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一位國文教師的不平鳴

為一位國文教師的不平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她,為了學生能有機會學習禮義廉恥,把持做人的道德底線;為了學生能有機會學習中華文化,發揮心性的良知良能;為了學生能有機會學習古人智慧,懂得人生的知所進退;她這幾年一直公開反對民進黨去中化的課綱。

她直言以刪除顧炎武《廉恥》為例,學生無法理解「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人無恥,道德墯落、價值錯亂;國無恥,不擇手段,唯利是圖。如此下去,無法造就學生的人格,無法承擔保國的使命。

有問:曾讀過《廉恥》一文,就必然有廉恥嗎?相反的,沒讀過《廉恥》這篇古文,就沒有廉恥嗎?

當然,這是理想與現實的問題,也就是應然與實然的關係;但,曾讀過《廉恥》,起碼在良心的法庭上,會有一個聲音提醒要有廉恥;如果沒有讀過的話,就看個人的造化了!

她這樣高調反「去中化」,反對割裂中華文化,反對摧毀文化自信,反對削弱文化內涵;一方面得到家長的認同,而同時也遭受到民進黨的攻擊。

近日,她竟然接受央視專訪,本來說好是談文化、談教育的,結果記者最後問對「中國被列為境外敵對勢力」,有怎樣的看法?這位教師就直言若有親屬在大陸的話(據說她媽媽在大陸),這樣竟被列為境外敵對勢力,確實難以接受。

於是,上意要校方處理這位教師,教育部、陸委會也分別作出指正;但臺北市教育局公布調查結果,「並沒有學生反映老師在課堂上違反教育中立,也沒有在校內違反教育中立」,教育局尊重教師專業自主權及言論自由云云。

批評課綱,那沒話好說的,我也支持。但在境外記者專訪,就得小心:

自家政府的言論政策,無論對與錯,抑或只是觀點不同,完全沒必要對境外記者交心,何況言論一出,解讀會否被扭曲呢?所謂家醜不外傳,這總要有一點保留的。

本身執教於名校,媒體採訪,自然就會稱某某校教師這個銜頭啦,這會否對校譽有影響嗎?校長會否被指管理疏忽呢?在在事前都要考慮的。

說良心話,講事實,當然是對的;但也要三思,課綱出問題,許多語文教師都知道,學界、教界的同工,相信個個都知道,何解自己要站出前線呢?

賴政府說「境外敵對勢力」的同時,自然就有境內敵對勢力啦,而且正在全力對付那些所謂境內敵對勢力。就以一個毫無政治背景的教師,何苦要走上那條政治不歸路呢?

三思!三思!

(寫於2025年3月29日於海外)

avatar-img
yidai zhongshi ye的沙龍
64會員
846內容數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老安兄:哪個博主是個臺灣年輕人,大概三十歲吧。他在講述亞太區大學生國際事務分享會時,指來自陸區的代表謂24小時就可以攻占臺灣;而臺灣區代表則心平氣和逐一反駁。博主自然值得高興喇!但,但最失敗的,哪個博主竟然像陸區一樣,把「說服力」的「說」,唸成說話的說。悲乎!哀乎! 2025-3-26
今晚很開心,我煮那個餸給女兒家,竟然大小都搶住食,特別是細外孫,他口裡還沒吞下,就搶著說要下一塊。 究竟什麼餸呀?那麼有吸引力? 一個平常的家常餸,非常簡單、非常普通——蕃茄炒蛋。 蛋汁加少許鹽和雞粉 炒蕃茄時加少許鹽糖 加上甜椒醬、蕃茄醬 成了! 2025-3-26  
剛剛在一個(臺灣)頻道留言:   有個題外話,「說服力」的「說」17:02,在陸區是唸說話的說;而在臺區,傳統是唸「稅」的。不知道博主是來自哪個地區呢?   2025-3-26
昨晚有一個陸媒分享到老子說的「天地不仁」,於是我把十年前的舊文貼上,有16個點讚,一個留言,說:刷新了我的認知。 其後,也有人貼上ChatGPT留言,也有5個點讚。 兩篇分列如下,大家點睇呀?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老子有兩句話,乍看難明。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
有個陸媒節目,論及天將降大任於「是人」?還是「斯人」? 其實,「斯人」還是「是人」,兩者都沒錯。斯人的「斯」,代詞,此、是、這。至於「是人」的「是」,形容詞,此。例如:是日。 我手頭上的那些四書,全是「是人也」。 另外,在0:01字幕「篡改」,正確是「竄改」。「篡改」是現代漢語詞典用的,那是錯
今晚思緒飛揚,看到香港新聞字幕「發布」的「布」,突然想起工作時期,替校編輯學生手冊。 有一天,收到學校的通知,要我編輯新學年的學生手冊。事前校方並沒有跟我打過招呼,也沒有提起這個特別分外的工作,只是限時一個月交卷。容易嗎? 當時的校長是愛爾蘭人,校監是澳洲人。我這個中文人,能怎樣做呢? 說來也
老安兄:哪個博主是個臺灣年輕人,大概三十歲吧。他在講述亞太區大學生國際事務分享會時,指來自陸區的代表謂24小時就可以攻占臺灣;而臺灣區代表則心平氣和逐一反駁。博主自然值得高興喇!但,但最失敗的,哪個博主竟然像陸區一樣,把「說服力」的「說」,唸成說話的說。悲乎!哀乎! 2025-3-26
今晚很開心,我煮那個餸給女兒家,竟然大小都搶住食,特別是細外孫,他口裡還沒吞下,就搶著說要下一塊。 究竟什麼餸呀?那麼有吸引力? 一個平常的家常餸,非常簡單、非常普通——蕃茄炒蛋。 蛋汁加少許鹽和雞粉 炒蕃茄時加少許鹽糖 加上甜椒醬、蕃茄醬 成了! 2025-3-26  
剛剛在一個(臺灣)頻道留言:   有個題外話,「說服力」的「說」17:02,在陸區是唸說話的說;而在臺區,傳統是唸「稅」的。不知道博主是來自哪個地區呢?   2025-3-26
昨晚有一個陸媒分享到老子說的「天地不仁」,於是我把十年前的舊文貼上,有16個點讚,一個留言,說:刷新了我的認知。 其後,也有人貼上ChatGPT留言,也有5個點讚。 兩篇分列如下,大家點睇呀?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老子有兩句話,乍看難明。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
有個陸媒節目,論及天將降大任於「是人」?還是「斯人」? 其實,「斯人」還是「是人」,兩者都沒錯。斯人的「斯」,代詞,此、是、這。至於「是人」的「是」,形容詞,此。例如:是日。 我手頭上的那些四書,全是「是人也」。 另外,在0:01字幕「篡改」,正確是「竄改」。「篡改」是現代漢語詞典用的,那是錯
今晚思緒飛揚,看到香港新聞字幕「發布」的「布」,突然想起工作時期,替校編輯學生手冊。 有一天,收到學校的通知,要我編輯新學年的學生手冊。事前校方並沒有跟我打過招呼,也沒有提起這個特別分外的工作,只是限時一個月交卷。容易嗎? 當時的校長是愛爾蘭人,校監是澳洲人。我這個中文人,能怎樣做呢? 說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