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現在的你,正處於這樣的狀況:創傷對你而言,不僅僅是一個名詞,或形容,它是你過不去的坎,也是難以承受的打擊。
你不禁想問:「難道創傷是必要的嗎?難道痛苦是不可避免的嗎?」
白天裡,你跟別人說說笑笑,裝作一切都好;一到夜裡,你卻輾轉難眠,陷入深深的自責和懊惱之中。
你感覺這輩子的淚,似乎怎麼樣都流不完。
你除了傷所當傷,悲所當悲,你能為自己做的,便是試著給自己一些時間跟空間,去接受這一切,並相信創傷是不會永遠定格的。
📌創傷不是生命的全部
很多時候,我們誤以為對創傷避而不談,就不會勾起回憶,就不會引起悲傷,彷彿過去就可以如此過去。
早晚,我們都會來到生命的悲傷。
這種悲傷或許是沒來由的,或許是我們依然在遺憾,但不管我們能否從創傷中來領悟生命的意義,創傷都無法定義我們整個人生。
我們都能因為走過失落,而重新開始。
📌你依然是有力量的
有時候,深陷在悲傷的我們,需要的不是不輕不重的安撫,而是我們得選擇接受,允許自己失望、悲傷。
我們會選擇創傷做為人生的經歷,並不是一種自囚,而是一種提醒。
提醒什麼?
當然是提醒我們,生命在等待著我們,等著我們發現,我們是有力量的,我們都能繼續把旅程完成,並且懷抱希望,好好活下去。

🌈結論與感想
《必要的創傷》這麼提到:只有讓你不舒服,讓你痛苦,甚至是極端的痛苦、極端的不舒服,你才會想做個回轉,而想找出一個解答。
第一次閱讀《必要的創傷》於我而言,已經是好幾年前的事了,如今再重新翻閱,確實,我頑固的心態依舊沒變,仍然想從中找到一個解答。
有一個不可抗拒的念頭,一直在我心中盤旋:「如果創傷是必要的,那麼,我該如何走出來?」
任何念頭,我都仿照《必要的創傷》這麼練習。
我真的撐得下去嗎?行。
明天醒來一切會好轉嗎?Yes。
用「好、行、Yes 」來接住自己。
當我們願意這麼做的時候,我們才能為自己騰出一個空間,我們才能有餘力伸出手,擁抱自己沒有人知道的創傷跟痛苦。
最終,我們也將體會到,在偌大的世界裡,我們並非踽踽獨行。
#必要的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