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會感到無聊?心理學解析 + 3種破解方法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週末閒在家滑手機,一直換影片、刷社群媒體,卻覺得越看越空虛?又或是每天上班、上下班,日復一日的生活讓你覺得乏味?
🔍 無聊的心理學解析
📌 你為什麼會覺得無聊?
無聊不是單純的「沒事做」,而是一種心理狀態。心理學家 Sandi Mann 的研究發現,人們在以下情境中最容易感到無聊:
- 缺乏挑戰與刺激:當日子變得太有規律,沒有新鮮感時,大腦會開始「關機」。 👉 例子:你每天都吃同樣的早餐、搭同一班捷運、工作內容一成不變,生活沒有驚喜,這時候無聊感就會找上門。
- 注意力分散,難以投入深度活動:過度依賴短影音、社群媒體等快節奏內容,會讓你的專注力變得支離破碎。 👉 例子:滑抖音 30 分鐘後,你可能發現自己完全記不得剛剛看了什麼,反而覺得更焦慮、更空虛。
- 內在動機不足:當我們做的事情對自己沒意義、沒有目標時,就會感到倦怠。 👉 例子:假如你正在學一項新技能,但只是因為「別人說有用」,而不是自己真正有興趣,那麼學久了很容易覺得無聊。

無聊的心理學解析
💡 無聊其實有好處?
你可能沒想到,無聊其實也有它的價值!心理學家 John Eastwood 指出,無聊可以讓人重新評估自己的興趣和目標,甚至激發創意!
📌 為什麼你需要無聊?
✔ 提升創造力:研究顯示,適度的無聊會促使大腦尋找新刺激,從而產生新想法。
👉 例子:作家 J.K. 羅琳就是在搭火車時,因為無聊開始幻想故事,最終誕生了《哈利波特》系列!
✔ 幫助自我反思:當你無所事事時,大腦其實正在進行「內省」,這對心理健康很重要。
👉 例子:如果你習慣給自己一些放空時間,會發現自己更容易釐清真正想要的東西,而不是盲目跟風。
✔ 避免資訊過載:每天接收太多資訊反而會讓大腦疲勞,適時讓自己「發呆」有助於減壓。

無聊其實有好處
🚀 3 個方法幫你擺脫無聊
如果你想讓生活更有趣,試試這 3 個科學證實有效的方法!
1️⃣ 改變環境與習慣
有時候,無聊只是因為環境太單調,改變一些小細節就能帶來新鮮感!
🔹 嘗試新活動:學習一門新技能、改變通勤路線、挑戰不同的運動。
👉 例子:如果你總是吃同一家早餐店,明天試試新的口味,這種小變化能讓你的大腦更興奮!

嘗試不同的興趣愛好,帶來新鮮感
2️⃣ 訓練專注力
你的大腦可能已經習慣短期刺激,導致你難以投入長時間的活動。
🔹 減少短影音使用時間,練習長時間專注在一件事情上。
👉 例子:如果你發現自己沒耐心讀完一本書,不妨從 10 分鐘開始,逐漸拉長時間,訓練自己的專注力!

專注力訓練
3️⃣ 培養內在動機
讓自己對生活產生熱情,你就不會覺得無聊!
🔹 設定小目標,讓每天都有值得期待的事情。
👉 例子:如果你的目標是學會烹飪,不要一次給自己太高難度,從簡單的料理開始,讓自己享受成就感。

設定小目標,讓每天都有值得期待的事情
🎯 結語
無聊其實是大腦給你的信號,提醒你需要改變!試試這 3 個方法,改變習慣、提升專注力、找到內在動機,讓你的生活變得更豐富有趣!
💬 你最常在哪種情境下感到無聊?你會怎麼克服?歡迎留言分享!
🔥 熱門:
✔ 無聊的原因 ✔ 如何克服無聊 ✔ 心理學 ✔ 改變習慣 ✔ 專注力訓練 ✔ 內在動機 ✔ 生活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