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造中生活 living within creation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介紹作家Elizabeth Gilbert 談論到的 Hobbies, Jobs, Careers, & Vocation 的差異、一些個人想法,再加上與占星概念的比較。

 

  • Hobby 愛好

單純為生活帶來樂趣

Purely for pleasure

非必要的,但若能有更好

It’s not required, but it’s a nice thing to have

 

  • Job 工作

唯一必須要有的

The only thing you do have to have

工作不是用來成就自己或讓自己快樂

It doesn't have to be joyful or fulfill you


 

  • Career 事業

熱愛的工作且願意付出額外的時間心力

A job that you are passionate about and willing to put extra hours

只有熱愛的事業 或者 沒有事業

You should love your career or not have one

最糟糕的是為了一個不喜歡的事業奉獻

If you have a career you hate, it's terrible


  • Vocation 志業

召喚

Divine invitation

無法被拿走、被剝奪

Nobody can take it form you

無法透過別人給予

Nobody can give it to you

不受收穫影響

It’s doesn’t matter whatever comes with it


工作與事業的混淆

說到事業(career)與工作(jobs),好像可以看見某種生活中的忙碌剪影重現…

很多人都有被迫在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上花費超過應有時間精力的經驗,算大概已構成一種“不熱愛的事業”了吧。在本文討論範疇來看,這種模式可是化外之地阿~

顯然很多人以經營事業的方式對待只是為了生存的工作。

(怎麼辦?quit that career and just go get a job !!!)

 

  • 有無熱情是關鍵

從現代占星觀點進行粗略類比,這裡所說的jobs較接近現代占星第六宮的範疇,是為了生存、付帳單等必須做的事情的其中一種手段、一種交換。

真正值得投注心力的較接近第十宮(事業宮),包含了自己、他人、以及集體社會考量,既不是單純為了自己的快樂也不是僅僅是求生手段。

上述這種不熱愛的事業,就像是失衡的第六宮,自古以來殘留的奴役心態讓人陷入我必須不計辛勞地完成任務的狀態。


志業(vocation)不是一種愛好(hobby)嗎?

關於vocation這個字,原本一直以為是假期的意思。vocation來源是拉丁文:to be called,看來這個字本身就跟滿足感、成就感、享受無關。

Vocation 也接近於Rick Rubin所說的Life purpose,按他的說法“你可以做很多工作以支持你的志業”。

個人在體會這些概念時有個疑惑,可以不計結果持續不斷執行的事情應該至少就算是個愛好吧?

針對這個疑惑,Elizabeth Gilbert的說法讓我感到有趣同時也略令我震驚。寫作是她的志業,但從來不是愛好。只是後來變成了工作,進而成為了她的事業。或許對Elizabeth Gilbert來說,驅使她一直寫作的不是愛好帶來的享受,而是單純感受到自己必須寫,即便沒有任何人在意。


  • 驅動力往往不是單純的快樂,是痛苦

這種與直觀想像不符的狀況,讓我想到占星玩樂宮(第五宮其中一個含意)受到抑制或相位不佳的狀況。對這一些人來說,很有可能因為童年經驗很難單純的享樂,也很難有輕鬆的愛好。玩樂享受是困難且奢侈的。因為各種原因被壓抑、羞辱、或貶低的童年可能迫使自己快速脫離孩童階段,或不允許自己快樂。

這種自然地讓自己快樂的生活方式可能是羞恥與享受並存,探究與禁止不斷拉扯,甚至要費盡心力才能擁有。玩樂宮也與一個人孩童時最純真時就嚮往的事有關。對當事人來說,成長過程中施加的阻礙不是為了讓自己逃避不去做,而是必須嘗試各種辦法回到童年。換個角度說,試圖衝破阻礙與束縛才是靈魂成長的根本動力。

那麼,這過程會不會也是類似一種vocation? 不以是否足以賴以維生為依據,不倚賴快樂享受為支持,也不以外界掌聲經營獲利為考量,而是毫無理由苦樂參半的驅使。

 

追求志業的歧途?

說到這,可能很多人會對於追尋vocation產生憧憬,好像這代表了一個人最崇高的理想展現,但這當中也許有陷阱。就像是過度擴張的第九宮(精神、文化、信仰),誤將召喚解讀為自己的高人一等。

精神分析師 James Hollis曾說過“我們重視一種叫做成功的東西,但達成他之後卻變得更痛苦。倘若我們的人生以集體社會的角度來看是毀了一生,但卻實現了眾神所賦予的天賦,那麼我們這輩子就不算白活了。”

換句話說,如果沒有開啟第二成年期,那麼一個人很難擺脫自小加諸在身上的舊有框架,很難理解自己對人生的假設是荒謬的。因此,在經歷第一成年期之死以前,人們堅信不移信以為真的志業仍有可能是社會的、家族的、父母的、同儕的、朋友的或伴侶的,唯獨不是自己的。


  • 讓志業找到你,而不是去追尋志業

從許多古往今來的故事中可知,志業更像是一個人重新認識自己是誰後自然浮現的體悟。又或者,某個自孩提時代便覺得想去執行的目標,在遭遇重重阻礙進而想要破除障礙的過程中得以與自性接觸。簡而言之,明白自己的志業需仰賴一個人自己對真正的了解,也與一個人從自我中脫離的程度息息相關,這是一個反學習的減法過程,只需把過多的習得放下,而不是更多的獲得。

這樣說來,志業確實不是必須要有的(至少在Elizabeth Gilbert的說法中工作才是唯一必須要有的)。但我對此有另一種看法,志業是一定有的。可以理解為志業並不是一直都明顯地被意識到,而是在人生進程中某個階段才得以領會。畢竟認識自己是最困難的學問,許多人無法做到,更甚者是無法意識到自己不認識自己,因為終其一生的注意力都投注於外在。但也有越來越多人正在這條路上,準備與自己的志業相會。作法不是去追尋志業,而是讓志業找到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沙一世界
5會員
28內容數
音樂&詩詞創作。影劇書籍故事與占星學的碰撞~
一沙一世界的其他內容
2025/04/19
本文對此書進行重點整理。書中不乏豐富的舉例,加上自己對今日社會所見現象的對比。過了約130年後的今天,群體的定義從實體互動為多數的狀態變為資訊傳遞快速的社群集結。或許剛好是再一次深刻檢視群體心理的時機:在團體中 如何不被渲染並保持清明。
Thumbnail
2025/04/19
本文對此書進行重點整理。書中不乏豐富的舉例,加上自己對今日社會所見現象的對比。過了約130年後的今天,群體的定義從實體互動為多數的狀態變為資訊傳遞快速的社群集結。或許剛好是再一次深刻檢視群體心理的時機:在團體中 如何不被渲染並保持清明。
Thumbnail
2025/04/15
可可夜總會-即便是逝去的人也應該被記得 但是,不只如此…。祖先的債子孫還/人人都有的黑暗面/家族中的隱形操控/人生大戲只是場幻覺
Thumbnail
2025/04/15
可可夜總會-即便是逝去的人也應該被記得 但是,不只如此…。祖先的債子孫還/人人都有的黑暗面/家族中的隱形操控/人生大戲只是場幻覺
Thumbnail
2025/03/30
《中年之路》The middle passage 《覺醒中年》Finding meaning in the second half of life James Hollis著   先破題,作者所說的中年 (mid-life)與年齡沒有直接關係 書中很多話乍看有點難以接受,但這種排斥感其實也
Thumbnail
2025/03/30
《中年之路》The middle passage 《覺醒中年》Finding meaning in the second half of life James Hollis著   先破題,作者所說的中年 (mid-life)與年齡沒有直接關係 書中很多話乍看有點難以接受,但這種排斥感其實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輸出自己的想法成為創意家或藝術家是不容易的,但是生活中沒有任何的創意或想法,一成不變的過日子對我而言可能更難。」 這是最近看到的大眾占卜影片中,老師說得很有穿透力的一段話。
Thumbnail
「輸出自己的想法成為創意家或藝術家是不容易的,但是生活中沒有任何的創意或想法,一成不變的過日子對我而言可能更難。」 這是最近看到的大眾占卜影片中,老師說得很有穿透力的一段話。
Thumbnail
設計思維不僅僅是創作工具,更是一種職涯規劃的有效方法。透過這篇文章,你將學會如何用設計師的心態進行人生規劃,了解如何制定目標、實施原型、重擬問題,並在過程中尋找最佳的職涯道路。這不僅是一種方法,更是一種改變思維的方式。
Thumbnail
設計思維不僅僅是創作工具,更是一種職涯規劃的有效方法。透過這篇文章,你將學會如何用設計師的心態進行人生規劃,了解如何制定目標、實施原型、重擬問題,並在過程中尋找最佳的職涯道路。這不僅是一種方法,更是一種改變思維的方式。
Thumbnail
「世界再忙,你也有權擁有創意滿點的人生。」
Thumbnail
「世界再忙,你也有權擁有創意滿點的人生。」
Thumbnail
當創作者開始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當創作者開始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藝術創作源自內心的呼喚,但藝術家面臨金錢、時間、家庭等問題。本文提供藝術家實用建議,包括列出興趣清單、制定財務計劃、藝術家的時間管理等,希望能幫助藝術家實現創作夢想。
Thumbnail
藝術創作源自內心的呼喚,但藝術家面臨金錢、時間、家庭等問題。本文提供藝術家實用建議,包括列出興趣清單、制定財務計劃、藝術家的時間管理等,希望能幫助藝術家實現創作夢想。
Thumbnail
如果你也有創意相關的困惱,或是對創意領域有興趣,想以此為職業想提升自己的腦袋的;或是在藝術領域打滾,但覺得自己空有技術似乎缺少想法的。也包括身在任何領域想要創造新方向,或是想讓傳統產業注入新生命力的人。 今天要分享的主題一定很適合你。
Thumbnail
如果你也有創意相關的困惱,或是對創意領域有興趣,想以此為職業想提升自己的腦袋的;或是在藝術領域打滾,但覺得自己空有技術似乎缺少想法的。也包括身在任何領域想要創造新方向,或是想讓傳統產業注入新生命力的人。 今天要分享的主題一定很適合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