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評述:味覺的記憶,靈魂的歸宿 Bygone Flavor to Spiritual Journey Home

Eric H-avatar-img
發佈於心向上帝的旅程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味覺的記憶,靈魂的歸宿——評李英華姊妹的小說《阿麗婆婆的午餐》Novel Review:From Bygone Flavor to Spiritual Journey Home

raw-image


在李英華《阿麗婆婆的午餐》裡,食物不僅僅表達為果腹之物,更是帶出情感的寄託、記憶的載體,甚至成為生命尊嚴的最後據點。阿麗婆婆的挑剔、不滿、執拗,似乎是老人家固執的特徵,但當我們仔細品味這篇小說,便會發現她對食物的執念,背後藏著對逝去年月的留戀,對生活溫度的渴望,乃至對自身存在的某種確認。這不只是一個關於老人与食物的故事,而是一首緩緩流淌的生命輓歌,在瑣碎的日常裡,透露出時間的殘酷,也映照出人与人之間微妙的情感聯結。


味覺與記憶:被時間浸泡的味道

食物是時間的標尺,亦是記憶的容器。小說裡,阿麗婆婆無法接受送餐的便當,反覆尋覓記憶中的味道——她曾為女兒烹飪美食的日子,她曾掌握廚房裡的權力,她曾用柴火燉出一家人圍爐的溫暖。這種對食物的挑剔,背後是一種失落感的投射:當年,她用雙手塑造家庭的味道,而如今,她的味覺似乎成了唯一能抗衡歲月的利器。


正如普魯斯特在《追憶似水年華》中描寫的瑪德蓮蛋糕,一個小小的味道便能勾連起深藏的回憶。同樣地,阿麗婆婆不只是想吃一碗「豬肉麵」,她想要的,是那個「她記得的豬肉麵」,是某個時刻、某種感覺的重現。但可惜,時間如洪水,它淹沒的不僅是曾經的廚房,也悄悄改寫了記憶的配方。即便是同樣的店,同樣的名字,她依然吃出了不同的味道——或許不是廚師的手藝出了問題,而是她的味覺再也無法觸及從前的真實。


人与人的溫度:善意的錯位與微光

小說中的政賢,是阿麗婆婆微弱世界裡的一道微光。他失業後做股票,也兼著阿麗婆婆的跑腿,換取一點生活的喘息空間。這段關係裡,利益與善意交織,讓人分不清哪一部分是真心,哪一部分是生存的需要。但不論動機如何,他依然是那個願意花時間為阿麗婆婆買午餐、聽她抱怨的人。即便他「欺騙」了她,在較近的店鋪買了另一家的豬肉麵,但這場謊言背後,並沒有惡意,而是一種世俗溫情的折衷——人生並不完美,我們並不總能滿足彼此的期待,但至少,我們願意去嘗試。


政賢的謊言最終被阿麗婆婆拆穿了,然而她沒有怪罪,而是將不滿歸結於「廚師換人」。她的世界或許已經模糊,但某種程度上,她仍然選擇了保留一絲善意,不去戳破真正的真相。因為她比誰都明白,味覺的變化不是政賢的錯,而是時間的必然。這一刻,善意在錯位之間,仍然流動著一絲溫度。


信仰的慰藉:時間帶不走的盼望

如果味覺是記憶的最後防線,那麼信仰便是靈魂的終極歸宿。在小說的敘事之外,我們或許可以思考:當生命走向暮年,面對肉體的衰敗、記憶的流逝,我們還能抓住什麼?阿麗婆婆對味道的堅持,表面上是對過去的留戀,深層次卻是一種「尋找」——尋找一種未曾改變的、依舊真實的東西。


在基督信仰裡,我們被應許:「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馬太福音 4:4)食物能填補胃的空虛,卻無法填補靈魂的飢渴。阿麗婆婆或許不斷在味道裡尋找過去,尋找溫暖,但這世界的味道終究會變,唯一不變的是那超越時光的愛。正如詩篇 23 篇所說:「我雖然行過死蔭之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生命的盡頭,不是遺忘,而是歸宿,不是消逝,而是重生。


當阿麗婆婆一次次失望,一次次發現味覺的落差,也許她並不知道,她所尋找的,不是食物本身,而是心靈的歸依。在有限的光陰裡,我們都在尋找那份不變的滋味。而最終,我們會發現,那味道不是藏在某家老店的湯底裡,也不是藏在某個遙遠的回憶中,而是在神的恩典裡,早已為我們預備了一席永不變味的盛宴。


請閱讀李英華姊妹的小說《阿麗婆婆的午餐》







avatar-img
219會員
327內容數
我自己並不是一個會碼字的,然而,有時聖靈充滿就會情不自禁寫下幾行可以稱為感動的句子。能思想,能拿出手來寫,能post這裡,都是神的恩典。若不是出於神,一切都不會成為可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深度分析與小說介紹!
Eric H-avatar-img
3
Eric H-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28
1
夏青青說文解字 謝謝您!願神祝福保守您!
1
林漢清-avatar-img
2025/02/27
Eric H-avatar-img
3
嗨,晨安!記憶,那天書讀看到了一句話:我們可能會被記憶騙了!那天再訪溪北國小,自己確認了上句話的“真確”性!為此,身體擁有的各種“感受”也有可能騙了我們!
Eric H-avatar-img
3
Eric H-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27
5
林漢清 你說的對,記憶與感受常常被視為我們理解自我和過去的基礎,但因著人的被造和有限性,記憶卻可能是與真實的場景有出入的存在。記憶,無論是關於過往的事件還是感情的流動,都會隨著時間而被不斷重塑,甚至無意識地被扭曲。那句話“我們可能會被記憶騙了”,觸動了我對這一現象的深刻思考。有時候,我們回想起某個地方、某個人,腦海中浮現的景象和感受,與當時實際經歷的情境會有不小的差距。這種偏差常常源自於過去經驗的過濾和選擇性回憶。您再次走訪溪北國小,原本期待能找回當年熟悉的情景與感覺,卻發現,很多細節早已被時間沖淡,甚至許多場景早已消失,僅剩下模糊的影像。這讓您不禁疑惑,這些記憶真的是當時真實的呈現,還是自己將它們編織成了某種理想化的故事?這也許讓我們感受到被「騙」的感受。因為記憶不是絕對的copy以往的「真實」。謝謝分享!
5
李英華-avatar-img
2025/02/28
Eric H-avatar-img
2
1. 今天點開Eric 的文章嚇一跳,你竟然深度的評論我的那篇「阿麗婆婆的午餐」,你把我從深谷拉了上來(我這篇好像不是討喜的篇章),謝謝你的耐心和細心,你增加了我的信心。 2「在瑣碎的日常裡,透露出時間的殘酷,也映照出人与人之間微妙的情感聯結。 」 ***時間是殘酷的,一日日,一月月,一年年的過去,大家終有一天會到達阿麗婆婆的年齡。 3「她曾掌握廚房裡的權力,她曾用柴火燉出一家人圍爐的溫暖。這種對食物的挑剔,背後是一種失落感的投射。」 ***阿麗婆婆是強悍的,曾做過食品買賣的批發商,累積了一些財力,面臨身體一步步的衰殘,都不是她能掌控的,她跟所有的老人一樣,慢慢失去她擁有的。 4「阿麗婆婆不只是想吃一碗「豬肉麵」,她想要的,是那個「她記得的豬肉麵」,是某個時刻、某種感覺的重現。」 ***很多老人都有這樣的想望,有的子女有察覺,會幫完成願望,有的還会被子女責罵一頓。 5 人類所有的痛苦只有神能安慰。
Eric H-avatar-img
2
Eric H-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28
2
李英華 喜歡您寫的「人類所有的痛苦只有神能安慰」這是真的,願人人都能認識到這一點得享從神而來的平安喜樂!
2
Eric H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宣教日記:蛇影行迹 ព្រះវិស័យនៃការបម្លែង The Realm of Transformation 柬埔寨的雨季,坂黏的泥土像浸透了水的綿紙,踩上去柔軟而濕滑,彷彿要將人的腳吸住。濕氣彌漫在空氣裡,如一層無形的薄膜,緊貼著皮膚,讓人喘不過氣。 一 初來這個小山村,一切
本文描述柬埔寨旱季的景象以及宣教士在當地的經歷,旱季缺水,人們的靈性也如同乾旱的土地,宣教士盼望福音如甘霖般滋潤當地居民的心靈。
散文隨筆:陽光落在你肩上 The Sunlight Falls on Your Shoulders 清晨的光穿透窗簾,柔軟地灑落在房間裡,像是世界用最溫柔的方式輕輕呼喚你起床。風吹動窗外的樹葉,發出沙沙的低語,好像在告訴你,今天也是美好的一天。
夜深時,風穿過群山,如無形的手指翻閱一頁頁刻滿時間紋理的經卷。崖柏立於懸崖之巔,身軀扭曲如被時光反覆雕琢的符號,它的根須伸進石縫,攀附著千百年的寂靜。風從它的枝葉間穿過,帶走殘留的光,將過往化作低語,洇入時間深處。
靈修筆記:信靠與順服 Trust and Submission ——申命記 1:19-33 靈修筆記 在人生的旅程中,我們每個人都像以色列人一樣,走過那片既廣闊又危險的曠野,邁向神為我們預備的應許之地。我們從何烈山出發,帶著神的命令,開始了漫長的行走
这是根據《路得记》最後一章的经文改編的中篇小說第四部分。讲述了波阿斯娶路得为妻,耶和华赐她一个儿子,使拿俄米的家族得以延续。这不仅是一个关于家庭和血脉的故事,也是信仰、恩典与命运交织的见证。
宣教日記:蛇影行迹 ព្រះវិស័យនៃការបម្លែង The Realm of Transformation 柬埔寨的雨季,坂黏的泥土像浸透了水的綿紙,踩上去柔軟而濕滑,彷彿要將人的腳吸住。濕氣彌漫在空氣裡,如一層無形的薄膜,緊貼著皮膚,讓人喘不過氣。 一 初來這個小山村,一切
本文描述柬埔寨旱季的景象以及宣教士在當地的經歷,旱季缺水,人們的靈性也如同乾旱的土地,宣教士盼望福音如甘霖般滋潤當地居民的心靈。
散文隨筆:陽光落在你肩上 The Sunlight Falls on Your Shoulders 清晨的光穿透窗簾,柔軟地灑落在房間裡,像是世界用最溫柔的方式輕輕呼喚你起床。風吹動窗外的樹葉,發出沙沙的低語,好像在告訴你,今天也是美好的一天。
夜深時,風穿過群山,如無形的手指翻閱一頁頁刻滿時間紋理的經卷。崖柏立於懸崖之巔,身軀扭曲如被時光反覆雕琢的符號,它的根須伸進石縫,攀附著千百年的寂靜。風從它的枝葉間穿過,帶走殘留的光,將過往化作低語,洇入時間深處。
靈修筆記:信靠與順服 Trust and Submission ——申命記 1:19-33 靈修筆記 在人生的旅程中,我們每個人都像以色列人一樣,走過那片既廣闊又危險的曠野,邁向神為我們預備的應許之地。我們從何烈山出發,帶著神的命令,開始了漫長的行走
这是根據《路得记》最後一章的经文改編的中篇小說第四部分。讲述了波阿斯娶路得为妻,耶和华赐她一个儿子,使拿俄米的家族得以延续。这不仅是一个关于家庭和血脉的故事,也是信仰、恩典与命运交织的见证。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某個夜晚我們獲得緊急命令,全體戰鬥營分成若干小隊,去金門海岸各哨崗偕同戰士守夜。興奮無比,我被分配到海邊的一個小戰壕裡,當然還有一位正規士官陪同。 我們輪流守望,注意眼前的海面,不能走神,看到有不尋常的動靜,馬上搖電話告知總部。什麼是不尋常的動靜?老士官解釋了許多,我還是看不出個所以然來。
第一次聽到「想要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永遠不會太晚。」覺得有點扯淡,但後來慢慢理解其中的深意:童年經驗多如牛毛,你可以挑選不同的回憶,改變對它們的看法,重新理解與塑造你的童年,那你就可以即時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當然,如果你想要擁有一個不幸的童年,那也永遠不會嫌太遲,只要依同樣的方法炮製即可。
當今的四年級生,小時候真的沒甚麼好玩的。大女生跳橡皮筋玩沙包,大男生玩彈珠尪仔標,小一點的小孩兒就跳房子玩一二三木頭人或老鷹抓小雞。
有人說回憶是初老的症狀,大家是否也有同樣的感覺,似乎年紀越大越喜歡回憶過往,不過這似乎真的就是人生的一個部份。 在父親過世後,二哥將老舊的平房整個打掉,父親的離開就是因為有天半夜起床要去上廁所,但老舊平房屋頂的屋瓦早已有了無數個大大小小的洞,父親因為連日下雨漏水造成家裡地面濕滑而意外跌倒
想起沈復的〈兒時記趣〉,在記憶裡搜索了以後,決定也來寫自己的兒時記趣,一共六則小故事。
語文教育的前輩們成立國語日報董事會,台大校長傅斯年兼任董事長,董事們全不領報酬,有人捐出自己的版稅給報社;他們多年作出無私的奉獻,終於穩住了局面,七十多年來未曾間斷的日日出報,蓬勃發展到今天。
某個夜晚我們獲得緊急命令,全體戰鬥營分成若干小隊,去金門海岸各哨崗偕同戰士守夜。興奮無比,我被分配到海邊的一個小戰壕裡,當然還有一位正規士官陪同。 我們輪流守望,注意眼前的海面,不能走神,看到有不尋常的動靜,馬上搖電話告知總部。什麼是不尋常的動靜?老士官解釋了許多,我還是看不出個所以然來。
第一次聽到「想要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永遠不會太晚。」覺得有點扯淡,但後來慢慢理解其中的深意:童年經驗多如牛毛,你可以挑選不同的回憶,改變對它們的看法,重新理解與塑造你的童年,那你就可以即時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當然,如果你想要擁有一個不幸的童年,那也永遠不會嫌太遲,只要依同樣的方法炮製即可。
當今的四年級生,小時候真的沒甚麼好玩的。大女生跳橡皮筋玩沙包,大男生玩彈珠尪仔標,小一點的小孩兒就跳房子玩一二三木頭人或老鷹抓小雞。
有人說回憶是初老的症狀,大家是否也有同樣的感覺,似乎年紀越大越喜歡回憶過往,不過這似乎真的就是人生的一個部份。 在父親過世後,二哥將老舊的平房整個打掉,父親的離開就是因為有天半夜起床要去上廁所,但老舊平房屋頂的屋瓦早已有了無數個大大小小的洞,父親因為連日下雨漏水造成家裡地面濕滑而意外跌倒
想起沈復的〈兒時記趣〉,在記憶裡搜索了以後,決定也來寫自己的兒時記趣,一共六則小故事。
語文教育的前輩們成立國語日報董事會,台大校長傅斯年兼任董事長,董事們全不領報酬,有人捐出自己的版稅給報社;他們多年作出無私的奉獻,終於穩住了局面,七十多年來未曾間斷的日日出報,蓬勃發展到今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如果守著魂魄轉世的原則,〝靈〞的成形可能也有千百個有趣的因果,藉著藏在大腦神經叢內阿卡西紀錄累世的刻劃,〝靈〞隨著不同時代的肉體更載而汰舊換新著記憶
Thumbnail
文章描述作者童年時期追求的溫暖回憶,闡述了白稀飯在家中的溫馨意義。透過親身經歷與感受,喚起讀者對美食、家庭、童年回憶的共鳴。
Thumbnail
無論如何,如果時間允許,每次出差南下的旅途中總會繞過去老家一趟,不是因為住在那裏其實不熟的親戚,只為一碗記憶裡的家鄉味道。所謂客家的那一半,母親給我的;只有一付家鄉的味蕾...
Thumbnail
《老派約會之必要》是一本精彩的書籍,內容涉及情感、家庭、成長等主題,深受讀者喜愛。作者李維菁以她獨特的文字風格,描述了人生中的種種情感和經歷。本書的評價良好,但因作者已過世,給人一種唏噓之感。本書的ISBN編號為9789865933364,共計264頁,於2012年由印刻出版。
Thumbnail
我已經想不起來媽媽煮的芋頭鹹粥裡有哪些食材了...
Thumbnail
《燕食記》是透過一對廚匠師徒的故事,交織粵港的近代變遷。書的開展我是此料不及的,那些絲線密鏠的故事,有我耳聞目睹吃過的,有我以前從書裡讀來的,亦有我婆輩的痕跡。
Thumbnail
書名: 老派少女購物路線 作者: 洪愛珠 出版日期: 2021/03/26 這本書一直都在我的清單上,但始終未閱讀,直到朋友推薦,我決定來看看。 作者洪愛珠年齡與我相同,一開始閱讀覺得文字清淡,但卻越看越喜歡,她能夠把很多氣味轉化為文字,非常鮮明。彷彿親身經歷在那炊煙之中,感覺溫暖又懷舊
Thumbnail
一開始閱讀洪愛珠的文字,便想起自己在研究所時為逃避學業,每日上菜市場和在人稱美食沙漠的新竹四處尋找好吃食物的日子,那陣子也很常在臉書上寫一些紀錄食物的短文。在作者的書寫下,更加強了我一直以來的理論。食物啊,味覺啊,嗅覺啊,是跟一個人的童年記憶、家庭背景、成長過程分不開的。
Thumbnail
回憶起年少時母親在廚房裡烹煮的場景,充滿著愛與思念的故事。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對於料理中充滿特別滋味的思念,並將特別的調味料應用在烹飪中,代表著愛與思念的傳遞。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如果守著魂魄轉世的原則,〝靈〞的成形可能也有千百個有趣的因果,藉著藏在大腦神經叢內阿卡西紀錄累世的刻劃,〝靈〞隨著不同時代的肉體更載而汰舊換新著記憶
Thumbnail
文章描述作者童年時期追求的溫暖回憶,闡述了白稀飯在家中的溫馨意義。透過親身經歷與感受,喚起讀者對美食、家庭、童年回憶的共鳴。
Thumbnail
無論如何,如果時間允許,每次出差南下的旅途中總會繞過去老家一趟,不是因為住在那裏其實不熟的親戚,只為一碗記憶裡的家鄉味道。所謂客家的那一半,母親給我的;只有一付家鄉的味蕾...
Thumbnail
《老派約會之必要》是一本精彩的書籍,內容涉及情感、家庭、成長等主題,深受讀者喜愛。作者李維菁以她獨特的文字風格,描述了人生中的種種情感和經歷。本書的評價良好,但因作者已過世,給人一種唏噓之感。本書的ISBN編號為9789865933364,共計264頁,於2012年由印刻出版。
Thumbnail
我已經想不起來媽媽煮的芋頭鹹粥裡有哪些食材了...
Thumbnail
《燕食記》是透過一對廚匠師徒的故事,交織粵港的近代變遷。書的開展我是此料不及的,那些絲線密鏠的故事,有我耳聞目睹吃過的,有我以前從書裡讀來的,亦有我婆輩的痕跡。
Thumbnail
書名: 老派少女購物路線 作者: 洪愛珠 出版日期: 2021/03/26 這本書一直都在我的清單上,但始終未閱讀,直到朋友推薦,我決定來看看。 作者洪愛珠年齡與我相同,一開始閱讀覺得文字清淡,但卻越看越喜歡,她能夠把很多氣味轉化為文字,非常鮮明。彷彿親身經歷在那炊煙之中,感覺溫暖又懷舊
Thumbnail
一開始閱讀洪愛珠的文字,便想起自己在研究所時為逃避學業,每日上菜市場和在人稱美食沙漠的新竹四處尋找好吃食物的日子,那陣子也很常在臉書上寫一些紀錄食物的短文。在作者的書寫下,更加強了我一直以來的理論。食物啊,味覺啊,嗅覺啊,是跟一個人的童年記憶、家庭背景、成長過程分不開的。
Thumbnail
回憶起年少時母親在廚房裡烹煮的場景,充滿著愛與思念的故事。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對於料理中充滿特別滋味的思念,並將特別的調味料應用在烹飪中,代表著愛與思念的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