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間彌生的無限世界:從幻覺到藝術救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藝術博覽會的初遇,展開對圓點世界的追尋


草間彌生的作品,對我來說不算是陌生的。在幾年前的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我曾經親眼見過她的標誌性黃黑圓點南瓜,以及充滿前衛色彩的變裝秀系列作品。這些作品強烈的視覺衝擊與風格,讓人難以忽視,也讓我開始對她的藝術產生了更深的興趣。


raw-image
raw-image


後來,在不同的展會及和朋友閒談中,我陸續對她的裝置藝術、畫作與雕塑有更多的了解。從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的巨大南瓜,到她在全球各大美術館巡迴的《無限鏡屋》。我開始意識到,草間彌生的藝術已經超越了單純的視覺表達,而是一種全球性的文化符號。


因此,當我得知這次北師美術館舉辦草間彌生的特展,心裡便暗自計劃一定要找時間去深入的感受她的藝術世界。

 

捷運文湖線上的圓點標誌


展期間,每當我搭乘捷運文湖線,經過北師美術館時,總會看到巨大粉紅色圓點氣球漂浮在美術館的空間裡,如同一個即將吞噬世界的異次元物體。


在一個周末下午,我終於親身踏入草間彌生的「無限世界」。


確認定時導覽時間後,我提早半小時抵達美術館,沒想到購票現場已經排著隊伍,而且進場還有人流管制。幸運的是,我順利拿到了最後一個定時導覽名額,當手上拿著導覽設備,等待導覽老師專業講解時,內心充滿著期待與學習的渴望。


圓點哲學:當圓點吞噬世界


踏入展場,最先迎接我的,是巨大的粉紅色充氣裝置《圓點的強迫妄想》。黑色圓點覆蓋著氣球表面,當這些點不斷重複、蔓延,彷彿整個空間都被吸入了一個無邊無際的世界,這種感覺令人既迷失又沉浸。


美術館展場從地下1樓延伸至3樓,囊括了她的繪畫、雕塑、裝置藝術,甚至連時尚系列都有完整呈現。整場展覽,宛如一場被圓點包圍的視覺與心理體驗。


導覽老師解說本特展展品主要來是收藏家W Collection獨到的收藏視野

導覽老師解說本特展展品主要來是收藏家W Collection獨到的收藏視野


 病痛與藝術救贖:她的創作起點


草間彌生(1929-),今年已經95歲,依然活躍於藝術界,被譽為「世界最偉大的當代藝術家之一」。她出生於日本長野縣松本市,從童年時期便受到幻覺與強迫症的困擾,學名稱為「人格解體障礙」的精神疾病。


她的世界,總是被密密麻麻的圓點、花朵、網狀結構所覆蓋,這些影像讓她無比恐懼,卻也成為她創作的靈感來源。

《白色的夏天》

《白色的夏天》


她的家境富有,母親對她管教極為嚴苛,甚至要求她監視父親的不忠行為,這樣的家庭壓力,使她自幼對人際關係產生深深的不安與焦慮。面對精神上的折磨,她選擇透過創作來對抗內心的混亂。


她曾說:「藝術拯救了我的生命。」她用無數重複性的圖樣來建構她的世界,這些看似強迫性的筆觸,其實是她試圖控制內心恐懼的一種方式。


繪畫作品:無限延展的網與光

 

在展覽的繪畫區,展出她早期的重要系列,《無限的網》(Infinity Net)。這些畫布上密布著無數細緻的網狀線條,幾乎沒有留白,象徵著她的幻覺如何無限擴張,吞噬整個畫面,也映照出她內心的焦慮與強迫症。


這種極端重複的筆觸,不只是視覺上的特色,更是一種心理狀態的呈現。

 

另一幅《光 No.1》,則展現了她晚年對生命與死亡的思考。相較於《無限的網》的單色沉靜,這件作品流露出明亮的色彩,彷彿透出希望的光芒,顯示她試圖超越痛苦,尋找內心平靜。

 

她曾說:「太陽是圓的,地球是圓的,月亮是圓的,人也是圓點。每個人都是宇宙中的圓點。」這樣的哲學貫穿了她的繪畫、雕塑與裝置藝術。

 

雕塑作品:高跟鞋與積累的軟雕塑

 

從平面繪畫到立體雕塑,草間彌生延續她對「強迫性重複」的探索。其中,她的高跟鞋雕塑便是一個代表性的轉變。


這些高跟鞋上布滿凸狀物,帶有某種詭異的性暗示,也與她童年時期對父親的心理創傷有關。鞋子作為女性形象的象徵,被她轉化為一種強烈的視覺語言。

 

raw-image
raw-image


這些高跟鞋雕塑,也是她「積累」風格的開端,將單一物件不斷複製,形成新的視覺感受。


這種方式後來發展成更大規模的軟雕塑,如《永劫回歸》,由46個盒子組成,內部裝滿色彩鮮豔的軟雕塑,如同觸手般緩緩爬出,營造出吞噬世界的錯覺。


這件作品不僅探討生命與死亡的循環,也象徵著她的精神世界不斷擴張。

 

raw-image
raw-image


草間彌生的圓點,無限延展的生命

 

草間彌生的藝術,來自她的幻覺、焦慮與孤獨,卻又充滿對生命的執著與熱愛。她曾說:「藝術拯救了我的生命」,而她的圓點與網狀圖案,也成為她對世界的回應。


透過這些密集而重複的符號,她試圖掌控內心的混亂,並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宇宙秩序。

 

她的創作,是對自我的療癒,也是對世界的發聲。她不只是藝術家,更像是以圓點為語言的哲學家,透過作品探討個體、宇宙、無限與消融之間的關係。

 

她的圓點不只是裝飾,而是一種信仰,透過重複、堆疊、延展,她讓個體融入更大的世界,也讓自己的生命延續在藝術之中。

 

然而,她的藝術不僅止於繪畫,從雕塑到沉浸式裝置,甚至與時尚品牌合作,她的創作逐步擴展至各個領域,讓圓點的語言超越了畫布,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

 

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我將分享這次展覽的雕塑與裝置空間,探索她如何透過大型作品、沉浸式體驗與時尚聯名,讓她的圓點哲學滲透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沉浸在草間彌生的世界:從雕塑到時尚



 版權聲明:

本文及照片版權屬於作者本人所有,歡迎分享原始鏈接,但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轉載、複製、改編或用於其他任何用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圓點藝術 我個人感覺 有種永劫不復的壓迫感 能實在感受到她的壓抑
bookarchery-avatar-img
2025/03/13
謝謝真然的分享,展場裡的作品(有點壓抑可是能夠自成一格,成為一個人的宇宙)跟展場外(直島海邊的紅南瓜跟黃南瓜,有種可以fusion的感覺,而不再是個孤島的狀態)。隨著場域不同,草間彌生的作品帶給人截然不同的感受。
真然-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13
bookarchery 💖
真然-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13
記得多年前第一次看到她的作品時,第一眼的印象是「震撼」及「不可思議」,當時很難想像跟理解她的心境。這些年有更多機會涉獵並讀了她的兩本書之後,比較能體會她的心境。
天敏的天空-avatar-img
2025/03/13
幸好,她找到創作方式來抒發己心.很辛苦的過程.
真然-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13
天敏的天空 謝謝您的回饋,真的是這樣呢!
EC3-avatar-img
2025/03/15
草間彌生的視覺藝術,一直有一種視覺的複雜但是又有一種規律性。很像電腦繪圖軟體裡面的copy+paste+scale的指令的循環。這個是我個人的觀點。 也許這個是這位藝術家想傳遞的概念,也許不是。
avatar-img
真然的沙龍
82會員
121內容數
真然的沙龍是一個專屬於思想與心靈的對話空間,讓自然、生活、藝術與哲思在文字中流動。從日常的故事到哲學深思,這裡是探索內心與世界的橋樑,邀請你一同感受平凡中的非凡之美。
真然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蜘蛛不只是布爾喬亞的象徵,更是她為情緒打造的空間結構。 我站在那張蛛網裡,看見了記憶、身體、失控與療癒的形狀。 藝術是維持神智清醒的保證(Art is a guarantee of sanity.)— Louise Bourgeois
Thumbnail
2025/04/26
蜘蛛不只是布爾喬亞的象徵,更是她為情緒打造的空間結構。 我站在那張蛛網裡,看見了記憶、身體、失控與療癒的形狀。 藝術是維持神智清醒的保證(Art is a guarantee of sanity.)— Louise Bourgeois
Thumbnail
2025/04/19
「我從你身上理解愛的模樣。」在布爾喬亞的作品裡,我重返那些關於愛、身體與母親的記憶。這不是藝術評論,而是一段深深的對話。
Thumbnail
2025/04/19
「我從你身上理解愛的模樣。」在布爾喬亞的作品裡,我重返那些關於愛、身體與母親的記憶。這不是藝術評論,而是一段深深的對話。
Thumbnail
2025/04/12
從《田園交響曲》的清晨到音樂廳裡的靜默時刻,從小提琴的呢喃到 New Age 的情緒流動,我的成長被一首首旋律悄悄塑形。那些聲音沒有教我理論,卻教我如何感受,如何靜下來,如何成為我自己。
Thumbnail
2025/04/12
從《田園交響曲》的清晨到音樂廳裡的靜默時刻,從小提琴的呢喃到 New Age 的情緒流動,我的成長被一首首旋律悄悄塑形。那些聲音沒有教我理論,卻教我如何感受,如何靜下來,如何成為我自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村上春樹,這是一個所有文藝青年都會被吸引住的名字。日本作家,名字裡有村還有樹,試問哪個一天到晚頭腦中帶著幻想、思緒裡懷著惆悵的肖連郎有辦法抵抗。 俗話說得好:「 替身使者都會互相吸引 」在我19歲的那一年直接上網載了[海邊的卡夫卡 ]的盜版電子書,雖然這個行為和文藝青年的形象不太般配,不過「竊
Thumbnail
村上春樹,這是一個所有文藝青年都會被吸引住的名字。日本作家,名字裡有村還有樹,試問哪個一天到晚頭腦中帶著幻想、思緒裡懷著惆悵的肖連郎有辦法抵抗。 俗話說得好:「 替身使者都會互相吸引 」在我19歲的那一年直接上網載了[海邊的卡夫卡 ]的盜版電子書,雖然這個行為和文藝青年的形象不太般配,不過「竊
Thumbnail
AGE X SUBCONSCIOUSNESS X SYNCHRONICITY 想一想,如果可以從古今中外挑出一個選擇的話,我會想成為誰呢? 最近讀了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的自傳《無限的網》,同時意外發現自己好像有些熱衷於三、四〇年代出生的亞洲藝術家著作,包括余秋雨、森山大道,不過也許只是同步性。
Thumbnail
AGE X SUBCONSCIOUSNESS X SYNCHRONICITY 想一想,如果可以從古今中外挑出一個選擇的話,我會想成為誰呢? 最近讀了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的自傳《無限的網》,同時意外發現自己好像有些熱衷於三、四〇年代出生的亞洲藝術家著作,包括余秋雨、森山大道,不過也許只是同步性。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來淺談草間彌生,這本是他的自傳,無限の網。封面是他標誌的髮型,紅頭髮。無限的網就是他第一幅畫圓點的作品,Infinity nets 草間彌生應該大家都有聽過,藝術家kusama yayoi,好美的名字。我會對他產生興趣也是因為我們前幾集聊到森山大道的書有提到他也很欣賞草間彌生,認為他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來淺談草間彌生,這本是他的自傳,無限の網。封面是他標誌的髮型,紅頭髮。無限的網就是他第一幅畫圓點的作品,Infinity nets 草間彌生應該大家都有聽過,藝術家kusama yayoi,好美的名字。我會對他產生興趣也是因為我們前幾集聊到森山大道的書有提到他也很欣賞草間彌生,認為他
Thumbnail
《鎌倉漩渦服務中心》是青山美智子的作品,以細膩的筆法描繪出不同人物的處境與心聲。故事描述多位角色在生命中迷失方向,透過菊石所長的指引找到生命的真相。閱讀本書或許無法立刻解決問題,但能激發靈感,幫助找到屬於自己的解決方法。
Thumbnail
《鎌倉漩渦服務中心》是青山美智子的作品,以細膩的筆法描繪出不同人物的處境與心聲。故事描述多位角色在生命中迷失方向,透過菊石所長的指引找到生命的真相。閱讀本書或許無法立刻解決問題,但能激發靈感,幫助找到屬於自己的解決方法。
Thumbnail
坂本龍一在臨終前「其實很想活下去」—— 這讓我反省藝術家擁抱世界的能力。沒有世界,藝術家無法挪用經驗投射於創作,或借由創作與世界溝通⋯⋯拿著熟悉、喜歡的溝通工具,與親眼目擊惡發生的世界,帶入真善美。
Thumbnail
坂本龍一在臨終前「其實很想活下去」—— 這讓我反省藝術家擁抱世界的能力。沒有世界,藝術家無法挪用經驗投射於創作,或借由創作與世界溝通⋯⋯拿著熟悉、喜歡的溝通工具,與親眼目擊惡發生的世界,帶入真善美。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許我們還不曾去過那裡,但它一直都在。迷失的人在裡面迷失了,重逢的人會在裡面再次重逢。 ~村上春樹 Art “Play, 'bis, 2022” by Tetsuhiro Wakabayashi 》》 我的靜奢主義 Quiet Luxury, Qui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許我們還不曾去過那裡,但它一直都在。迷失的人在裡面迷失了,重逢的人會在裡面再次重逢。 ~村上春樹 Art “Play, 'bis, 2022” by Tetsuhiro Wakabayashi 》》 我的靜奢主義 Quiet Luxury, Qui
Thumbnail
起初看到書名還想說,嗯?這本書怎麼回事,結果,一看完作者的引言,立刻想到現在有部ON檔日劇《春暖花開的那一天》,其中由濱田岳飾演的搞笑藝人主打的一句台詞:
Thumbnail
起初看到書名還想說,嗯?這本書怎麼回事,結果,一看完作者的引言,立刻想到現在有部ON檔日劇《春暖花開的那一天》,其中由濱田岳飾演的搞笑藝人主打的一句台詞:
Thumbnail
記憶像捉不住的落日,一跳一跳地作弄著生者,湮滅,又再現,湮滅,又再現。
Thumbnail
記憶像捉不住的落日,一跳一跳地作弄著生者,湮滅,又再現,湮滅,又再現。
Thumbnail
一代著名漫畫家鳥山明離開了...
Thumbnail
一代著名漫畫家鳥山明離開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