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未來媳婦」:
我不知道妳打哪來的勇氣要嫁給他?
腦袋瓜迷糊了?
被戀愛沖昏頭了?
還是……
該不會是……懷孕了吧?
總之,我必須承認,妳比我更有膽量。
因為,嫁什麼樣的人,可以有選擇。
而我,別無選擇,必須成為他的媽媽。
成為他的母親,是某一個夜黑風高的晚上,我把你公公拉到床上,說我想要再生一個小孩。
妳未來的公公雖然百般不願意再養一個孩子,但迫於賀爾蒙作祟,只好乖乖在床上就範。
數千萬隻精蟲中,力爭上游後先馳得點與唯一的卵子相遇時,在外太空的另一個空間,一個孤單的靈魂被拉進我的身體。
孤單的靈魂總是不安的。
曾經看過一項研究指出,有些孩子一生下來脾氣就很倔強、愛哭,很難帶,強烈缺乏安全感的遺傳基因佔百分之二十五。
相信妳跟他相處這幾年以來,應該發現他身上的這一組不安的基因,肯定超過百分之五十。
妳身上的女性荷爾蒙會讓妳每個月經歷一次壞情緒,想像一下這種荷爾蒙以每天的頻率在他身上搞破壞,想像一下化學作用在頭腦裡起泡、發熱、膨脹和爆炸,這就是他從出生到十二歲的日常生活,醫學研究給予的專有名詞是「高功能自閉症」或「亞斯伯格症」。
在搜尋引擎輸入「高功能自閉症」,有三十萬筆以上的結果,輸入「亞斯伯格症」會得到五十萬筆以上的資料。
遊走在這些文章之中,就好像小老鼠在迷宮裡找不到起司,只聞到香味,卻會被弄得迷迷糊糊。
例如有一項診斷標準的文字是:「對他人情緒表現出有缺陷或偏差的反應」。如果用最簡單的文字解釋,就是「會錯意」吧!
還有一項是:「表現出一種不尋常、強烈的、有限的興趣」。現代人每天把眼球放在社交網路空間,也是這樣的特質。
還有一項是:「在說話、語言理解或認知發展方面遲緩」。眾所周知的「代溝」,也經常出現這樣的障礙,不是嗎?
妳或許看過印度電影「心中的小星星」,或者微電影「來自星星的你」,甚至更高竿的HBO電影「星星的孩子」。會不會看過之後,越看越覺得不對勁?
我常在想,用星星這個詞來形容特定族群的行為,是人類慣用的二分法,來判別「我們」和「他們」是不同類型的人。而用星星一詞,看似尊重,但實際上媒體在展現既深奧又複雜難懂的特殊行為時,為讓大眾迅速擷取簡單的概念,選擇用粗糙簡單的文字來表達,其實有那麼一點貶抑的意思。或許把你未婚夫同化成地球人是醫生的首要任務,但或許把自己變成外星人(包括妳),才是最終極的解決之道。
相信妳一定見識過情緒爆衝的他,如果妳沒有打算把自己變成外星人,那麼至少要有心理準備當一個高EQ的妻子。或者妳非他不嫁的話,勸妳多看一些心靈成長書籍,對你們婚後的相處一定有所幫助。
在他小學期間,我的腦袋經常閃過灑狗血的新聞標題:「驚駭!亞斯兒拭母!」
時間回到于靖小學一年級,忘記什麼事情讓也情緒失控,只記得畫面是他衝進廚房,拿起菜刀,走向我,氣喘呼呼、皺著眉頭,眼神含著殺氣。我頓時崩潰,只能無助地掉淚。
攻擊行為,是想證明老子是老大,任何人都不能控制他。若把時間往前推進幼稚園,有一段期間,他的情緒反應是對人吐口水,而且是迅速大量地吐,只要有人接近他,便施展口水功。這種看似攻擊的行為,若用動物界的研究來解讀,不過是在劃定界限或獵取食物。但是作為人類,吐口水變成極度粗魯的行為,要嚴加管教、強加控制。這也難怪老師三天二頭打電話向我抱怨。
因此,對於你們婚後可能出現的攻擊行為,在此未來的婆婆要麻煩妳和他開啟最高功能的危機處理模式,以免彼此受傷。
妳聽過催產素嗎?根據美國的荷爾蒙研究報告,催產素是一種促使人類連結的荷爾蒙。當孕婦生產時,母體內會產生大量的催產素,使母親自然地跟嬰兒有強烈的連結,願意全心全意地做任何事情來保護與照顧她的小孩。而當男女剛開始相處、逐漸拉近距離時,兩人體內也都會產生催產素。
拉拔妳未婚夫和你小姑健康長大的引擎,就是我身上的這個化學反應,而決定他們的個性,則在於你公公和我的催產素生成量的懸殊比例。
朋友最近會不會灌輸妳很多婆媳間紛爭的故事呢?
我沒有辦法阻止妳的朋友對妳說什麼,但我認為紛爭的源頭,都是催產素這個壞心眼的賀爾蒙在搗蛋。
如果媽媽分泌太多的催產素,兒子似乎就容易演化成媽寶。
雖然婆婆頭上的小天使告訴婆婆應該要把「兒子」這個產權轉登記為「先生」讓渡給媳婦,但此時催產素會跳出來變身成小惡魔,不斷地向婆婆耳提面命,未盡母親責任是重大罪名,而通常惡魔都是贏家,可憐的小天使總是遍體鱗傷。如果有科學家發明抽取催產素的技術,那麼世界上就沒有婆媳吵吵鬧鬧的故事可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