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觀察
我們要知道每一種研究法的缺陷,去找尋可以補足這一塊的缺陷,所以就會增加文件、觀察,確認受訪者的內容是不是真實,在互動過程中,就可以延伸到受訪者沒說、可以瞭解事件發生的經過。如果沒有看見,受訪者有沒有脈絡性、想法很跳痛、回憶都是他覺得重要,但是沒有情境脈絡。所以情境脈絡瞭解,才能對於事件有更客觀的評判,不會因為受訪者說是這樣就只能相信這樣。.研究者是研究探討之主要工具.經常搭配非正式訪問以收集資料
.能藉由參與者的觀點或解釋以瞭解所觀察現象之深層意義
.能熟悉及瞭解參與者所使用的語言,並藉以瞭解與研所代表之意義
.能藉由觀察以支持或反駁研究者所持之觀點及假設,並發展後續可探討之問題
適用情境
.探討少為人知支線向與發現新觀點
.需瞭解與事件相關之情境脈絡
.作為檢證之用
不同收集資料是否具有一致性,進行檢證。
.輔助訪談
半結構式的訪談前,先進行了解,然後才去進行訪談,會更明確。
.研究參與者受限於語言之使用與表達
優點與限制
.優點:
1探討並取得研究對象之個人觀點
2在自然情境中收集資料
3提供此時此地,關於情境、關係、行動/行為、事件、角色及組織等方面之資料
.限制:
1研究者對場域之改變與影響,或相對的,研究場域對研究者之可能改變與影響
2耗時且耗力
觀察角色:根據研究者之參與程度
.角色分類
1完全參與者
2參與觀察者
3觀察參與者
4完全觀察者
參與觀察者:長期觀察
.研究者藉由參與及觀察,發展並建立研究對象之關係
.可能延伸問題
1由研究對象間衝突所產生的選邊問題
2個人偏見與喜好問題
3涉入的廣度與深度問題
觀察參與者:短期或定期觀察
.研究者與研究對象間之互動是短暫、正式、並以觀察為目的進入場域
完全觀察者:定期觀察
.研究者與研究對象無任何互動
.可能衍生問題:研究者無從得知被驗就者之觀點看法
觀察資料收集
.描述性觀察
1對研究場域、參與者、及所發生是艦隻詳細記錄與描述
2此資料能提供後續研究探討之參考
.聚焦性觀察
1針對某一事件/現象進行觀察記錄
2是根據描述性觀察記錄衍生而出
.選擇性觀察
1是根據聚焦性觀察之分析結果
2研究者需能探討並分析此特殊事件之隱含意義
田野觀察記錄
Neuman三種地圖
.空間地圖:包含參與者、設備等務裡空間,以記錄觀察的地點
.社會地圖:用以顯示參與者間之權利、影響力、友誼、社會互動等狀態
.時間地圖:用以呈現人事物及溝通等來往時間
Spradey九項觀察面向
.空間、行動者、活動、物體’行動、事件、時間、目標、感受(此二者要透過對談)
田野觀察筆記
.實地:所觀察人事物之詳細資料
.方法:所採用之資料收集方法(干擾性及排干擾性)
.分析:研究者根據對蒐集資料之分析詮釋(包括後續需再觀察及蒐集之資料)
研究者省思日誌
觀察注意要點
.研究者個人因素之影響
.研究參與者行為表現是否異於平常
.保持觀察過程、內容與方式之彈性
.保持專注而中立之態度
.投入其中保持距離的觀察(化熟悉為神奇、化平淡為獨特)
.勿將田野筆記掉落於觀察場域
研究者角色
.影響資料收集之研究者個人因素
1經驗:研究問題的選擇與發展、資料的收集與分析
2年齡:因年齡差異或體力,而限制與研究對象之互動與資料收集
3性別:探討研究問題的角度及所收及之資料
4族群背景:未能熟悉研究對象使用的語言
資料分析(1)
.採取填寫觀察筆記及研究日誌,分別記錄與整理資料
.持續閱覽與反思所紀錄整理之筆記及日誌,並分析後續可進行探討觀察之問題
.持續性的資料收集與分析是用來幫助研究者能以直不聚焦的方式,以發展及建構研究發現與結果
Q何謂逐步聚焦?
資料收集的方向是根據逐步聚焦而來
Q何謂結構/紮根理論?
說明結果如何而來,紮根理論是在說結論、現象的結果,是資料分析方法,不是理論。
資料分析(2)
三角檢證法(質性研究一定會用到14)
1不同資料來源(單一方法內,有兩人以上的受訪者)
2不同資料收集方式(觀察、研究者省思日誌)
3不同時間或場域
4不同解釋觀點(跟文獻進行對照)
.避免過度融入:尋求特殊或負面案例
資料整理與分析之步驟
.編碼、建立索引與分類
.確認所整理分析支要點/議題有完整及真實的反應原始資料
.以尋求回饋方式,再次確認整理分析之要點/議題友真實反應實況
.對照目前的分析結果與原始資料
.從原始資料中尋找與分析結果不符或對立之特殊或負面案例
.請研究參與者確認資料分析結果是否正確
.納入三角驗證法包括不同資料來源、收及方法、及觀察
納入研究計畫的反思問題
.根據我們的研究目的與問題,是否需採用觀察法?如是,將以哪一觀察角色進行資料收集、及為什麼需要採用此角色?
.根據研究問題,思考需觀察記錄之資料為何?
可以參考Spradey九項觀察面向
.空間、行動者、活動、物體’行動、事件、時間、目標、感受
每個研究問題都可以設計最完美的計畫,但實際到自己的研究,可能就會礙於人力、物力,無法全部實施,就會需要寫在研究限制和研究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