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午餐後到午休前大約有20分鐘的轉銜時間,我有時會念讀繪本、有時會出門散步。但前一天晚上洗澡時,腦中突然冒出延平中學入學考的新聞,於是決定利用這段非正式教學的時間,與孩子們聊聊天。】
(註:班級組成以20位大班為主,另有4位中班孩子。紀錄上有記得發言者的回應會以名字中其中一字代替,若為忘記發言者、群體回應的部分,則以「生」字代替)
——————————————————
師:「最近有一個考試,其中一個項目是作文。」
生:「什麼是作文?」
師:「用你們的話說,作文就像寫故事一樣。而且這個故事是有題目的,就像我們在編故事時也都會先想好主題。」
生:「像是動物園、森林、學校、遊樂園!」
(註:最近正在進行表演相關的主題教學,由於表演需要音效,於是孩子們決定要練習編一個有很多音效的故事,而設計出許多不同的主題以便發想故事)
師:「沒錯!所以這群參加考試的學生,也都要寫跟主題有關的故事。他們的題目是『那一天,我留下了眼淚』,請問你們會想要怎麼寫這個故事呢?」
嫚(大):「我會想到很難過很難過。」
淇(中):「我會想到一直哭,哭得很傷心。」
師:「你們講的都沒錯,但關於這個主題,我會比較想知道『你為什麼會流眼淚呢?』」
名(大):「可能是我最喜歡的花枯掉了。」
安(中):「我最喜歡的玩具被別人玩壞。」
希(大):「秘密被別人知道的時候。」
澄(大):「跑步跌倒。」
師:「嗯~跑步跌倒真的很痛,確實也有可能會流眼淚。不過跑步跌倒有可能會發生在很多時候,像是平常在小操場進行體能活動、你們跟爸爸媽媽出門散步。那大家覺得這句話可以怎麼補充情境,讓『跑步跌倒』這件事變得更特別呢?」
(註:先前關於故事的討論中,孩子們發現如果要讓故事變得有趣,必須要加入一些「特別事件」。如果內容單純是「我們開車出門、車子開到停車場、我們去逛街、逛完回家」,故事聽起來會普通、無聊,因為大家都有可能會發生這些事。)
淇(中):「可以變成『正在比傳接力棒的比賽,我很想要得到第一名,結果沒注意看路就跌倒了』。」
師:「那我想再問你們,剛剛提到的都是關於難過的事情。有沒有其他時候也會流眼淚呢?」
陞(大):「開心的時候!」
生:「感動的時候!」
師:「那什麼時候會出現這些心情呢?」
安(中):「我長大之後吃炸的都不會長針眼!」
(註:安從兩歲入學到現在,基本上完全不能碰炸物,因為一旦不小心多吃了一點,幾個小時後針眼就會冒出來說哈囉!)
——————————————————
【尾聲:午休時間快到,打算把其他實際發生的資訊提供給孩子們聽聽】
師:「跟你們分享,新聞上說很多參加考試的哥哥姊姊們,都寫了同樣的事情,他們的爸爸媽媽去當小天使了。」
希(大):「哇!那大家如果都寫一樣的事情,這樣故事就變得不特別了。」
師:「那你們覺得為什麼有很多人都會寫同樣的故事呢?」
和(大):「因為這是一件很難過的事。」
安(中):「因為他們真的有人的爸爸媽媽去當小天使了。」
師:「這也是有可能發生的事,不過正常來說應該沒有那麼多人的爸爸媽媽會這麼年輕就去當小天使。」
生:「可能他們是用想像的。」
師:「但你們覺得這個題目是要寫什麼樣的故事?」
生:「真實的故事。」
(註:這群孩子中班時曾配合著當時的繪本主題,創作了許多想像的故事。大班的表演同樣需要編創故事,但為了與中班的故事不同,於是曾引導孩子認識除了想像虛構之外,也可以從真實經驗中尋找素材。)
師:「那這樣如果有的哥哥姊姊真的沒有經驗過爸爸媽媽去當小天使,他們要怎麼寫出自己會有多難過呢?」
——————————————————
後記:到此已經超過午休時間五分鐘,實在不能再討論下去,於是倉促擱下新的提問,趕孩子們去上廁所鋪棉被。雖然這段討論沒有正式的收尾或結論,但過程中孩子們提出的想法非常有意思,仍然值得記錄下來。
——————————————————
題外話:午休時間,我正在陪著希(討論中提出「秘密被別人知道」的孩子)睡覺,希突然跟我說「我知道芊的秘密呦~她跟我說她喜歡寧!」
我:「蛤!那你跟我說沒關係嗎?」
希:「沒關係啦!不然你去問她」
(我移動到在旁邊因為不睡覺而蠕動著的芊旁邊)
我:「希剛剛跟我說你的秘密,這樣會有關係嗎?」
芊:「沒關係啦!我也知道陞的秘密呦!」
(此時內心大受震驚,沒想到這些孩子私底下交流了這麼多!也不禁感嘆這群從小班養到現在的孩子真的是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