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生日記] 教學門診:一堂關於醫病關係與問診藝術的臨床課/我對醫師的終極想像與憧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教學門診是什麼?

離開學校並進入臨床見習後,並沒有固定的課表,很多時候各種課程活動會撞來撞去。但在我實習的醫院,有一門「凌駕於所有課程、安排到就必須參加」的教學活動:教學門診。

一般門診,平均都有30位左右的病患,而教學門診是由當科資深主治,以極少量的門診病患(通常不超過7位,會取得病患同意),進行深入的問診教學。過程中醫學生會上去問診,再由主治進行進一步說明、補充。

在這學期的內科訓練中,教學門診給我十足的啟發。

小時候對醫師的印象,就是隔壁診所「和藹可親的醫師叔叔」。總是掛著親切的笑容、溫和自然的問候,還有聽診器和診療椅。但進入臨床、實際看過門診,甚至實際坐上診間醫師的位置----才發現看似簡單的問診和理學檢查,是非常困難且需要經驗的事情。

問診流程,學校有教、臨床也會複習:自我介紹、主訴、現病史LQQOPERA、過去病史、菸酒檳榔等個人史、家族病史、用藥與過敏史。接著進理學檢查。

練OSCE、準備考試、寫病歷、甚至在病房接new patient,這套系統早就爛熟於心。可是到了教學門診,一切都不一樣了!

有些病患是初診,有些是回診;有些要從零開始詢問,有些則一坐下來就是要知道上次檢查報告的內容;有些病患進來時是一個「問號」,有些則是「逗號」或「頓號」。在上學期外科實習時,因為病房事務比較輕,我就很喜歡跟外科主治的門診。(沒有硬性規定醫學生要跟一般門診)

原因是每個病患從進門開始,就像一個新的章節,帶著不一樣的故事、新的篇章,各有各的個性以及數量不等的家屬。醫師總能十分迅速做出回應、判斷、重點式的詢問,以及偶爾需要花費時間去搓合手術日期、保險事務、回診日期等等。

門診是我覺得最有意思的見習活動。

然而,當教學門診需要成為「坐在主治椅」上的人時,一切都不一樣了。

在上陣之前,有些主治醫師會帶一下即將進診間求診的人是什麼原因、要做什麼。但當護理師按下叫號、病患進診間,結束自我介紹後,我總是腦中一片混亂。

即使背再多流程,眼前進來的病患總是未知數,有時候流程會被打亂、岔開、出現沒有預料到的問題,畢竟那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編寫好的醫學教材。

所謂「人生如戲,全靠演技」,每次上陣手忙腳亂之時,我還是會逼自己硬演出醫師的模樣。心裡充滿了問診技巧、時不時低頭偷看剛剛寫的筆記、害怕遺漏要問到的點,病患的回答會被我尷尬地懸在半空不知道怎麼接,眼神飄忽、語氣生硬、匆忙地低頭紀錄病歷,偶爾在老師期待並鼓勵的目光下,連帶著理學檢查一起「演」完。

即使把所有該問的都問到、該做的理學檢查都做完,我感覺自己整個人就像一個AI機器人,負責提問和輸入資料、解釋報告並生硬地進行相關衛教。而光是那些流程和紀錄、想知識或其他消耗記憶體的種種----我可能根本沒有一秒能好好正視著病患。

(此處忽略偶爾會有門診病患忽視醫學生的情況)

你尷尬緊張放不開,病患當然感覺得到。這種冷冰冰的氣息會慢慢填滿診間,直到你無話可說、無處可逃。

差不多到此時,老師會接手。

此時你會感覺死掉的空氣活了過來。生硬冰冷的一問一答,瞬間變成互動良好的醫病環境。沒有背流程、沒有算計些什麼,老師們用流暢的語速與平易近人的用詞(並具備隨時切換成閩南語的能力),把所有重點都問到,邊解釋邊打病歷,時不時用真誠的目光看向正在說話的病患。一來一往,就像在聊天一樣。

病患會變得放鬆,在醫師的引導下會願意講更多。就連理學檢查環節也像順手的事。見識過心內、胸內強大的理學檢查:那些難以完整的各個細項,老師們總能一氣呵成地做完並仔細體察。熟練、富有經驗、從容又自然而然。

在這溫暖的3~5分鐘內,醫師心中對診斷已經有初步答案,並且沒有過多停頓紀錄也能掌握眼前病患的整體狀況,並且進一步開始討論治療計畫或者進行衛教。

大量經驗和學識不斷累積,才能成為那些平易近人、親和力高又溫和從容的醫師。

病患離開診間,老師會開始進行回饋。

回饋的內容從學理知識到問診技巧、理學檢查重點,再到觀察病患狀態、適時引導,還有態度、互動經驗法則、心中要有哪些診斷可能、怎麼看出冰山下的大問題......包山包海,真的很難想像自己有天能在這短短的幾分鐘內做到。

深刻地感受到,門診是一門深奧的藝術。不只學理或流程,門診的中心是「人與人間的互動」,在足夠的背景知識基礎、經驗堆積之下,才能流暢地完成每一次病患進診間到離開診間的內容。體察病患的需求、在細微之處也能給予關心或詢問、用柔和不帶過多學術色彩的語言使病患了解疾病與藥物......

這樣的醫師,正是我所仰望的模樣。是使我心生嚮往而憧憬的理想未來、是希望自己有天也能成為的Role model。


© 2025 LET. All rights reserve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T's garden
1會員
14內容數
all about my life
ET's garden的其他內容
2025/04/22
這原本只是一篇交作業的敘事醫學寫作,但它留下的畫面與感受,卻成為我至今難忘的臨床經驗之一。 一位醫學生見證了醫師告知病患家屬其父親罹患肺癌的過程,體悟到傳達壞消息的困難與重要性,以及醫病關係中同理心的價值。
Thumbnail
2025/04/22
這原本只是一篇交作業的敘事醫學寫作,但它留下的畫面與感受,卻成為我至今難忘的臨床經驗之一。 一位醫學生見證了醫師告知病患家屬其父親罹患肺癌的過程,體悟到傳達壞消息的困難與重要性,以及醫病關係中同理心的價值。
Thumbnail
2025/03/07
分享準備醫師第一階段國考的心得,包含時間軸、各科準備方法、讀書時間分配及整體心得
Thumbnail
2025/03/07
分享準備醫師第一階段國考的心得,包含時間軸、各科準備方法、讀書時間分配及整體心得
Thumbnail
2025/02/28
這是我第一次見證生死交界。 沒想到第一次面臨急救現場是在內科病房。來到心血管內科的第二天,就給了我如此深刻的體驗。
Thumbnail
2025/02/28
這是我第一次見證生死交界。 沒想到第一次面臨急救現場是在內科病房。來到心血管內科的第二天,就給了我如此深刻的體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隨著醫檢師分科化,除了病理醫檢師,有細胞醫檢師的證照求職時可以加分喔!
Thumbnail
隨著醫檢師分科化,除了病理醫檢師,有細胞醫檢師的證照求職時可以加分喔!
Thumbnail
這天,教學門診即將結束的分享時間,來了一位初診病人,眼神焦慮地掃描著現場,他說:我有自己看書和上網,查到我的疾病應該要吃"抑肝散",想說不然來找中醫試試看… 一坐下來,眼神焦慮地掃描著現場大家,確定我身旁的學生是跟診醫師,也再次跟我確認這是教學門診,才開始準備描述自己的病情。我看了看他的動作和
Thumbnail
這天,教學門診即將結束的分享時間,來了一位初診病人,眼神焦慮地掃描著現場,他說:我有自己看書和上網,查到我的疾病應該要吃"抑肝散",想說不然來找中醫試試看… 一坐下來,眼神焦慮地掃描著現場大家,確定我身旁的學生是跟診醫師,也再次跟我確認這是教學門診,才開始準備描述自己的病情。我看了看他的動作和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醫學生在臨床學習的經驗,包括學習節奏、技能種類、門診學習以及經驗心得。醫學生在臨床學習中遇到的挑戰和心態調整也得到了詳細描述。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醫學生在臨床學習的經驗,包括學習節奏、技能種類、門診學習以及經驗心得。醫學生在臨床學習中遇到的挑戰和心態調整也得到了詳細描述。
Thumbnail
分享醫學生在一般外科實習的經驗和心得,包括在實習中學到的技能和遇到的挑戰。
Thumbnail
分享醫學生在一般外科實習的經驗和心得,包括在實習中學到的技能和遇到的挑戰。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了醫學生在家庭醫學科實習期間的主要內容及經驗心得。在實習期間,醫學生主要進行報告作業、自主學習和觀摩學習,並分享了自己在病房探訪病人、與病人家屬溝通的經驗。作者認為在舒適的生活環境中學習得相對較少,心得也會比較減少。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了醫學生在家庭醫學科實習期間的主要內容及經驗心得。在實習期間,醫學生主要進行報告作業、自主學習和觀摩學習,並分享了自己在病房探訪病人、與病人家屬溝通的經驗。作者認為在舒適的生活環境中學習得相對較少,心得也會比較減少。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了醫學生在臨床學習過程中的經驗與心得,包括跟隨主治醫師和住院醫師看病人、打primary care病人的病歷和學習精神科相關主題的過程。作者從自己的觀點出發,分享了在精神科實習中的錯失與學習經驗。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了醫學生在臨床學習過程中的經驗與心得,包括跟隨主治醫師和住院醫師看病人、打primary care病人的病歷和學習精神科相關主題的過程。作者從自己的觀點出發,分享了在精神科實習中的錯失與學習經驗。
Thumbnail
介紹臨床病理科的業務範圍,實習內容及經驗心得分享,並強調個人經歷與成長,以及醫學生在不同科別實習的獨特性。
Thumbnail
介紹臨床病理科的業務範圍,實習內容及經驗心得分享,並強調個人經歷與成長,以及醫學生在不同科別實習的獨特性。
Thumbnail
在醫院的醫療過程中,我們遇過千百種家屬,我只能說很多家屬的對談中,非常多是很匪夷所思的對話,有時會讓你很憤怒,有時讓你很傻眼,又有時讓你哭笑不得,不知道是這個工作久了,在醫療的溝通除了要快、精準到位之外,還要馬上選出重點,才能做有效率的對談。
Thumbnail
在醫院的醫療過程中,我們遇過千百種家屬,我只能說很多家屬的對談中,非常多是很匪夷所思的對話,有時會讓你很憤怒,有時讓你很傻眼,又有時讓你哭笑不得,不知道是這個工作久了,在醫療的溝通除了要快、精準到位之外,還要馬上選出重點,才能做有效率的對談。
Thumbnail
臨床的醫院,醫療中醫師的看診已經不是臨床的需求之一了,那麼~故事從這裡開始
Thumbnail
臨床的醫院,醫療中醫師的看診已經不是臨床的需求之一了,那麼~故事從這裡開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