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心上名為媽媽的傷口》讀書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如果可以擁有一位能夠完全理解自己而且從未向自己撂下狠話的媽媽,那該有多好?


如果可以擁有一位能夠把自己當作知心朋友那般互相傾訴的媽媽,那該有多幸福呢?


如果可以擁有一位凡事尊重自己意見,能夠給予自己良好的建議的媽媽,那就是置身在美好世界中。


而那些都是假設,也許這世上可能有這樣的媽媽存在,那恭喜你,你是全天下最幸運的人。


本書《女兒心上名為媽媽的傷口》是送給身處在不成熟媽媽底下生活的成年女兒,要練習愛自己,修復自己内心的傷口,學習和找到如何跟媽媽相處的正確方法。


✡️愛不是指責和威脅,愛是信任


只有做一位凡事都聽媽媽的話的女兒,才是「乖女兒」嗎?


書上提到,有位媽媽使用一些話語脅迫女兒聽自己的話。像是「妳不聽話的話,媽媽就什麼都不要了。」「連妳都這樣的話,媽媽不知道自己會做出什麼。」


這些話,對於視父母的愛為全世界的女兒來說,無疑是天大的恐懼,自然會因此感到天塌下來似的絕望與害怕。


是的,對於愛媽媽的女兒來說,這無疑是一種心理的折磨,我就是常常活在這樣的恐懼之中。


我的媽媽,從小到大,只要沒有聽她的話,她就會呈現歇斯底理的情緒,並不斷翻舊帳,甚至不斷地說出要跟我斷絕關係的話語。


讓我陷入不知如何是好的處境和痛苦不堪的心理困境。


為何她不能理解我已經成年了,我有我自己的思考能力了,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只能遵從她的話,我也要能做我自己。


書上提到,情緒不成熟的媽媽,往往無法在心理上將自己與孩子分開。


由於自己與他人之間沒有界線,只專注於自己的情緒與思考,自然不可能想到對方。


那些批評的話語,其實是媽媽在向我們傾述她不懂得如何處理自己情緒的形式。


這段話,讓我明白為何媽媽會如此這樣對待自己了。



此時,我們發現當媽媽使用話語批評我們時,可以採取一種回應方式:讓媽媽意識到這種狀態,並且與她保持距離,直到她自己平息怒火。



切記,我們不要跟著媽媽的情緒起伏,一同陷入激動並用氣話來相互傷害。



書上建議我們的做法,我認為大家可以試著去做,或許可以化解一場母女的戰火。


就是當我們的媽媽開始對我們惡言相向時,不妨試著回應她:「媽,妳現在有點太激動了。我們等一下再說。」「我們這樣很難對話。我先出去一下,等等再回來。」


希望大家都能先好好保護自己,才不會被媽媽本身的創傷情緒和不自覺脫口而出的負能量所傷。



而書上提到,所謂孝順,不是來自於被支配、被牽著鼻子走,而是基於愛與尊重父母的心情的自然流露。


所以我們要能找回自己失去的情緒和需求,學習和媽媽產生愛的連結。



✡️自己的任何情緒都值得被接受與理解


我們是否容易落入必須為媽媽艱苦的人生負責,總認為媽媽是因為自己才過得這麼辛苦,所以每次見到媽媽時,總有莫名的愧疚感。


為自己犧牲一輩子的媽媽形象,深深烙印在女兒的心裡,讓女兒也很難好好照顧自己的心。


所以充實與豐富自己的人生,就是最好的孝順之道。


我們要如實感受自己的情緒,活出自我,才能把代代相傳的是愛,而不應該是負擔。


✡️勇敢地照顧自己和修復自己


我常和媽媽通完電話後,身心常陷入疲憊和受傷,從小到大都一直在媽媽面前做個乖女兒,如今自己成熟了,並不認為媽媽給的建議對我的事有所幫助,而拒絕了她。


電話那頭的媽媽,總認為她眼中的乖女兒不見了,就用嚴厲地話語指責我,說我不再是她的女兒……等不堪入耳的言語。


在我的内心深深感到難過,為何她不能尊重我呢?


書上提到,讓自己盡情恨媽媽,才能修復自己的創傷。


是的,没有愛,那有恨。唯有理解自己的情緒才能愛媽媽。


唯有原諒媽媽,才能真正的原諒自己。原諒是爲了阻止她使用錯誤的態度和情緒來綁架自己。


還有我們可以試著學習轉念,透過「愛的翻譯機」來聽媽媽跟我們說的話,像是「你最近變太胖了吧!」把這句話轉成「媽媽是擔心我最近吃太多了,對健康不好!是嗎?」如此彼此的心才會被融化,而不是針鋒相對了。


我們若使用正向和善良回應媽媽的負面能量,除了能修復自己的創傷;也能修復母女之間的關係!


這本書中,提供了許多幫助自己做為女兒和媽媽關係之間創傷修復的方法,也適用在其他人際關係上的磨擦和誤解。


最後,誠摰邀請大家閱讀這本《女兒心上名為媽媽的傷口》好書,幫助我們活得更好,活出自我!


📚感謝幸福文化出版這本《女兒心上名為媽媽的傷口》好書,讓我的心理創傷撫平了許多。



#盧恩惠

#女兒心上名為媽媽的傷口

#幸福文化出版

#珍妮老師真心推薦的好書

#2025第13本閱讀筆記

#珍妮閱讀筆記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珍妮老師的沙龍
45會員
154內容數
大家好! 我是珍妮閱讀筆記坊粉專經營者 我是珍妮老師 熱愛閱讀 熱愛寫閱讀筆記 興趣是唱歌、看電影、畫畫、聊天……. 歡迎大家多跟我交流
珍妮老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3
《停止不開心:在善變的世界裡,從容的笑著》讀後感分享,探討如何正面看待生活中的挑戰與不如意,並以自身經驗和教學心得,闡述接納自己、微笑面對困境的重要性,鼓勵讀者成為自己人生的黑馬。
Thumbnail
2025/04/23
《停止不開心:在善變的世界裡,從容的笑著》讀後感分享,探討如何正面看待生活中的挑戰與不如意,並以自身經驗和教學心得,闡述接納自己、微笑面對困境的重要性,鼓勵讀者成為自己人生的黑馬。
Thumbnail
2025/04/14
繪本《許願瓶》故事敘述索索兔將夢想裝進瓶子,與朋友們一起實現願望,過程中經歷夢想遺失與重拾希望,學習放下與轉身。故事適合親子共讀,也啟發大人重新思考夢想與人生。
Thumbnail
2025/04/14
繪本《許願瓶》故事敘述索索兔將夢想裝進瓶子,與朋友們一起實現願望,過程中經歷夢想遺失與重拾希望,學習放下與轉身。故事適合親子共讀,也啟發大人重新思考夢想與人生。
Thumbnail
2025/04/13
這是一篇關於黃大米《人生就是一次次的得到與放下》的讀後感。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原生家庭中經歷的不公平待遇,以及她如何學習放下與和解。文章也包含一些書中金句,例如「不要花時間追究問題,要花時間解決問題」和「人生要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最後,文章誠摯推薦這本書,並分享了閱讀心得。
Thumbnail
2025/04/13
這是一篇關於黃大米《人生就是一次次的得到與放下》的讀後感。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原生家庭中經歷的不公平待遇,以及她如何學習放下與和解。文章也包含一些書中金句,例如「不要花時間追究問題,要花時間解決問題」和「人生要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最後,文章誠摯推薦這本書,並分享了閱讀心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母親不僅是女兒的創造者與養育者,也是傳遞過去創傷的媒介,有意識無意識地讓女兒也背負著無形的枷鎖。本文從個人經驗出發,深入分析亞洲社會對女性的期望如何影響母女關係,並質疑母愛的理想化概念。
Thumbnail
母親不僅是女兒的創造者與養育者,也是傳遞過去創傷的媒介,有意識無意識地讓女兒也背負著無形的枷鎖。本文從個人經驗出發,深入分析亞洲社會對女性的期望如何影響母女關係,並質疑母愛的理想化概念。
Thumbnail
重新瀏覽自己摘錄的字句,能幫助記憶回到這趟閱讀旅程剛開始出發的時候。 大約十年前,對母女之間的心理課題有越來越清晰的意識,開始留意、閱讀相關書籍,想要好好認識以及梳理內在的起伏,發掘藏在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關聯。
Thumbnail
重新瀏覽自己摘錄的字句,能幫助記憶回到這趟閱讀旅程剛開始出發的時候。 大約十年前,對母女之間的心理課題有越來越清晰的意識,開始留意、閱讀相關書籍,想要好好認識以及梳理內在的起伏,發掘藏在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關聯。
Thumbnail
一個關於母親和女兒之間的創傷故事,談一談社會對母親角色的僵化觀念,以及施加在女兒身上的壓力與心靈掙扎。最後是針對震撼國際文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孟若與女兒史金納故事的小感想。
Thumbnail
一個關於母親和女兒之間的創傷故事,談一談社會對母親角色的僵化觀念,以及施加在女兒身上的壓力與心靈掙扎。最後是針對震撼國際文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孟若與女兒史金納故事的小感想。
Thumbnail
這本新書,據說治癒了很多媽媽的心靈。跟上一本《如果我不乖,媽媽妳還愛我嗎?》一脈相承,上次要治癒孩子的小小內心世界,今次是對強大又脆弱的媽媽內心說話。
Thumbnail
這本新書,據說治癒了很多媽媽的心靈。跟上一本《如果我不乖,媽媽妳還愛我嗎?》一脈相承,上次要治癒孩子的小小內心世界,今次是對強大又脆弱的媽媽內心說話。
Thumbnail
完全是因為書名而買的一本書,因為我有一個女兒,而我的脾氣也一直不好,所以害怕女兒的脾氣也跟我一樣差,看到這樣的書名能不買嗎? 原本以為這是教養類的書,不過看了之後才發現這實際上是心理學的書,因此對我來說內容有點硬,不太容易消化,也花了很多時間才能看完這本書,甚至看完以後不太記得自己到底看了什麼
Thumbnail
完全是因為書名而買的一本書,因為我有一個女兒,而我的脾氣也一直不好,所以害怕女兒的脾氣也跟我一樣差,看到這樣的書名能不買嗎? 原本以為這是教養類的書,不過看了之後才發現這實際上是心理學的書,因此對我來說內容有點硬,不太容易消化,也花了很多時間才能看完這本書,甚至看完以後不太記得自己到底看了什麼
Thumbnail
這本書談及了作者羽茜對於父母與子女之間關係的深刻思考,並提出對父母和孩子關係的特殊見解。書中提到的關鍵詞包括愛、家庭傷痕、獨立個體等。
Thumbnail
這本書談及了作者羽茜對於父母與子女之間關係的深刻思考,並提出對父母和孩子關係的特殊見解。書中提到的關鍵詞包括愛、家庭傷痕、獨立個體等。
Thumbnail
自我有記憶以來,母親就是一個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可以快速翻篇的人。即使青春期的我叛逆又不容世俗,總是衝撞權威又經不起評判,卡在自己的迴圈動彈不得。但母親從沒有放棄與我溝通,在夜深人靜、獨自啜泣的陽台角落,他總在與我爭執後默默伸出手,理性的分析他生氣的原由,教我做人處事
Thumbnail
自我有記憶以來,母親就是一個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可以快速翻篇的人。即使青春期的我叛逆又不容世俗,總是衝撞權威又經不起評判,卡在自己的迴圈動彈不得。但母親從沒有放棄與我溝通,在夜深人靜、獨自啜泣的陽台角落,他總在與我爭執後默默伸出手,理性的分析他生氣的原由,教我做人處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