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觀察法:質性研究的利器與實務指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參與觀察

  我們要知道每一種研究法的缺陷,去找尋可以補足這一塊的缺陷,所以就會增加文件、觀察,確認受訪者的內容是不是真實,在互動過程中,就可以延伸到受訪者沒說、可以瞭解事件發生的經過。如果沒有看見,受訪者有沒有脈絡性、想法很跳痛、回憶都是他覺得重要,但是沒有情境脈絡。所以情境脈絡瞭解,才能對於事件有更客觀的評判,不會因為受訪者說是這樣就只能相信這樣。

.研究者是研究探討之主要工具

.經常搭配非正式訪問以收集資料

.能藉由參與者的觀點或解釋以瞭解所觀察現象之深層意義

.能熟悉及瞭解參與者所使用的語言,並藉以瞭解與研所代表之意義

.能藉由觀察以支持或反駁研究者所持之觀點及假設,並發展後續可探討之問題

適用情境

.探討少為人知支線向與發現新觀點

.需瞭解與事件相關之情境脈絡

.作為檢證之用

  不同收集資料是否具有一致性,進行檢證。

.輔助訪談

  半結構式的訪談前,先進行了解,然後才去進行訪談,會更明確。

.研究參與者受限於語言之使用與表達

優點與限制

.優點:

1探討並取得研究對象之個人觀點

2在自然情境中收集資料

3提供此時此地,關於情境、關係、行動/行為、事件、角色及組織等方面之資料

.限制:

1研究者對場域之改變與影響,或相對的,研究場域對研究者之可能改變與影響

2耗時且耗力

觀察角色:根據研究者之參與程度

.角色分類

1完全參與者

2參與觀察者

3觀察參與者

4完全觀察者

參與觀察者:長期觀察

.研究者藉由參與及觀察,發展並建立研究對象之關係

.可能延伸問題

1由研究對象間衝突所產生的選邊問題

2個人偏見與喜好問題

3涉入的廣度與深度問題

觀察參與者:短期或定期觀察

.研究者與研究對象間之互動是短暫、正式、並以觀察為目的進入場域

完全觀察者:定期觀察

.研究者與研究對象無任何互動

.可能衍生問題:研究者無從得知被驗就者之觀點看法

觀察資料收集

.描述性觀察

1對研究場域、參與者、及所發生是艦隻詳細記錄與描述

2此資料能提供後續研究探討之參考

.聚焦性觀察

1針對某一事件/現象進行觀察記錄

2是根據描述性觀察記錄衍生而出

.選擇性觀察

1是根據聚焦性觀察之分析結果

2研究者需能探討並分析此特殊事件之隱含意義

田野觀察記錄

Neuman三種地圖

.空間地圖:包含參與者、設備等務裡空間,以記錄觀察的地點

.社會地圖:用以顯示參與者間之權利、影響力、友誼、社會互動等狀態

.時間地圖:用以呈現人事物及溝通等來往時間

Spradey九項觀察面向

.空間、行動者、活動、物體’行動、事件、時間、目標、感受(此二者要透過對談)

田野觀察筆記

.實地:所觀察人事物之詳細資料

.方法:所採用之資料收集方法(干擾性及排干擾性)

.分析:研究者根據對蒐集資料之分析詮釋(包括後續需再觀察及蒐集之資料)

研究者省思日誌

觀察注意要點

.研究者個人因素之影響

.研究參與者行為表現是否異於平常

.保持觀察過程、內容與方式之彈性

.保持專注而中立之態度

.投入其中保持距離的觀察(化熟悉為神奇、化平淡為獨特)

.勿將田野筆記掉落於觀察場域

研究者角色

.影響資料收集之研究者個人因素

1經驗:研究問題的選擇與發展、資料的收集與分析

2年齡:因年齡差異或體力,而限制與研究對象之互動與資料收集

3性別:探討研究問題的角度及所收及之資料

4族群背景:未能熟悉研究對象使用的語言

資料分析(1)

.採取填寫觀察筆記及研究日誌,分別記錄與整理資料

.持續閱覽與反思所紀錄整理之筆記及日誌,並分析後續可進行探討觀察之問題

.持續性的資料收集與分析是用來幫助研究者能以直不聚焦的方式,以發展及建構研究發現與結果

Q何謂逐步聚焦?

  資料收集的方向是根據逐步聚焦而來

Q何謂結構/紮根理論?

  說明結果如何而來,紮根理論是在說結論、現象的結果,是資料分析方法,不是理論。

資料分析(2)

三角檢證法(質性研究一定會用到14)

不同資料來源(單一方法內,有兩人以上的受訪者)

2不同資料收集方式(觀察、研究者省思日誌)

3不同時間或場域

不同解釋觀點(跟文獻進行對照)

.避免過度融入:尋求特殊或負面案例

資料整理與分析之步驟

.編碼、建立索引與分類

.確認所整理分析支要點/議題有完整及真實的反應原始資料

.以尋求回饋方式,再次確認整理分析之要點/議題友真實反應實況

.對照目前的分析結果與原始資料

.從原始資料中尋找與分析結果不符或對立之特殊或負面案例

.請研究參與者確認資料分析結果是否正確

.納入三角驗證法包括不同資料來源、收及方法、及觀察

納入研究計畫的反思問題

.根據我們的研究目的與問題,是否需採用觀察法?如是,將以哪一觀察角色進行資料收集、及為什麼需要採用此角色?

.根據研究問題,思考需觀察記錄之資料為何?

可以參考Spradey九項觀察面向

.空間、行動者、活動、物體’行動、事件、時間、目標、感受


每個研究問題都可以設計最完美的計畫,但實際到自己的研究,可能就會礙於人力、物力,無法全部實施,就會需要寫在研究限制和研究建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馨的日常 Sin's Tea Time的沙龍
5會員
45內容數
🌟 「馨的日常 Sin's Tea Time」是一個溫暖的小天地,讓我們一起品味生活的細節與智慧的分享。在這裡,馨將與大家分享她的日常點滴,包括學習與成長的故事、參與各種研習的心得、以及閱讀書籍中的啟發與感動。
2025/04/27
這篇文章提供了關於行動研究的課程筆記,涵蓋其核心理念、目的、發展背景、實施步驟、資料蒐集方法、不同形式以及研究者反思的重要性。內容深入淺出地解釋了行動研究與傳統研究的差異,強調參與者賦權、實務應用和持續改進的重要性。文章也介紹了影像發聲法,並提供了反思能力提升技巧以及行動研究常見問題的解答。
Thumbnail
2025/04/27
這篇文章提供了關於行動研究的課程筆記,涵蓋其核心理念、目的、發展背景、實施步驟、資料蒐集方法、不同形式以及研究者反思的重要性。內容深入淺出地解釋了行動研究與傳統研究的差異,強調參與者賦權、實務應用和持續改進的重要性。文章也介紹了影像發聲法,並提供了反思能力提升技巧以及行動研究常見問題的解答。
Thumbnail
2025/04/13
本篇文章提供一份關於研究倫理的課程筆記,涵蓋研究前、研究中、研究後應注意的倫理議題,並探討知情同意、保密性、匿名性、研究倫理審查委員會等重要概念。文末更點出後設倫理反思,以及研究者應肩負的社會責任。
Thumbnail
2025/04/13
本篇文章提供一份關於研究倫理的課程筆記,涵蓋研究前、研究中、研究後應注意的倫理議題,並探討知情同意、保密性、匿名性、研究倫理審查委員會等重要概念。文末更點出後設倫理反思,以及研究者應肩負的社會責任。
Thumbnail
2025/04/13
這篇文章探討行動研究中的三種取向:科學技術取向、實務道德取向和解放/批判取向,並說明不同取向的研究主體、研究方法和研究目標。
Thumbnail
2025/04/13
這篇文章探討行動研究中的三種取向:科學技術取向、實務道德取向和解放/批判取向,並說明不同取向的研究主體、研究方法和研究目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其實除了研究所需,觀察也是靈感的來源、也可以是日常生活的樂趣。
Thumbnail
其實除了研究所需,觀察也是靈感的來源、也可以是日常生活的樂趣。
Thumbnail
若說質性研究是透過觀察各種現象獲得一些有系統的結論,那我們就從觀察開始聊起。
Thumbnail
若說質性研究是透過觀察各種現象獲得一些有系統的結論,那我們就從觀察開始聊起。
Thumbnail
本文介紹進行研究的三個主要角度:靈感驅動、數據驅動和文獻驅動。透過瞭解每種方法的具體作法及其各自的優缺點,研究者可以更好地選擇適合自己的研究方法。
Thumbnail
本文介紹進行研究的三個主要角度:靈感驅動、數據驅動和文獻驅動。透過瞭解每種方法的具體作法及其各自的優缺點,研究者可以更好地選擇適合自己的研究方法。
Thumbnail
抽樣方式影響調查的樣本結果是否可以代表母體狀況。方便抽樣可能導致偏誤,應考慮更系統化的抽樣方法,例如簡單隨機抽樣,以確保樣本情況可以回推母體情況。文章透過範例說明,解釋樣本和母體之間關聯。
Thumbnail
抽樣方式影響調查的樣本結果是否可以代表母體狀況。方便抽樣可能導致偏誤,應考慮更系統化的抽樣方法,例如簡單隨機抽樣,以確保樣本情況可以回推母體情況。文章透過範例說明,解釋樣本和母體之間關聯。
Thumbnail
對於新事物的解讀,我們最省時省力的方式是,以既有的經驗框架去推測可能的結果,但能百分百正確預估嗎?常常會出乎我們意料,因為人與環境可能分秒間迅速地變動,但我們對環境中的人事物解讀卻是採取固定思維,這是人類的盲點與優勢——預測。
Thumbnail
對於新事物的解讀,我們最省時省力的方式是,以既有的經驗框架去推測可能的結果,但能百分百正確預估嗎?常常會出乎我們意料,因為人與環境可能分秒間迅速地變動,但我們對環境中的人事物解讀卻是採取固定思維,這是人類的盲點與優勢——預測。
Thumbnail
記錄實戰經驗的重要性在於,它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一個典型問題:熱愛學習卻進步有限,難以解決實際問題。
Thumbnail
記錄實戰經驗的重要性在於,它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一個典型問題:熱愛學習卻進步有限,難以解決實際問題。
Thumbnail
學習助人技巧時,我們通常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吸收大量知識,對某些學派很感興趣,另一種是對所學內容感興趣,但進入晤談情境中很害怕。這其中的誤區有三種,包括學派過早應用、無法找到心理師的位置、以及忽略基本功。這些誤區都可以透過學習避免。
Thumbnail
學習助人技巧時,我們通常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吸收大量知識,對某些學派很感興趣,另一種是對所學內容感興趣,但進入晤談情境中很害怕。這其中的誤區有三種,包括學派過早應用、無法找到心理師的位置、以及忽略基本功。這些誤區都可以透過學習避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