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什麼給孩子好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昨日我很欣賞的引路人文德學長分享了知名作家劉墉的一篇文章給我,閱讀之後湧起一些想法與感受,也與文德學長逐點回應,也將之梳理放在方格子留個記錄。

劉墉是我小時候買最多本書的作家,我非常喜歡他。

我有超越自己、肯定自己、實現一個飛翔的人生、我不是教你詐、還有忘了書名的,還有他和高中兒子一起寫的那本書。

劉墉在我的青春歲月裏可算是我無形的心靈導師。

第一張截圖,劉墉先生提到了偏差心。

偏心 這種事 在我的人生裏是家常便飯 我媽從小就偏心我弟 她說我弟一出生,她在夫家的地位就扶搖直上,當年生我,我奶奶對她沒過好臉色。 所以不能怪她偏心 誰叫我就是少了那“二兩肉”🤣🤣🤣

後來我弟從小學到高中畢業,從來沒低於前三名、前三志願,妥妥的品學兼優好學生,玩樂團、打遊戲,成績沒落下過,永遠是我媽及陳家的驕傲。 我不是學霸,也不擅讀書,被她一路嫌到五專畢業。

直到我自費插大,考上東吳企管,她才開始正眼看得起我幾眼。言談間總不忘了補上:如果不是我當年這樣要求妳,栽培妳到大學畢業,妳今天有的苦日子過了。


我五專找過學校心理輔導老師,整整一學期,老師鼓勵我先愛自己,再慢慢讓媽媽看見我的好。 我從那裏一步一步走出來的。德明心輔的林芬老師,雖然我記不得她的全名了,可是心裏永遠感謝她的聆聽與鼓勵。


截圖二

劉墉說“我相信這些孩子都是被寵大的”


我認同。

昨晚我才在與公公表達,孩子不能寵,吃苦的孩子反而有較好的韌性。

我說我覺得就算家裏破產也不要怕,我覺得家裏環境苦,孩子反而會為了生存奮進。太優渥的環境寶貝了孩子,失去了上進心與吃苦的能耐。

公公卻說他寧可死也不要過窮日子。

我能懂。 因為公婆是苦出來的農家子弟,當年他們的苦,比我在一個像詐騙集團裏工作15年領不到什麽薪水還更苦。

不同的是,

公婆的心裏,都是傷,所以會想避開傷痛,不要再回到過去的那種苦日子。

我苦出了更強大的心性。心裏沒有傷。因此我知道那15年的日子沒白費,沒領到的薪水轉化成能力與智慧以複利效應倍增;有效的技術讓那公司屹立至今。

公公現在的年紀,當年的志向,他決定再也不讓他的子孫受苦。 即便現在的他還是最苦最累的一個。 他都要孩子們不再吃他的苦。

以後有空,說說我先生的故事。


我的淺見 他要孩子不苦,得先讓孩子苦一陣子,才不會讓孩子苦一輩子。


截圖三

劉墉說:“為了給自己留條後路,活著的時候別把所有都給出去。相對的,也別一毛不拔,只要子女不亂花錢,能幫的就要及時幫,讓他們成功。”

非常認同。

容我下回再分享我的觀點,來去煮早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江文德-avatar-img
2025/03/28
很有智慧
Sylvia Ch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29
江文德 您不嫌棄啦!感謝您分享劉墉先生的好文。
avatar-img
我愛我家我的鴨
1會員
11內容數
我是三寶媽兼鴨場小助理,我有一個想讓孩子們學習音樂、讓老公能夠回歸管理鴨場而我能重新走入人群的樸實夢想。我將分享生活點滴和築夢歷程。歡迎您也感謝您結伴同行🤗 #親子 #夫妻相處 #家庭關係 #創業紀實
我愛我家我的鴨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人沒有辦法賺到認知以外的財富。 你同意嗎? 這不是知足常樂的問題, 是願不願意拓展認知邊界為自己創造更好的生活的課題。
2025/04/21
人沒有辦法賺到認知以外的財富。 你同意嗎? 這不是知足常樂的問題, 是願不願意拓展認知邊界為自己創造更好的生活的課題。
2025/04/15
童年乖習慣是否綑綁了你?本文作者分享自身經驗,反思「先做好A才能做B」的限制性信念如何影響親子關係及個人成長,並以自身與先生的例子,說明擺脫童年乖習慣,活出自我,創造更幸福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4/15
童年乖習慣是否綑綁了你?本文作者分享自身經驗,反思「先做好A才能做B」的限制性信念如何影響親子關係及個人成長,並以自身與先生的例子,說明擺脫童年乖習慣,活出自我,創造更幸福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4/02
若在人生中她沒有遇到崇建老師,若沒有發生與崇建老師的這一段溝通,冰冷的孤寂還得籠罩著自己多久? 更詭譎的是自己心裏的冰固會如何影響著與孩子、丈夫以致於所有人的關係...
Thumbnail
2025/04/02
若在人生中她沒有遇到崇建老師,若沒有發生與崇建老師的這一段溝通,冰冷的孤寂還得籠罩著自己多久? 更詭譎的是自己心裏的冰固會如何影響著與孩子、丈夫以致於所有人的關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時隔六年,我現在很慶幸一直以來就生活中每件小事都盡量帶著孩子去嘗試,並分享討論彼此的看法。即將成年的兒子,現在已經很懂得如何去挑選自己需要與想看的書,並還能給許多周邊同學朋友們建議。
Thumbnail
時隔六年,我現在很慶幸一直以來就生活中每件小事都盡量帶著孩子去嘗試,並分享討論彼此的看法。即將成年的兒子,現在已經很懂得如何去挑選自己需要與想看的書,並還能給許多周邊同學朋友們建議。
Thumbnail
年初讀《上流教養》,暗自許願有個有錢小孩的家教工作找上門,能一起談《大亨小傳》就太奢侈了,若可以聊聊我最近讀的書,就好了。(的確也用在每週的作文課上。盡量跟小孩分享這週我讀完的那本書。有時甚至是《王室緋聞守則》~哈) 於是今年找書來讀的過程,除了在意是不是可以跟小孩說的故事,也想多知道閱讀教育的事
Thumbnail
年初讀《上流教養》,暗自許願有個有錢小孩的家教工作找上門,能一起談《大亨小傳》就太奢侈了,若可以聊聊我最近讀的書,就好了。(的確也用在每週的作文課上。盡量跟小孩分享這週我讀完的那本書。有時甚至是《王室緋聞守則》~哈) 於是今年找書來讀的過程,除了在意是不是可以跟小孩說的故事,也想多知道閱讀教育的事
Thumbnail
成功的教養,不容易複製!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成長方式。 分享在教養子女16年過程中的心得與感受,重讀人生的舐獲,寫教養文章的目的,翻寫後的文章價值以及借鏡教養方式之前要先做一吽事。
Thumbnail
成功的教養,不容易複製!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成長方式。 分享在教養子女16年過程中的心得與感受,重讀人生的舐獲,寫教養文章的目的,翻寫後的文章價值以及借鏡教養方式之前要先做一吽事。
Thumbnail
書背語錄-- 教養,不必總是筋疲力盡、兩敗俱傷 以「尊重小孩」為內涵的教養,是從信任、接納,甚至欣賞小孩的能力前提出發。 從孩子的「需要」來理解他們的行為,進而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成為自己。 方法用對了,父母不必再發狂、吼叫,孩子將因你而不一樣。
Thumbnail
書背語錄-- 教養,不必總是筋疲力盡、兩敗俱傷 以「尊重小孩」為內涵的教養,是從信任、接納,甚至欣賞小孩的能力前提出發。 從孩子的「需要」來理解他們的行為,進而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成為自己。 方法用對了,父母不必再發狂、吼叫,孩子將因你而不一樣。
Thumbnail
在教養孩子的挑戰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或許面對他人評論時會有困惑,但只要我們確信自己的教養對孩子有正向影響,日後不會後悔,之於自己與孩子就是最好的方式。
Thumbnail
在教養孩子的挑戰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或許面對他人評論時會有困惑,但只要我們確信自己的教養對孩子有正向影響,日後不會後悔,之於自己與孩子就是最好的方式。
Thumbnail
培養孩子哲思,並不是要孩子背誦哲學家講的話,或是拿它來考試。而是首先能讓孩子養好對哲學的「胃口」,培養他閱讀相關書籍的意願,進而讓孩子在閱讀中隨著書本的內容展開對於萬事萬物的哲學思考,逐步啓發他的人生智慧,使他成為自己人生問題的解答大師。
Thumbnail
培養孩子哲思,並不是要孩子背誦哲學家講的話,或是拿它來考試。而是首先能讓孩子養好對哲學的「胃口」,培養他閱讀相關書籍的意願,進而讓孩子在閱讀中隨著書本的內容展開對於萬事萬物的哲學思考,逐步啓發他的人生智慧,使他成為自己人生問題的解答大師。
Thumbnail
“當孩子飛奔而至,開心說著近況,散發出來的愛與能量會填補療癒已被生活折磨得能量盡失的我們”   好書分享:讀懂孩子內心話 作者:郭葉珍 天下文化出版 親子溝通是一堂無止盡的課題,會隨著孩子的成長變化,但其實也會隨著自己的人生階段而有不同的變化。然而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也都有自己
Thumbnail
“當孩子飛奔而至,開心說著近況,散發出來的愛與能量會填補療癒已被生活折磨得能量盡失的我們”   好書分享:讀懂孩子內心話 作者:郭葉珍 天下文化出版 親子溝通是一堂無止盡的課題,會隨著孩子的成長變化,但其實也會隨著自己的人生階段而有不同的變化。然而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也都有自己
Thumbnail
在此分享平時常對兒說的話及分享育兒經驗。當自己有能量時,我相信陪伴孩子學習時,會更有自信!
Thumbnail
在此分享平時常對兒說的話及分享育兒經驗。當自己有能量時,我相信陪伴孩子學習時,會更有自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