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可以擁有一位能夠完全理解自己而且從未向自己撂下狠話的媽媽,那該有多好?
如果可以擁有一位能夠把自己當作知心朋友那般互相傾訴的媽媽,那該有多幸福呢?
如果可以擁有一位凡事尊重自己意見,能夠給予自己良好的建議的媽媽,那就是置身在美好世界中。
而那些都是假設,也許這世上可能有這樣的媽媽存在,那恭喜你,你是全天下最幸運的人。
本書《女兒心上名為媽媽的傷口》是送給身處在不成熟媽媽底下生活的成年女兒,要練習愛自己,修復自己内心的傷口,學習和找到如何跟媽媽相處的正確方法。
✡️愛不是指責和威脅,愛是信任
只有做一位凡事都聽媽媽的話的女兒,才是「乖女兒」嗎?
書上提到,有位媽媽使用一些話語脅迫女兒聽自己的話。像是「妳不聽話的話,媽媽就什麼都不要了。」「連妳都這樣的話,媽媽不知道自己會做出什麼。」
這些話,對於視父母的愛為全世界的女兒來說,無疑是天大的恐懼,自然會因此感到天塌下來似的絕望與害怕。
是的,對於愛媽媽的女兒來說,這無疑是一種心理的折磨,我就是常常活在這樣的恐懼之中。
我的媽媽,從小到大,只要沒有聽她的話,她就會呈現歇斯底理的情緒,並不斷翻舊帳,甚至不斷地說出要跟我斷絕關係的話語。
讓我陷入不知如何是好的處境和痛苦不堪的心理困境。
為何她不能理解我已經成年了,我有我自己的思考能力了,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只能遵從她的話,我也要能做我自己。
書上提到,情緒不成熟的媽媽,往往無法在心理上將自己與孩子分開。
由於自己與他人之間沒有界線,只專注於自己的情緒與思考,自然不可能想到對方。
那些批評的話語,其實是媽媽在向我們傾述她不懂得如何處理自己情緒的形式。
這段話,讓我明白為何媽媽會如此這樣對待自己了。
此時,我們發現當媽媽使用話語批評我們時,可以採取一種回應方式:讓媽媽意識到這種狀態,並且與她保持距離,直到她自己平息怒火。
切記,我們不要跟著媽媽的情緒起伏,一同陷入激動並用氣話來相互傷害。
書上建議我們的做法,我認為大家可以試著去做,或許可以化解一場母女的戰火。
就是當我們的媽媽開始對我們惡言相向時,不妨試著回應她:「媽,妳現在有點太激動了。我們等一下再說。」「我們這樣很難對話。我先出去一下,等等再回來。」
希望大家都能先好好保護自己,才不會被媽媽本身的創傷情緒和不自覺脫口而出的負能量所傷。
而書上提到,所謂孝順,不是來自於被支配、被牽著鼻子走,而是基於愛與尊重父母的心情的自然流露。
所以我們要能找回自己失去的情緒和需求,學習和媽媽產生愛的連結。
✡️自己的任何情緒都值得被接受與理解
我們是否容易落入必須為媽媽艱苦的人生負責,總認為媽媽是因為自己才過得這麼辛苦,所以每次見到媽媽時,總有莫名的愧疚感。
為自己犧牲一輩子的媽媽形象,深深烙印在女兒的心裡,讓女兒也很難好好照顧自己的心。
所以充實與豐富自己的人生,就是最好的孝順之道。
我們要如實感受自己的情緒,活出自我,才能把代代相傳的是愛,而不應該是負擔。
✡️勇敢地照顧自己和修復自己
我常和媽媽通完電話後,身心常陷入疲憊和受傷,從小到大都一直在媽媽面前做個乖女兒,如今自己成熟了,並不認為媽媽給的建議對我的事有所幫助,而拒絕了她。
電話那頭的媽媽,總認為她眼中的乖女兒不見了,就用嚴厲地話語指責我,說我不再是她的女兒……等不堪入耳的言語。
在我的内心深深感到難過,為何她不能尊重我呢?
書上提到,讓自己盡情恨媽媽,才能修復自己的創傷。
是的,没有愛,那有恨。唯有理解自己的情緒才能愛媽媽。
唯有原諒媽媽,才能真正的原諒自己。原諒是爲了阻止她使用錯誤的態度和情緒來綁架自己。
還有我們可以試著學習轉念,透過「愛的翻譯機」來聽媽媽跟我們說的話,像是「你最近變太胖了吧!」把這句話轉成「媽媽是擔心我最近吃太多了,對健康不好!是嗎?」如此彼此的心才會被融化,而不是針鋒相對了。
我們若使用正向和善良回應媽媽的負面能量,除了能修復自己的創傷;也能修復母女之間的關係!
這本書中,提供了許多幫助自己做為女兒和媽媽關係之間創傷修復的方法,也適用在其他人際關係上的磨擦和誤解。
最後,誠摰邀請大家閱讀這本《女兒心上名為媽媽的傷口》好書,幫助我們活得更好,活出自我!
📚感謝幸福文化出版這本《女兒心上名為媽媽的傷口》好書,讓我的心理創傷撫平了許多。
#盧恩惠
#女兒心上名為媽媽的傷口
#幸福文化出版
#珍妮老師真心推薦的好書
#2025第13本閱讀筆記
#珍妮閱讀筆記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