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讀聖經的歷史 認識 猶太教,基督教與伊斯蘭教 雖然還沒讀完與完全認識, 但初步的認識,我目前認為經典 是傳說與現實的交織而成,這些先知們用這些已發生的過去作為反省,去從中從錯誤中去學習與領悟來教導下一代,就這樣的一代一代的言傳也好刻石板也好再加上後人的編輯,雖然不是真的有神而是創造神話來使人類有協同能力而聚集。 來繼續聊,再來我的認知是因為當然 的時代是2千多年或事件發生在 BC 更早之前……由於人們的知識水平社會制度,道德倫理並沒有明確規範,所以可以想像那時候人類們的亂無章法的生活,聖典也是給他們(人類)一種 規範的寄託。 對於沒有現代法律制度的人類社會來說,宗教信仰提供了一種穩定性,讓人們能夠遵循共同的規則,而不是陷入混亂或弱肉強食的局面。 而超自然的懲罰,也是對於人類的示警,人們必須工作,以現代的角度的思維,社會的建造 例如現在的排水建設,堤防的設計,河道的整治,預防火災的規劃……這些示警的懲罰提醒當時無知的人類要有協同合作,來整治社會。使部落或縣市逐漸發展更完整的社會。 同樣的,許多宗教都有潔淨規範(如猶太教與伊斯蘭教的飲食戒律、基督教對衛生與禁慾的教導),這些規範在當時也具有實際的防疫作用。比方說,禁止食用某些容易帶寄生蟲或病菌的動物,或者要求信徒定期沐浴、清潔居所,這些做法雖然被賦予了宗教意義,但從現代角度看,也是在維護公共健康。 宗教經典的誕生,既是人類對過去經驗的反思,也是一種建立社會秩序的手段。在早期社會,這些經典提供了法律、道德與公共衛生的基礎,讓人類能夠在混亂中找到方向。透過超自然的懲罰與承諾,它加強了集體信仰,使人們願意遵守規範,進而推動社會發展。 然而,宗教並非靜態的,而是隨著社會需求而變化。它既可能成為促進合作的力量,也可能與權力結合,影響歷史發展。因此,我們在理解宗教時,應該超越單純的信仰或無神論對立,而是將其視為人類社會發展的一部分,思考它如何影響我們的文化、價值觀與未來。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James Ba 噗攏供
0會員
15內容數
James Ba 噗攏供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阿甘投資法》讀後感:
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非常輕鬆,雖然是中文著作,但作者在美國求學與工作的背景,讓他的文字結構更接近西方人常用的敘事風格:以故事隱喻原則。這也是我特別喜歡的一種閱讀方式。
近期遇到川普關稅風暴,我不禁思考:
投資個股雖然可以帶來超額利潤,但面對市場崩跌時,先前的獲利往往難以保全。

2025/04/29
《阿甘投資法》讀後感:
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非常輕鬆,雖然是中文著作,但作者在美國求學與工作的背景,讓他的文字結構更接近西方人常用的敘事風格:以故事隱喻原則。這也是我特別喜歡的一種閱讀方式。
近期遇到川普關稅風暴,我不禁思考:
投資個股雖然可以帶來超額利潤,但面對市場崩跌時,先前的獲利往往難以保全。

2025/04/21
■註解
"Incel" 是 "involuntary celibate"(非自願單身者)的縮寫。 這個詞最初是由一位名叫 Alana 的女性在 1993 年創建的一個線上社群,目的是讓那些因為各種原因而無法找到浪漫或性伴侶的人們可以互相交流和支持。
討論incel 之前 真的推薦讀
《生存的12

2025/04/21
■註解
"Incel" 是 "involuntary celibate"(非自願單身者)的縮寫。 這個詞最初是由一位名叫 Alana 的女性在 1993 年創建的一個線上社群,目的是讓那些因為各種原因而無法找到浪漫或性伴侶的人們可以互相交流和支持。
討論incel 之前 真的推薦讀
《生存的12

2025/04/21
最近看《混沌少年時》好像很多人有看,但實在沒時間看每一集,對我比較有興趣的是,故事的為什麼,我對演技拍攝手法並不關注,我比較關心的是整個故事的心靈層面的意義,看完有網友的分享故事大綱,真的起雞皮疙瘩,跟我最近閱讀的《生存的12條法則》講的那種 內容有高度重疊,所以一開頭的影片我卻聯想到 喬登彼得森的

2025/04/21
最近看《混沌少年時》好像很多人有看,但實在沒時間看每一集,對我比較有興趣的是,故事的為什麼,我對演技拍攝手法並不關注,我比較關心的是整個故事的心靈層面的意義,看完有網友的分享故事大綱,真的起雞皮疙瘩,跟我最近閱讀的《生存的12條法則》講的那種 內容有高度重疊,所以一開頭的影片我卻聯想到 喬登彼得森的

你可能也想看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了猶太人的文化和宗教信仰,介紹了舊約聖經對於猶太人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對於抽象事物的詮釋和觀點。文章中談及了舊約聖經對於統治權力和家庭價值的看法,以及猶太人經歷的國家興衰。透過深入瞭解猶太人的文化和宗教信仰,可以更好地理解他們的價值觀和行為。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了猶太人的文化和宗教信仰,介紹了舊約聖經對於猶太人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對於抽象事物的詮釋和觀點。文章中談及了舊約聖經對於統治權力和家庭價值的看法,以及猶太人經歷的國家興衰。透過深入瞭解猶太人的文化和宗教信仰,可以更好地理解他們的價值觀和行為。

基督教合法化之後,神學路線的爭議才正式白熱化,因為以前大家躲起來講,現在公開講之後,發現大家講的都不一樣,那誰講的才對?
是的,這時大家突然發現每個人對神學的認知差異那麼大,雖說大家都有抄寫聖經書卷去讀,但當年流通的除了舊約聖經比較沒問題(大家早抄到爛),新約聖經內容還沒有定案,大家只是到處傳抄

基督教合法化之後,神學路線的爭議才正式白熱化,因為以前大家躲起來講,現在公開講之後,發現大家講的都不一樣,那誰講的才對?
是的,這時大家突然發現每個人對神學的認知差異那麼大,雖說大家都有抄寫聖經書卷去讀,但當年流通的除了舊約聖經比較沒問題(大家早抄到爛),新約聖經內容還沒有定案,大家只是到處傳抄

首先,聖經告訴我們要測驗一切事物,並保持警醒,以確定它們是否與神的真理一致(提前4:1;彼前4:1)
其次,聖經教導我們要審查先知的話語,看看它們是否與聖經的教導相符(賽8:20;太7:15-20)
最後,聖經也提醒我們,神的話語是真實的,並且能夠改變人的生命(約17:17;提後3:16-17)

首先,聖經告訴我們要測驗一切事物,並保持警醒,以確定它們是否與神的真理一致(提前4:1;彼前4:1)
其次,聖經教導我們要審查先知的話語,看看它們是否與聖經的教導相符(賽8:20;太7:15-20)
最後,聖經也提醒我們,神的話語是真實的,並且能夠改變人的生命(約17:17;提後3:16-17)

是這樣的,前幾天在網路遇到一個有趣的人,他貼了一段聖經節,然後宣稱既然我們都是神的兒女,那麼我們就是神。
當然,任何基督徒都會跟你說這是無說八道,稍微讀過聖經的大概也能舉出一大堆經文告訴你人絕對不會是神,因為這本來就跟一神論牴觸,連進入神學討論的意義都沒有,完全是異教思想,不是基督教神學,除非你想

是這樣的,前幾天在網路遇到一個有趣的人,他貼了一段聖經節,然後宣稱既然我們都是神的兒女,那麼我們就是神。
當然,任何基督徒都會跟你說這是無說八道,稍微讀過聖經的大概也能舉出一大堆經文告訴你人絕對不會是神,因為這本來就跟一神論牴觸,連進入神學討論的意義都沒有,完全是異教思想,不是基督教神學,除非你想

本來想聊主禱文的,但偏偏最近看到很多關於使徒信經的文章,或許上帝要我先講講這個。
那就這樣吧!
話說在前頭,使徒信經要討論可以有很多切入點,太過學術的東西我可沒本事,而且網路上其實關於信經的歷史也有推廣文章可以查,要蒐集資料並不困難。
我就跳過去了。
我想討論的比較是現象學的問題。
是這樣

本來想聊主禱文的,但偏偏最近看到很多關於使徒信經的文章,或許上帝要我先講講這個。
那就這樣吧!
話說在前頭,使徒信經要討論可以有很多切入點,太過學術的東西我可沒本事,而且網路上其實關於信經的歷史也有推廣文章可以查,要蒐集資料並不困難。
我就跳過去了。
我想討論的比較是現象學的問題。
是這樣

在上一次的聚會中,我們談到了〈世界的起初─創世的由來〉,討論了天主教會的世界觀和自然科學的演進竟然是搭得上的:因為聖經的第一本書《創世紀》是以神話文學體裁寫下的以色列祖先思考人生筆記。(畢竟沒電燈沒電視沒網路的時代,除了思考人生和鬥鬥嘴之外,還有什麼更好玩的事情呢?)

在上一次的聚會中,我們談到了〈世界的起初─創世的由來〉,討論了天主教會的世界觀和自然科學的演進竟然是搭得上的:因為聖經的第一本書《創世紀》是以神話文學體裁寫下的以色列祖先思考人生筆記。(畢竟沒電燈沒電視沒網路的時代,除了思考人生和鬥鬥嘴之外,還有什麼更好玩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