生命,而是延续属灵的后裔,使圣徒的后裔能坚立在永恒的神面前,因为「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过去,惟独遵行神旨意的,是永远常存」(约壹二17)。留意神怎样见证祂的儿子: 祂在创造的时候是那活跃者:他.. 立了地的根基,天也是祂手所造的。创造都要灭没,祂却要长存。天地都要如里衣渐渐变旧,有更好的更换上去。但基督是永不改变、没有穷尽的。不但祂的永恒是有保证,而且祂的子民以及他们的后裔也是长存的。祂仆人的子孙要安稳地居住,他们的后裔也要在祂的保护下存活。

【诗一百零二28】「你仆人的子孙要长存,他们的后裔要坚立在你面前。」

      「坚立在你面前」:在神的保护和爱顾下兴盛;本节乃是诗人的心愿。诗人最后恳求亘古不变的神,赐长久的祝福与恩典给其后人,结束本诗。

raw-image

上图:弗里德曼宇宙模型。亚历山大·弗里德曼(主后1888-1925年)是俄国数学家、宇宙学家,于1924年提出了膨胀宇宙的思想,即曲率分别为正、负、零时的三种情况,称为弗里德曼宇宙模型,并被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主后1889-1953年)证实。根据这一理论,宇宙的终极命运取决于密度,因此能导致多种死法,目前的宇宙死亡假说包括大冻结、大撕裂、大坍塌、大反弹和虚假真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常希连的沙龍
0會員
275內容數
常希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箴17:【善恶互论垂为箴言(八)】                      一、善恶对比之教训(1-28)       本章圣经教导我们不可作愚顽之人。 【箴十七1】「设筵满屋,大家相争,不如有块干饼,大家相安。」       「设筵满屋,大家相争」:直译是「争吵祭」,对应于
Thumbnail
2025/04/29
箴17:【善恶互论垂为箴言(八)】                      一、善恶对比之教训(1-28)       本章圣经教导我们不可作愚顽之人。 【箴十七1】「设筵满屋,大家相争,不如有块干饼,大家相安。」       「设筵满屋,大家相争」:直译是「争吵祭」,对应于
Thumbnail
2025/04/28
箴16:【「善恶互论垂为箴言(七)】                    一、神绝对的主权(1-33节)      论神的主权;劝勉人要将万事交托耶和华。 【箴十六1】「心中的谋算在乎人,舌头的应对由于耶和华。」      人心中会有谋算,但实行的时候,详细地说出来
Thumbnail
2025/04/28
箴16:【「善恶互论垂为箴言(七)】                    一、神绝对的主权(1-33节)      论神的主权;劝勉人要将万事交托耶和华。 【箴十六1】「心中的谋算在乎人,舌头的应对由于耶和华。」      人心中会有谋算,但实行的时候,详细地说出来
Thumbnail
2025/04/26
箴15:【善恶互论垂为箴言(六)】                             一、善恶对比之教训(1-33)       本章继续比较了义人与恶人。恶人说愚昧的话,厌弃训诲,贪不义之财。相反,义人则传扬知识,行事谦卑,在贫乏中也会敬畏耶和华。所以恶人要遭到排斥,
Thumbnail
2025/04/26
箴15:【善恶互论垂为箴言(六)】                             一、善恶对比之教训(1-33)       本章继续比较了义人与恶人。恶人说愚昧的话,厌弃训诲,贪不义之财。相反,义人则传扬知识,行事谦卑,在贫乏中也会敬畏耶和华。所以恶人要遭到排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一生難啟齒 半世不開心 我泣龍陽淚 親悲犢乳吟 生前非信士 老後願諶音 勒石銘吾志 無沾刺史衿 瀛海君 自題
Thumbnail
一生難啟齒 半世不開心 我泣龍陽淚 親悲犢乳吟 生前非信士 老後願諶音 勒石銘吾志 無沾刺史衿 瀛海君 自題
Thumbnail
究竟該吶喊幾次,才能真正獲得救贖🥀? - 想朝山谷大哭大鬧 以不打擾任何人的形式 墜入深淵的懷抱🩸 - 支離破碎的情緒,要從何談起? 不再分享,更沒必要分享。 我會逃,卻希望被誰找到。 困在籠子的鳥,牠是渴望飛翔,還是安於現狀? 或許曾經屬於自由; 或許..是綁架了自
Thumbnail
究竟該吶喊幾次,才能真正獲得救贖🥀? - 想朝山谷大哭大鬧 以不打擾任何人的形式 墜入深淵的懷抱🩸 - 支離破碎的情緒,要從何談起? 不再分享,更沒必要分享。 我會逃,卻希望被誰找到。 困在籠子的鳥,牠是渴望飛翔,還是安於現狀? 或許曾經屬於自由; 或許..是綁架了自
Thumbnail
我想結束的是痛苦 不是生命
Thumbnail
我想結束的是痛苦 不是生命
Thumbnail
這是一個充滿絕望與苦痛的故事,描述一個在逆境中掙扎的人,遭受著來自周遭人們的責難和不理解。文章中充滿自責、絕望、憤怒、無奈和痛苦沈思。人物身陷絕望的深淵,希望得到理解和溫暖,卻反而遭受種種指責和折磨。在情緒描述上,透過雨夜的景象,將主人翁的心境和環境相互襯託,構成了一幅陰鬱的畫面。
Thumbnail
這是一個充滿絕望與苦痛的故事,描述一個在逆境中掙扎的人,遭受著來自周遭人們的責難和不理解。文章中充滿自責、絕望、憤怒、無奈和痛苦沈思。人物身陷絕望的深淵,希望得到理解和溫暖,卻反而遭受種種指責和折磨。在情緒描述上,透過雨夜的景象,將主人翁的心境和環境相互襯託,構成了一幅陰鬱的畫面。
Thumbnail
上帝啊,求你聽我的呼求, 側耳聽我的禱告! 我心裏發昏的時候, 我要從地極求告你。 求你領我到那比我更高的磐石! 因為你作過我的避難所, 作過我的堅固臺,脫離仇敵。 我要永遠住在你的帳幕裏! 我要投靠在你翅膀下的隱密處!(細拉)—詩篇‬ ‭61‬:‭1‬-‭4‬ ‭
Thumbnail
上帝啊,求你聽我的呼求, 側耳聽我的禱告! 我心裏發昏的時候, 我要從地極求告你。 求你領我到那比我更高的磐石! 因為你作過我的避難所, 作過我的堅固臺,脫離仇敵。 我要永遠住在你的帳幕裏! 我要投靠在你翅膀下的隱密處!(細拉)—詩篇‬ ‭61‬:‭1‬-‭4‬ ‭
Thumbnail
這是一首代表學生心聲的詩,詩中融合了一名學生面對月考的感傷。
Thumbnail
這是一首代表學生心聲的詩,詩中融合了一名學生面對月考的感傷。
Thumbnail
忍把癡心幻作淺嚐低吟   為汝祈白首 今別後  楚天雲闊   狂狷東風 孤傲西來雨 寂寥人間道   放下心中石  昂首見藍天   這季雨  何時能歇 濕淋的心  何時不再有搭搭的黏稠 迷茫的心緒  理也理不個頭緒 慌亂地不知所措 雨停時會好些嗎 也許吧 也許雨停了果
Thumbnail
忍把癡心幻作淺嚐低吟   為汝祈白首 今別後  楚天雲闊   狂狷東風 孤傲西來雨 寂寥人間道   放下心中石  昂首見藍天   這季雨  何時能歇 濕淋的心  何時不再有搭搭的黏稠 迷茫的心緒  理也理不個頭緒 慌亂地不知所措 雨停時會好些嗎 也許吧 也許雨停了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