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信任」與「專業」發生衝突, HR的友誼是否註定短暫?
當你成為HR,你的「朋友」就開始試探你了嗎?
從無話不談到小心翼翼
情景對話:小王半年前因為職務論調轉職到人資部門,同事阿豪則是從剛進公司就認識的多年好友,曾經形影不離。
阿豪拿著咖啡走到小王旁邊,隨意地坐下:「欸,聽說我們部門最近可能有裁員名單?你是不是已經知道了?」
小王愣了一下,笑了笑:「沒有啦,這種事通常是高層決定的,我們人資也不一定知道那麼多細節。」
阿豪挑了挑眉,似乎不太相信:「真的假的?之前你不是說HR都比我們早知道嗎?」
小王摸了摸鼻子,轉移話題:「最近週末有沒有空?我們不是說好去爬山嗎?」
阿豪笑了笑,沒再繼續追問,但小王能感覺到,氣氛已經不一樣了。
這不是第一次,
自從他轉到人資部門之後,很多過去的朋友開始對他保持距離,或者試探他能不能提供「內部消息」。
#這就是人資工作者在職場上的現實:你的職務決定了你掌握的資訊比一般同事更多,這讓你的朋友開始對你有試探與防備。
人資的「資訊詛咒」:知道太多,能說的太少
HR 是企業裡少數能夠接觸薪資、績效、升遷、甚至裁員決策的人,這讓人資的友誼變得極其脆弱,原因如下:
1. 你知道同事的薪資,關係就不平等了
真實案例:某HR在公司聚餐時,聽到朋友抱怨自己薪資太低,但她其實知道對方薪資比大部分同事都高,你該怎麼辦?
- 你不能告訴他真相,否則就違反職業操守。但如果你不說,他可能會覺得你「不夠朋友」。
- 這種資訊不對等,讓HR很難與同事建立真正平等的友誼。
2. 你知道誰會升遷,卻不能提前透露
對話:朋友期待升遷,但HR早就知道他不在名單上
張姐滿懷期待地找上小美:「欸,小美,我有機會升主管嗎?你覺得我的表現如何?」
小美心裡很清楚,公司已經決定由另一位同事接任,但他不能說。他只能勉強微笑:「嗯……你的表現當然很好啊,主管應該會考慮很多因素吧。」
一週後,升遷名單公布,張姐發現自己沒被選上,表情難掩失落。她看向小美,語氣有些失望:「你早就知道了,對不對?」
這一刻,小美更加明白HR的「職責」與「朋友」的角色,很多時候是矛盾的。
HR的友誼危機:當朋友變成被資遣的對象
HR 不只是資訊的掌握者,更是組織調整的執行者。當公司決定精簡人力,HR 便成為裁員計畫的主要推動者,這讓原本的「友誼」變成了「最後的對話」。
這個角色轉換,不僅讓HR承受心理壓力,也讓過去的職場關係變得岌岌可危。
你必須親自資遣自己的朋友,這段友誼還能維持嗎?
情景:HR 親自通知好友阿德被裁員
小宋進人資部門已經三年了,他知道HR的工作免不了處理人事變動,但當他接到這次裁員名單時,他還是愣住了——因為其中一個人,竟然是他的好友阿德。
主管語氣平靜地說:「這次縮編的決定是公司高層做出的,我們部門的任務就是執行。資遣面談由你負責,確保流程順利。」
小宋深吸一口氣,想著該怎麼和阿德開口。過去幾年,他們一起加班、一起抱怨主管、一起討論未來的發展方向,沒想到現在,他竟然成為那個親手送朋友離開公司的人。
資遣面談當天
會議室裡只剩下小宋和阿德,氣氛異常凝重。
阿德有點驚訝:「小宋,怎麼是你?」
小宋感覺喉嚨發乾,但還是勉強擠出一句:「阿德……公司這次有些調整,我們HR的責任是確保這個過程順利。」
阿德皺起眉頭:「所以……我是名單上的人?」
小宋點點頭,把事先準備好的資遣文件推到桌上,心裡卻一陣發悶。他知道,這段對話結束後,他和阿德的關係很可能也結束了。
阿德沉默了幾秒,然後苦笑:「你早就知道了吧?我們上次吃飯的時候,你是不是已經收到消息了?」
小宋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如果說「是」,阿德會覺得被背叛;如果說「不是」,又太過違心。
他只能選擇最模糊的回應:「這是公司決策,我們HR的角色是確保程序合規……」
阿德的眼神冷了下來,搖搖頭:「算了,原來我們的關係也只是職場上的同事而已。」
小宋的內心瞬間抽痛,但他知道,這場對話已經無法挽回什麼了。
這就是HR在資遣面談中最殘酷的現實
——你不只是決策的執行者,你還是情感的終結者。你的朋友可能覺得你「應該提前提醒」,但你的職責要求你保持專業與公正,這讓你在情感與道德之間陷入兩難。
HR 如何在「朋友」與「職責」間保持平衡?
儘管HR的工作性質讓友誼變得困難,但仍然有一些方法可以讓這些關係保持一定的和諧。
1. 避免與「直接影響職涯」的同事過度親近
- 如果你的朋友的升遷、績效、甚至裁員決策可能與你有關,那麼這段關係可能會變成風險。
- 盡量與跨部門的同事建立友誼,例如財務、行銷、IT等,這樣較不會影響你的專業判斷。
2. 明確界定「工作模式」與「私人模式」
- 當公司進行敏感決策時,保持專業界線,讓朋友知道你無法討論相關議題。
- 例如當朋友開始試探內部消息時,直接坦白:「我希望我們的友誼不會因為工作而變得複雜,所以這些事情我真的無法透露。」
3. 接受HR的友誼「有條件」的現實
- HR的朋友,往往是「有限的」,因為你的角色本身就容易讓人產生防備心。
- 你需要找到願意尊重你專業界限的人,而不是希望你「特別照顧」他們的人。
4. 建立「離職後的友誼」
- 很多HR發現,當他們或對方離職後,友誼反而變得更加純粹,因為職場角色的影響已經不存在。
- 真正的朋友,會在「職場關係」結束後,依然願意聯絡你,這才是真誠的友誼。
HR的友誼,建立在專業與理解之上
HR 可以擁有職場上的朋友,但這些友誼與一般同事關係不同。它們需要更高的信任、更清晰的界線、更深的理解。
✅ HR可以有朋友,但條件是:
- 朋友理解HR的職責,不會強迫你洩漏機密資訊。
- 這段友誼沒有直接的利益衝突,尤其是與人事決策無關的同事。
- 你能夠明確區分「工作」與「私人」模式,不把職場情感帶入專業判斷。
❌ 但HR不能強求的是:
- 不是所有同事都能接受你的「界線」,有些人會因為利益受損而與你決裂。
- 你無法讓每個人都相信你的「中立」,因為你的角色注定與公司決策綁在一起。
小小結論:
「真正的朋友,不會讓你在人資職責與友誼之間為難,而是願意尊重你的專業性。」
HR 的友誼,不是不可能。
ˇ但是需要更高的智慧去維持,因為這不僅是一場職場上的人性考驗,更是一場對自我界線與專業性的挑戰。
#以對話引導思考_以論辯形塑觀點
❤️點愛表心|💬留言相伴|✏️追蹤世安|🔗分享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