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位總在「關係中」感到挫折、傷害的人,那《我可能錯了》這本書,即使已經不是新書,但保證任何時間看都不算太晚!讓你從很多的「不解」中頓悟。
身為一位35歲,隻身在台北打拼工作的「都會男女」女性,無論平常再怎麼堅強、有能力照顧自己,還是難免在「情關」中載浮載沉,用了很多的傷心、眼淚當作學費,不斷地從每一段關係中進化與學習!

《我可能錯了》
它給了我一直在尋找的「平衡與智慧」,打從心底明白如何過上平凡卻踏實的日子讀完《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這本書,深深被作者-比約恩(譯)的生命故事和「修行思維」所觸動,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人生的哲學思考,更是一本關於如何活得更自在、更真實的生活指南。
希望能透過我個人已經閱讀、消化超過3次的學習,分享我從書中獲得的生命啟發,希望也能對我《都會男女荒謬百態》節目的聽眾有幫助~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不要被各種外在的聲音所淹沒,忘記了傾聽內在最真實的聲音!
活在像台北這樣繁忙的都市中,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有一席之地,會不停地追求「加薪升遷」、「買車買房」、「紙醉金迷」的日子,一個不小心就會迷失在自己以為明朗的人生道路上,最終只是窮忙於追逐「社會認定」的「成功」,可是從來沒問過自己這樣的日子「我快樂嗎?」還是只是「我讓別人覺得我很快樂!」
這本書跟我曾讀過的《僧人的心態》有異曲同工之妙之處在於,它會不斷地鼓勵你去找到「長久永恆」的核心,專注於思考問題的根源,並尋找真正的解決方案,直面問題,並從中獲得對生命的意義而非只是為了即時享樂。
舉例而言:如果你希望獲得一段「長久穩定、彼此支持陪伴的感情關係」那在選擇對象時,是否應該更重視彼此的三觀、未來計畫,而不僅是選擇外在條件中長相、經濟條件呢?如果他跟你相處只帶來負面情緒,那為什麼要改變自己去迎合這樣的對象呢?
放下對結果的執念,擁抱生命的不確定性!才能真正享受活在當下!
身為現代社會女性,常常不由自主會覺得自己被社會期待和自我期許所束縛,追求完美的生活、穩定的關係、成功的事業,彷彿沒有照著一個「典型成功社會女性」的模樣發展,我就會看起來很失敗。
所以,我在人生30歲以前,都非常的拼命,期待自己可以被貼上「敗犬女王」即時沒有結婚生小孩,在事業上也要成功、外貌上也要保持漂亮!
然而,其實生命是充滿變數的,當妳太過執著於掌控一切只會帶來痛苦,一但有不如預期的發展,就彷彿所有努力白費,陷入崩潰情緒中!
「我可能錯了。」這句簡單的話語,蘊含著深刻的智慧。它提醒了我,沒有人能完全掌握真理,沒有任何一條教條是100%正確的,我們應該對一切可能性保持開放的心態!
讀這本書的期間,我經常停下來反思自己是否過於執著於結果,而忽略了過程中的美好。我開始學習放下對未來任何不確定性的擔憂,沒有每件事情都要按照劇本進行,應該更專注於當下的生活,享受每一個瞬間!
正念覺察,與內在自我對話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們常常忽略了內在的聲音,讓情緒和思緒左右我們的行為。比約恩強調「正念覺察」的重要性,透過冥想和內觀,可以更清晰地認識自己,與內在自我進行對話,只有滿足內心深處對於事務本質能感到滿意、喜悅,才能找到真正的平靜。
「當你靜下來,觀察自己的呼吸,你會發現,思緒就像天空中的雲朵,來來去去,而你,就是那片天空。」
我開始嘗試每週都抽出一些時間進行自我對話(每天實在有點辦不到),在這段時間裡面不滑手機、不接受來自外在娛樂的刺激,只有觀察自己的呼吸和思緒流動,我個人感覺有點類似冥想,但又接近放空的狀態。
一開始,我常常被其他工作思緒干擾,無法集中注意力,想著想著就開始想工作、想哪些事情還沒完成。但是,隨著練習的深入、次數變多,我其實慢慢學會了觀察思緒的流動,很快能進入心流的平靜狀態,不被其他外在事物所控制。
我發現,當我能夠與內在自我對話時,我平常在面對生活變化、不如意的時候,變得更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反思,而且情緒也更加平靜和自在。
接納痛苦,在環境的逆境中,你的心靈更容易茁壯成長!
人的生命中難免會遇到挫折和痛苦,但我們經常用更多華麗的方式去包裝、逃避或習慣性的壓抑著他,但這樣只會讓痛苦無形中不斷地加劇
作者分享了一個很重要的觀點「痛苦是成長的契機」,只有當妳學會接納痛苦,並且能夠在每一次經驗中學習,才能變得更加堅強!
「痛苦是生命的一部分,就像快樂一樣。重要的是,我們如何面對痛苦,而不是逃避它。」
就像我在podcast節目中分享的,每一次在感情裡挫敗,我都不算是「淨身出戶」,其實都帶走了很多感情經營的經驗,不只是更懂的哪些特質的對象其實不適合自己,也能把這段關係當作一面鏡子,去發掘自己在關係裡的不足,下次改善不要重蹈覆徹!
放慢腳步活在當下,珍惜每一個瞬間的感動
「當你專注於當下,你會發現,生命充滿了驚喜和美好。即使是最平凡的時刻,也蘊含著無限的可能。」
我在讀完這本書之後,決定裸辭行銷長的職務!書中提醒的各種道理,其實都隱隱約約地鼓勵著我,不要不斷地「勉強自己」去做到社會定義的成功標準,如果我過得並不快樂、不健康,那應該停下來好好問問自己「想要的生活模樣是什麼呢?」
辭職之後去了一趟歐洲,過了兩個月沒有計劃的慢生活,偶爾想想跟家人之間的相處關係、想想曾經感情的經歷、想想自己職涯的學習...等,沒有安排「標準歐洲旅遊行程」,只是依照每天起床後的心情、狀態,並且順應當天的天氣,到處走走看看!
開始學習放慢生活的節奏,專注於當下的每一個細節。
我發現那段時間,我真的充足地「活在當下」,心裡很舒坦、也更學會享受平靜帶來的快樂與深層滿足!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即使是平凡的日常,身邊也總是充滿了計劃之外的驚喜和感動!
用慈悲的心,理解他人並建立善意連結
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我們常常忽略了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與人性被理解的需求,比約恩強調在做人「慈悲為懷」的重要性,只有透過真誠地關懷和幫助他人,我們才可以跟身邊的人建立更深厚的連結,找到生命的意義。否則,只是為了某些目的而交往的對象,只會掏空你的心靈!
「當你對他人抱持慈悲心,你會發現,你也得到了更多的愛和支持。我們都是相互連結的,當我們幫助他人,也是在幫助自己。」
反言之,我也因為這樣的改變,自然地切斷了身邊無法跟我建立善意連結的朋友。不是刻意地疏遠,而是你的心會明明白白,為了讓自己生活更單純、快樂,凡是刻意惡意的對待,都以「友善回應,但不繼續」作為關係中的停損。
一生推薦!改變生命質量的好書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這本書,真的可以說是徹底改變了我待人處事的方式,以及生命價值觀的重新排序!是近兩年內影響我最深的一本書!
我深刻的啟發,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學會放下執念、接納痛苦、活在當下、慈悲為懷。這些智慧也能幫助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我已經誠摯地推薦這本書給身邊每一位跟我交流的朋友、渴望成長和改變的朋友,希望聽眾看完這篇文章,也能撥空靜心閱讀!
如果你有不一樣的學習,歡迎來「都會男女荒謬百態」的IG私訊跟我分享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