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願面對的事實?多極化、地緣政治與複合國際秩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圖片來源:Pearls and Irritations

圖片來源:Pearls and Irritations

張登及(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2025/2/24 / 風傳媒

2025/2/24 中時電子報

2025/2/24 奔騰思潮

在臺灣的言論市場,甚至學術研究成果裡,「地緣政治」與「國際秩序」都是長期被忽略的冷門議題。地緣政治好像早就被全球市場的藍海抹平,國際秩序早就在蘇聯瓦解的那一刻定於一尊。就算次貸風暴與克里米亞危機爆發,國外開始熱議舊秩序可能終結、地緣政治亂象四處蔓延,臺灣也要拖到美中貿易戰乃至新冠疫情後,一系列「輕鬆讀」、「圖解」等等的地緣政治書刊才突然熱賣;而關於國際秩序的討論則雖然上升,但幾乎還是停留在福山(Francis Fukuyama)90年代的「終結論」甚至蔣中正時代的「必勝論」,對福山後來的諸多反思則罕有討論。

 

輕鬆的圖解、廉價的秩序 

可以說,當今臺灣各界談到地緣政治,幾乎就是簡化成「民主集團對抗專制政權」,也就是返祖的杜魯門主義(Truman Doctrine)與冷戰1.0。談到國際秩序,則是超威爾遜主義,近乎民主黨左翼柯林頓的全球民主化與共和黨右派小布希單邊主義的奇異結合。於是碰到難以歸類的「美國利益制上」川普主義,表面上還是要堅持期待美中競爭激化下,臺灣地位與價值終將震盪趨堅,所以必須溫柔堅定穩住川普,絕不能因川普—馬斯克背離進步價值而觸怒華府,涉犯「疑美」。但私底下則開始期待只有一任的川普向他團隊的對華戰略競勝派低頭,或者等普京總統在烏克蘭獲利後倒向華府聯手抗中,實現「天下圍中」又或者有朝一日進步派在華府班師回朝,都可以重振「終結論」,臺灣就可以回到單極的舒適圈。

 

這些期待,或許本世紀中葉,仍有實現的一天。但與現在外界對國際現勢的看法,有很大的落差。其中另一個關鍵詞,就是本屆慕尼黑安全會議(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報告的主題,也是最近引起廣泛關注的美國新任國務卿盧比歐(Marc Rubio)受訪的重要概念—「多極化」(Multipolarization)臺灣無論是冷戰時代還是冷戰後,無論是綠營還是藍營執政,多極化都是嫌惡語。中俄印斐等非西方集團過去長期提倡多極化,我們嘲笑是文明落後與經濟貧困國家的幻想宣傳。近日慕安會重視多極化,我國某社官媒基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只摘取「是中共的修辭」來一言以蔽之。過去從歐朗德(Francis Holland)、施羅德(Gerhard Schroder)到馬克宏,有西方領袖認為多極化將是趨勢,則被意見領袖認為是歐洲不甘寂寞的親共浪漫但是歷來堅持抗中的盧比歐與本屆慕安會報告,都在川普上任滿月前後強調「多極化」。再有人掩耳盜鈴,以未來的「必勝論」鐵齒堅持當今「多極化不存在論」,就如同美國防長赫塞斯(Pete Hegseth)評論烏克蘭要求入北約,是昧於現實了。畢竟如同凱因思曾說,「長期來看,我們都不存在了。(In the long run, we are all dead.)」

 

諱言多極化,昧於現實 

政治家應該認真面對「多極化」現象,才能做出負責任、可持續、符合國家利益的決策。儘管應該如何理解「多極化」,它的內涵是什麼,可以眾說紛紜、見仁見智。盧比歐受訪只是大略提到,單極的現象在歷史上是一種例外,未必能持久。意思是過去堅持用單極霸權支撐自由主義國際秩序,其實不符合美國利益,反而在豢養「深層國家」,使美國衰敗。 

從這一點上看,盧比歐與川普都是排斥霸主(hegemon)的定位,因為霸主與自由主義國際秩序相綑綁,招來一眾「扈從」(bandwagon)的吸血、佔便宜者。何況川普、魯比歐都認為進步派治下的美國江河日下,早就不再「偉大」;若改用「多極」看世界,便能精打細算,方有助維持美國至上(primacy)。「至上」雖然實力領先,但千萬不要做國際秩序的「霸主 / 苦主」,這是川普主義能號召剝奪感嚴重的美國草根大眾的精髓。

 

如今世界,單極還是兩極? 

慕安會報告對多極化做了更詳細的文獻回顧和概念檢討。首先,大致與筆者20餘年研究「大國外交」現象的判斷相同,報告集中考慮了美、俄、中、日、德、英、法、印等主要大國的實力表現。由於需要兼顧G7與BRIC等聯合國安理會以外的大國集團成員,又納入巴西、加拿大、義大利、南非4國,可說「多極化」總計12國入圍。其次,報告正視了部分學人經過評估,認為美國無論是經濟規模、國防開支、海外駐軍、軍事基地還是科技與教育,還是遙遙領先列強,再加上美元霸權不成比例的影響力,其他經濟體就算產能巨大也無法繞開美元宰制,所以部分學人認為當今還是「單極」,並非無據。不過頗多文獻指明,從拜登到盧比歐都認為中國是今世全球唯一有意願且「有實力」挑戰美國的國家,且除了核武輸給美、俄,中國其他多項指標都與美國形成唯二領先集團,且逐漸形成自足、自主體系,把日本、德國、印度等第二領先群甩開很遠。若然,則當今世界應該是「兩極」。不需要前兩名的國家在所有領域都「勢均力敵」,只要兩者都可以在數個領域牽制另一方,並能號召若干國家追隨,體系就符合兩極。

 

多極化進行式,符合主客觀現實 

但另有研究者認為從多種指標來看,美國固然受到中國牽制,但兩強也未能形成強固的集團。俄國核武優勢與印度崛起等現象尤其不容忽視,所以美、中對諸多世界重大議題都無法說了算。例如從購買力評價指標看,金磚集團經濟規模在2018年就超過G7集團。再從報告團隊進行的11,000人跨國民調主觀指標觀察,只有日本與美國有較多民眾仍認為美國還主宰世界,但也只到40%至45%,多過所有主要國家受訪者平均的32%不少。而平均有35%各國受訪者認為美、中共居於主導地位;其中法、德、中超過45%受訪者認同此見。

 

整體來看,除了日本,包括美國在內的所有國家都有60%以上受訪者認為現在世界不是單極。(日本受訪者回答「不知道」最多。)最後,還有論者認為,當今已經沒有能對全球重大事項進行決斷的大國俱樂部;今日列強權力總和已遠低於維也納會議、巴黎和會與二戰後的大國集團。由於權力以多種形式在多種領域零散分布,我們正逐漸進入「無極」(non-polarity)時代

 

找回不願面對的事實

為了對所有視角表示尊重,慕安會報告認為無論是否同意現在已是「多極」,至少可以說「多極化」是明顯趨勢,而且不僅是權力的多極化,還有伴隨民粹主義、民族主義崛起導致多國的內部極化(polarization)與國際社會意識形態的多極(ideological multipolarity)。而如果美國霸權代表著權力的單極片刻,自由國際秩序則是世界意識形態的自由片刻(liberal moment)。報告斷言,自由片刻的時代已經過去。與此同時,合格的民主陣營國家在減少,威權國家在增加,「全球南方」的中間避險派(hedging middle)也在增加。而中、印、斐、巴西等國相信複合的多極秩序(multipolar orders, multiplex world order)對發展中國家、弱小國家平等分配資源有幫助,歐洲與日本受訪者對此甚至比美國民眾還不認同。由於民粹領袖說服民主陣營民眾,認為舊的菁英與秩序圖利新興國家才造成「東升西降」,所以必須進行馬斯克所說的「美國二次革命」;這又導致富豪政治(plutocracy)附身民粹在西方崛起,再度印證了2020年慕安會的主題—「西方性缺位」(Westlessness),和世界權力、觀念雙重多極化的判斷。

 

面對多極化進行中,導致地緣政治現象的復活與國際秩序的重組,與富豪政治透過民粹領袖在西方的崛起,證明只有制度面的民主,未必能提高國家抵禦內外危機衝擊、做出明智決策的能力。非常規的集權與改革,更可能招致國內外激烈的質疑與反制。盧比歐以多極角度闡述川普主義下的美國至上、萬斯對歐洲背離保守價值的斥責、美俄在歐盟與烏克蘭缺席下到沙烏地黑箱談判,與川普不斷提出邀請習近平訪美,我們都必須認真地重視其間關連的邏輯。如何有效觀察這些「亂象」?或許要先找我們回不願面對的事實—世界的多極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張登及的沙龍
26會員
104內容數
版主服務於臺大政治學系,偏見是喜歡從歷史與結構兩個角度出發,去探索國際關係、兩岸關係與地緣政治條件下,人的處境。
張登及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2025/4/10 不同派別仍希望誘導這位帝王式的總統,實行他們各自心目中的美國大戰略。他們「逢君之惡」,表面上是協助總統實現關稅,實際上是在誘導川普提升「偉大」的境界。把川普的貿易戰,引向對華先發制人的霸權護持鬥爭,不是擦槍走火,反而是利用中、美兩個領袖的強人性格,實現高風險、高價值的戰略目標。
Thumbnail
2025/04/28
2025/4/10 不同派別仍希望誘導這位帝王式的總統,實行他們各自心目中的美國大戰略。他們「逢君之惡」,表面上是協助總統實現關稅,實際上是在誘導川普提升「偉大」的境界。把川普的貿易戰,引向對華先發制人的霸權護持鬥爭,不是擦槍走火,反而是利用中、美兩個領袖的強人性格,實現高風險、高價值的戰略目標。
Thumbnail
2025/04/05
2025/3/13 「黑暗啟蒙」如果實現,無疑將完全摧毀自由主義的內外秩序,催生出一種「後啟蒙」的黑暗秩序。而川普與萬斯則是這個高科技宰制過程的「加速者」。這些過去蟄伏在邊緣的想法像是陰謀論而被忽視,但它們有思想、有武器,且現在已登堂入室。從美國內生之「反動」的革命...
Thumbnail
2025/04/05
2025/3/13 「黑暗啟蒙」如果實現,無疑將完全摧毀自由主義的內外秩序,催生出一種「後啟蒙」的黑暗秩序。而川普與萬斯則是這個高科技宰制過程的「加速者」。這些過去蟄伏在邊緣的想法像是陰謀論而被忽視,但它們有思想、有武器,且現在已登堂入室。從美國內生之「反動」的革命...
Thumbnail
2025/03/20
2025/3/10 歷史的現實是,那個世界依靠的是美國擁有「一手好牌」,不用管其他玩家。好景不常,川普不得不對「牌」斤斤計較。與其他世界領袖的差別,只在於他把「牌」在外交史與機密檔案的邏輯,公開在全球的鏡頭前...
Thumbnail
2025/03/20
2025/3/10 歷史的現實是,那個世界依靠的是美國擁有「一手好牌」,不用管其他玩家。好景不常,川普不得不對「牌」斤斤計較。與其他世界領袖的差別,只在於他把「牌」在外交史與機密檔案的邏輯,公開在全球的鏡頭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2024/7/1 華府西方聯盟與印太楔子策略有其成效,使北京的重點更多轉向自主與自強,同時向「全球南方」拓展盟友;雙方雖激烈競爭,但聯盟與固樁拔樁之爭漫長,尚不致使衝突陡升。川普陣營則顯然偏向聯盟無用論,偏好更粗獷的自強與弱敵。未來如果美、中雙方都全然以自強—弱敵為尚,世界大戰的風險就更大了。
Thumbnail
2024/7/1 華府西方聯盟與印太楔子策略有其成效,使北京的重點更多轉向自主與自強,同時向「全球南方」拓展盟友;雙方雖激烈競爭,但聯盟與固樁拔樁之爭漫長,尚不致使衝突陡升。川普陣營則顯然偏向聯盟無用論,偏好更粗獷的自強與弱敵。未來如果美、中雙方都全然以自強—弱敵為尚,世界大戰的風險就更大了。
Thumbnail
總算有一本,挑明了假設「台海發生戰爭」的小說。 小說以後設的手法,創作五篇在2047年「獨立戰爭」後20年的短篇小說。
Thumbnail
總算有一本,挑明了假設「台海發生戰爭」的小說。 小說以後設的手法,創作五篇在2047年「獨立戰爭」後20年的短篇小說。
Thumbnail
反送中與台灣所面臨的中國威脅:現狀是在歷史不斷交織出來的因果所呈現一個個沉痛的問題: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境外勢力威脅抑或是我們本身存在著的認同危機,是否我們必須以次等身分存於國際社會,亦是我們能以台灣/中華民國這個國家相互依存?
Thumbnail
反送中與台灣所面臨的中國威脅:現狀是在歷史不斷交織出來的因果所呈現一個個沉痛的問題: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境外勢力威脅抑或是我們本身存在著的認同危機,是否我們必須以次等身分存於國際社會,亦是我們能以台灣/中華民國這個國家相互依存?
Thumbnail
現在長文應該很少人看,所以我先說重點。我認為兩岸議題的終極提問只有兩個:你支持台灣獨立或是兩岸統一?如果你支持台灣獨立,當兩岸開戰時,你會選擇投降或抵抗?
Thumbnail
現在長文應該很少人看,所以我先說重點。我認為兩岸議題的終極提問只有兩個:你支持台灣獨立或是兩岸統一?如果你支持台灣獨立,當兩岸開戰時,你會選擇投降或抵抗?
Thumbnail
中日韓峰會,存異求同。美國對華三板斧:關稅、補貼、科技禁令。 BJ:決定不要再談戰爭了,浪費版面,,除非它真的結束了。天佑人類。 或者說,真正重要的戰爭不在以巴、俄烏,而在無形的經濟戰中。 --- 軟銀擬年砸90億鎂投資AI。馬斯克為xAI串10萬組H100,打造運算力。 BJ:昨天去看了
Thumbnail
中日韓峰會,存異求同。美國對華三板斧:關稅、補貼、科技禁令。 BJ:決定不要再談戰爭了,浪費版面,,除非它真的結束了。天佑人類。 或者說,真正重要的戰爭不在以巴、俄烏,而在無形的經濟戰中。 --- 軟銀擬年砸90億鎂投資AI。馬斯克為xAI串10萬組H100,打造運算力。 BJ:昨天去看了
Thumbnail
2024/4/14 「關係平衡」理論的見解認為,國家其實並非僅以權力平衡確保安全與關係穩定。生活在「萬物相連」的社會環境中,國家如同個人,並不僅是原子化相互制衡的霍布斯式實體,還需要尋求與建構「共性」(resemblance)。
Thumbnail
2024/4/14 「關係平衡」理論的見解認為,國家其實並非僅以權力平衡確保安全與關係穩定。生活在「萬物相連」的社會環境中,國家如同個人,並不僅是原子化相互制衡的霍布斯式實體,還需要尋求與建構「共性」(resemblance)。
Thumbnail
從現代民族國家的觀點來考慮整體的社會狀況時,我們似乎都認為自己所處的這個社會的變化往往僅限於社會內部,和外界之間似乎沒有太大的關係。又或者,還有一種流行的觀點認為影響社會內部的是一個來自「全球化」影響的巨大範圍,而這些影響的核心只來自於我們普遍認為的歐美社會。
Thumbnail
從現代民族國家的觀點來考慮整體的社會狀況時,我們似乎都認為自己所處的這個社會的變化往往僅限於社會內部,和外界之間似乎沒有太大的關係。又或者,還有一種流行的觀點認為影響社會內部的是一個來自「全球化」影響的巨大範圍,而這些影響的核心只來自於我們普遍認為的歐美社會。
Thumbnail
活在世界戰爭和區域衝突熱點,民主世界的你我,也需要了解一下共產極權在幹嘛
Thumbnail
活在世界戰爭和區域衝突熱點,民主世界的你我,也需要了解一下共產極權在幹嘛
Thumbnail
地緣政治:存在本身即是設定。
Thumbnail
地緣政治:存在本身即是設定。
Thumbnail
2022/6/27 兩種持久戰開打,自由國際秩序將在這場鏖戰中變得日益模糊。我們能感知到的是,全球市場、全球科技、全球旅遊等過去以為低成本的生活模式已不可復返。這固然打擊了恐怖主義,卻使全球環境、全球能源、全球糧食、全球疫情都更難治理。目前只是無法預期會不會爆發「兩場」持久戰,會不會升級為熱戰。
Thumbnail
2022/6/27 兩種持久戰開打,自由國際秩序將在這場鏖戰中變得日益模糊。我們能感知到的是,全球市場、全球科技、全球旅遊等過去以為低成本的生活模式已不可復返。這固然打擊了恐怖主義,卻使全球環境、全球能源、全球糧食、全球疫情都更難治理。目前只是無法預期會不會爆發「兩場」持久戰,會不會升級為熱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