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評述:味覺的記憶,靈魂的歸宿 Bygone Flavor to Spiritual Journey Home

Eric H-avatar-img
發佈於心向上帝的旅程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味覺的記憶,靈魂的歸宿——評李英華姊妹的小說《阿麗婆婆的午餐》Novel Review:From Bygone Flavor to Spiritual Journey Home

raw-image


在李英華《阿麗婆婆的午餐》裡,食物不僅僅表達為果腹之物,更是帶出情感的寄託、記憶的載體,甚至成為生命尊嚴的最後據點。阿麗婆婆的挑剔、不滿、執拗,似乎是老人家固執的特徵,但當我們仔細品味這篇小說,便會發現她對食物的執念,背後藏著對逝去年月的留戀,對生活溫度的渴望,乃至對自身存在的某種確認。這不只是一個關於老人与食物的故事,而是一首緩緩流淌的生命輓歌,在瑣碎的日常裡,透露出時間的殘酷,也映照出人与人之間微妙的情感聯結。


味覺與記憶:被時間浸泡的味道

食物是時間的標尺,亦是記憶的容器。小說裡,阿麗婆婆無法接受送餐的便當,反覆尋覓記憶中的味道——她曾為女兒烹飪美食的日子,她曾掌握廚房裡的權力,她曾用柴火燉出一家人圍爐的溫暖。這種對食物的挑剔,背後是一種失落感的投射:當年,她用雙手塑造家庭的味道,而如今,她的味覺似乎成了唯一能抗衡歲月的利器。


正如普魯斯特在《追憶似水年華》中描寫的瑪德蓮蛋糕,一個小小的味道便能勾連起深藏的回憶。同樣地,阿麗婆婆不只是想吃一碗「豬肉麵」,她想要的,是那個「她記得的豬肉麵」,是某個時刻、某種感覺的重現。但可惜,時間如洪水,它淹沒的不僅是曾經的廚房,也悄悄改寫了記憶的配方。即便是同樣的店,同樣的名字,她依然吃出了不同的味道——或許不是廚師的手藝出了問題,而是她的味覺再也無法觸及從前的真實。


人与人的溫度:善意的錯位與微光

小說中的政賢,是阿麗婆婆微弱世界裡的一道微光。他失業後做股票,也兼著阿麗婆婆的跑腿,換取一點生活的喘息空間。這段關係裡,利益與善意交織,讓人分不清哪一部分是真心,哪一部分是生存的需要。但不論動機如何,他依然是那個願意花時間為阿麗婆婆買午餐、聽她抱怨的人。即便他「欺騙」了她,在較近的店鋪買了另一家的豬肉麵,但這場謊言背後,並沒有惡意,而是一種世俗溫情的折衷——人生並不完美,我們並不總能滿足彼此的期待,但至少,我們願意去嘗試。


政賢的謊言最終被阿麗婆婆拆穿了,然而她沒有怪罪,而是將不滿歸結於「廚師換人」。她的世界或許已經模糊,但某種程度上,她仍然選擇了保留一絲善意,不去戳破真正的真相。因為她比誰都明白,味覺的變化不是政賢的錯,而是時間的必然。這一刻,善意在錯位之間,仍然流動著一絲溫度。


信仰的慰藉:時間帶不走的盼望

如果味覺是記憶的最後防線,那麼信仰便是靈魂的終極歸宿。在小說的敘事之外,我們或許可以思考:當生命走向暮年,面對肉體的衰敗、記憶的流逝,我們還能抓住什麼?阿麗婆婆對味道的堅持,表面上是對過去的留戀,深層次卻是一種「尋找」——尋找一種未曾改變的、依舊真實的東西。


在基督信仰裡,我們被應許:「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馬太福音 4:4)食物能填補胃的空虛,卻無法填補靈魂的飢渴。阿麗婆婆或許不斷在味道裡尋找過去,尋找溫暖,但這世界的味道終究會變,唯一不變的是那超越時光的愛。正如詩篇 23 篇所說:「我雖然行過死蔭之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生命的盡頭,不是遺忘,而是歸宿,不是消逝,而是重生。


當阿麗婆婆一次次失望,一次次發現味覺的落差,也許她並不知道,她所尋找的,不是食物本身,而是心靈的歸依。在有限的光陰裡,我們都在尋找那份不變的滋味。而最終,我們會發現,那味道不是藏在某家老店的湯底裡,也不是藏在某個遙遠的回憶中,而是在神的恩典裡,早已為我們預備了一席永不變味的盛宴。


請閱讀李英華姊妹的小說《阿麗婆婆的午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ric H的沙龍
222會員
359內容數
我自己並不是一個會碼字的,然而,有時聖靈充滿就會情不自禁寫下幾行可以稱為感動的句子。能思想,能拿出手來寫,能post這裡,都是神的恩典。若不是出於神,一切都不會成為可能。
Eric H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小時候我以為人生是一條筆直的河,流向某個明確的終點。可如今才發現,它更像是散落一地的雨滴,各自折射不同的光線,彼此之間並無明確邊界,但都被同一片天空所涵蓋。人生沒有絕對的開始或終止,一切都是「有時」。「生有時,死有時」
Thumbnail
2025/04/21
小時候我以為人生是一條筆直的河,流向某個明確的終點。可如今才發現,它更像是散落一地的雨滴,各自折射不同的光線,彼此之間並無明確邊界,但都被同一片天空所涵蓋。人生沒有絕對的開始或終止,一切都是「有時」。「生有時,死有時」
Thumbnail
2025/04/19
在世界醒來之前,有很長的一段黑。 不是那種能用燈光驅趕的夜,是落在心裡的那種沉重。 罪的聲音、死的陰影、無望的嘆息,一起編織成一口深井,把人困在下墜的孤寂裡。
Thumbnail
2025/04/19
在世界醒來之前,有很長的一段黑。 不是那種能用燈光驅趕的夜,是落在心裡的那種沉重。 罪的聲音、死的陰影、無望的嘆息,一起編織成一口深井,把人困在下墜的孤寂裡。
Thumbnail
2025/04/18
午后,陽光斜斜地灑在廚房的地磚上,靜靜的,像一首無聲的詩。窗邊的風鈴偶爾晃動,發出透明的聲音。白色的餐盤泛著柔和的光,一如我們心中那潔淨的盼望。而你——我們的小Noah,舌尖還發著奶音,卻在那個靜謐的午後,說出了一句彷彿讓大家也屏息的禱告
Thumbnail
2025/04/18
午后,陽光斜斜地灑在廚房的地磚上,靜靜的,像一首無聲的詩。窗邊的風鈴偶爾晃動,發出透明的聲音。白色的餐盤泛著柔和的光,一如我們心中那潔淨的盼望。而你——我們的小Noah,舌尖還發著奶音,卻在那個靜謐的午後,說出了一句彷彿讓大家也屏息的禱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如果守著魂魄轉世的原則,〝靈〞的成形可能也有千百個有趣的因果,藉著藏在大腦神經叢內阿卡西紀錄累世的刻劃,〝靈〞隨著不同時代的肉體更載而汰舊換新著記憶
Thumbnail
如果守著魂魄轉世的原則,〝靈〞的成形可能也有千百個有趣的因果,藉著藏在大腦神經叢內阿卡西紀錄累世的刻劃,〝靈〞隨著不同時代的肉體更載而汰舊換新著記憶
Thumbnail
從這一刻讓我附刻下我喜歡的香甜風味是如此自然可口的好滋味,也是童年的味道
Thumbnail
從這一刻讓我附刻下我喜歡的香甜風味是如此自然可口的好滋味,也是童年的味道
Thumbnail
無論如何,如果時間允許,每次出差南下的旅途中總會繞過去老家一趟,不是因為住在那裏其實不熟的親戚,只為一碗記憶裡的家鄉味道。所謂客家的那一半,母親給我的;只有一付家鄉的味蕾...
Thumbnail
無論如何,如果時間允許,每次出差南下的旅途中總會繞過去老家一趟,不是因為住在那裏其實不熟的親戚,只為一碗記憶裡的家鄉味道。所謂客家的那一半,母親給我的;只有一付家鄉的味蕾...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長途巴士旅程後回到家中的故事,敘述了生活點滴和對食物的思念。文章中融入了作者在不同國家生活的經歷和對家的思考。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長途巴士旅程後回到家中的故事,敘述了生活點滴和對食物的思念。文章中融入了作者在不同國家生活的經歷和對家的思考。
Thumbnail
《燕食記》是透過一對廚匠師徒的故事,交織粵港的近代變遷。書的開展我是此料不及的,那些絲線密鏠的故事,有我耳聞目睹吃過的,有我以前從書裡讀來的,亦有我婆輩的痕跡。
Thumbnail
《燕食記》是透過一對廚匠師徒的故事,交織粵港的近代變遷。書的開展我是此料不及的,那些絲線密鏠的故事,有我耳聞目睹吃過的,有我以前從書裡讀來的,亦有我婆輩的痕跡。
Thumbnail
書名雖然是民國太太的廚房,其實只高舉「民國太太」也不正確呢,張愛玲才不會以太太自居。
Thumbnail
書名雖然是民國太太的廚房,其實只高舉「民國太太」也不正確呢,張愛玲才不會以太太自居。
Thumbnail
這本書是我參加皇冠70周年的時候抽到的禮物,先前就有注意到韓良憶老師的書,雖然我不算非常考究飲食,偏食但愛吃還是讓我對這本書很有興趣,想看看飲食該如何以文字料理,使之香氣躍上紙面。 這本書是作者的精選集,時間線頗長,從他在台灣的兒時的回憶,到他後來定居荷蘭的生活皆有紀錄,我覺得這點很好玩,中西
Thumbnail
這本書是我參加皇冠70周年的時候抽到的禮物,先前就有注意到韓良憶老師的書,雖然我不算非常考究飲食,偏食但愛吃還是讓我對這本書很有興趣,想看看飲食該如何以文字料理,使之香氣躍上紙面。 這本書是作者的精選集,時間線頗長,從他在台灣的兒時的回憶,到他後來定居荷蘭的生活皆有紀錄,我覺得這點很好玩,中西
Thumbnail
外子離開宜蘭北上就學工作,對外婆的拿手菜念念不忘。嘗試多次無果後,於一家小吃店品嚐到外子的童年回憶「西魯肉」,外子滿足的神情中看到兩顆鑽石在其眼眶裡閃閃發亮,這就是外子朝思暮想的「家鄉味」。
Thumbnail
外子離開宜蘭北上就學工作,對外婆的拿手菜念念不忘。嘗試多次無果後,於一家小吃店品嚐到外子的童年回憶「西魯肉」,外子滿足的神情中看到兩顆鑽石在其眼眶裡閃閃發亮,這就是外子朝思暮想的「家鄉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