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為了學生能有機會學習禮義廉恥,把持做人的道德底線;為了學生能有機會學習中華文化,發揮心性的良知良能;為了學生能有機會學習古人智慧,懂得人生的知所進退;她這幾年一直公開反對民進黨去中化的課綱。
她直言以刪除顧炎武《廉恥》為例,學生無法理解「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人無恥,道德墯落、價值錯亂;國無恥,不擇手段,唯利是圖。如此下去,無法造就學生的人格,無法承擔保國的使命。有問:曾讀過《廉恥》一文,就必然有廉恥嗎?相反的,沒讀過《廉恥》這篇古文,就沒有廉恥嗎?當然,這是理想與現實的問題,也就是應然與實然的關係;但,曾讀過《廉恥》,起碼在良心的法庭上,會有一個聲音提醒要有廉恥;如果沒有讀過的話,就看個人的造化了!
她這樣高調反「去中化」,反對割裂中華文化,反對摧毀文化自信,反對削弱文化內涵;一方面得到家長的認同,而同時也遭受到民進黨的攻擊。
近日,她竟然接受央視專訪,本來說好是談文化、談教育的,結果記者最後問對「中國被列為境外敵對勢力」,有怎樣的看法?這位教師就直言若有親屬在大陸的話(據說她媽媽在大陸),這樣竟被列為境外敵對勢力,確實難以接受。
於是,上意要校方處理這位教師,教育部、陸委會也分別作出指正;但臺北市教育局公布調查結果,「並沒有學生反映老師在課堂上違反教育中立,也沒有在校內違反教育中立」,教育局尊重教師專業自主權及言論自由云云。
批評課綱,那沒話好說的,我也支持。但在境外記者專訪,就得小心:
自家政府的言論政策,無論對與錯,抑或只是觀點不同,完全沒必要對境外記者交心,何況言論一出,解讀會否被扭曲呢?所謂家醜不外傳,這總要有一點保留的。
本身執教於名校,媒體採訪,自然就會稱某某校教師這個銜頭啦,這會否對校譽有影響嗎?校長會否被指管理疏忽呢?在在事前都要考慮的。
說良心話,講事實,當然是對的;但也要三思,課綱出問題,許多語文教師都知道,學界、教界的同工,相信個個都知道,何解自己要站出前線呢?
賴政府說「境外敵對勢力」的同時,自然就有境內敵對勢力啦,而且正在全力對付那些所謂境內敵對勢力。就以一個毫無政治背景的教師,何苦要走上那條政治不歸路呢?
三思!三思!
(寫於2025年3月29日於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