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說《人生無意義,不如去做殭屍吧?》第六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直奔到家了,又回到這個103坪的房子,每次一進來這裡,我都覺得這房子似乎是我一個人買的一樣,每次都我自己開門,每次吃飯都我自己去外面吃,上國中之後就這樣了,他們每天用錢來養我而已。每個月都給我10萬塊零用錢,重點是用不夠,還可以再跟他們要。

 

漸漸這種日子久了,一個禮拜回來一次的媽媽,會定時回來幫我打掃家裡。但是,我現在連看到她都會怕生,她一回來我就躲在房間裡,只敢玩電腦。每次都只聽到她回來說:「兒子! 媽媽回來囉!」最後走的時候又聽到她再說:「兒子,媽媽出門囉~」僅此而已

 

沒辦法,誰叫他們要去竹科上班,但或許就是因為他們去竹科上班,我才可以過得這麼好吧?

 

但這種日子過久了,就回不到正常了,就像慢性死亡,有時候因為我太無聊,一連睡上20小時,總覺得什麼都沒意義,因為我什麼都有了,就覺得一切都好沒意義喔。

 

我馬上回到房間,坐在那35吋電腦前。仔細想想,我顯卡還沒升級? PS5 PRO也還沒買,還有很多遊戲首發也沒買,不知道怎麼了,覺得玩那些東西,一點意義都沒有。剛開始時候我蠻樂在其中的阿? 為什麼最後會這麼無趣呢?

 

連我活在這世界上,我以為有興趣的東西都是一團無聊了,我還能怎麼辦?

 

然而我不懂為什麼? 這世界上一堆人都很渴望趕快把生活變得跟我一樣,什麼財富自由,真是笑死。那叫做欲望自由。

 

什麼叫用錢才可以保護自己家人。我阿公車禍死的時候,媽的! 錢能幹嗎? 我阿嬤癌症快死的時候? 正好就是家裡有錢,還可以延續她的痛苦讓她死不了。

 

 

每個人都在那怕沒錢會死,幹!! 那你們直接去死不就解決了嗎? 幹嗎把活著這件事給塑造的那麼辛苦呢? 想在這世界上有一個幸福快樂是可笑的,因為幸福快樂也就像我這樣如此而已,反正在怎麼過一切都逃不過死亡,那不如……..直接去死吧?

 

但今天或許是我的重生,因為我有機會做殭屍了。

 

我打翻開了王德昭給的劇本,上面劇名寫著,「人生無意義,不如去做殭屍吧?」,劇情是改編自某個即將要出到第九代的殭屍遊戲裡的第四代。

 

那個第四代的殭屍遊戲我玩過啊! 不就只是個邪教組織控制了寄生蟲的能力,就此想讓全世界的人都感染,再利用寄生蟲把全世界的人都洗腦成邪教分子的劇情嗎?

 

我翻開劇本第一頁,直接一個前言: 「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人一切的勞碌, 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有甚麼益處呢?」

 

教主亞巴頓說,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世界大同過? 為什麼? 因為人類誤以為欲望才是人類幸福快樂的基礎,其實恰好相反,是沒有欲望才能真的能得到永恆的快了。為了迎接彌勒菩薩,從兜率天淨土下生人間,赴「龍華大會」,與耶穌基督一起,一同見證神的國度。但這世界似乎完全沒有做好這準備的打算,因為他們看不到虛空,他們看不到欲望的人生一點意義都沒有,以為一切的欲望都能牢牢抓住,實際上一切都虛空。

 

他想盡辦法,到底要怎麼讓人間做好迎接龍華大會的準備,就是讓大家先明白虛空。一切的苦、空、無常,讓全世界都陷入病毒危機,全世界的人都成了殭屍,到那時候全世界的人眼前就只剩下活著,不再有什麼欲望。所有人都變殭屍後,每個人的意志全部一致,人類物種進化,到時候,就是迎接大同之時。

 

這是第一頁,劇情簡介吧?

 

但我翻開第一頁,看來這亞巴頓教主,只能唸著宣言而已,就會被幹掉了,他最後只是在一間教堂發瘋,就被軍隊與國家特務給殲滅。

 

好可憐阿!! 有這種瘋狂理想,最後只有在自己教堂裡產生作用。

 

如果他的病毒能像COVID-19一樣的話? 對耶……假設如果這世界全部的人都變殭屍了,到底會怎樣?

 

 

我看到有台詞分場的段落了,看到亞巴頓對全教堂的信徒宣言:「這世界需要被拯救,是所有宗教的一致認同。孔子、老子、佛陀、耶穌、穆罕默德,觀音、濟公、彌勒、六組惠能、張天然。我們要完成他們的願望,這世界上所有聖人的願望,把世人喚醒,把迷途的羔羊再重新找回,回到天父的懷抱。」

 

我的天啊,這台詞,寫的真爛,我真的要念這種東西嗎? 真是天真的劇本,爛爆了,這種東西叫做拿過文學獎的人寫的?

 

我繼續往後看。

 

亞巴頓又說:「殭屍是一個比人類更高等的生物,因為人世間唯有生死最重要。如果每個人都成為殭屍。就會被迫只活在生跟死的狀態,這種生物可以一次看見,死後與生前的所有景象,那是是半死半活的狀態,那種狀態剛好最能體會生死。我是寄生蟲的第一位感染者,我敢保證,我們變成殭屍後,靈魂還能保持清醒,這寄生蟲就是遠古聖人留下的聖物阿~~~」

 

這段台詞,寫得有夠自我陶醉。但殭屍是一個半死半活的狀態,耶……對耶,那種感覺是什麼樣子阿?

 

如果這世界能夠變成那樣? 那該有多好? 如果這世界所有人都變成殭屍,最後地球是屬於殭屍的,那活著這件事,是否就不再複雜了?

 

我躺在床上,思考了好久。或許這是我第一次,這麼認真的想事情吧。

 

-------

 

隔天早上,我直接睡到10點,還是有人打電話,才把我吵醒的,到底是誰? 我接起電話

 

糟了,今天禮拜二,要上課。哀~~算了,反正都考完了

 

「喂~你好」

 

「李聖文同學嗎?」一個有娃娃音很重的女生聲音

 

「恩…」

 

「我是藍心啦~我可以去你家玩嗎?」

 

為什麼? 為什麼他突然要來我家? 我一點也不希望她來耶,我完全沒有讓別人進來這房子過了。可惡~~但是她又是出了名的霸道,家裡是黑道,如果我不聽她的,會不會怎麼樣阿?而且她還知道我家住哪?

 

我似乎沒有選擇權無奈回應說:「喔……可以啊…..」

 

「哇~~太好了,今天下午1點去找你,可以嗎? 我知道你家住哪?」

 

「好…..」

 

「好….到時候見….掰掰」

 

掛電話

 

我非常緊張,糟糕了,這個恐怖的女人要來我家,准沒好事。之前陶櫻被別班一位混黑燈幫的女惡霸,外號紅狐的女生給欺負,我親眼看到她帶人,她親自抓著紅狐那一頭鮮紅長髮到學校最隱密的童軍野烤區。在那裡把紅狐的衣服都到只剩內衣褲,只揍她臉部以下。說什麼「女人要靠臉吃飯我不打你臉,但你臉以下的部位我全部都不會客氣」一講完藍心就扯掉紅狐的白色內衣,開始對她身體施展暴力。

 

這變態來到我這,到底要幹嗎? 一定沒好事,怎麼辦?


raw-image

紅狐示意圖,AI生成

avatar-img
40會員
208內容數
已經習慣每週上電影院2到5次的習慣。講實話,以新電影來說,真的能入我心的還真的蠻少,如果有,我願意寫影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一樓戲劇社,打算把我做成殭屍,我好興奮。人生第一次充滿活力的活著
現在是因為你們在學校可以這樣,以後你們出社會,你們就知道了。當校長這樣對惡作劇的學生們展現大人學,看似語重心腸,實際上是在對學生展現自己的崇高地位。   然而地位性就是在電影中牴觸的對象,從學校到社會,校長跟首相鬼頭,用著為了人民好的理由,施展各種權力的壓迫。
收到這張邀請卡後,我開始很想知道,真的嗎? 真的有殭屍嗎? 到底要怎麼成為殭屍? 如果可以的話,我真的還寧願當殭屍,也不想當人。或許吧~~~
我的會考分數,全部拿C,總共才5分,不用說考高中了,我可能連國中都沒辦法畢業,學習成績沒有達到學校標準,我是不是該考慮去死了阿?
我被班導叫去辦公室,她似乎想救我,但我完全不想給她救,因為我很正常,我想做的事只是這世界無法執行,不代表我不正常
每一天的白天,我都感到想作嘔,討厭陽光的到來,討厭人類光天化日之下的所有活動,但只要所有人安靜下來不活動,我的討厭感就會消失
一樓戲劇社,打算把我做成殭屍,我好興奮。人生第一次充滿活力的活著
現在是因為你們在學校可以這樣,以後你們出社會,你們就知道了。當校長這樣對惡作劇的學生們展現大人學,看似語重心腸,實際上是在對學生展現自己的崇高地位。   然而地位性就是在電影中牴觸的對象,從學校到社會,校長跟首相鬼頭,用著為了人民好的理由,施展各種權力的壓迫。
收到這張邀請卡後,我開始很想知道,真的嗎? 真的有殭屍嗎? 到底要怎麼成為殭屍? 如果可以的話,我真的還寧願當殭屍,也不想當人。或許吧~~~
我的會考分數,全部拿C,總共才5分,不用說考高中了,我可能連國中都沒辦法畢業,學習成績沒有達到學校標準,我是不是該考慮去死了阿?
我被班導叫去辦公室,她似乎想救我,但我完全不想給她救,因為我很正常,我想做的事只是這世界無法執行,不代表我不正常
每一天的白天,我都感到想作嘔,討厭陽光的到來,討厭人類光天化日之下的所有活動,但只要所有人安靜下來不活動,我的討厭感就會消失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繼打戲要怎麼寫?(一),第二三篇注重在打戲最常出現的問題點,這些問題對打戲的危害巨大,所以接下來的兩篇不是「要怎麼寫」,而是「不要怎麼寫」。 打戲寫得好,通常成功的因素是難以模仿的,因為那是大師高手們花了無數檯面下的工夫打磨後的成果。但是,有些因素會讓打戲變得很爛
今天收到方格子的通知信:錄取了 2025/2 的方格子本月新星!首先一定要大聲感謝方格子的厚愛,也留言給每一位有幸一起獲得本月小幸運的作者,希望大家都能繼續創作。不過回顧自己的文章,發現原來我已經寫文一個月了!不藏私直接公佈後台,你猜猜大家都喜歡什麼類型的文章?
不知道各位創作者們是否也會有擔心內容重複一樣的困擾呢? 目前為圖文雙棲,圖片的創作其實很常早就在其他平台發過了,不論是社團、噗浪、IG、X等等,以至於有時後要搬回方格子更新的時候會有種:「我要一樣的話再說一次嗎?大家會不會覺得厭煩?」的疑慮。
近幾年投資環境中,大多數投資人都選擇投資ETF,最便ETF已經是具有分散風險的特性了,卻還是有人發現賺不到錢,甚至面臨虧損。 主要是大部分的人犯了這3點關鍵錯誤: 第1點:追高殺低,錯誤進出場 • 很多人看到ETF上漲才進場,下跌就急著賣出。 • ETF是長期投資,頻繁進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繼打戲要怎麼寫?(一),第二三篇注重在打戲最常出現的問題點,這些問題對打戲的危害巨大,所以接下來的兩篇不是「要怎麼寫」,而是「不要怎麼寫」。 打戲寫得好,通常成功的因素是難以模仿的,因為那是大師高手們花了無數檯面下的工夫打磨後的成果。但是,有些因素會讓打戲變得很爛
今天收到方格子的通知信:錄取了 2025/2 的方格子本月新星!首先一定要大聲感謝方格子的厚愛,也留言給每一位有幸一起獲得本月小幸運的作者,希望大家都能繼續創作。不過回顧自己的文章,發現原來我已經寫文一個月了!不藏私直接公佈後台,你猜猜大家都喜歡什麼類型的文章?
不知道各位創作者們是否也會有擔心內容重複一樣的困擾呢? 目前為圖文雙棲,圖片的創作其實很常早就在其他平台發過了,不論是社團、噗浪、IG、X等等,以至於有時後要搬回方格子更新的時候會有種:「我要一樣的話再說一次嗎?大家會不會覺得厭煩?」的疑慮。
近幾年投資環境中,大多數投資人都選擇投資ETF,最便ETF已經是具有分散風險的特性了,卻還是有人發現賺不到錢,甚至面臨虧損。 主要是大部分的人犯了這3點關鍵錯誤: 第1點:追高殺低,錯誤進出場 • 很多人看到ETF上漲才進場,下跌就急著賣出。 • ETF是長期投資,頻繁進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那一年,我的人生展開了,以我的年紀無法理解,也無法消化的變故。突然出現很多人,到家裏要債。家被賣了,只好四處流浪。租來的房子裏,没有電視、没有椅子、没有書桌。這是,在逃亡嗎?原來,書上說的「家徒四壁」是真的。 原本上高中的計劃,只好作罷。後來,我決定到附近的工廠當小童工。
Thumbnail
寫作的當下,我其實還是面臨著金錢焦慮、能不能找到理想工作的恐懼、孤單的恐懼種種,但我還是想說:「謝謝照顧」。 先大概交代一下這一個月以來,我從滋潤我的沼澤A處離職,順利進入B處,此刻也即將從B處離職,還在尋覓未知的C處,始終想找到一個我可以發揮的舞台,好好貢獻自己。只是,現金流的不穩定,始終如
Thumbnail
開始工作後,每天都在堅強和發瘋間徘徊。 從我出社會做了第一份工作 就知道 我是一個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討厭工作的人。 尤其我這人又只憑自己喜好做事。 (∩▽∩) 好大心 生活和工作帶給我的無可奈何只能面對、放下;面對、放下。 朋友說我很有抗壓性 我只
Thumbnail
所謂的生活底氣,能自己養活自己就好了吧。 我從大學到現在,最害怕的就是面對那些指教的聲音, 剛考上大學時那年的暑假,時不時會被表姊說教著, 「你在家也沒事,可以去打工自己賺錢啊。」 當初覺得好不容易考完指考,放假只想要耍廢至極, 同時也心想著,連我媽媽都沒有要我去打工賺生活費了
Thumbnail
好久沒回來這裡了。因為是家中長女,父親身障,不得不回到工程師身份工作。於去年經歷了一份主管很奇怪的公司工作(可以看我之前的文章"廢文-2")離開後,在年底應徵上了一家公司的後端工程師工作,在裡面待一直到現在(還會繼續待下去啦XD)。 今天因為身體不舒服向公司請假,也思考了現在的狀況以及未來的方向。
Thumbnail
接近畢業季,周邊的人都在討論未來、未來的工作、夢想、以後的人生......。 這些東西老實說我沒什麼太大想法,畢竟我的現況自己最了解,也沒有一個準確的目標。不過看見他們努力的樣子不禁地為他們感到驕傲,他們努力的為爭取自己的目標而奮鬥,勇敢地踏出自己的舒適圈,學著去適應自己不適應的事。而我仍然整
Thumbnail
※早餐買了沒吃或吃到一半,先用咖啡墊胃 ※頭痛胃痛是家常便飯,吃止痛藥頻率跟B群有得比,賺的錢實質上很多都轉成診療費 ※不太敢拒絕別人,不希望讓他們失望,總是先回應沒問題,再默默自己想辦法 ※星期日總有無來由的焦慮 ※心裡頭常不自覺有一股悶,常用購物來發洩,不知不覺買不少東西,回頭一看大半都沒用過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充實生活與工作的同時,也感到生活處處都是瑣事和壓力的困擾。作者透過回顧自己的日常生活,表達了對於專注與放鬆之間的掙扎,並反思了生活的價值與意義。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忙碌生活帶來的壓力,以及對於回歸家庭和安靜生活的渴望。作者分享了自己在外頭生活的刺激與誘惑,但最終仍將家視為身心靈的避風港。文章強調了回家的重要性,以充飽電後再出發。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那一年,我的人生展開了,以我的年紀無法理解,也無法消化的變故。突然出現很多人,到家裏要債。家被賣了,只好四處流浪。租來的房子裏,没有電視、没有椅子、没有書桌。這是,在逃亡嗎?原來,書上說的「家徒四壁」是真的。 原本上高中的計劃,只好作罷。後來,我決定到附近的工廠當小童工。
Thumbnail
寫作的當下,我其實還是面臨著金錢焦慮、能不能找到理想工作的恐懼、孤單的恐懼種種,但我還是想說:「謝謝照顧」。 先大概交代一下這一個月以來,我從滋潤我的沼澤A處離職,順利進入B處,此刻也即將從B處離職,還在尋覓未知的C處,始終想找到一個我可以發揮的舞台,好好貢獻自己。只是,現金流的不穩定,始終如
Thumbnail
開始工作後,每天都在堅強和發瘋間徘徊。 從我出社會做了第一份工作 就知道 我是一個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討厭工作的人。 尤其我這人又只憑自己喜好做事。 (∩▽∩) 好大心 生活和工作帶給我的無可奈何只能面對、放下;面對、放下。 朋友說我很有抗壓性 我只
Thumbnail
所謂的生活底氣,能自己養活自己就好了吧。 我從大學到現在,最害怕的就是面對那些指教的聲音, 剛考上大學時那年的暑假,時不時會被表姊說教著, 「你在家也沒事,可以去打工自己賺錢啊。」 當初覺得好不容易考完指考,放假只想要耍廢至極, 同時也心想著,連我媽媽都沒有要我去打工賺生活費了
Thumbnail
好久沒回來這裡了。因為是家中長女,父親身障,不得不回到工程師身份工作。於去年經歷了一份主管很奇怪的公司工作(可以看我之前的文章"廢文-2")離開後,在年底應徵上了一家公司的後端工程師工作,在裡面待一直到現在(還會繼續待下去啦XD)。 今天因為身體不舒服向公司請假,也思考了現在的狀況以及未來的方向。
Thumbnail
接近畢業季,周邊的人都在討論未來、未來的工作、夢想、以後的人生......。 這些東西老實說我沒什麼太大想法,畢竟我的現況自己最了解,也沒有一個準確的目標。不過看見他們努力的樣子不禁地為他們感到驕傲,他們努力的為爭取自己的目標而奮鬥,勇敢地踏出自己的舒適圈,學著去適應自己不適應的事。而我仍然整
Thumbnail
※早餐買了沒吃或吃到一半,先用咖啡墊胃 ※頭痛胃痛是家常便飯,吃止痛藥頻率跟B群有得比,賺的錢實質上很多都轉成診療費 ※不太敢拒絕別人,不希望讓他們失望,總是先回應沒問題,再默默自己想辦法 ※星期日總有無來由的焦慮 ※心裡頭常不自覺有一股悶,常用購物來發洩,不知不覺買不少東西,回頭一看大半都沒用過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充實生活與工作的同時,也感到生活處處都是瑣事和壓力的困擾。作者透過回顧自己的日常生活,表達了對於專注與放鬆之間的掙扎,並反思了生活的價值與意義。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忙碌生活帶來的壓力,以及對於回歸家庭和安靜生活的渴望。作者分享了自己在外頭生活的刺激與誘惑,但最終仍將家視為身心靈的避風港。文章強調了回家的重要性,以充飽電後再出發。