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掉的天秤:如何在自我懷疑中重建內心平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如果心也能夠格式化,我會不會更開心?

一早起床,洗臉、刷牙、保濕、防曬,一項不落地完成。特意挑選深藍色襯衫搭配灰色直筒牛仔褲,腳上是我最喜歡的深褐色亮皮德比鞋。出門前,翻開書本讀了幾頁,確認了一遍今天的行程,時間安排得妥妥當當。步伐輕快地走向停車場,海風吹過臉頰,讓人忍不住深吸一口氣。心裡覺得好滿足,好像被另一半輕輕擁住,恰到好處的安心感包裹著我。

但這份輕鬆沒能持續太久。當車門闔上、引擎啟動的瞬間,一股罪惡感從內心深處竄出,把剛才的愉悅感一口吞噬。彷彿有個聲音在提醒我:「你不該這麼輕鬆,你應該痛苦才對。只有像個『受害者』一樣,別人才會在乎你。」

果然,心理醫生說得沒錯。她提醒我:「當你的自我價值感還在重建時,你需要正面的自我佐證,而且不能只找一件,還要有很多件,才能剛好平衡你的內心。」 我才意識到,自己過去習慣將缺點放得太大,以至於內心的天秤嚴重傾斜,總覺得自己不夠好,覺得快樂是種奢侈。

所以,當這些指控的聲音再次響起時,我選擇停下來,問問自己:「這樣公平嗎?」然後,趁空擋搜集更多證據——提醒自己,我不是只有缺陷,我也擁有價值。我不想再讓這座壞掉的天秤,繼續誤判我的人生。

「你也曾有過這樣的時刻嗎?當快樂來臨時,內心卻有個聲音說:『你不該這麼輕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ave&Brush
0會員
8內容數
我是個生活在海邊的衝浪教練,也是一名藝術創作者。童年的傷痛曾讓我的世界充滿壓抑,但透過藝術與心理療癒,我逐漸學會擁抱自己,也在創作中找到自由與力量。 我創立 Wave & Brush,希望透過我的油畫與攝影,讓每一位曾感到孤獨或迷惘的人知道——這個世界上,總有人能理解你。希望我的作品,能帶給你一絲共鳴與溫暖。
Wave&Brush的其他內容
2025/05/01
最近,我總是在思考——天賦。 小時候,我到底有什麼,是別人做不到但我卻能做得比他們好的? 雖然我身材矮小,但運動能力卻一直都不錯。也許正因為這樣的反差,我從未真正遭受過歧視或霸凌。但這份與眾不同,好像也沒真的讓我「看見自己」。 表面上,我跟大家都處得還不錯,看起來和群、合群、擅長應對。但其實,
Thumbnail
2025/05/01
最近,我總是在思考——天賦。 小時候,我到底有什麼,是別人做不到但我卻能做得比他們好的? 雖然我身材矮小,但運動能力卻一直都不錯。也許正因為這樣的反差,我從未真正遭受過歧視或霸凌。但這份與眾不同,好像也沒真的讓我「看見自己」。 表面上,我跟大家都處得還不錯,看起來和群、合群、擅長應對。但其實,
Thumbnail
2025/04/22
有些人離開,不是因為不夠努力,而是命題本來就錯了。 我曾以為愛情是一場拯救,以為只要用盡全力,就能留住幸福。直到一次次跌倒後,我才懂,那些來來去去的關係,其實都是一場關於「自我」的修煉。 如果真的能對過去的我說一句話—— 我想,我只會說:「去看心理醫生吧。」
Thumbnail
2025/04/22
有些人離開,不是因為不夠努力,而是命題本來就錯了。 我曾以為愛情是一場拯救,以為只要用盡全力,就能留住幸福。直到一次次跌倒後,我才懂,那些來來去去的關係,其實都是一場關於「自我」的修煉。 如果真的能對過去的我說一句話—— 我想,我只會說:「去看心理醫生吧。」
Thumbnail
2025/03/30
 8 歲的我,想當超人。 18 歲的我,想當一個有前途的人。 28 歲的我,想當快樂的人。 38 歲的我…… 怎麼都已經三月底了,氣溫還是不到 15 度,天空像是忘了上色,只有灰。冷空氣讓人透不過氣,彷彿連機車都感受到這股沉悶,發動時一陣猶豫。我的心情也是,不難過,但也不
Thumbnail
2025/03/30
 8 歲的我,想當超人。 18 歲的我,想當一個有前途的人。 28 歲的我,想當快樂的人。 38 歲的我…… 怎麼都已經三月底了,氣溫還是不到 15 度,天空像是忘了上色,只有灰。冷空氣讓人透不過氣,彷彿連機車都感受到這股沉悶,發動時一陣猶豫。我的心情也是,不難過,但也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常使人感到精神壓力,導致身心不健康。本文探討如何透過自我安頓及重新與身體聯繫,擺脫情緒的羈絆,找回內在的安定。南希京的研究指出,許多人因追求他人的認同而忽略自己的需求,最終造成身心分離。適當的放鬆與自我關懷,能幫助我們從焦慮中解脫,邁向真正的幸福與平靜。
Thumbnail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常使人感到精神壓力,導致身心不健康。本文探討如何透過自我安頓及重新與身體聯繫,擺脫情緒的羈絆,找回內在的安定。南希京的研究指出,許多人因追求他人的認同而忽略自己的需求,最終造成身心分離。適當的放鬆與自我關懷,能幫助我們從焦慮中解脫,邁向真正的幸福與平靜。
Thumbnail
在面對生活中的「應該」時,我們常常感受到壓力與不快樂。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通過自我對話及敘事治療來解構內心的期待,讓我們有能力做出選擇,而非被逼迫遵循主流價值觀。透過自我對話,我們可以尋回內在的輕鬆感,學會滿足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僅僅揹負社會對我們的期望。最終,我們可以活得更自在和幸福。
Thumbnail
在面對生活中的「應該」時,我們常常感受到壓力與不快樂。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通過自我對話及敘事治療來解構內心的期待,讓我們有能力做出選擇,而非被逼迫遵循主流價值觀。透過自我對話,我們可以尋回內在的輕鬆感,學會滿足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僅僅揹負社會對我們的期望。最終,我們可以活得更自在和幸福。
Thumbnail
曾經是健康寶寶的我,2023年下半年卻因心理壓力而影響身體健康,甚至在出國前夕感冒中標。這段經歷讓我意識到情緒對身體的影響,並開始尋求改善方法。透過運動、家族排列等靈性道具方式,逐漸找回自我價值感,也重新建立了身心健康的平衡。
Thumbnail
曾經是健康寶寶的我,2023年下半年卻因心理壓力而影響身體健康,甚至在出國前夕感冒中標。這段經歷讓我意識到情緒對身體的影響,並開始尋求改善方法。透過運動、家族排列等靈性道具方式,逐漸找回自我價值感,也重新建立了身心健康的平衡。
Thumbnail
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Thumbnail
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Thumbnail
克服過度完美主義、拖延症、害怕批評,從自我檢測中找回生活平衡的實用指南
Thumbnail
克服過度完美主義、拖延症、害怕批評,從自我檢測中找回生活平衡的實用指南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生活繁瑣的壓力無處不在。無論是工作壓力、生活艱辛,還是失敗帶來的沮喪和複雜的人際關係,都讓我們難以保持內心平靜。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我們的心理健康,也讓我們感到無力和焦慮。那麼,如何在這些壓力下找回內心的平衡呢?本文將介紹五個簡易的方法,幫助你緩解壓力、管理情緒,找回內心的平靜與平衡。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生活繁瑣的壓力無處不在。無論是工作壓力、生活艱辛,還是失敗帶來的沮喪和複雜的人際關係,都讓我們難以保持內心平靜。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我們的心理健康,也讓我們感到無力和焦慮。那麼,如何在這些壓力下找回內心的平衡呢?本文將介紹五個簡易的方法,幫助你緩解壓力、管理情緒,找回內心的平靜與平衡。
Thumbnail
用認知行為療法更認識自己,擺脫恐慌、憂鬱、社交恐懼症和強迫症,讓心靈清爽愉快的自我練習
Thumbnail
用認知行為療法更認識自己,擺脫恐慌、憂鬱、社交恐懼症和強迫症,讓心靈清爽愉快的自我練習
Thumbnail
這幾年我非常重視自己的情緒,因為我認為心情的好壞會影響身體的健康以及舒適度,因此,讓自己保持好心情真的太重要了,尤其今年感覺又是特別忙碌的時期,更是要好好關照情緒啊。
Thumbnail
這幾年我非常重視自己的情緒,因為我認為心情的好壞會影響身體的健康以及舒適度,因此,讓自己保持好心情真的太重要了,尤其今年感覺又是特別忙碌的時期,更是要好好關照情緒啊。
Thumbnail
認識自己的身心系列4之3
Thumbnail
認識自己的身心系列4之3
Thumbnail
人際關係中的挑戰可能會給我們帶來壓力與情緒波動。本文分享如何認識自身問題及處理關係危機的方法,並鼓勵讀者以寫作的方式釐清內心。內文也提到心理學書籍《被討厭的勇氣》中的觀點,並分享我調整內心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人際關係中的挑戰可能會給我們帶來壓力與情緒波動。本文分享如何認識自身問題及處理關係危機的方法,並鼓勵讀者以寫作的方式釐清內心。內文也提到心理學書籍《被討厭的勇氣》中的觀點,並分享我調整內心的心路歷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