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感應貼片」?微針感測器助攻植物逆境反應研究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圖片作者:ChatGPT

圖片作者:ChatGPT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可見到微針技術應用於醫學檢測。最近,科學家們更進一步,把微針技術應用到植物身上,幫助我們「即時讀心」植物在面對壓力時的反應!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利用生物水凝膠與微針結合的感測器,可原位即時偵測植物葉片中的過氧化氫(H₂O₂)濃度變化。


為什麼要偵測過氧化氫(H₂O₂ )?


過氧化氫是植物面對病原菌感染、乾旱、高溫或機械傷害時,快速釋放的一種「活性氧類」(ROS,reactive oxygen species,也稱為自由基)。它不只是一種傷害細胞的分子,更是植物細胞間溝通的重要訊號,可以啟動防禦基因,幫助植物抵禦逆境。


由於植物在遭受入侵時會釋放過氧化氫,所以偵測過氧化氫就成為一個好用的指標。但是,要即時量測植物體內的 H₂O₂ 並不容易。傳統方法如 DAB 染色、螢光染劑或比色法,不僅需要破壞組織以及繁瑣的前處理程序,還可能受葉綠素自體螢光干擾,難以在田間實地使用。


為了想要即時、實地偵測過氧化氫,研究團隊設計出一種金屬微針陣列感測器,外觀就像一塊可以貼在葉片背面的微型貼片。這些微針表面塗有一層「生物水凝膠」,成分包括了幾丁聚醣(chitosan, Cs)、還原型石墨烯氧化物(rGO)與辣根過氧化酶(HRP)。其中幾丁聚醣是一種天然高分子(螃蟹、昆蟲的外骨骼都是由幾丁聚醣構成),具良好生物相容性,可固定酵素;而還原型石墨烯氧化物(rGO)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可幫助電子傳遞;而辣根過氧化酶(HRP)是一種酵素,對 H₂O₂ 具高度專一性。


當HRP遇到過氧化氫時,就會發生以下反應:


                        HRP

H2​O2​+2H++2e–---->​2H2​O


於是,當微針刺入葉片後,HRP 就會和葉片中的 H₂O₂ 產生反應,進一步引發電子轉移,產生電流。這個電流可以用「定時電流法(chronoamperometry, CA)」偵測,電流越大,代表 H₂O₂ 濃度越高。


所以,這個感測器表現如何呢?研究團隊測試後發現,它的偵測範圍可以從0.1–4500 μM;而偵測極限可以低到 0.06 μM;靈敏度為14.7 μA/μM。偵測時間大約需要 1 分鐘 。最好的是,使用這個方法不需要破壞組織,只要直接貼在葉片就可以了。


此外,研究團隊也證明這個感測器不易受干擾物(如維生素C、葡萄糖)影響,重複性與穩定性也很不錯,冷藏可以保存數週。


說了半天,到底有沒有拿去植物上實測呢?


研究團隊將感測器應用於大豆與煙草,在它們感染細菌(Pseudomonas syringae)後觀察 H₂O₂ 的變化。他們發現,在感染 24 小時後,煙草葉片中 H₂O₂ 明顯升高至約 10 μM(對照組僅 0.9 μM)。而直接貼附於葉片的貼片也顯示出類似的結果,只需 1 分鐘就可讀取反應。


此外,感測結果與傳統 DAB 染色和 Amplex Red 螢光法相符,但不受螢光干擾,尤其在自體螢光強的大豆葉片中,感測器表現更為穩定可靠。


為什麼要開發植物貼片呢?事實上,這項技術不只是在偵測技術上進行創新而已。植物貼片更能協助我們即時監控作物健康狀況,透過監控植物過氧化氫的變化,我們可以知道作物是否遇到病害入侵?另外,當作物遭受病害後,我們也可透過植物貼片來評估處理的成效。


再者,當我們透過育種培育出抗病品系時,植物貼片也可以幫助我們評估這個新品系是不是真的比較「厲害」。而從長遠來看,我們更可以將植物貼片整合到智慧農業系統中,達成自動化監測作物健康與壓力反應。畢竟過氧化氫並不是只在植物被病菌入侵時會釋放,在植物感受壓力時,也會釋放過氧化氫的!


雖然目前植物貼片是針對 H₂O₂ 的專一感測器,但未來可以進一步擴展到其他活性氧類(如超氧陰離子、氫氧自由基等),也可以與其他植物感測器整合(如溫度、水分、pH),進行更廣泛的監測。如果可以開發出無線通訊版本,用於智慧農業與大規模田間應用就更棒了!


參考文獻:


Singh, N., Zhang, Q., Xu, W., Whitham, S. A., & Dong, L. (2025). A biohydrogel-enabled microneedle sensor for in situ monitoring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in plants. ACS Sensors. https://doi.org/10.1021/acssensors.4c02645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葉報報
298會員
1.0K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老葉報報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大麥曾經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之一,雖然現在食用的人並不多,但依然是重要的動物飼料原料與釀造作物之一。因此,大麥的產量當然重要。 大麥的產量由它的花序,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麥穗來決定。有趣的是,科學家發現大麥花序的形態,其實是由一套名叫CLAVATA訊息傳遞系統負責的喔!
Thumbnail
2025/04/29
大麥曾經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之一,雖然現在食用的人並不多,但依然是重要的動物飼料原料與釀造作物之一。因此,大麥的產量當然重要。 大麥的產量由它的花序,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麥穗來決定。有趣的是,科學家發現大麥花序的形態,其實是由一套名叫CLAVATA訊息傳遞系統負責的喔!
Thumbnail
2025/04/29
提到歷史上的群眾狂熱,大家很難不去想到發生在十七世紀的「鬱金香熱」。當時不知道為何,鬱金香的球莖忽然身價百倍,大家瘋了似地搶購,但是除了少數真正的園藝愛好者之外,絕大部分的民眾都只是把它當作投資。 當時最熱門的,是這種有條紋的鬱金香;後來知道,這種鬱金香是被病毒感染。 但是,為何病毒感染會製造圖案?
Thumbnail
2025/04/29
提到歷史上的群眾狂熱,大家很難不去想到發生在十七世紀的「鬱金香熱」。當時不知道為何,鬱金香的球莖忽然身價百倍,大家瘋了似地搶購,但是除了少數真正的園藝愛好者之外,絕大部分的民眾都只是把它當作投資。 當時最熱門的,是這種有條紋的鬱金香;後來知道,這種鬱金香是被病毒感染。 但是,為何病毒感染會製造圖案?
Thumbnail
2025/04/28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主要使用可見光。傳統上,科學家認為超過700奈米的長波光(也就是所謂的「紅外光」)能量太低,無法推動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關鍵氧化還原反應。因此,「700奈米」被視為光合作用的紅色極限(red limit)。 不過,最近科學家們在藍綠菌中找到了突破點!
Thumbnail
2025/04/28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主要使用可見光。傳統上,科學家認為超過700奈米的長波光(也就是所謂的「紅外光」)能量太低,無法推動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關鍵氧化還原反應。因此,「700奈米」被視為光合作用的紅色極限(red limit)。 不過,最近科學家們在藍綠菌中找到了突破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研究基礎認知這個新領域的科學家認為,不只腦細胞,動植物的一般細胞也可利用生物電來儲存訊息、協調彼此活動。生物是由具有優秀解決問題能力的小單元所組成,當這些個別單元聚集並合作,智能或許因此拓展。這些想法挑戰了「人類智能與眾不同」的思維,我們可能需要重新假設:心智無所不在。
Thumbnail
重點摘要:研究基礎認知這個新領域的科學家認為,不只腦細胞,動植物的一般細胞也可利用生物電來儲存訊息、協調彼此活動。生物是由具有優秀解決問題能力的小單元所組成,當這些個別單元聚集並合作,智能或許因此拓展。這些想法挑戰了「人類智能與眾不同」的思維,我們可能需要重新假設:心智無所不在。
Thumbnail
隨著農業的開展,隨之而來的馴化與育種,影響了植物與它的好伙伴-微生物體-的互動。這使得植物需要更多肥料、需要更多農藥。 如果可以讓植物能喚回它的好伙伴,或許就不需要那麼多的肥料與農藥了?
Thumbnail
隨著農業的開展,隨之而來的馴化與育種,影響了植物與它的好伙伴-微生物體-的互動。這使得植物需要更多肥料、需要更多農藥。 如果可以讓植物能喚回它的好伙伴,或許就不需要那麼多的肥料與農藥了?
Thumbnail
「內文有狂熱因素請淡定諒解..謝謝-」 第一次認真去年開始 去療癒水果植物以及種植的土地 .所以才會在種植之前 完成獨角獸靈氣課程 題外: 因為自己蠻喜歡做研究實驗精神得 也包括觀察. 不過這些過程免不了也有人說.我有病. 蟑螂也有在研究觀察裡. 純粹因為這是個人的興趣. --
Thumbnail
「內文有狂熱因素請淡定諒解..謝謝-」 第一次認真去年開始 去療癒水果植物以及種植的土地 .所以才會在種植之前 完成獨角獸靈氣課程 題外: 因為自己蠻喜歡做研究實驗精神得 也包括觀察. 不過這些過程免不了也有人說.我有病. 蟑螂也有在研究觀察裡. 純粹因為這是個人的興趣. --
Thumbnail
作者 : B.Brett.Finlay;Marie-Claire Arrieta 譯者 : 游懿萱 內容 :第一部,與其說我們是人,不如說我們是微生物 第一章 : 兒童:微生物的磁鐵 過去一個世紀以來,我們體驗了科學進步的優點,減少從小到大發生感染的風險。這些進步包括抗生素、抗病毒素
Thumbnail
作者 : B.Brett.Finlay;Marie-Claire Arrieta 譯者 : 游懿萱 內容 :第一部,與其說我們是人,不如說我們是微生物 第一章 : 兒童:微生物的磁鐵 過去一個世紀以來,我們體驗了科學進步的優點,減少從小到大發生感染的風險。這些進步包括抗生素、抗病毒素
Thumbnail
前陣子為了減少滑手機的時間,我花了一些時間調整社群上會看到的內容。
我先拿推特做實驗。
那是我早已放棄抵抗的平台。
 一開始我將那些沒營養的內容都按隱藏/對此貼文不感興趣,發現沒什麼用。後來發現,改變追蹤的內容才能更大幅度影響演算法。 我刻意去追蹤了一些攝影師與畫家。
實驗很成功
Thumbnail
前陣子為了減少滑手機的時間,我花了一些時間調整社群上會看到的內容。
我先拿推特做實驗。
那是我早已放棄抵抗的平台。
 一開始我將那些沒營養的內容都按隱藏/對此貼文不感興趣,發現沒什麼用。後來發現,改變追蹤的內容才能更大幅度影響演算法。 我刻意去追蹤了一些攝影師與畫家。
實驗很成功
Thumbnail
先前曾發表文章跟大家分享「微針」與「藻針」的差異,兩者聽起來都是"針",但其實差異很大。這次我想更深入的跟大家說明「藻針」這部分,有很多細節很值得分享。
Thumbnail
先前曾發表文章跟大家分享「微針」與「藻針」的差異,兩者聽起來都是"針",但其實差異很大。這次我想更深入的跟大家說明「藻針」這部分,有很多細節很值得分享。
Thumbnail
趁著好天氣,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戶外靜坐時的一些心得與感受。作者在靜坐前檢查了周圍是否有蚊蟲,並意識到過去被蚊蟲叮咬的經驗造成的心理作用。透過觀察身邊的蚊蟲,作者得出了對生命與共處的感悟。
Thumbnail
趁著好天氣,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戶外靜坐時的一些心得與感受。作者在靜坐前檢查了周圍是否有蚊蟲,並意識到過去被蚊蟲叮咬的經驗造成的心理作用。透過觀察身邊的蚊蟲,作者得出了對生命與共處的感悟。
Thumbnail
過去能固氮的植物,必須要招募「客卿」(如根瘤菌),但是最近發現有植物體內竟然有固氮的胞器~!  
Thumbnail
過去能固氮的植物,必須要招募「客卿」(如根瘤菌),但是最近發現有植物體內竟然有固氮的胞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