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速寫,隨性而畫
畫畫這件事,對我來說已經是二十年前的回憶了。當時因為擔任輔導的角色,需要培養員工對「美」的基本概念,這樣他們在推銷時,才能以更具美感的方式呈現商品。我們販售的是高單價的產品,單純強調「實用性」、「耐用性」其實沒有太大意義,重點在於獨特性——它的美感、立體感,甚至是產品背後那份看不見的心情與努力。後來,我開始到外面的社團學習,無論是社區大學還是各種交流單位,我都試著參與。慢慢地,開始感覺自己似乎摸到了一些門道,但其實離真正的「會畫畫」還很遙遠。因為這條路要走起來,真的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我曾經問過自己:「我要成為畫家嗎?」答案是否定的。
繪畫帶給我的,是單純的快樂,而我不希望因為這份快樂,踏入賣畫的世界。我輔導過太多人,深知賣畫的艱難,既然如此,何必讓興趣變成壓力?於是,我始終把畫畫當作單純的愛好,而不是職業。
早期畫的是油畫,厚重的顏料、濃郁的色彩,讓人覺得酣暢淋漓。隨手點上一筆,整個畫面就亮了起來,那種感覺十分痛快。但當開始考慮展覽時,問題也隨之而來——一般家裡不會有太多空間來存放畫作,一幅兩幅還行,若是上百幅,根本無處安置。也因為這個現實問題,我開始轉向水彩速寫。
水彩速寫的最大優勢,就是攜帶方便,畫快畫慢都可以,不會耽誤太多時間。有時候和朋友、同學坐下來閒聊,隨手就能畫出一張自己喜歡的作品,這讓繪畫變得更輕鬆、更自在。
至於風格,這是每個畫者都會面臨的抉擇。我嘗試過各種水彩技法,最後發現,自己最喜歡的是粗獷的線條搭配淡淡的水彩,這樣的畫面不僅自然,也帶有一種輕鬆的活力。
於是,我決定專注於水彩速寫。這樣做的好處是,它不佔空間,畫上幾百、甚至上千張,都只需要一個小角落來收納。時間過去,不知不覺間,我已經累積了 2600 張作品。當我看著這些畫堆滿書架,才意識到,自己居然已經畫了這麼多——或許談不上偉大,但至少證明了自己的努力。
水彩速寫,成為了我的舒壓方式,也是一種日常習慣。未來,我仍會持續畫下去,隨性而畫,享受這份單純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