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晶:獲利砍半怎麼玩?

環球晶:獲利砍半怎麼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上週,環球晶召開董事會,公布2024年全年營收,合併營收626億元,年減11.4%;營業毛利198億元,年減25.1%,營業毛利率為31.6%,年減5.8%。此外,營業淨利率為22.5%,年減5.9%,2024整年EPS為21.06元,相較於2023年砍半,感覺業績情況慘烈。

不過,主要EPS的影響來自於擁有世創Siltronics 股價的波動下跌四成,導致獲利受損,如果單看2024年第四季、下半年及全年合併營收皆創下歷史同期第三高。

那麼,環球晶的業績有什麼看點?未來環球晶會著重在哪一領域?今年股價會有什麼表現?

首先,我想從幾個角度來分享:

1.半導體市場狀況不明。

目前,整體半導體景氣仍然在不明確的方向。AI族群持續非常旺以外,工業,車用仍然還在準備復甦階段,而記憶體產業相對不明,未來要看庫存跟產量的調整,再有機會大幅成長。

在目前的態勢下,對於矽晶圓材料的需求,此消彼長下,要維持大幅度的成長,仍然有一定程度的阻礙。

從環球晶去年第四季的業績也可以看得出來,雖然在10月成長超過10%,但是11跟12月呈現衰退,代表第一季對於生產跟製造的需求,還是偏向持平,要看半導體是否復甦,可以觀察2025年第一季環球晶的表現,如果有明顯回溫,對於今年半導體整體需求的復甦會是加分。

2.新事業投入成果?

這兩三年,環球晶全力投入碳化矽跟氮化鎵基板的開發,第三類半導體在未來成長的需求很大,不單單應用在車用電子,也可以用在工控跟伺服器的應用,成為現在許多成熟製程的晶圓廠,磨刀霍霍投入的領域。

因此,對於環球晶來說,雖然併購世創失敗,但是如果能夠在碳化矽或是氮化鎵板回一城,可以有機會超過日本的基板大廠信越跟勝高。

但是,這幾年由於中國電動車崛起,中國第三類半導體的基板材料,也是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已經成為主要的基板供應商,尤其是因應中國本土的需求,不論是『價錢』或是『品質』上,目前具有主導地位。

光是碳化矽基板的部分,中國在去年已經出貨接近50%,將成為最大的碳化矽基板出口國,也讓日本跟台灣的廠商備受壓力。因此,我認為未來環球晶在碳化矽的投資上會趨於保守,巨大的價錢競爭壓力跟市場走向,對於中國以外的廠商都非常不利,即時止損,轉向其他領域會更加有優勢。

目前氮化鎵的領域,就很符合現在伺服器的需求,許多功率元件跟伺服器需要的電源晶片,需要氮化鎵晶片搭配伺服器的高耗電應用。更重要的是,氮化鎵的領域目前美國公司為最大晶片供應,但是美國本身並沒有太強的基板製造技術,對於環球晶來說,會是一個很好的合作機會,在中國市場打亂錢,搶先一步獲得市場。

3.逢低買進的好機會?

所以,即便目前環球晶態勢不明,又透露出財報虧損,股價仍然從2月初開始一路往上前進,我認為主要的原因是,過去股價下跌過深,出現買入機會,現在財報開出之後,也並沒有外界想像這麼差,開始有回檔的表現。

以財報來說,下半年的復甦或是第二季開始,有一些氮化鎵基板的出貨,都會對環球晶帶來更多好消息,值得期待。

如果本益比約落在10-12來看,今年EPS有機會回到2023年的水準,如果粗略看40元,仍有上漲的空間,不過要注意的是,實際的營收成長應該會落在第二季或是下半年開始,有機會可以提前佈局。

這是我的看法,歡迎跟我分享交流你的意見~


avatar-img
黑麥的沙龍
18會員
68內容數
黑麥先生的關鍵報告,主要以產業趨勢跟投資理財為主題,提供深入淺出的觀點,以最容易的方式分享當今產業看法,也讓讀者在投資上可以有更多知識,面對變化迅速的當今投資局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黑麥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輝達即將公佈財報,市場預期分歧。分析師對AI應用簡化後帶來的商機和DeepSeek導入後低階晶片競爭的影響看法不一。本文分析三點:AI普及化、成本白熱化和週期轉換,探討輝達財報表現、AI發展趨勢及股價走向。作者認為輝達短期表現可能持平,但長期仍具成長空間,需關注中低階晶片競爭和臺灣、中國IC廠的崛起
碳化矽基板價格持續走弱,影響車用電子佈局。中國電動車產業鏈崛起,碳化矽材料市佔率提升,導致價格下跌和產能過剩。車用電子大廠轉向砷化鎵元件開發,以應對中國競爭。預計未來將出現碳化矽工廠倒閉潮,產業將走向大者恆大。
本文分析美國川普政府要求臺積電入股英特爾的事件,探討此舉對臺積電、英特爾及整體半導體產業的影響。文章從英特爾的困境、臺積電入股的可能性、過往合作案例以及對臺積電的影響等四個角度深入分析,並對事件的後續發展提出預測。
中國電動車市場的最新發展,尤其是比亞迪推出搭載『天使之眼』自駕系統的新車,對整個產業產生深遠影響。此舉標誌著中國電動車產業轉向提升產品品質和附加功能,不再僅依靠價格競爭。此舉也對特斯拉等國際競爭者造成衝擊。本文將從中國自駕系統、電動車壓力、特斯拉股價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四個角度深入分析此現象。
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對臺灣半導體產業,尤其是臺積電造成巨大影響。本文分析川普政策用意、對臺積電的影響,以及臺灣未來半導體產業的挑戰與因應策略。
聯發科2024年第四季財報亮眼,營收年成長6.5%,毛利率維持48%左右,第一季展望也相當樂觀。本文分析聯發科財報看點、未來挑戰、與高通差異,並探討中國政府補貼政策帶來的影響。雖然切入AI領域尚需時間,但聯發科在中國市場的優勢及技術領先地位,使其未來發展值得期待。
輝達即將公佈財報,市場預期分歧。分析師對AI應用簡化後帶來的商機和DeepSeek導入後低階晶片競爭的影響看法不一。本文分析三點:AI普及化、成本白熱化和週期轉換,探討輝達財報表現、AI發展趨勢及股價走向。作者認為輝達短期表現可能持平,但長期仍具成長空間,需關注中低階晶片競爭和臺灣、中國IC廠的崛起
碳化矽基板價格持續走弱,影響車用電子佈局。中國電動車產業鏈崛起,碳化矽材料市佔率提升,導致價格下跌和產能過剩。車用電子大廠轉向砷化鎵元件開發,以應對中國競爭。預計未來將出現碳化矽工廠倒閉潮,產業將走向大者恆大。
本文分析美國川普政府要求臺積電入股英特爾的事件,探討此舉對臺積電、英特爾及整體半導體產業的影響。文章從英特爾的困境、臺積電入股的可能性、過往合作案例以及對臺積電的影響等四個角度深入分析,並對事件的後續發展提出預測。
中國電動車市場的最新發展,尤其是比亞迪推出搭載『天使之眼』自駕系統的新車,對整個產業產生深遠影響。此舉標誌著中國電動車產業轉向提升產品品質和附加功能,不再僅依靠價格競爭。此舉也對特斯拉等國際競爭者造成衝擊。本文將從中國自駕系統、電動車壓力、特斯拉股價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四個角度深入分析此現象。
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對臺灣半導體產業,尤其是臺積電造成巨大影響。本文分析川普政策用意、對臺積電的影響,以及臺灣未來半導體產業的挑戰與因應策略。
聯發科2024年第四季財報亮眼,營收年成長6.5%,毛利率維持48%左右,第一季展望也相當樂觀。本文分析聯發科財報看點、未來挑戰、與高通差異,並探討中國政府補貼政策帶來的影響。雖然切入AI領域尚需時間,但聯發科在中國市場的優勢及技術領先地位,使其未來發展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